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15节

  “你连曹海斌都叫动了?”

  “嗯,答应得很爽快。”

  “这可是出了名的狂人,小心点。”麦文挑眉。

  “没问题,他说我比他狂。”李颜笑道。

  ……好的。

  “嗯,我回头跟倪老师聊聊,以他的意见为准。”

  李颜笑了,到这一步,那可以说他已经赢了。

  而麦文看李颜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他还以为李颜是个非常纯粹的技术狂热者,没想到这么难对付。

  从始至终新北光标实验室与未来科技的合作,决策权都不在麦文这里,而是对外表过态对内有安排的倪院士。

  麦文没想到想探李颜的底结果被秀了一脸,自己想秀肌肉却半天没秀出来,想着薅点研发资金又被李颜挡得一干二净。

  因为他最仰仗的“李颜非常需要他们的技术支持”这一点,并不成立。

  “那好,合作愉快。”李颜笑道,“吃完饭还请麦教授跟我们讲讲,您这边能给我们的手机系统研发提供什么帮助?”

  麦文这才回过味来,合着特么李颜这句话,是对他们的一种考察啊!

  这臭小子,难道还有“不跟光标实验室合作”的选项吗?

  难怪能让科技圈那位九十年代拒绝当电子厂高管,导致一度卖血度日的传奇狂人曹海斌认可啊……

  李颜的狂跟大部分人外放的狂不一样,他的自信站得非常高。

  是一种“不管有没有你的支持反正有我就够了”的夸张自信,哪怕是非常内敛地表现出来,这种“爱来不来”的自由感还是让与他对话的人颇感压力。

  讨论又持续了一下午。

  李颜无差别地让光标实验室的诸位也感受了一波高压面试。

  单论专业能力,尤其是系统开发这一个小项的能力,李颜肯定是比不过麦文的。

  别说麦文了,就对面这一排里边,选一个最边缘水平最差的,目前的李颜也比不过。

  原因很简单,经验值差异。

  本质上是信息差。

  信息差可谓职场一大利器,上级管理下级,老人压制新人,核心就是靠这三个字。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单论智商水平、理论知识、技术能力都远超上级的小年轻,进单位之后变成傻逼。

  某个领域我研究过而你没有,那甭管你是不是脑子比我好用学历比我好地位比我高,聊起这个领域你必然露怯。

  电脑系统开发这个领域李颜接触得比较少,见过的问题都没麦文亲手解决过的问题多。

  真往细了聊,恐怕他问一百个问题也只是衬托麦文团队有多牛逼而已。

  所以李颜专门问手机系统的事情,例如要满足河图手机系统的某个功能需求,该怎么做?

  这种问题李颜这边就占据着有利信息差,他们自己搞过手机系统,知道操作上存在什么难点,但麦文不知道。

  哪怕这些难点以麦文团队的技术水平,只要正式参与手机系统研发就会发现不值一提,但在会议上,他们确实没有条件直面。

  看着李颜主导讨论,把节奏带得麦文团队都面露难色,未来科技的2到5号员工还在那乐呵呵的。

  压根没意识到李颜完全也可以把这一套用到公司管理上,成为一个可怕的老板。

  不过他们确实没啥必要担忧,只要这几个家伙愿意一直“天真”地信任李颜,李颜一定会给他们足够的回报。

  会议一直到晚饭饭点才结束,李颜本来还准备请麦文团队吃饭,但是麦文团队显然心里装着一堆事情,没啥心情吃饭。

  等他们走了,未来科技初始五人组回到李颜的办公室,突然爆发了一阵欢呼。

  “太帅了颜总!”邓宇迪握拳喊道,“简直全程都是我们在主导!”

  “那是我们在主导吗?那是颜总在主导,一个人!”赖一宁感叹,直接躺在了沙发上,但是马上又跟触电一样弹起来。

  “都放松点。”李颜坐在办公椅上闭目养神,“今天算不得什么大事,真正的利益分配问题,还是要等做出成果以后才有讨论空间,下午也说了,从明天起麦教授那边会分出来小队到我们这边工作,下个星期应该也有几个人就位,大家好好磨合。”

  “我们只有一个多月了,八月底就得去上京。”邓宇迪竟然有些难过,“我都想着多读一年高中跟你这个项目算了。”

  “我也还要上学的啊。”李颜说道。

  大家一下子竟然有些不适应,一句“你还上什么学”差点就问出来了,但马上反应过来这家伙还是华大少年卓越班的一号……

  “白天当学生,晚上当总裁?”贺子翔念叨,“好好好,陈凡,你可得看住咱们颜总,这在学校里得多惹眼多讨女生欢心啊!”

  “你不知道他跟易力……”陈凡说一半就感受到了冰冷的压力,赶紧住嘴了。

  这个男人最近忙于事业,好好的暑假都没机会见见美丽学姐,说不定心里正郁闷呢,陈凡成功说服了自己。

  其实李颜跟韦韵之这俩私底下聊天聊得可欢了,李颜完全不跟她聊工作上的事情,而是聊小说聊画画聊生活,权当休息了。

  炎热的八月,李颜的未来科技终于凑齐了最初的一批员工。

  周扬因为工作交接流程长其实是戴力公司想再招到一个这样的人非常困难,加上李颜目前处于系统开发阶段,还不太需要周扬坐班参与,所以暂时让他现在戴力干着,李颜有需要就找他咨询问题,让他干一些前期准备的工作。

  李光德同理,目前基本直接对接李颜,没有坐班的必要。

  反正这两位大佬也不求钱财,后续需要他们的时候能为了共同目标竭尽全力就够了。

  还有一位入职第一天露了脸,然后就开始一直在外边跑的刘立伟,是卫德地图老总董振昌直接推荐给李颜的。

  刘立伟是本次李颜招揽十人组里最年轻的一个,才二十六岁。

  从大学就在提前研究手机软件,算是董振昌为了卫德手机地图招揽的特型人才,既然老董自己都跟李颜达成口头合作了,刘立伟又是临江人,干脆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了。

  “反正最终也是帮我了大忙。”董振昌如是说。

  这个哥们大学期间组建了手机软件开发的团队,结果死在了不知道以后智能机系统谁主天下的问题上。

  所以他现在对董振昌跟李颜都是打心底里感激,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还给了表演的舞台。

  李颜给他开了八千一个月的工资都开心得连说谢谢。

  看得出来是很需要自我展示的舞台了……

  剩下的七个人,就都是系统研发相关的技术骨干了。

  孙淼就是其中之一,他因为犹豫了几天,痛失NO.06的工号,让爽快答应的新安市某科技型国企研究员尚杰顶了位置。

  孙淼自己是07号,08号周扬,09号便是被麦文单拎出来的曹海斌,也是李颜找来两位上京人才的另一个。

  一个从电子厂打工打出高管位置又决然离职进入房地产,混得小有身家之后又跨行到新安市著名山寨机中心开店,然后被某手机圈新贵挖走当副总工,因为发展理念不同果断离职宣称准备自己搞手机厂的狂人。

  光头,很壮,看上去跟混社会的一样。

  曹海斌自称自己懂“一台手机的整条生产线”,号称“给我一天时间,我帮你买齐一台手机的所有零件,徒手组装给你看”,还表示自己“不是山寨机中心那批手机集成商的垃圾货色”……

  发言反正语不惊人死不休吧,不过看在能被手机厂商挖走的份上,他应该不是只会搞外形设计的“集成商”。

  李颜看中这哥们的,是他对整个手机黑市产业链的熟悉,以及手上可能掌握的资源。

  而且他身上有一股莽劲,很适合给初创公司带来活力,太过技术型的人才容易陷入不敢试错的状态,有这个么一个混世魔王来搅动,还不错。

  至于李颜怎么把这哥们带回来的……很简单,对付狂人的办法就是力大砖飞。

  曹海斌已经四十岁了,一直咋咋呼呼地表示自己很天才,学东西奇快无比。

  比学东西……李颜没怕过谁。

  他都不需要跟曹海斌展示什么,只是在自我介绍也就是把所有成绩讲了一遍,俗称装逼之后,把身份证递给了他。

  十五岁的年龄说明一切,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这么多的技能拿下这么多成绩,只能是一个原因学东西血妈快。

  随后曹海斌就以“李颜比我牛逼”为由,正式加盟了,并且他竟然只要工资,表示虽然他做事不是为了钱,但没有钱也做不了事。

  10号就是刘立伟,11号李光德,12到15号都是来自新安的技术人员。

  整体能力比较普通,但是各有擅长的专项。

  在他们齐聚的一星期之后,也就是八月中旬,李颜失眠了。

  当这么一群脑子里想法堪比满天繁星、又多少不太把李颜当老板的家伙聚在一起,别说开会了,就是平时各自搭伙搞研究,甚至是坐在一起吃午饭,都能吵到李颜头昏脑涨。

  身为未来科技的实际掌舵人,李某必须做点什么了。

第355章 老板要开学啦

  对于老板来说,一群精力爆炸想法多多的员工,算好事吗?

  肯定算。

  因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不需要担心,用不着用什么奖惩机制什么公司制度去让大家动起来。

  但问题恰恰也出在主观能动性上。

  太他妈能动了。

  一个个嘴巴张开就特么停不下来的,又不是老师带学生,也不是项目从无到有的时期,不是点子越多越好的。

  李颜已经定好了河图系统的研发方向,甚至连手机本身都想好怎么搞了。

  招这些人进来可不是让他们发散思维自己搞一个成品啊!

  如果大家不力往一处使,很容易最后忙活半天毫无进展。

  问题还不止这个,李颜发现,这些新招进来的人因为不像陈凡他们,原本就跟李颜有羁绊,又因为竞赛对李颜产生了足够的崇敬与信服,所以想法非常杂。

  比较乖巧的是来自新安的势力,以06号员工尚杰为首,加上12到15号的那几搞技术研究的哥们,他们还跟邓宇迪陈凡有不少交流,是目前看起来融入度最好的员工。

  说是新安帮也没啥问题。

  孙淼对李颜是比较服气的服他天才的那部分,但毕竟作为从外企科技巨头出来的人,对初创公司的管理颇有微词。

  说到底就是有点水土不服,有点端着,觉得自己的水平在这群人里边也算是突出了,够格跟他碰一碰的只有没来现场的周扬跟李光德。

  他整不明白2到5号这几个小娃娃凭啥,也不太接受尚杰只因为答应比较早就成为06号。

  还有最关键的,那位咋咋呼呼天天吹牛逼的曹海斌,非常不对他的胃口。

  说反胃都没问题。

  入职的新人一共就七个,受不了曹海斌,看不起创始员工,还不乐意加入新安帮,他一下就孤家寡人了。

  所以有事没事就找李颜,有点想法就要打电话,有个思路就要去敲办公室。

  搞得李颜不胜其烦。

  而曹海斌同志完全就成了个搅屎棍。

  也不能这么说,他是棍子,那搅的岂不是……

  曹老哥嗓门大又爱扯经验,每天跟领导一样在实验室走来走去,尤其热衷给陈凡他们四个讲故事。

  口头禅是“你这个肯定不行”、“不听我的等完蛋吧”云云。

  气得尚杰总是过来跟李颜打小报告。

  搞什么飞机啊这一个个的。

  你们是这个行业这个领域里的精英!脱离了大公司大平台是能独当一面的高级人才!

  怎么现在表现出来比一群准高中生准大学生还特么幼稚?

首节上一节315/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