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别人面子,你也是第一名,任性。”石磊还是笑着。
“那当然任性了,但我可不是不给面子。”李颜端起一杯茶,一口闷了,“茶我也喝不明白,公司最近任务也重,我说的都是实话,恰恰证明我把各位当朋友。”
“好!”蔡振东拍了一下大腿,举起茶杯,把茶喝出了酒的气势。
“石老,您也别老跟我提这些个人情世故的玩意儿,我懂,但我赚这么多钱,可不是为了钱越多越不自由来的。”
这话戳中了蔡振东,他跟庄厅交换了眼神,慢慢把茶杯放下:“你说的自由,是什么?我们能保障吗?”
“自由不需要保障。”李颜说道,“自由需要支持,需要保障的,是抵挡一些不自由的东西。”
蔡振东的表情一下就严肃了,“对你来说,什么是不自由的东西?”
“一些遮遮掩掩没有必要的对话,就算是不自由。”
现场气氛一下就僵住了。
李颜喝了一杯茶,摆摆手,“其实我来这也不怎么喝茶,说白了茶这东西,有心情我就品品,我可不当水喝,喝了饿。”
三位领导保持沉默,似乎还没想好怎么回应更合适。
“你看,这就是我的自由,我爱喝不喝,直接说就完事了。我都说了把你们当朋友,大家有什么想法什么顾虑,该说就说,这样才方便。”
石磊看着蔡振东,蔡振东匝巴匝巴嘴欲言又止。
李颜无奈了,“无非是看好我未来的发展,又担心我向往更好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主动或者被动地跑到国外。说不定上边什么领导也给你们下任务了,是吧?”
这下可好,谈话进度猛猛推进百分之五十。
“蔡校一直端着不肯说,大概也是担忧我本来没想法,一提反而‘点拨’了,是吧?请石院在这,大概也是认为光刻机会是一个让我不满的雷点。”
“是这么回事。”蔡振东说道,心里暗自心惊。
“我倒是对你们会把这当问题对待感到意外,而且很有兴趣。”
“也不算当问题,只是防患于未然嘛。”庄厅笑了笑。
“你们也知道国外跟我有接触了?”
蔡振东脸色骤变,“这个信息我们不曾掌握,是哪里?”
“别紧张蔡校,”李颜笑了笑,“我要把蛟龙手机往国际上推,怎么可能不跟他们接触?我还准备买光刻机呢,到时候不知道他们又会给我许诺什么好处……”
“给你买给你买,”石磊哭笑不得,“搞得讨价还价似的呢,华芯国际那边我去沟通,反正买回来也是搞研究,你一块参与就是了。”
“要快,石院,必须要快。”
那边蔡振东还想着怎么回应呢,这边对话已经到他听不明白的状态了。
“快?”看来石院也听不太明白。
“在我打开国际市场前就要买回来,趁现在看起来大家关系还不错。”李颜一脸认真,“并且不要讨价还价,上来就给阿斯玛一个不能拒绝的数字,甚至还有个迂回的办法,让大户去买,我们再从那边借过来。”
“这……是为何?”
“石院你糊涂啦?之前还是您跟我说的重重阻力呢。”
“不,我想问为什么要快?”
“你想啊,我进军国际市场之后,对国外著名手机品牌尤其是菠萝的冲击会有多大?到时候他们必然想尽一切办法卡我脖子,这时候跑去找被美利坚卡脖子的阿斯玛要光刻机……他们怎么可能答应?别说答应了,就是这会儿钱都支付出去,人家也可以不给货的,甚至买回来了,都能收回去。”
“你怎么会对他们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蔡校倒是好奇了。
“资本主义都这几把样子,别说那边,就是我公司里,也已经不少人把用户当机器、眼里只有数字了。人性嘛,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从不对其下限抱有乐观预期。”
这是个十六岁孩子说的话?
蔡振东脑子里刚有这一套想法马上就撤了,这就不是孩子,甚至不是人。
嗯,这么想就舒服了。
三位领导各自喝了杯茶,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李颜这套说辞完全就是在装逼啊。
预设了一个“我进军国际市场必然大火”的前提。
关键是还真没法说啥,这时候去问什么“你认为你一定能成功”纯属找抽。
过往履历就是天选之子似的干啥成啥,而且当前语境必须表达对李颜的信任与认可。
而按着李颜这一套说法的逻辑,光刻机就是必须买,而且必须急着买。
石磊只能点头了,“不过你说不讲价甚至加价买……这个……”
“我来出。”李颜笑道,“后边进军国际市场,只要我不玩金融游戏,实打实能花的钱少不了,跟华芯国际一块出资买个光刻机还是没问题的。或者干脆帮我整个路线,我自己去买也行。”
“那都可以,李颜,既然话都说开了,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蔡振东还是比较清醒,知道这个局组起来是为什么,没有完全被李颜带飞了节奏。
“李颜,那你对于我们所担忧的事情,是什么态度?”
“我不喜欢资本主义,也不喜欢他们高高在上的样子。我同时还喜欢一些有挑战的事情,所以于公于私,我都不会接过他们递来的橄榄枝。”李颜说道。
蔡振东的笑容不自觉爬上嘴角,就听李颜补充一句:
“但如果我们这边走向了对立面,我就不得不接过外边的橄榄枝了。”
石磊皱了眉,“李颜,你听了也别不开心,我认真跟你说,国内有些东西,特别是科研,起步晚,基础差,现在虽然拼命追赶,但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个我当然知道。”
“所以有时候不是不愿意给,而是真的给不了,如果这时候国外给了,你难道就倒向他们吗?”
李颜笑了,“石院,你这话确实不好听。什么叫‘倒向他们’?我就不能是学了他们东西化归己用?”
石磊摇摇头正准备说什么,就被李颜一抬手打断了:
“我知道您误解了。我说清楚一些,我要的只是态度,而不是实打实的技术,技术是我的事。”
狂啊,狂得没边了。
“所以,帮你买光刻机是态度?”
“是这个意思,在光刻机这件事情上,国外直接把东西给我,跟这么迂回地花大代价去买,肯定是前者轻松。但只要各位想办法给我争取了,突破光刻机技术限制这件事,肯定要比借国外技术大赚特赚爽得多。”
李颜说着吃了一块刚刚送上来的糕点,“买光刻机是态度,给我自由也是态度,信任我,也是一种态度。嗯,不够甜,很好吃。”
“是吧,这糕点……”
眼看又要讨论起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李颜又打断了蔡振东的发言,“蔡校,还有什么想问的,就直接问吧,我还得回去公司为进军国际市场做准备呢。”
“也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的下一步计划。刚刚你也在开学典礼讲了,跟高院士和恒星科技在交流人工智能和无人机?”
“这个还谈不上什么下一步计划,先把光刻机搞了。”
“那其他呢?”
“先把光刻机搞了,这就是我的下一步计划。或者说个同步推进的吧,全球范围内实现智能机垄断,手机本体、操作系统以及超级生活圈,这里边能干的事情能发展的业务实在是太多了。”
蔡振东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能“哦”了一声。
“其实还有个同步推进的事情,不过因为我自己还没整理好,或者说水平暂未达到,所以先不说了。”
等李颜潇洒离开,他才回过味来,看着石磊问道:“为什么他一副光刻机很快就能搞定的样子?”
“他就是这样的。”石磊叹口气端起茶杯。
“我虽然学术上成就平平,好歹也是机械自动化的专家,还真想问问他怎么实现一些工业难点。”
“再等等吧,这小子在啃我们华科院的资料……我都不知道这算是个什么学习方法。那些东西我看着都头疼。”
包间门突然被拉开了,王培华看着里边的三个领导:
“李颜……刚刚走了?”
“嗯……”三位领导一块端起茶杯喝茶,表情都很微妙。
而等到了李颜回公司的尚杰,现在表情也很微妙。
他正准备按李颜要求汇报运维目前的主要重难点,一上来就听李颜问道:
“你说要提升工业化水平跟效率,该怎么做?”
你问我?
第481章 交给你了
“说到底,机械效率就是会被人力更高。”
“不只是工业,放到农业上也是一个道理。一辆插秧的车,怎么都比一个靠着牛的人来得快。”
“很多工厂用人,只是因为人的成本比搞流水线更低。”
“而且流水线本身质量就参差不齐,真正能把效率拉满的流水线,光是设计这一环,成本就是很多中小作坊不愿承担的。”
“再加上确实存在一些步骤,人比机器好用。”
“流水线有个很难搞的问题,一旦出错就是连串错,这也是一种成本。”
“一切自动化只有两个目的,标准化跟高效率。”
“速度更快,东西出品更稳,加上足够的自动纠错机制,满足以上条件的流水线,只要成本够低,对于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效率必然大有裨益。”
“我们本来就是要从世界工厂转型的,提效才能增质,才有可能开始研究那些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但是只要干简单工作堆量就能赚钱,大家就不可能愿意花钱提效率。”
“其实我们不应该追求完全的自动化,彻底不要人手了,有些地方从自动运转的角度来说反而冗余,本来就是为了提效,算是舍本逐末了。”
“提效,从来都不是为了否定人的价值。把工人的双手解放出来,是为了让他们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希望我搞出来的东西,不是让一堆工人失业,而是改变一些从业形态。不是机械性地用双手扮演人形机器人,而是利用自己作为人的优势,成为一套高效运转生产线不可或缺的一环。”
“检查、及时纠错、应急处理以及管理,这才是他们需要做的事。”
“我甚至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思考,自己成为优化流水线的最后一环。”
“与此同时,或许还会制造出一个新的行业,应该也算创造岗位了。”
“你说对吧?”
这些话是尚杰跟李颜说了句“李总,您回来了”之后发生的。
以快到尚杰有点听不清,脑袋更是跟不上的速度完成了输出。
尚杰的状态就是三个字:听懵了。
啥?我在哪?李颜为什么要说这些?
不过他还是抓住了重点“我搞出来的东西”,所以尚杰艰难地抓住了一大堆信息差里最值得关注的一句,问道:
“李总,您说的搞出来东西,是啥东西?”
“流水线的流水线。”
好家伙更迷糊了。
不对……尚杰突然反应过来,眼睛逐渐瞪大。
“我之前在搞蛟龙手机生产线的优化时就琢磨过了,流水线这东西,是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特质的。有些功能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满足的是‘流水线’这个概念本身最常用的几项功能,而且在对应行业内部有极高的重复度,例如运输、分拣、贴标签等等;而有些功能则是完完全全的定制,只为了满足某一种产品的特殊需求,脱离了这个产品甚至这一型号,可能就完全没用了,产品升级都有可能导致流水线升级那种。”
尚杰想点头,但李颜说得太快,他都没找到回应的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