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35节

这家伙才当上排长没几天,就有点飘了。

“那不行,我必须得去看看才放心。”温三坚持,主要是想走近一点,看能不能听到鬼子的作战部署。

“好吧,你去就去,但得把标哥他们带上。”胖墩还是有些不放心。

周正标虽然当了连队的拳脚教头,但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保护温三的安全。班排之间的教导任务,基本交给第一批学员去带了。

温三见胖墩坚持不让步,只好带上了周正标以及他选出来的几个兵。

一路行军其实没什么危险,来到离鬼子大队1.5公里之外,温三已经能够听到鬼子的说话声了。

最近他的特殊能力终于有所提高,增加了一里左右的距离。

“报告大队长,联队那边已经有消息传来,我们的部队将继续西进,攻击支那军江阴要塞。”

“哟西,终于可以继续前进了。支那军要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牢固,在我大日本皇军的炮火轰击之下,比鸡蛋还要脆。”

两个鬼子的对话传入了温三的脑海之中。好像讲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又显得比较模糊。

温三只能作出一个大概的判断,鬼子很快就要攻击黄山要塞了。

“工藤阁下,我们的重武器不少,必须得早作准备,否则将会影响我们的行军速度。黄山要塞之外,又来了一个师的兵力,我们得尽快行动,别让这个师又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来。”

“放心,通往黄山要塞的公路已经修复完毕,有卡车牵引,我们的重炮并不会阻碍行军速度。”

“公路已经打通了?那真的太好了。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争取在半天之内,将黄山要塞外围的支那军打掉。”

温三听了半天,总算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了。

从这里到黄山要塞,只有一条用石子夯实出来的公路。温三心里一琢磨,立刻就把胖墩叫了回来。

“午夜之前,把你们的人撒出去,将前面那条马路的沿途地形都过一遍。注意沿途可能出现的鬼子队伍,千万别暴露了。”

胖墩手下已经有不少人了,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这个任务还真完成不了。

“连长,你不会想打鬼子的伏击吧?”胖墩可不傻,一下子猜到温三的想法了。尽管他并不知道鬼子什么时候要从这条马路上过。

“知道就好,特别留意那些可以打伏击的地方。”温三笑了,他手下的兄弟越来越精明,这可是个好现象。

胖墩带队离开之后,温三也跟周正标他们一起打道回府了。

午夜时分,胖墩带着人回来了。温三发现,他们中还有两个战士挂了彩。

“什么情况?不是让你注意沿途的鬼子吗?”

“唉,遇到一伙修路的汉奸,实在没忍住,收拾了他们一顿。”胖墩连忙说道。

“收拾一顿就放了?”温三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汉奸有时候起到的坏作用,比鬼子还要大。

“教育了他们一顿,看他们认错态度还不错,也就放了。”胖墩挠了挠头,自认为做得还算可以。

温三也常说,国人不打国人,只要不是做了太过分的事情,都可以适当性的网开一面。

第80章 突发奇想

“坏了,我们的伏击计划多半要泡汤了。”温三有点郁闷。

那些汉奸十有捌九会把今天晚上遇到的事情告诉鬼子。以鬼子指挥官的丰富作战经验,他们会想不到其中的原因吗?

就算真的想不到,鬼子的警惕性也会提高很多,再想打他们的伏击,真的是千难万难了。

“连长,你是说那些汉奸死性不改?哎呀,早知道就将他们全干掉算求了。”胖墩很是懊恼,没想到自己一念之仁,却将温三的计划给破坏掉了。

“现在后悔还有啥子用?让我想想,看看还有没有补救的可能性。”温三一边看新弄来简易地图,一边开始琢磨起来。

从鬼子驻地到黄山要塞,两者之间的马路距离大概有十二公里左右。地势从低到高,有了明显的起伏。

温三所部正好夹在两者之间,定山是江阴县内最高的山,海拔大约230米,周边还有些小山坡绵延起伏。根据胖墩实测拿回来情报来看,确实有两三处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稳妥起见,温三假设鬼子已经知道有人要打他们的伏击,该如何行动?

显然,抢占主要山头据点便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鬼子明知道有国军要去半路劫道,不可能放任不管。他们的重武器多,不走公路无法近推进。丢掉重武器的话,对于坚固的黄山要塞几乎没有什么威胁力。

“连长,要不我们直接派人把路给鬼子破坏掉。只要鬼子辎重部队过不去,它还能飞了天?”胖墩见温三一直在沉思,便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至少能挡住鬼子难以前进。”温三赞同胖墩的意见,如果没有合适的时机,对路下手也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只是这样无法打击到鬼子的部队,治标不治本,鬼子的威胁始终存在。

“先派人抢占山头据点,然后再破坏道路,将鬼子滞留在路上,不就有机会了吗?”一边的陈立仁忍不住多嘴了一句。

“这都是硬拼的办法,鬼子的重武器这么多,一旦展开了,山头据点也没有多大的优势。”温三最不喜欢打的就是消耗战,他也从来不敢低估鬼子的作战能力。

陈立仁提出的办法中规中矩,如果鬼子不知道有人要埋伏他们,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但鬼子多半已经知道这个情况,甚至有可能先一步派人抢占几乎适合打伏击战的山头。

也就是说,温三就算现在派兵抢占几处据点,也有很大可能与鬼子发生遭遇战。

这么一来,便等于是温三的部队在半路上就与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正面硬刚了。他的人虽然不少,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毕竟鬼子的数量更多,拼到最后他的人打光了,鬼子依然有不少兵力。

“那还能怎么打?要不再用用你那套蘑菇战术?”陈立仁也知道了温三痛打腾原大队时的战绩,这几天他都在研究。

“不适合,鬼子的首要作战目标不是我们,不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温三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方案,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要是我们有地雷的话,直接在马路上埋雷,肯定能干掉不少鬼子。”温三想起了非常著名的地雷战。

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埋上大量的地雷,就算鬼子有工兵排雷,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只是这个阶段,还真没有这个战术模板。历史上最早出现这个战法,也是在41年之后了,经过我军大量的经验总结,之后几年被广泛用于敌后作战,相当的给力。

现在才37年,整个华夏国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小胡子那边倒是有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地雷了,但国府根本就买不到。

“地雷,听说过,但从来没有见过那玩意儿。”陈立仁和温三都连连摇头。

“真地雷我也没见过,不过土制地雷好像并不是很麻烦。”温三还真看过一些关于土地雷的制作方法,虽然没有亲自上手过,但难度真的不大。

土制地雷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是火药和引信。火药可以将炮弹拆掉,将里面的火药倒出来。虽然这么做有点败家,但关键时候用一下,也是完全可行的。

温三手上的炮弹并不少,拿出部分来使用也是可以接受的。引信最好是找现成的,手搓的话,很容易出问题,质量不敢保证。

制作地雷的容器反而是最简单的,什么土制陶罐,瓦罐什么的,都可以拿来使用。这东西是一点都不难找。

“陈立仁,你去江阴县看看能不能找到引信和火药。这些东西用途很广,开山修路,开矿都用得着。不行就去找那些制作鞭炮的作坊,县城里能找到的机率很大。”

“胖墩,你去附近老乡家里收集一些罐子回来,再找些钉子或者铁屑碎片。特别是乡亲们不用了的烂铁锅,很有用处。适当给乡亲们一些补偿,他们肯定愿意给我们。”

温三立马就安排相应的任务。如果能弄到火药当然是最好的,能不用炮弹尽量不用炮弹。

在温三的安排之下,两队人马连夜就出发了。陈立仁这边,温三对他的信任度还是要打些折扣,于是派周正标带一队人跟他一起过去,也方便搬东西。

打发走了两队人马之后,温三又派出了两个排的兵力,在多个路段对那条马路下手。至少要拖延鬼子一天以上的时间。

各部积极行动起来,温三则开始拿手上现有的东西,进行手搓地雷的实验。

看到温三拔掉炮弹弹头,老万等人都以为他疯了。

这玩意儿多金贵,全靠缴获的他们,可不敢浪费任何一发炮弹。

“别光看着,去给我找些干燥的报纸来,一点湿的都不能要。”温三吩咐老万。这东西他们手上也不多,基本是在沿途城镇中得到的。但凡识几个字的战士,都看得津津有味,轻易舍不得扔了。

毕竟还可以用这东西擦屁股,比树叶子竹片好用很多。

“不是,连长,你这是要干啥子安?”老万一脸的懵B,要不是温三很少乱来,他都想上去将那炮弹抢回来。

“赶紧去,很快你就知道我要干什么了。”温三没有半点停手的意思每^日.发!书,群【6`5,0/5^0”2*3>3.8】。

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将弹头拔了下来。然而从里面倒出来的火药是真不算多。如果用那些陶罐,估计得三发炮弹才能做出一个来。

这成本,真的太高了,确实不划算。

温三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陈立仁身上,希望他能真的找到火药和引信。

第81章 土地雷

没多久,老万就找来了两张干燥的报纸,四开大小的样子。

“连长,你到底要干啥?”老万再次询问。

“老家逢年过节放的鞭炮你见过嘛,我要做的东西,本质上的原理跟那个东西差不多。只不过要做得大一点儿,加上一些铁片在里面,增加爆炸的威力。这东西俗称土地雷,并不难做。”

温三小时候也没少玩儿鞭炮这东西,土地雷只是把包裹火药的纸换成了瓦罐之类的东西。他甚至还亲眼见过老一辈自制的瓦罐雷,用那玩意儿在河里炸鱼。只是后来不允许了,这手技术就渐渐消失了。

“这玩意儿能有多少威力?用炮弹直接轰不更好吗?威力也强很多。”老万很是不理解温三制作这东西的拿来干什么。

“各有各的用处。你用炮击鬼子,他们很快就能组织起来还击。用这东西,鬼子都不知道我们在哪里,风险小了不知道多少。”

温三这么一解释,老万总算明白过来了。只是具体要怎么操作,依然是一头的雾水。

时间不久,胖墩这边就回来了。还真带回来不少大大小小的罐子。那年月,这东西每家每户都有不少,便宜又好用。

如今一打仗,十户九空,胖墩没费多大劲儿就找回来一堆,甚至都没有花钱的机会。

温三挑了一个最小的瓦罐,拳头大小的样子。用火将其烤干,温度降下来之后,这才将火药装在了里面,之后把手搓的引信放进去,保持充分的接触。最后用纸隔开,再用相对干燥的土封口压实。

整个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只是那手搓的引信确实有点难看,就像是拖着一条长长的绳子一般。

“这玩儿也太粗糙了吧,跟炮弹一比,威力不值一提。”胖墩盲目的评判,这东西肯定是不如炮弹的。

“别管威力大小,先试试能不能引爆再说。”温三最担心的是这个。知道怎么做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功引爆又是另外一回事。

温三拿着自己弄出来的土地雷走到营地之外,找处地方把它埋了起来。然后将那粗糙的手搓引信就摆在地面上,拖出两三米那么远。

“都离远一点儿,别被飞溅的瓦片伤到了。”温三把看热闹的老万等人都赶得远远的,自己则拿着一根燃烧的木棍将引信点燃。

哧哧的声音响起,温三转身就跑,直接躲到十几米外的一棵大树后面,这才停了下来。

事实证明,温三的手搓引信是真不咋滴。尽管里面放了火药,也烧得断断续续。大约过了一分钟之后,这才将烧到了埋地雷的地方。

又过了好几秒钟,火药的燃烧声变得明显了很多,并且有一串火花从地下冒了出来。

“锤子,不会失败了吧?”温三有点失望。这就跟鞭炮一样,如果有一头的泥土松动了,它就不会爆炸,反而会把快速燃烧的火药喷洒出来。

就在温三准备转头察看的时候,轰的一声响起,温三整个人都跟着颤抖了一下。耳朵里传了来强烈的嗡嗡之声,身前大树也传来了轻微的震动。

“成功了!”温三心里一喜,虽然过程不怎么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能炸开才是最关键的。

动静还不小,不少战士都被惊到了。还好老万等人都没休息,将他们给招呼回去了。

温三来到埋地雷的地方,发现地上被炸出一个脸盆大小的坑来,深度有一尺左右。再看那些飞溅出去的瓦罐碎片,有些深深的扎在大树之中。如果扎到人身上的话,估计不会好受。

“威力不如炮弹,还得放近了点火,这东西基本没啥用。”老万几人察看之后,给这个土地雷下了定论。

“威力不足,那是因为火药放得少了,并且里面都是纯火药。如果再放上钉子,铁片什么的,结果自然就不同了。引信确实是个问题,我这个手搓的质量比较差,如果陈立仁他们能弄到成品的话,基本没有问题了。”温三信心十足。

什么东西都是从无到有,肯定有一个过程。关键就是欺负小鬼子也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土地雷,到时多弄几个给它们安排上,路上的鬼子还不上天?

还没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破坏马路的战士已经回来了。

“连长放心,我们在多个路段挖出了好几条大沟,小鬼子或许可以绕过去,但是他们重武器想过,门儿都没有。”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了,那几个适合伏击的地点有什么动静没有?”温三询问。

首节上一节35/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