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509节

  黄国晖上来就讲高度讲站位,李颜一开始还以为把官场那熟悉的一套搬出来了,但仔细听就发现他言之有物,不是泛泛而谈。

  提高站位,抬高眼界,不是黄书记对李颜的要求,而是他自己一番观点的前置。

  这听起来就舒服多了。

  从美利坚此举在国家层面意味着什么,到该事件对于国内科技制造业的有什么负面影响,再到科技自主的重要性,最后到李颜在这个节骨眼搞定光刻机的重大意义。

  黄国晖就这么阐述了一遍。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他从私下跟李颜聊天开始笑容就每消失过,“你知道,刚得知老美想办法回收光刻机的时候,我们普遍持悲观态度,尤其是华科院那群研究院。大家不认为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有什么阶段性突破。”

  “正常的。”李颜说道。

  “谁知道,你竟然一步到位了!”

  然后又是一波夸赞,夸得李颜表情都僵了。

  黄书记虽然讲的内容站位非常高,但他今天会这么亲切愉悦地跟李颜聊天,主要还得回到“小我”角度上分析。

  临江出了个李颜,从教育到从商,从学习到搞研究,全在临江。

  关键是,除了小升初,其他时候临江都是给支持的,从未打压。

  什么概念?

  说李颜是临江培养的,确实也没毛病。

  当然这种话不可能当着李颜的面说,甚至不可能直说。

  但是私底下跟系统内的人讲讲,没毛病。

  写报告的时候客观地列举李颜一路成长过程中,临江给予的支持,然后捎带一点点润色,那在别人眼里,临江对李颜的影响就是全面且关键的。

  领导对李颜的重视就是高瞻远瞩,对李颜的特殊支持就是行事果决。

  教育、科技两大板块,一个李颜就足够当超分答卷上交了。

  临江本就是经济大省,科技产业上也想当排头兵,临江班子光靠李颜这个例子,就足够展现自己的眼力与魄力。

  最关键的在于,李颜他妈的至今都是个高二学生!

  这是最夸张的,但凡他去外地读了大学,临江的影响分量都会大大降低。

  无怪乎黄国晖对李颜如此态度,以至于到宠溺的地步。

  要是天天揣摩惜字如金黄书记话中深意的秘书在场,李颜怕是又要多一笔道心破碎债了。

  “绝了。”黄书记结束跟李颜的对话之后,与石磊一起回了大院,都待在自己办公室喝茶了,还不忘感慨一句。

  “你就好啦,天赐的。”石磊笑道。

  “老石你这站位就不高了啊,这种人,国之幸事。”

  “不可思议。”石磊感慨道。

  “咱俩在这都感慨多少句了。”黄书记靠着沙发,“老石,我看你对他搞出来光刻机,不是很惊讶啊?”

  “实不相瞒,之前他找光学研究室的时候,我就找他聊过了。”

  “好你个石磊,消息捏得死死的?”黄国晖佯怒,“今天找你开会,还跟着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他强调了只搞定理论研究,鬼知道他说的是这个级别的‘理论研究’。我还想说这小子难得没底气一回,没想到是我理解错了。”

  黄国晖哈哈大笑,“下一步,咱们可得发发力了。工程院那边,还得你去联络联络。”

  石磊点头,“我团队先协助华芯国际那边做好技术测试吧。”

  “等结果?”

  “那肯定,这事儿一要人帮忙,那就是天大的事。保密工作都要好一番研究。”

  “也是,无论如何要做好成功不了的准备。大好的机会,别搞成负面影响,消耗信用。”

  “测试结果喜人的话,我就向上请示一下,华科院协同工程院,以及你们临江省推进零件制造。”

  黄国晖挑眉,“你还用请示?”

  石磊撇嘴,“那当然要,这种项目,你还指望做成临江的不成?”

  “那肯定没有。”

  “说起来,有件事我很在意。”石磊突然降低声音,显得神秘兮兮。

  “怎么?”

  “你还记得吗?李颜之前追着要我们出面帮忙买光刻机的时候,都说了什么理由?”

  黄国晖保持沉默。

  石磊声音压得更低,“蛟龙手机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然后老美会因此搞制裁,他要趁这些事情发生之前,赶紧买到光刻机。”

  黄国晖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

  “你这什么表情,你说真心话,当时你听这些说法,怎么想?”

  “我跟你说过的,上面重视李颜的原因。”

  “气运?”

  黄国晖点头。

  石磊又是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快速说了句:“我觉得这都不是什么气运不气运的问题。”

  黄国晖没有接话茬。

  一旦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某种神秘力量,纳入玄学范畴比较心安。

  对此两人心照不宣。

  光刻机跟流水线智造两大项目到了落地阶段,李颜能起绝对影响的事情就少了。

  但他妈的,他要干的活却多了。

  本来他还以为后续工作可以交给部长们跟进,自己抽空好好感受如今的半超人水平,顺带着装逼装到各个角落去。

  例如找个国家健将级甚至是国家队主力级别的运动员,比一比。

  体育是最容易判断系统水平的领域了。

  结果发现,知道到底“怎么做”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怎么提意见的,也还是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何回答别人疑问的,依旧只有他自己……

  孙淼他们不是不努力,是他妈根本跟不上。

  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处理完一些不算问题的问题之后,把真正的问题收集好,转一手问李颜。

  再转一手把李颜的意见传达给其他单位。

  这么做有多傻逼多没效率,工作过的朋友应该都懂。

  但工作场大家可以为了规避责任为了赚钱容忍这种傻逼行为,李颜不行啊!

  与其这么问,不如直接对接算了。

  他甚至在办公室放了三台电脑,出现过同时参加四个线上会议的情况。

  被未来科技公司内部戏称“舌战群儒”。

  要说忙吧,其实也不忙。

  别人问他的问题,噼里啪啦的,他基本上都能秒答。

  后来变成了抢答。

  你开口我就知道你想问什么,你自己说不清楚的东西我直接帮你总结归纳。

  甚至在过年前还发展成了“预测”,李颜直接把“可能存在的问题”整理成了程序包不是文档而是直接带参考答案的程序包,甩给了各个配合单位。

  把工程院的大佬们震撼得不轻。

  显然,这种应对对李颜来说不算难,很多人担心的“沟通成本”也基本不存在。

  因为连问题都说不清楚的,李颜就直接糊一套标准答案过去让他们自己找了。

  但不忙不代表不麻烦,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涨,所以问题多得惊人。

  1+1=2确实很好答,但是隔几分钟就问一个必须回答的个位数加减法,你也得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回答啊。

  好不容易熬到了过年,大家热情再高涨也不好意思这么打扰李颜。

  李大老板以为自己可以享受一下生活了。

  结果登门拜访的客人再一次挤满了他的时间。

  以他的性格,如果真想休息,闭门谢客就是了。

  但今年来的客人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太熟,二是级别高。

  这种客人笑呵呵地拎着礼物拜年,说啥也不能拒之门外啊。

  自从搬来了新北,李春陈凤玲也接待过不少客人,原本见个区局局长都紧张的李春,现在看到任江峰上门都会忘记拿拖鞋给客人穿。

  饶是如此,春节也把他俩整得有点紧张。

  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出奇地多,一波又一波。

  报菜名不必了,就说最莫名其妙的一个:国家羽毛球队老大带着几位明星球员上门。

  这他妈算个什么意思?

  他们的登门理由非常简单“听说你也喜欢打羽毛球。”

  送的礼物自然就是这项运动的顶级装备了虽然以李颜目前的财力,买它一百套也是眼睛都不带眨的。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进屋喝了茶,跟李颜互换了联系方式,闲聊几句就走了。

  饭都没吃。

  大概也是知道在过年这批客人里,他们算比较边缘的吧。

  李颜其实蛮想留下某林姓男子切磋切磋的,但考虑到自己在其他技能的加持下,确实拥有一战之力,甚至有混沌的可能把林大哥拉下马。

  奥运会在即……还是不要去影响一些奇怪的世界线了。

  等他们走了,李颜拆了球包,才发现里边是一支印上了全队签名的纪念拍。

  挺好,这个礼物李颜是喜欢的。

  但到底为什么人家会千里迢迢跑过来拜访八竿子打不着的自己呢?

  只能说明一件事,李颜的一些影响在系统内部流传甚广。

  甚至大概有些玄乎的传闻,所以但凡沾点边说得上话的,都愿意来送送礼走走关系。

  沾点气运。

  相比起这些比较陌生的大佬,李颜倒是对熟悉的朋友尤其是熟悉而久未见的朋友到访更感到开心。

  例如小胖,林启东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自认诚意满满的礼品上门,然后提着十倍于送出礼品价值的年货回了家。

  最搞笑的就是鲍鱼,林启东买了海产干货臻选礼盒,里边九个大小尚可的干鲍,结果李颜笑着接下,反手就回赠了一个极其罕见的珍贵巨型干鲍。

  “大也不一定就好吃,您拿着,权当一点心意。”李颜是这么说的。

  而林志远犀利吐槽:“爸,你这是集碎片兑换成功了啊!”

首节上一节509/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