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领导出人意料地打断了老黄的发言,“不必了,李颜的诉求很清晰,只要能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这个合作对你们来说,也就是个开发适配河图系统客户端的事儿,后边到底能不能起来,那也是另说。”
果然还是一点影响都没有嘛!老子就说玄学不可信!
高领导很会见风使舵,马上赞同,“对嘛,以后你们肯定要出自己的手机客户端,趁现在练练手也未尝不可。”
基调彻底定了,甭管是乐意不乐意,合作就这么谈下来了。
哪怕是他们要回去问问行长怎么决定,行长无非问一句“领导怎么说”,把话如实相告,结果还是合作这一条路。
李颜长长地松了口气,行长们也立马变成了“战略伙伴”,脸上马上挂了笑容,开始谈一些具体合作方式。
其实他们也谈不太深,又聊了半小时,会议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离开会场的时候李颜跟张领导握了手,张领导难得露出笑容,又亲切地拍了拍李颜肩膀,“临江对你的期待非常高,加油啊小伙子。”
终于是从“孩子”熬成“小伙子”了。
这通交流几乎耗光了李颜的能量,好在连续三次谈判都以成功收尾,他感觉闭上眼都能看到耀眼的未来。
回到办公室李颜立马就找了汪紫跟温欣,列出一张会议清单,上边竟然一口气写了七个会。
“今天就都要开完吗?”温欣惊掉下巴。
“开,布置工作的会,讲究又短又快,安排好人员通知好时间。”
既然卫德能合作、巴州小菜馆的加盟夜谈好了、移动支付平台也得到支持了,后续的工作推进方向就非常明确了。
会议连着开,一路开到了晚上七点半才全部结束,开完会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同样的状态。
压力很大,但非常兴奋。
李颜开会时雷厉风行的模样强化了大家的信心。
所谓一顺百顺,良性循环,信心一旦建立,成不了的事都能成。
这几个会不仅是给高层管理开的,许多中层管理也参会了。
李颜就后续的诸多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工安排,成立了多个项目组,饿了吧、车来啦、支付通三个大平台的开发工作各有一个大组,还安排了“微聊”这个社交软件开发组、“快视频”多媒体平台开发组、算法优化专项组、系统安全研发组等等……
孙淼要忙疯了,作为项目部的老大,他得统筹管理各个项目组,并且及时整理好相关情况给李颜汇报,压力非常大。
但他很爽,真正给他体会到什么叫“第一部长”的感觉。
不过有些项目大家表示疑惑,猜测也挺多,例如“微聊”。
之前李颜是提过自己开发简约的聊天软件,但也没有正式提要求,现在成立了项目组,莫非意味着他已经跟qq彻底谈崩了?
但大家很快又从商务部口中得知,李颜给他们也安排了专项任务,跟微博谈、跟qq谈、跟购物平台JD谈……
闹不明白,但反正有这么多活干了,想太多无益。
听老板的就是了。
在这里边,压力最大的是算法优化专项组。
几个关键算法如支撑“快视频”的超高压缩算法,支撑外卖与打车的派单算法……说白了其实是李颜的作品,他们实力是有,但因为李颜这俩算法本来就特殊,想要优化难度非常高还要面对优化完被李颜摇头否定的可能。
而最莫名其妙的,则是“流水线调研小组”。
他们是从硬件开发部门里抽出来的,一开始听到名字完全没搞明白是干啥的。
李颜的说法是,跟创族交流,研究创族一体化手机声场流水线,然后……
“优化流水线以降低成本。”
这句话说出来轻飘飘的,到小组组员身上可是千斤担啊。
不过因为实在是无法具体判断难度,所以他们压力还没有算法组那么大。
都七点半了,李颜干脆给最后两组参会人员丢了红包,就当是餐补,自己则是回了办公室,一下就躺在了床上。
好像突然间……手机的大成功就近在眼前了。
明明为此努力了好一阵,但李颜竟然有一种不真实感。
上辈子到24岁还是个面试失败的毕业生,现在特么16岁,眼看马上就要轰轰烈烈地改变世界了。
真不是在做梦吧……李颜突然从半梦半醒的状态一跃而起,惊出一身冷汗。
妈的,这尼玛要是大梦一场,得直接给跳咯。
【系统?】
【……】
【没事了】
【……】
在就好,李颜擦了一下冷汗,坐在床边失神。
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眼看着这么也要做成了。
心里竟然已经觉得……差点意思了。
李颜自嘲地笑了笑,妈的,事情都还没真正做成,就开始嫌不够有意思,真是不攒人品。
不过他能理解产生这个想法的深层原因技能的数值看上去,还是不够高。
现实中的高山已经翻过来一座,系统里的高山什么时候能看到顶呢?
“这么想想,搞出一些超越人类当前水平的东西,确实很有意思啊。”李颜自己念叨着,起身准备做饭,“先别想太远了,把钱赚到不当钱的程度先。”
做饭过程中他又莫名其妙冒出来一个念头,“别想啥可控核聚变了,光刻机搞定先吧。”
或许……等蛟龙手机全球流行的时候,美利坚会视作威胁卡芯片的脖子?
现在倒是没啥问题,还是发展发展技能未雨绸缪吧。
该是啥技能呢?
李颜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词汇叫“机械与自动化”。
至少“机械”应该够格作为三级技能的,不过这么久都没被点亮也是有趣。
李颜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还真没怎么接触过机械相关的内容,不管是理论还是实操。
哪怕最近跟着周扬了解了一下手机硬件板块的基础知识,但这玩意儿跟计算机挂钩还更深一点,李颜靠自己超凡的计算机能力值理解起来绰绰有余,触发不了“机械”的激活。
于是第二天,李颜就跟着硬件开发团队一块参加了流水线调研。
这个小组的人打死都想不到项目启动第一天,带队的就是李颜跟黄展。
有个机械专业的女生(堪比大熊猫的珍惜程度)默默在笔记本第一页记下了“我们最受重视”的字眼。
不得不说,黄展当年愿意为了w8的生产搞出来一整条生产线,确实魄力十足。
这也是李颜当初选择黄展作为第一个合作对象的重要原因,这庞大的工厂,届时就是蛟龙手机的出生地。
现在工厂正在生产创族w9,不过远称不上“如火如荼”。
受w8被菠萝一纸诉状打倒、win系统手机版不够适配、罗伯特系统与山寨手机的冲击等各种影响,w9的诞生并没有吸引太多人的目光。
黄展本人也受李颜的蛟龙影响,对w9的热情与把控远没有w8来得强烈,而且智能手机的受众有不少在等蛟龙手机现世,对黄展其实也是个不小的打击。
好在创族跟未来科技合作非常密切,算另类版本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一开始创族内部还对黄展准备借工厂给李颜造手机表示强烈反对,看到w9的惨淡销量以及李颜给出的巨额“加工费”“分红费”后,就安静了。
流水线是男人减速器,研究其运作原理是很多人的一大乐趣,但“优化”它就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了。
李颜细细观摩了每一块工作区,然后尝试代入到自己手机的生产流程里,琢磨着有什么地方会不同,才细想了一会儿,脑子里就“叮”了一声。
格外响亮,格外炸裂,甚至响得李颜以为是谁在他耳边狠狠砸了一下大铁铃。
【机械+1,三级技能,总数28】
三级技能的28分,那就是56%的进度。
开什么玩笑,一激活就这么炸裂?
第426章 春天要来了
这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在场的没人比他更懂的水平。
毕竟现场也不是搞流水线或者大型机械的,最懂的就是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撑死了理论知识比李颜多,叫他们凭空针对某个需求调整流水线或者设计机械,能力就够不上李颜的水平了。
完全可以说是机械降神的能力。
连李颜自己都懵逼了,他之前也有技能出现之后被瞬间辐射提升的情况。
但那好歹符合基本法,是受了直接影响的上级技能辐射,换句话说就是李颜之前有足够的基础在。
“凭空感”没有这次这么强烈。
更神奇的是,李颜的机械基础知识并没有随之大量提升而在明确被上级技能辐射提升的时候,他脑子里会直接生成许多细化的相关知识。
看来是现在身体与智力条件摆在那,哪怕是脑子里没有太多专业知识,但光靠观摩实际流水线就能产生非常深度的理解。
尤其是对于流水线运转逻辑的理解,非常深刻。
逻辑?
李颜突然明白了,技能能一下子冲到这个数值,应该是跟60%进度的逻辑强相关。
机械尤其是流水线运转是非常精准的,完全理性的,彻底客观的,没有什么随机性。
想让流水线满足某个需要,本质上就是一场机械相关的逻辑游戏。
流水线制作的最大难点并不是“实现一个产品制作的全流程”,而是“零误差”。
或者说自我纠错能力。
单就最简单的拼装,满足上下对齐就行,有的是办法。
但如果有一个被什么意外因素卡到了,或者说机械精度不足、出现差错导致对接错误,损坏的就不是一个两个这么简单。
如果加上确认环节,则必然增加成本降低效率。
怎么达成“到这一步必然是某个状态”,就得依靠逻辑的力量。
有时候这很简单,两根分叉的钢管就能形成区分柚子大小的收集轨道;有时候又很复杂,无数零件交织而成,多道工序互相确认才能实现一次精准自动螺丝安装。
李颜的逻辑水平摆在那,记忆力、计算力、思维速度与数学物理等等的只是摆在那,所以哪怕给他简单的零件,也能轻松凭空想象出满足生产需要的流水线是不是最简最优另当别论。
所以不是系统凭空给了他什么能力,而是他一旦能把流水线跟自己的能力架通桥梁也就是认知到这东西需要什么能力,他就能有这个数值。
真正的提升,还得看专业知识的学习。
黄展还在忆往昔,说着自己当初为了搞这个流水线恶补了多少知识,请了多少专家,优化了多少次云云。
却见李颜突然睁着闪亮的眼睛问他要相关资料学习。
不是吧,你这都要自己来?
黄展笑道,“我办公室里还有好多本,咋?你还想现在自己搞一个啊?要很多时间的,主要是员工不上手,效率也起不来。”
话里话外都是别折腾了。
“没事,学点,看能不能优化优化。”
黄展旁边的工程师脸都麻了,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