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80节

  刘工如是想着。

  他毕竟曾经在大厂干过,担任过项目负责人,也去小企业做过管理层,自认在职场中属于好生摸爬滚打过的老兵也正是这些经验让他在六人小组中被推举为组长。

  在他眼里,其实应该说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员工眼里,李颜纵然有过洛神内核这个两百人项目的成功,也依旧是缺乏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的。

  他们认为洛神内核的成功,核心点是麦文团队与创族公司的鼎力相助,李颜并不是项目的直接管理者,麦文与黄展才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位置、大功臣。

  “要是李颜真带领了那么一个项目,怎么会干得出现在放权这种事情来?”刘工曾在小组会议里跟组员们如此说道。

  某个非常支持他的组员一口一个刘哥,听得刘工乐呵呵地放出豪言,表示要在15号的大会上用公司的“进展不利”教育李颜怎么做好大项目管理。

  以上李颜都知道,因为那个组员虽然一口一个刘哥,同时也一口一个颜神。

  刘工的思路很清晰,他准备先肯定一下李颜对工作的细致分工,强调本组成员的个人任务推进情况达标,但内部协作时需要考虑到其他组进度,沟通成本高,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效率因此被拖累。

  他甚至准备反过来点一点李颜,告诉他什么叫“沟通成本”,大家不是机器,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信息差,这些都是大型项目管理的难点,不是靠一份把任务拆分得足够细致的分工计划就能解决的。

  毕竟你李颜上来就给大家定了性,那就由我刘工给各位打个基础。

  在座的都是经验丰富或者实力超群的狠人,可不能拿来当工兵使唤。

  他想到这,变得信心满满,第一句话刚肯定了李颜的分工,就听李颜说道:

  “我干的东西有多好我知道,别拍马屁,说实际的。”

  大家都有点没反应过来,除了几位老员工,特别是孙淼,看上去已经有点憋不住了。

  刘工缓了缓,开始结合ppt分析自己小组都做了什么。

  “你们做了什么我非常清楚,任务表都是我写的,没有超前完成或者进行优化就别说了,说没做到的地方。”

  啊这?

  刘工心里莫名有了一把火,欲言又止了两次,直接跳过ppt,开始从“大型项目管理”与“沟通成本”切入,准备引起大家共鸣。

  却没想到李颜直接打断:

  “我只要你说你为什么没做到计划书要求的进度,你管包括自己在内的六人小组,算个屁的大型项目?自己小组里这么点人,有个屁的沟通成本?”

  谁都没想到李颜攻击性会这么高,一下子会议室里噤若寒蝉。

  刘工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的,眼看着是要憋坏了。

  “李总,您这话有失偏颇,我们的工作也是为了整个项目,又不是只做自己那一块,跟其他组的合作也是重中之重。”

  “第一,”李颜几乎是无缝衔接,“整个项目该考虑的都在分工表里,你连分工表的要求都没做到,不要给自己上高度。第二,依你的说法,是哪个组拖延了你这一组的进度,点出来,你们俩现场对一对,跟我说说是什么步骤,能难倒两个小组?”

  其实李颜的脸色还不错,说话的时候语气也不重,表情甚至还算温和。

  但是这几句下来,给的压力不是一般大。

  刘工又是几番欲言又止。

  “今天这个会,我只要一个内容。”李颜到这句话才换了脸色,变得非常严肃,“请各位组长告诉我,你们组为什么没有达到分工计划书的要求。有问题的,全部现场提出来,哪个组员拖延了,哪个小组不愿意提供资料了,谁能力不足了,全都说出来。”

  很多人低下了头,不太敢跟李颜对视。

  谁乐意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足?

  要知道李颜这个分工可是按照他们能力进行过调配的,可能确实会存在一些难点不好解决,但大部分工作量都在对应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

  强度不低,但也不是要你挑灯夜战才能搞定的。

  只要愿意准点到工位,在工作时间内以比较高的专注度处理任务,完成个人指标毫无压力。

  至于小组合作,只要大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分工计划书上的内容,谁提供什么,负责什么李颜其实也给了方向,不推诿不扯皮,多交流交流也同样做得完。

  其实按李颜分工计划书的进度,元旦前他们肯定完成不了系统,大概只能做到百分之60%的样子。

  但下半个月,李颜就要亲自介入了,真正会有大量“沟通成本”的工作,由他一人搞定即可。

  只是他不想跟做洛神内核时一样那么累,所以准备淘几个能力强执行力也足够的“亲信”组成管理组,直接给他们布置任务,双线推进。

  今天这个会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把不安定因素扫除,一个是淘金。

  光是初创的那么点人,李颜想在里边做到说一不二都费了点功夫,遑论现在升级版的一百多号人。

  想让这些人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想法,一心为项目推进,李颜可不能光靠秀肌肉。

  刘工不是个例,直接敲打意义不大。

  李颜会放权让大家干几天,目的就是今天开一个难看的会。

  他要逼着大家去面对自己的小九九。

  别说,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第400章 步步为营

  说白了,分工计划清清楚楚,就算是小组合作需要交流有一些变数,只要按分工计划的方向推进,谁负责啥就好好干,进度达标又算得上什么难事?

  还是想法太多了。

  组员有组员的想法,组长有组长的想法。

  想偷懒的、想表现的、想挖坑的、想搞大事情的……

  李颜统统准备扼杀掉。

  这样才能为后边半个月的爆发做好准备,省得全速前进的时候燃料里边混进来几个屁。

  最终,刘工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得已承认了自己不够重视小组进度的事实,同时还想着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说了句“主要是我们希望能优化小组合作流程以达成更高的工作效率”,表示自己进度不佳是因为前期摸索合作模式需要时间。

  李颜笑道,“原来如此,刘工有心了。那这样,给我一个期限,你多久能探索出来这套优化小组合作流程的模式?让我也学习学习,咱们深入讨论,合适就推广。”

  刘工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然后李颜又把他推上去了。

  眼看着刘工那边额头已经沁出汗珠了,李颜这边却突然看起了手机。

  因为手机震动了,不过只是一条很无聊的垃圾信息。

  还以为是小美女呢。

  “期……期限?”刘工挠了挠头,心想这老板对付他完全游刃有余啊。

  李颜点点头,“毕竟我们这项目时间只有半个月了,难道刘工准备专职研究合作机制?若是个把星期才研究出来,只能提升一周的效率,可不一定能回本啊。”

  “我,”刘工多少是在大公司干过的,知道这时候死要面子会死得更惨,于是再次自爆,“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毕竟不算深谙此道,不一定能交出够好的成果。”

  “好赖话全给你说了?”李颜这是准备一点面子不给了。

  当天的会议有这么一个开头,后边自然变得和谐许多。

  大家基本都是有事说事,哪里做得不好就直说,连台阶都不敢找了,反正所有人都一个吊样,那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法不责众……

  让李颜很无奈的是,越是有项目管理经验的,进度越糟糕,个人想法越多。

  不过也有让李颜眼前一亮的,例如一位平平淡淡交出超额完成60%成绩单的年轻人白书云。

  可以说这个工作汇报会,到后期已经成了检讨大会,个别实力相对差劲被赶鸭子上架的组长,说得眼泪都快挤出来了。

  最终会议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结束,结结实实开了三个钟,基本达成了他想要的效果。

  会议结束时,他还表示大家今天可以提前半个钟下班,捋一捋思绪。

  但组长们全都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一副要证明自己的样子。

  “有时候觉得吧,人其实也挺单纯的。”李颜对站在身旁的白书云说道。

  白书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位未成年老板。

  手机又振动了,李颜打开一看,这回确实是韦韵之的短信:

  “抱了我,真就一下午不理我啊?”

  李颜稍微躲了一下屏幕,秒答:

  “在忙。”

  小美女也秒答:

  “渣男。”

  “李总,这个……人确实是又复杂又简单的。”白书云看李颜表情有些无奈,还以为老板对他不回应感到不满呢。

  “你别只负责自己那小块内容了,”李颜说道,“先去看看分工计划书,觉得你有能力统筹整合的内容报上来给我。”

  这当然是对白书云的肯定,但问题是,他吃饱了撑的要给自己上强度?

  “工资按比例提升,少不了你的。”

  那这事就非干不可了,又能多赚钱又能满足自我实现的价值需要,妙哉妙哉。

  白书云充满斗志地离开了,一路上还在琢磨李颜要是所有整合工作都这么给工资,那不是约等于工资投入要翻个倍?

  李颜则是坐在办公位置上揉了揉太阳穴。

  以他如今的精力水平,开个会自然是算不得什么。

  但听着各位组长们算盘滴答响的发言、顾左右而言他的回应,实在是令他痛苦不堪。

  他现在的逻辑、思维速度都非常强大,所以听起来的体验极其糟糕。

  相当于听了几天又臭又长还夹带私货的讲座。

  也算是对身心的一种磨练。

  他沉默了一阵,打开了qq。

  “qq……要说整个手机软件生态里,最没信心击败的还就是这东西。”李颜叹了口气,“就小马哥之前表现出来的意思,合作的可能性并不算高,而且怕是条件也会比较苛刻。”

  社交软件这东西非常神奇,甭管便利与否,哪怕做出来的是一坨垃圾。

  只要能先让一大群人用起来,它就会形成自己稳定而强悍的生态。

  对软件有追求的,或者玩腻了这个软件的人,自然有选择其他软件的权利。

  但问题是,身边人都在用这个,社交软件脱离了人际关系那就是个废物。

  小马哥已经稳稳站住了第一步,目前qq也没干出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情。

  如果最终不是走向合作其实李颜自己也并不倾向于合作,那他就只有一条路,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如果蛟龙手机真能卖爆,那华夏智能手机铺开的这一步就是他来走,软件在按键手机、各路山寨机、w8里边的样子,跟在蛟龙手机里的样子是两回事。

  如果他能推出一款简约的,上手难度低,联动功能更强大的软件,与“超级生活圈”绑定,甚至与蛟龙手机绑定,胜率也并不低。

  之前就冒出来过的一些记忆闯入他的脑海。

  他记得至少在他高中以后,qq并不是独霸天下的,还有为“小而美”而生的V信。

  只是记忆从来不愿意给出全貌,他只记得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小而美也是企鹅公司的产品。

  听起来挺离谱的,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打自己。

  其实很好懂,qq已经形成了足够的特色属性,并且不容易切割,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大圈受众。

  但还有一批不用qq的人正在寻找新的社交软件。

  V信来得很是时候,玩的就是差异化,但利用直接加qq好友,账号可以与qq联动等机制,就这么把人给拉了过来。

  李颜也有路子,手机。

首节上一节380/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