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19节

  “怎么把《唱响宋词》这张唱片的价值最大化”甚至成了一个议题。

  会议本来准备让林恒老爹来主导这项工作,但他表示要避嫌,就给了其他人。

  他只是顺手给林恒推荐了版权代理,琢磨着影响力起来了儿子可能有这个需求。

  文化厅一给《唱响宋词》打广告,辐射就逐渐开始了。

  从文化线相关的单位到不相关的,从单位到国企再到与政府密切合作的私企。

  这也是他们完成任务的一大救命稻草,发布视频、参加竞演、晚会演唱都用得上。

  他们可不是临江文化厅跟新北文化局“友情宣传”的性质,而是实打实的版权使用。

  要交钱的。

  当林恒的版权代理人突然接到许多电话与信息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了后续会有一波爆发收入。

  不过很多单位跟跟风问一问,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落实,他也就没具体说。

  现在知道数字了,合计售出近百万。

  各个单位根据用途不同,少则大几百,多则一两千。

  部分企业单位用作视频活动的宣传背景音更是一下子就支付了近万元的费用。

  虽然每家都不算多,但数量一起来,数字就很可观了。

  网文带来第一桶金的李颜自然深谙这一点,用户量永远比价格更重要。

  这些就是李颜刚跟林恒聊的内容。

  “而且我爸说,随着你名气越来越高,会有更多人对这个唱片感兴趣,宣传效果越好,企业就越愿意买单,这个‘一次性生意’可能还能做几轮!”

  “对,有滤镜了嘛。”

  在李颜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的歌正在被用各种形式不断演绎播放着。

  林恒那边突然沉默了一阵,显示正在输入半天,才发来一句话:

  “你为啥不兴奋啊。”

  “唱片做出来了,我就已经达成目标了,后续的收获都是意外之喜。”

  “一点没看出来你‘喜’。”

  “意外之喜嘛。”

  林恒没听懂,自己在屏幕前小小叹了一声,然后就看到李颜突然发来一句:

  “其实你开心早了。”

  “啊?难道你也在担心我爸说的会不会被定义为勾结吗?”

  “……什么鬼东西,你爸开会都懂得避嫌,又不是谁强压着别人买,有什么问题?”

  “那?”

  “重点是,这几首歌如果能通过企业单位的大范围使用正式下沉到群众里去,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传唱度,那你兴奋的就远不是现在的这三十万。”

  林恒虚了,“不可能吧,咱们这种歌又不是什么情情爱爱的,也不是明星的流行歌。”

  “单论情绪表达,这几首宋词可了不起,而且登得大雅之堂。至于明星……也知道我现在有点名气,效果是一样的。民间舆论都是一阵一阵的,当大家耳朵里都响起过这首歌,就只是差一个契机引爆了。能不能在引爆之前抓住机会乘风起,就看那位版权代理老哥的水平了。”

  林恒秒发:“颜神,您能指点一二吗?”

  汪紫看到李颜笑出来的瞬间,就是这一下。

  “谈不上指点,或许提前挑一挑合适的段落做成彩铃,往这个业务方向走走,算得上一种准备。”

  “好!找谁做彩铃?”

  “当然是熊国军啦,让他帮忙处理一下,以后彩铃分成从我这边拿百分之十给他。也算是感谢他对这个唱片的付出了。”

  “我以为你会从六十万里拿一笔当劳务费呢。[大笑]”

  “做那几首歌的劳务费我早就给过了哦。”

  “我马上去研究!”

  本来李颜要劝一句别影响学习的,突然反应过来,对他来说这些舍友平平无奇了,但在其他同学眼里,还都是天才呐。

  属实多管闲事了,他便也关了聊天框。

  反正,多这么六十万,甚至可能多了一条收入渠道,对他来说是大好事一件。

  谁会嫌钱多嘛?

  “还有什么事吗?”李颜看汪紫站旁边老半天了,一直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

  “我想问您一下,关于公司内部职务的设立……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是我要问你的问题。”

  汪紫一愣。

  “公司人员构成与管理上,汪姐应该比我有经验得多。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李颜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笑着看向汪紫,“一个初创公司的核心技术员工,需不需要具体职务?”

  真不好回答啊……

  李颜是实际掌舵人,对未来科技与蛟龙手机项目有绝对话语权,从他的性格与表态来看,也是绝对不会放权的类型。

  据汪紫所知,未来科技新来的这十个员工,大部分都是用高薪加分成的方式谈过来的当然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也很重要,只有李光德跟周扬正儿八经拿了2%的股份,孙淼都是按比例拿分红而已,并不实际握有股份。

  有意思的是周扬还以为李颜找合作者全都是靠给股份,还好心提醒他主动权要捏在自己手里。

  不过到时候手机真的卖爆的话,因为李颜分成给出去的钱太多,自己的收益会被爆砍。

  也就是说这位老板要公司掌控权不要钱,控制欲必然是很强的。

  这时候给其他人设置什么具体职务,在他眼里会不会是一种想分权的做法?

  少男心思猜不透啊。

  “职务不职务的两说,但我觉得给他们技术问题上的具体分工的同时,也在一些简单行政上给明确分工可能会好点。例如您有事不方便与麦教授团队对接的时候,应该让谁出面对接?这种明确之后,我觉得也可以分担一些您工作上的压力。”

  “有人选吗?”李颜笑着问道。

  “……这个,李总,我不是技术路线的,实在不了解。”

  “从性格上说说。”

  这是必须要她给个答案了。

  “孙工吧。至少从名头上看,他应该算是最专业的一个。尚工已经算是新安帮的主心骨,如果上边没有人压他一头,很容易导致新安帮这批人不齐心。至少容易出现走一个就全都走的情况,要是带着什么研究成果离开了……”

  看李颜没说话,汪紫又换了话风:

  “当然我没有任何怀疑尚工或者新安帮的意思,组成这种小团队在公司内部非常常见……”

  “不用解释一些多余的东西,继续说。”

  汪紫点点头,“至于曹工,我认为让他负责一块跟其他人没有太多交集的业务,会好一些。”

  “他必须是负责人,又不该管其他人,只能直接对我负责。”李颜说道。

  汪紫松了口气,看来老板的想法跟她差不多。

  不过之前她就听说过李颜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战神,啥都懂,懂的还不是皮毛。

  都开公司了,在人员管理上有些厉害的见解,放在他这个人身上也很正常。

  “那,刘工呢?”汪紫问。

  “一样的,虽然新安帮里边有人负责软件研发,但只是按我要求做模板,软件能做成什么样跟立伟在外面跑的成果有很大关系。”

  “那让他跟曹工一组?曹工带带他?”

  “不行。”李颜斩钉截铁拒绝了,“我刚刚说过了,曹海斌不能管着任何人。立伟的业务也比较独立,他也直接对我负责,这样有助于压制曹海斌的狂气。”

  “李总,能不能问您一个问题。”汪紫姿态放得很低。

  “进了未来科技就是朋友,随便聊。”

  “您为什么要招曹海斌?他这种一人成军的人才,对于现在的未来科技来说……是不是意义不大?毕竟您也说过,掌舵人只有您一人即可。”

  因为李颜看中他背后的资源,他拥有一个人做出来蛟龙手机测试机的能力。在李光德跟周扬正式加入之前显然,他们想要深度介入至少需要李颜把系统整好曹海斌就是团队里对硬件最了解最有经验的人。

  李颜不希望在李周两位业内大佬入局的时候,显得自己在硬件方面研究薄弱。

  还是那句话,他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谁是掌舵人,谁是合作者。

  没有谁在某一方面的话语权比他更大,如果有,那么系统加点!

  这些话他并不准备跟汪紫说,公司目前这批人,暂时都还没有得到他的信任。

  “曹海斌可算不得一人成军。”

  他只是这么回复了一句。

第358章 我本无意装逼

  会议非常简单,李颜基本就是按照他跟汪紫讨论的情况其实也是他原本想好的方案,给大家分配了“角色”。

  并且特地避开了一些诸如某总监某负责人之类的说法。

  孙淼终于感觉得到了特别的重视,甚是开心。

  曹海斌也对于自己拥有的高自由度感到满意。

  但是以尚杰为首的新安帮就沉默了。

  其他人轮咖位跟能力确实不适合说什么,但尚杰好歹是第六号员工,甚至说是未来科技第一号员工都没问题。

  结果除了一句带队跟孙淼做好各模块功能的编码实现工作,就没了。

  说没有什么不爽是不可能的。

  等等,带队?

  本来带着一点气的尚杰看了眼围着他坐的四个来自新安的技术人员,突然反应过来。

  李颜这是点他组小队伍了?

  这还真是百口莫辩了,毕竟这四个人里边,一个负责软件接口、一个负责测试、两负责软件的模块化构建所以他们也被李颜打包专门研究手机应用去了。

  他自己比较擅长编码实现这块工作,其实跟另外四个人也没太大差别,属于某个专项技能比较突出的人才。

  倒是孙淼算是系统开发的全能型人才,至少开发环境的优化与数据库设计的深化就是他搞的。

  孙淼的技术水平来做领导是合理的,他因为“新安市”的地域关系成了明面上的小领导,是容易给人拉帮结派的感觉。

  尚杰觉得挺难受的,“之前都在新安工作”算什么很强力的关系啊……

  连老乡都不是!

  他们只是有点共同话题,又觉得孙淼骄傲曹海斌神经,所以就自发组成了团队。

  因为尚杰自己是新安这群人里出身最高的,自然也就被当了核心。

  所以等到大家下班回家,尚杰心情复杂地敲开了李颜的办公室门。

  他也是三十来岁的人了,跑到一个十五岁的老总办公室诉衷肠,实在有点……难绷。

首节上一节319/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