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37节

第84章 意外之喜

为了避免有人撒谎,袁县长还派人过来进行详细的登记。这种兵荒马乱的时期,登记也只是做一做样子,很多东西根本无法进行查证。

温三设下三个条件确实劝退了一些人,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激动的冲了过来。一些少年更是呼朋引伴,相互邀约着一起来过来报名。学校都被鬼子炸了,大部分人都在往县城外撤离,谁还有心思读书呢?

过来参军人经过县长那边简单的询问之后,符合条件的才让到温三他们这边过来。

温三其实也没多少好问的,只是考了考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便算是放过关了。

半个小时下来,新兵数量已经超过了80人,并且还有更多的人闻讯往这边赶过来。温三估计两个小时之内,能够轻松完成自己的目标。

然而让温三的没想到的是,这招兵的途中,还是出了点状况。

居然有十余个女学生跑了过来,袁县长立马表示不收,其中两个带头的女生大胆的跟他的争执了起来。

“凭什么不收我们呀?我们也不在那三个条件的限制范围之内。再说你们也没有说不能女兵啊?现代都是追求男女平等的新时代了,你们要不能歧视女性同胞。”开口说话的女生叫方梅。

一看就是那种性格泼辣,相当直爽的女生。即便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县长,也要据理力争。

袁县长有些无语,只好把目光投向了温三。说到底,他才是这里的话事人,招不招由他说了算。

“你不知道有句话叫‘做战争让女人走开’吗?战场可是非常血腥残酷的事情,又苦又累,你们吃得消吗?”温三也不想收这些女兵。

他的部队里全是糙老爷们,带些女兵也不方便。最主要的,还是不想让女人去上战场。这也算是大男子主义的一种表现吧。

“为什么要让女人走开?我们并不怕吃苦受累。我们也爱自己的国家,如今日寇疯狂进攻我华夏,多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女人就不能站起来奋力抗争吗?我们也有为国捐躯的权利!”

方梅还真是一点都不怯场,她这话思路相当的清晰,一时间温三还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拒绝她们。

毕竟一开始,温三压根儿没想到会有女学生过来参军,说到底,还是经验不足。这下子反而被方梅给拿捏住了。

正如她所说,新时代的女性正在追求男女平等,她们也有爱国之心,有共赴国难的权利。

“我的部队长期在一线作战,随时都有可能牺牲。想要当我的兵,光会说可不行,必须得有相应的能力。如果你具备的特长能够说服我,我就给你们参军的权利。”温三想出一个劝退对方的理由来。

若是这些女生说自己会洗衣做饭,又或者什么的,他都可以说不需要。自然就把她们给打发回去了。

“我祖上是世代行医的中,我自己也有几年的行医经验,并且还在学校里学了战场救护。打仗或许我不如男人,但是在救治伤员方面,肯定比你们在行得多。你们既然是一线作战部队,肯定随时都有战士受伤,我的作用不就体现出来了吗?”

方梅还真说出一个让温三动心的理由来了。

说实话,不管哪一次战斗,总会出现些战士受伤。一些伤员如果能救治及时的话,他们完全有机会活下来。但温三的队伍里,并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

要不是他们从鬼子手中缴获了一些药品,这种情况会更加的严重。

“你能用中医的手段治伤吗?”

“当然能,中医理论博大精深。能对外伤起作用的药物也有很多,在没有药品补给的情况,我甚至能去大山里采集一些草药回来使用。这位是我的同学,她叫杨小琳,学的是西医,她能给受伤的战士动手术,加快战士们的身体恢复。”

方梅又指着另外一个圆脸的女生对温三说道。

听她介绍到这里,温三是真的心动了。由于没有会开刀的医生,战士们中弹基本都是用简单粗暴手段取起来,不但会加重战士们伤情,甚至会因为出血过多而死亡。

“江阴县有这样的学校吗?”温三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自己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江阴县肯定没有,我老家在江阴县。鬼子进攻上【海】,迫于无奈,我只好回老家了。杨小琳的父母也被鬼子害死,才跟着我来到了江阴县。至于她们,则是江阴县中学的学生,我们恰好碰到了一起。”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温三也不再拒绝了,立刻就给她们登记造册。

光收她们两个也不大合适,温三一琢磨,便将符合条件的女学生都收了。正好让方梅和杨小琳给他培养出一支战场救护队出来。

这对整个队伍来说,有极大的好处。有她们帮助,肯定会有更多的伤兵活下来,那些人可都是战场上的精英。

最后,温三一共收了12名女学生,正好组成一个班。看到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学生,战士们的腰杆都挺得更直了几分。

不到两个小时,温三的征兵工作便已经完成。男兵200人,岁数最大的32岁,最小的刚好16岁。这其中居然还有两名老师,让温三心生欢喜。

以后给战士们上文化课的人总算是有了,那些繁体字让温三感觉很是头大,书写起来也很吃力。现在不就有人来解决问题了嘛。

“袁县长,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临走之前,温三致谢。

“不用客气,都是为国出力,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袁县长也是有骨气的人,否则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刻组建起后援会。

“我们刚好筹集到了一些粮食和药品,不要你们顺便带一些回去?”临走之前,袁县又追了过来,告诉温三一个好消息。

“那真是太感谢了!”这两样东西,对温三来说再多都不怕,何况现在又多了两百多号人。

粮食消耗是真不小!

药品就更珍贵了,还好鬼子现在并未全面封锁,动动脑筋还能搞到一些。等哪天鬼子全面封锁之后,想要获取这些物资会更加的困难。

下午五点之后,温三总算带着队伍满载而归。

第85章 八面埋伏

队伍刚刚回来,王麻子就跑了过来,“连长,地雷已经做出来了,好几十个呢。”

“那太好了,试过威力了吗?”温三一听,顿时大喜。只要这东西做成了,有得工藤大队鬼子受的。

“试过了,威力相当的凶猛。加上铁锅碎片之后,杀伤力比九二式步兵炮还要夸张,杀伤范围至少二十米以上。”王麻子还做了实测数据,这家伙也是越来越能干了。

“胖墩呢?鬼子那边有什么新动向没有?今天我们的骚扰有没有起到作用?”温三更关心这些动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作战计划。

正说着,胖墩就带着他的侦察排回来了。

“连长,我们一下子招了这么多兵回来,作战单位是不是应该升级了?”没等温三开口,胖墩倒是先询问了起来。

“急什么,他们还是啥也不懂的新兵。等打完这一仗之后,再作详细的安排。”

温三并不急于将他们投入战场,新兵的死亡率往往是最高的。就算以老带新,也要经过一个适应期。

工藤大队可不是软柿子,现在就将他们编入作战队伍,那是对他们的生命不负责任。

“先汇报一下你这边的情况。”

“鬼子在我们不停的骚扰之下,基本已经退回去了。不过他们还是赶着一些平民过来修路,那些人大都是迫于无奈,我们也不好下死手。昨天晚上破坏的几处地方,已经修补得差不多了。”

“没事,让他们修,今天晚上我们去给鬼子上点手段,明天鬼子就会原地升天了。”温三咬着牙,这次对付的可是一个鬼子重装大队,不上点儿狠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安顿好新兵之后,温三便将各班排长都召集了拢来,召开作战会议。所有人都望向了温三,目光炯炯有神。大家都想看看,面对一个鬼子大队,连长又有什么骚操作。

“今天晚上,我亲自带人在黄林坡前面的马路埋雷。这段路相对开阔,一边是条小溪沟,另一边则是一面缓坡,不利于鬼子展开队形。也就是说,鬼子从黄林坡经过,不管是轻重装备,还是鬼子兵,都会走马路上。我们的地雷才会起到最大的杀伤效果。”温三清了清喉咙说道。

“然后我们将人藏在黄林坡上面,等鬼子乱作一团的时候冲下去,肯定能打得鬼子狼狈逃窜。”丁丁猫儿又嘴贱,趁温三说话的间隙,发表自己的看法。

“格局小了,我要的不是鬼子狼狈逃窜。这次最低目标,重创鬼子工藤大队,能全歼更好!”

“黄林坡地势平缓,高差也不大,坡上可以藏兵的数量也不多。在这里打鬼子的伏击效果并好,最佳伏击地点,依然是之前我们看好的地点:夹子沟。”温三否定了丁丁猫儿的想法。

他的地雷肯定能给鬼子造成很大的伤亡,但黄林坡太矮了,也藏不住多少人。鬼子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肯定会全力反击。就算地雷能炸死炸伤鬼子半个大队,他们依然拥有极大的兵力优势。

在黄林坡跟鬼子开战,自己这边伤亡根本无法控制。也许他能把工藤大队打残,但剩下的鬼子也能把他这个连队打残。

所以这处伏击地点直接就被温三放弃了。

“连长,夹子沟据点早就被鬼子占领了,你不会是忘记了吧?”胖墩连忙提醒温三。他最近的事情很多,万一把这事搞忘记了呢?

“我当然没忘记。鬼子大军开拔,一路没有受到任何袭击,会不会放松警惕?夹子沟离黄林坡至少有三里路那么远。鬼子大队都已经离开了,他们还守在夹子沟干什么?等开席吗?还是等到鬼子都死光了,再去收尸?鬼子在夹子沟的驻防,在鬼子大队兵力顺利通过之后,就应该跟主力部队一起离开了。”

“我们的部队今晚要运动到夹子沟后面的山林里隐藏起来。等据点上的鬼子全部离开之后,立刻派兵占领山顶据点。老万的重机枪排,丁丁猫儿一排,李白沙二排,必须要在鬼子退回来之前,彻底掌控夹子沟据点。”

“遵命,保证完成任务!”三位排长齐声回答。

“高小兵的三排给我堵住夹子沟的后方出口。如果鬼子大部已经被打残,就不能放任何一个鬼子离开夹子沟。郑小余的炮排放在高小兵排后面的开阔地。你们要将手中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二十余具掷弹筒的威力都给我发挥出来。”

“夹子沟地形不算宽,炮击的时候记住一定要调整好射界,你若把炮弹砸到友军头上去了,回来我砍了你的脑袋当夜壶。”温三着重警告郑小余。

他的炮排战士增加了不少,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得那么精准到位。

“连长放心,若是有任何一发炮弹落到友军头上,你直接枪毙我都行。”郑小余拍着胸口保证。

“连长,你给他们都安排了任务,是不是把我们侦察排给忘记了?”胖墩见温三一直没有提自己,顿时有些着急了。

“还有我们教导队也没安排作战任务。”周正标也连忙插嘴。

“谁说没有,你们的任务最重!今天晚上埋雷你们就得跟我一起去,不但要参与埋雷,还得警戒四周,不能让鬼子有丝毫的察觉。明天给地雷引信点火的任务也得落到你们的头上。”

“今晚要先挖好掩体,不能让鬼子一眼看出端倪,更不能让自己埋的雷炸到。鬼子队伍回缩之后,你们队伍还要跟上去,一但鬼子残余队伍进入夹子沟,就要冲上去全力封锁出口,不能给鬼子再出来的机会。”

温三等于是来了一手八面埋伏,利用优势地形全力开战。

“连长,我有个问题,如果鬼子挨了炸之后不回缩,继续往前挺进,我们作的安排岂不是全都泡汤了?”老万提出一个很是致命的问题来。

确实,如果工藤大队不管不顾的往前走,温三一系列的安排都将失去作用。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在黄林坡的主雷场之后,我会每隔一段距离零星埋上一颗地雷。鬼子连续挨炸之后,还敢往前闯的话,那就只能说是他们狗命太长了。”

“不过从常理来讲,如果往前走要挨炸,往后退回到安全的地方应该是人类的本能,尽管鬼子压根儿不是人。”

温三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趋利避害是本能,前面有危险,后面很安全,不退回去还往前闯?除非鬼子早已经洞悉温三一切的安排。

第86章 布置雷区

在温三的详细部署之下,各排都弄清楚了自己任务。

吃过晚饭之后,各班排便已经趁着夜色出发了。

看到消失在寒风中的队伍,新兵们有些羡慕,又有些兴奋。他们都知道这是出去开战了。

温三把新兵交给了炊事班的老杨头,以及少量没有恢复伤势的老兵管理着。好在他们这处营地周边并没有鬼子的队伍存在,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

天气清冷,这注定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夜晚。温三的队伍很快分成几个部分,向着自己的既定的作战目标挺进。

温三这边,他亲自带着侦察排和周正标的教导队前往黄林坡地段。为免走漏任何消息,温三把侦察排大部分兵力都撒了出去,然后才开始带着刘德柱师徒在马路上埋雷。

战士们按照温三的选定的位置在马路上开挖。为避免被鬼子车辆压到,尽量选在路的中间;埋得也不算有多深,二三十公分的样子。人走在上面,不会有任何发现,也不会被发生爆炸。刘德柱还做不出触发雷来,以后或许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刘德柱将十颗地雷串成一组,覆盖的距离在三十米出头。平均三米一颗地雷,这已经是相当的密集了。温三考虑到鬼子部队行军,人员不会拉得太开,否则一个大队的鬼子,得绵延一公里以上。

队伍首尾不能相顾,这不是找揍吗?

这种密集埋雷的方式,会给鬼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只要处在爆炸范围内的鬼子,很难活下来。

这样的地雷组,温三一共埋了六组,覆盖范围达到了200多米。温三给点火战士的命令是等鬼子重装备都进入雷区之后,才开始点引信。争取一轮爆炸之后,能将一半以上的鬼子炸上天。

鉴于老万等人的提醒,温三还在雷区的前方零星的埋了几个单独的地区,主要是为了吓阻鬼子不要命的往前冲。

雷区六组地雷最后并成了两处点火位置,引信都埋进了泥土之中,不用担心燃烧时被鬼子察觉。这还得感谢刘德柱拿来的专用引信,如果用温三手搓出来的品质,泥土中的水分很快就会将其打湿,最后根本无法引爆那些地雷。

为了避免出现任何问题,两处负责点火的位置都安排了两个战士,他们的任务就在见到鬼子进攻雷区之后,将引信点燃。没有点火之前,就是被子弹击中,都不能移动半分。这是温三下达的死命令。

几个散雷的点火就没那么重要了,温三只安排了两个战士,看到有鬼子往前冲的时候再点火也不迟。如果鬼子不敢往前冲,甚至都不用点火。

这几名战士基本相当于是敢死队成员了。他们牺牲的可能性非常高,一旦被鬼子发现,几乎没可能活下来。温三本着自愿的原则,让战士们自愿报名,结果一下子涌过来近二十名战士。

最后温三只能用随机的方式从他们中间挑选了几个。

首节上一节37/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