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12节

  “淼哥知道未来科技在研发河图系统上,目前有什么支持吗?”

  “知道。”

  “那就行,”李颜举起茶杯,“青信奥金牌小队的成员们,是我的二到五号员工,你有兴趣做六号吗?”

  “这个……”

  “我可以给你比现在更高的薪水,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跟我谈谈股份。”

  孙淼挠挠头,“倒不是这个问题,李颜,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选择我?我只是总工手边好几个副手的其中之一。”

  “我只需要技术,不需要身份。”李颜正色道,“而且副手往往才是干活的那个,我需要你的技术你的经验,但不需要你们总工对大方向的把控。”

  孙淼挑眉。

  “因为掌舵人是我,一个就够了。”李颜跟孙淼的茶杯碰了碰。

  “你觉得,你这个公司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李颜突然笑了一声,“孙工,吸引力在哪是你的事,不是我要回答你的东西。渴望让自己一身高超技术用在更值得地方的人,很多。”

  “我也渴望,而且自己创造的价值成为回馈,也比领死工资好得多……但还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理解的,”李颜点头,“理想与面包的问题。”

  “我想多问你几句。”

  李颜再次点头。

  “你真是一年时间从没接触编程到青信奥国赛第一名?”

  “不是。”

  孙淼既有些如释重负,又似乎有点失望。

  “是不到一年。我初一上学后才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内容,国赛是初一下学期暑假。”

  ……好像确实跟传说中一样,这个李颜很爱装逼啊。

  “那关于手机研发的事情,我看网上有些说法……”

  李颜直接从皮包里掏出两台蛟龙概念手机样品,递给孙淼。

  其中一台就是发布会上惊艳众人的半成品,而另一台是李颜接手闭关之前的……草稿。

  “从这个,到这个,”孙淼挥动手机问道,“听说你们只用了一个月?”

  “不是。”

  孙淼这次不敢提前失望了。

  “是我只用了一个月。”李颜笑道。

  孙淼非常快地就适应了李颜的装逼节奏。

  但很明显,他还没适应这些装逼故事本身。

  “不过这样的话,网上说动画视频ppt这些都是你主导的,应该就是假的了吧?”

  “确实没说对。”

  孙淼还是不敢有什么反应。

  “不是我主导的,那就是我做的。”

  孙淼明白了,这家公司最强的吸引力,最大的筹码,最牛的优势

  就是李颜自己。

第352章 启航兄弟们

  加盟一家初创公司不难。

  从稳定的行业头部加盟一家初创公司很难。

  所以孙淼还需要时间考虑,李颜一直表示理解,但同时也表示“谁先加入谁先是6号员工”。

  孙淼哭笑不得,敢情在玩什么限定版营销吗?

  不过……说不定李颜会对早加入的人有倾斜呢?

  在他思考到这个问题的瞬间,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颜用这一套高压面试检验了不少人的含金量,并且得到了十三个“容我再考虑考虑”。

  十三个人无一例外都是技术型人才,跟孙淼具有一定的共性。

  都是技术骨干,相对年轻,在原公司相对不受重视。

  定位基本属于“听领导安排解决问题的技术工”,跟进设计院几年的高材生一个类型。

  能在大公司甚至总工旁边干实际活计的,技术水平说是行业内翘楚一点毛病没有。

  他们基本缺少经验与地位,所以满脑子思路用不上,终究有些憋屈。

  跟孙淼一样,他们都经历了被李颜思维速度压制的体验,从轻松写意到汗流浃背再到折服于李颜的能力这是加入团队的必要属性,李颜并不希望他们在主思路上跟他有什么辩驳的想法。

  因为掌舵人只能是他自己。

  初创团队成员玩“彼可取而代之”那一套是不可能的,往后的日子里李颜会让他们意识到,什么叫一团队里的灵魂人物。

  其实在他们提出考虑的那一刻,天平就已经朝李颜倾斜了。

  过了两星期,李颜得到了十个确定加盟的答复。

  不过他们还没法马上就位,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的工作交接。

  好在这十个人里,除了两个上京的年轻工程师,其他人本身离新北都不算远。

  主力军是高新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安,被李颜拉过来了六个人,其中不乏在新安科技型国企任职的研究员。

  被新北市的任江峰副市长调侃“帮新北从兄弟市挖掘了不少人才”。

  新安的科信局局长把状都告到左玉明那边去了,这李颜不在新安开公司就算了,还过来挖走他们的人才,结果被左厅长教育要“有为临江省考虑的格局”,别提多郁闷了。

  这批人里边最特别的两个,应该是周扬跟李光德。

  周扬曾在罗拉公司还能算手机巨头的时候负责硬件业务,算是行业内少有有资深硬件背景的人才。

  其实按理说,他也年近五十了,手里捏着一堆资源,应该不会看上李颜这种“只有想法”的初创公司。

  李颜的年龄乘以三都没有周扬大……这也导致了一开始两人见面时的尴尬。

  但最后,周扬表示被李颜的想法与掏出来的概念机打动,愿意在已经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试试”跟李颜一块造个传奇的手机。

  到他这个年龄,多赚几个子意义不大,但在史书上留名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李颜那台概念机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周扬一旦认可了李颜的想法,加入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实也是李颜找的时机很对,罗拉手机已经没落,周扬刚刚从罗拉离职入职电脑品牌巨头,满脑子琢磨着这么干下去也没太大意义,就被找上了门。

  另一位是在临江省赫赫有名的李光德,曾一手组建了新安大学工业设计系,随后担任了两年系主任又果断离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这哥们四十出头,夫妇俩都是工业设计领域的大拿,在设计届有很高地位,早就财务自由了。

  在李颜联系他的时候,甚至问出了“需不需要我们提供资金支持”这种话。

  同样的,李光德也是被李颜精彩的想法与充满“工业设计美感”的概念机实体打动,在跟李颜面谈三天之后就致电表示加盟。

  这两个人跟李颜其实更像是合作关系,只是因为不缺钱又想干点大事,所以同意直接加入未来科技拿股份的那种。

  他俩对于手机研发帮助有多大自不必说,李颜看中的除了他们本身的能力,当然还有他们背后的资源。

  只是跟他俩的交流都持续了六小时以上,说得李颜嗓子都要冒烟了。

  而且由于周扬跟李光德都在各自领域有很深厚的积累,李颜对话起来压力也不小。

  但正如李颜回应李光德“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时候的回答一样:

  “要在逻辑性、专业性上压我一头,我才会考虑。”

  其他人的加入原因各异,其中也不乏看中倪院士与李颜合作而加入的,但总而言之,李颜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收获了一支非常强悍的核心队伍,效率已经非常高了。

  离新北中学只有一点几公里的荣西区科创园1栋,便是新北市为李颜准备的5层办公楼每层有8个标准化办公室,除了一楼大堂与会客室之类的地方,合计有32个办公空间。

  其实挺尴尬的,对于现在的李颜来说有点多,以后发展起来了又肯定不够。

  不过反正免租金,自然是越大越好,至少让倪院士手底下的团队入驻是一点问题没有。

  具体的办公设备李颜花钱置办了,上的都是顶配的工具,让未来科技的2到5号创始员工们兴奋异常。

  实验室则又从别人那边掏了一大笔。

  李颜找了左玉明,说省里给倪院士团队准备好了研究室所需要的一切,而倪院士团队届时也会在未来科技搞研究,是不是要表示一点?

  又再次找了任市长,说省里都给他实验室添砖加瓦了,市里是不是要支持一下?

  两个领导都对李颜手里的三千三百万用途表示了疑问。

  “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可要用在刀刃上,我现在就把钱花在实验室的建设上,以后缺钱了不还得找领导们要钱?”

  任江峰很想说你直接找韦易力再要三千万得了,不过还是麻利帮李颜争取去了,实在不行可能还得动用他手上并不多的专项资金。

  这个小故事传到了倪院士耳朵里,他对此哈哈大笑,并示意“新北光标数字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就是本次合作项目里真正跟李颜对接的麦文教授出面,帮李颜游说一下省里。

  “毕竟你总不能一直待在咱们这,也得去他那边交流。”

  于是的未来科技数字实验室就此落成,在省市两级领导都感慨这小子不好对付的时候,李颜却又给了他们一颗糖:

  以后未来科技发展起来了,会投入升级现在的数字实验室,并直接交付给新北市使用。

  这一套操作下来,贺子翔、邓宇迪、赖一宁跟陈凡四人组,是彻底懵逼了。

  光是那顶配电脑都迷了眼,更别提数字实验室还有那堆看着就目眩的“同事”。

  “我就说把自己的名气打出去还是很有用的,你想想要是给电话过去说‘我是李颜’,对面‘你谁啊’,这下一步还怎么谈?”

  李颜正在办公室里跟贺子翔感慨。

  贺子翔表示根本不敢接话。

  旁边刚刚完成一波测试的邓宇迪躺在沙发上,“现在我真觉得你是个老总了,真的震撼,我一想到颜总还是初中生就忍不住想捏一捏自己。”

  “看是不是在做梦?”贺子翔问。

  “我是高中生了。”

  “离谱程度并没有丝毫减少,”邓宇迪说道,“哥,认真说,后天麦教授就要带队过来开研讨会,我真的压力好大。”

  “那是过来跟咱们合作的,又不是过来叫你答辩。”李颜笑。

  “你问问子翔压力大不大。”

  他们互相之间已经不称“神”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都不配与“颜神”共享此等名号。

  “别说麦教授……我光是看着颜神招揽过来的那批人,就已经瑟瑟发抖了。”

  “咋的们一个个的,自信点。”李颜离开了他的硕大办公桌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么搞,不过当初办公资产购置找了代理公司,人家默认给老总巨大办公桌,只能勉为其难接受了。

  “我就是觉得自己啥都不够看。”贺子翔捂脸。

首节上一节312/6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