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567节

  两人也不是没抱过,但在被窝里抱一块,还是第一次。

  “你跟个暖宝宝似的。”韦韵之把头靠着李颜,“一下子,就想睡觉了。”

  “你跟一朵花似的。”

  “嗯?”这边小美女已经迷迷糊糊了,似乎被李颜浑身散发的热气蒸迷糊了。

  有对象的书友都知道,冬天抱一个人形暖宝宝睡觉有多迷糊。

  “你好香。”说完李颜还吸了一口。

  就在他觉得似乎有点过于变态的当口,韦韵之竟然已经直接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看着从李颜房间挠着头走出来的韦韵之,早早起床的李春跟陈凤玲啥也没说,照常打招呼,小美女也似乎啥都没发生似的正常回应。

  倒是李颜直到在前往老家的车上都有点尴尬。

  好在他是开车的,可以专心驾驶。

  “诶?爸,试着路线没错吧?我这导航不应该出错啊?”

  李颜看着眼前宽敞平坦的大路,以及两边的厂房,远处的楼盘,一下子懵了。

  在他的记忆里,老家就是个山卡拉小村子,从城区坐摩托过去,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路程半小时以后就全是农田了,到了最后十分钟更是一路坑坑洼洼,见不着一栋五层楼以上高度的建筑。

  现在这是什么地方?

  “没错,是这里。你网前开吧。”李春说道,语气还有点骄傲。

  又开了几分钟,李颜直接刹车了。

  明明这里应该是个上山的大斜坡来着?小时候摩托车动力不足,还得预先加速,李颜还得先下车,现在这富丽堂皇的大牌坊是怎么回事?

  虽然确实还是上坡……不过路的宽度宽了十倍不止。

  两边甚至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建筑,看着还搞成了小型旅游区似的。

  不,这应该就是成了旅游区,不然这一路成群结队的人是干嘛来的?

  小村子,就算是祭祖的时候都不会回来这么多人。

  给我干哪来了?

  李颜老家就在山坡之后左拐的祠堂旁边,祠堂是民国时期建的“斌臣公祠”,历史已不可究,但勉强可以说这个祠堂是属于李颜爷爷跟同住的三户人家的。

  没办法,凛城祠堂太多了,光是这小山村都有七座,而且分了祠堂要改建还麻烦,大部分人更乐意分空地。

  当李颜的车拐进祠堂前广场时,他就知道这一切的缘由了。

  斌臣公祠已经被彻底翻新,建得非常富丽堂皇,而他爷爷奶奶那破破烂烂的老屋倒是保留原样,但门口摆了个售票点。

  “我他妈……”李颜一边感慨着一边下了车,看着几个人从老屋子里边走出来,又被放进去几个,表示大受震撼。

  李春笑道,“你爷爷奶奶已经搬到村子中心去了,跟村长当邻居。”

  李颜没说啥,拉着韦韵之就往老屋走,“看看老房子先吧,这比见亲戚更有价值。”

  结果他竟然被门口的售票员女生拦了下来。

  “先生你好,这里门票五十哦,买票参观完附赠福袋一个,能得到李颜的保佑。”

  太过离谱以至于韦韵之都忘了笑出声。

  李颜控制着脸上的表情,“五十?这么好赚?”

  “每天都络绎不绝呢,五十块钱能参观李颜大神的老家,已经很便宜了!”

  李颜本来都准备掏钱了事了,虽然他内心正在狂喊“这他妈是我家”,但为了不被眼前的一群“信徒”包围,也没法真的喊出来。

  “李春先生?”没想到这位售票员不认识李颜,却认识李春。

  李春马上竖起手指示意安静,售票员转头看向李颜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从震惊到含情脉脉再到突然的畏惧。

  “别声张。”李颜说完就拉着韦韵之走进了老屋。

食物中毒,歇一天

  周六晚上应该是食物中毒了,跟一哥们周日双双发热,今天拉肚子,实在是写不动。

第541章 不给打脸的机会

  “还真是用了心啊……”李颜哭笑不得地给韦韵之讲解,“基本还原了我记忆中的样貌,连这台小电视机都还在运转。”

  “你有来这边住过吗?”

  “那倒是没有,过年回来闲得无聊会看看电视,其实都有点看不清了,现在播得倒是清晰。”

  看韦韵之这好奇的小眼神,就知道她肯定没经历过这种日子。

  两人看了一小会儿,李颜敏锐地感受到周围安静不少,于是拉着韦韵之走出小房间,却见门口已经被拉上了“暂不开放”的牌子。

  刚刚进来一块参观的几个人已经离开了,连门口排队的人群都不见了。

  甚至连李春陈凤玲都没见着。

  “诶?”韦韵之正疑惑着,李颜已经知道发生啥了。

  那个售票女生确实没声张,没让突然被劝退的游客反应过来李颜本尊就在里边,但她通知了村长。

  当李颜走出老屋的时候,村长跟一众村干部已经在跟李春陈凤玲谈笑风生了。

  一看李颜出来,更是个个笑得满脸皱纹,几乎是躬着身子把李颜请到了隔壁已经堪比宫殿的斌臣公祠里边。

  “你都认识吗?”韦韵之对这种情境倒是挺适应,大概在她老爸那边见过不少。

  “不认识,一个都不认识。”李颜耸肩。

  刚走进祠堂李颜就蚌埠住了,从入口到神位,铺了个大红毯,一群村里的老长辈站在两侧,鼓掌欢迎。

  “爸,你不觉得难受吗?”

  “前两年难受,现在习惯了。我刚刚在门口一直跟他们说要低调,不然排场比这大十倍百倍不止。”

  更令人绷不住的,是摆在神位前的两张太师椅,空着,连人都不敢走近。

  “李颜,我是咱们村的村长,李茂,这位是咱们李氏的族长,李垦。”李茂村长佝偻着背,简直跟旁边的族长李垦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实际上,这一排长辈都差不多,除了胖瘦不一,全都是体态不佳、皮肤粗糙、头发斑驳的状态。

  现在全站着,等着李颜上座。

  “我坐那?”李颜看了一眼李春,“不合适吧?”

  “哪有什么不合适的咧!”李茂连连挥手,“你爷爷奶奶也在赶过来的路上,到时候咱们坐会儿,聊聊。”

  “不必了。”李颜摇头,“今天就是回家看看,没准备多待,事务繁忙。”

  “理解理解!”李茂马上又跟着李颜往外走,“一切听您安排。”

  李颜朝韦韵之投去困扰的眼神,小美女憋笑,他又朝李春投去求救的眼神,李春直接摊手。

  他还以为这种小地方,高低上演一波“你就算是天王老子,今天也是晚辈”之类的戏码,看到太师椅的时候,李颜都想好了村长族长俩人坐上去,要求李颜跟韦韵之给他们敬茶的戏码了。

  这后边“去你妈的”打脸爽剧还没启动,怎么就断了?

  太师椅居然还是给李颜准备的,想必就算李颜让韦韵之也上座,这群老人也不会不同意。

  太懂事了吧长辈们!

  “茂叔,这祠堂,谁出资修的?”

  一句茂叔就让李茂开心得眼睛眯起来,“是咱们村里的乡亲,众筹出来的!”

  “众筹?”李颜皱了眉。

  这穷乡僻壤的,村子合计不知道有没有两百人,哪里能筹这么多钱?

  “你是不知道哇,自从你出息之后,凛城对咱们村关爱有加,各种招商引资,来了一堆大老板,高价收购地皮,现在村子里的人都有钱了,给你家修这么个祠堂,算得了啥!”

  听着总他妈怪怪的呢……

  “去看看宗祠吧。”李颜有种不太妙的预感。

  “好咧!”李茂连连点头,“凛城的罗书记跟刘市长,也在赶来的路上,你看要在家祠这边还是宗祠那边见他们?”

  “他们来干啥?”李颜表情不悦。

  “哎哟,”李茂马上凑近李颜,“李颜呐,这也是两位领导给我们的任务,要是让他们知道你来了,我又没通知,那……”

  “怎么?尊重我意见还是尊重他们意见?”

  “当然是你!”

  李颜无奈,算了,县官还不如现管呢,自己说不定几年回来一趟,罗、刘二人对村里人的管理那可是实打实的。

  一路上李颜都在跟韦韵之分享他小时候对村子的记忆。

  但是割裂感很强,因为李颜经常指着一个广场跟韦韵之说,“这里以前是堵墙,后边都是老房子,还有一堆老树。”

  或者指着一条宽阔的马路,告诉她,“这里曾经是条很小的路,要去宗祠得七绕八绕的。”

  旁边的村长跟族长都一个劲附和。

  说着李氏大宗祠的巨大前坪已经在眼前了。

  果不其然,李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宗祠修的没有李颜的“家祠”气派。

  宗祠好歹还是按着凛城的祠堂规制修的,李颜的所谓家祠完全是他妈按着宫殿的级别搞。

  本来人群应该熙熙攘攘的宗祠,这会儿已经只剩一些笑脸相迎的村委工作人员还有宗族代表了。

  刚刚走来一路上,李颜就听到李茂一直跟身后的一些相对年轻的村干部说“绝对不允许拍照”之类的话。

  李颜给了韦韵之一个无奈的眼神。

  韦韵之笑着贴脸道:“你早就知道会不自由啦。”

  另一个方向,罗书记跟刘市长已经扶着李颜爷爷奶奶一块往这边走来了。

  “这凛城,真是想法多。”李颜摇头。

  在李颜的记忆中,爷爷奶奶身体一直不怎么样,尤其是奶奶,晚年备受糖尿病煎熬,但看现在能被两位凛城领导扶着走来,又是一脸红光的……

  也算李颜对世界影响的一缕吧。

  “哎哟,李颜!”李颜奶奶最后几步都走急了,“回来了,回来了!春,凤玲,新年好哇!”

  爷爷也是上赶几步跟李颜握手,就跟李春陈凤玲聊到一块去了。

  两位领导离了几步远,笑呵呵地看着。

  何等和睦的画面啊,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一家以前感情多好。

  李颜其实有点不是滋味,但看爷爷奶奶这激动得都落泪了,父母也是关切地询问老人身体情况,他倒是不好说什么。

  更何况奶奶跟陈凤玲说没两句,就开始“当年是我不好”了,看来自从李颜崛起,李春还待在凛城的这些日子,老一辈的心结早就解开了。

  “乖乖,好俊的女娃,给给,新年红包!”两位老人掏出红包给韦韵之,旁边的村长族长跟几个长辈也如梦方醒,一拍手纷纷开始掏红包。

  连两个领导都趁着给红包的事儿凑上前。

首节上一节567/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