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24节

鬼子出动多支部队对周边进行了搜索,并且还有两架飞机进行配合,也没有找到那个所谓的师。最后一致认为是福原井二谎报军情,他们最多遇到了一营的兵力。

几百号人的部队,只要分散开来,很容易就能隐藏起来。毕竟鬼子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地盘都控制起来。

相反,乡野之间土地辽阔,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鬼子兵力就算再翻一倍,也不能完全占领每一块地盘。

“肯定是那支从四行仓库中逃出来的部队干的。从两处战场相隔的距离来看,也是必然。他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帝国装备,具备快速吃掉两支小队的能力。”情报科将自己的推断很快发给了指挥部,并且划出了一个相对的搜索范围。

之后,腾原少佐就接到了相关命令,必须将这支部队找出来,统统消灭掉。指挥部绝不允许有这么一支部队在自己的防区内活动。

为了配合腾原大队的搜索行动,鬼子指挥部还派出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由鬼子摩托车队进行拉网式的搜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支队伍找出来。

“立刻行动,将附近所有的支那平民都抓起来,必须找到这支部队的去向。”腾原少佐可不想把所有希望都放到摩托车队上,它们也有很多去不了的地方。

腾原大队分成了多支小队撒向了四周,没多久就有几十个乡亲被他们抓了回来。其中居然还有一名鬼子汉奸,此人名叫吴仁德,他在鬼子被炮击的时候就躲了起来,侥幸逃过一劫。

温三给乡亲们分粮油的时候,他就躲在远处暗中观察,还真知道了部队的大致去向。

第54章 暴露了

“这支队伍有多少人?”腾原少佐鬼子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询问吴仁德。关于这个问题,鬼子的指挥部也急于知道确切消息。

“我没看得太清楚,估计……估计应该有一个营的兵力。”吴仁德加上了自己主观想象之后猜了个大概。

“一个营?!很好,这次就拿你们祭刀了。”腾原鬼子听到有这么多人,心里不惊反喜。如果只是小股的部队,就算将其消灭掉了,他也得不到多大的奖励。

“从现场来看,这个营的火力很强,难怪他们能干掉一个中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腾原少佐一边念叨,一边让通信兵将他看到的相关消息记录下来,然后发给指挥部。

很快,指挥部就反馈了回来,让腾原大队全力搜索,消灭这支在他们防区捣乱的队伍。

“吴仁德,你滴好样的,知道中日亲善合作,就由你给我们带路吧。”腾原拍了拍吴仁德的肩膀,毫不犹豫的将其拉了过来。

吴仁德露出一个比哭还要看难看的笑容,他是真的不想去带路。那支部队真的太凶了,现在被强拉着去带路,跟找死没啥区别。

但是在鬼子枪口之前,他还真不敢不去,只能带着鬼子往温三连队离开的方向走。至于能不能找到,吴仁德一点把握都没有。路上岔道这么多,谁知道他们会走哪条路?

温三带队直接回了寺庙,他并不知道连队的行踪已经暴露了。虽不至于被小鬼子一下就找到,却是被框定到了一个大范围之内。

此时不但有鬼子摩托队在来回拉网寻找,还有两个大队的兵力参与了进来。鬼子指挥部知道这支部队火力强大,已经不敢派出中队追击了,生怕他们又赴了福原井二那个中队的后尘。

寺庙中,郑小余和马寅初看到九二式步兵炮,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这么好的炮,居然放在这里吃灰,最后便宜了他们。

“好好琢磨,顺便把你们掌握的东西教给大家。”温三也很高兴,这可是不错的大杀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没有一门象样的火炮,他这个炮排根本名不符实。掷弹筒就是个小短腿,使用起来局限性太大,威力也多有不如。

“长官放心,包在我身上。”郑小余拍着胸口保证,这货俨然忘记自己只是一位填弹手,有点儿分不清大小王了。

好在马寅初也没有反对,看来他是真的不太喜欢跟别人打交道,更喜欢摆弄那些冷冰冰的铁家伙。

“很好!你若能把我这个炮排带起来,我就让你当排长!以后发展壮大了,当连长营长都有可能……”温三开始给两人画饼。

两个家伙听到这话,积极性更高了。拉着关黑子等人就给他们讲解起来,恨不得把脑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给大家看看。

九二式步兵炮总重量212公斤,不重也不轻。部队想要带着它快速移动的话,至少得四个人一起抬,隔一段时间还得换人。不然距离远了战士们也受不了。

郑小余二人上手之后,很快就将其拆解成了几个部分。一下子就将这门炮的重量降低了很多,再分摊下去的话,基本没什么压力了。看到两人的操作,温三很是满意。看来这两个家伙是真没有吹牛,对这种火炮相当熟悉。

拆开之后,两人又进行了一次组装,耗时不过几分钟,装回来没有任何走样。看到这里,温三已经放心一大半了。看来将排长交给他们,没有什么问题。

关黑子的注意力也全部在这门火炮上面,他对这些确实很感兴趣。温三说要让郑小余当排长,他也没有心中不快。说到底,这家伙跟马寅初是同一类人,他真正感兴趣是开炮,对于当官没多大兴趣。

关黑子虽不笨,但读书太少,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更不善于谋略,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繁杂的事务。温三能让他当个副排长,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安排好炮排的事情之后,温三又去看望伤员。包括之前攻打龟田中队伤兵在内,还有5名重伤员。

冬天本来就比较冷,伤口恢复很慢。重伤员的恢复过程要长很多。还好从鬼子手中缴获了不少药品,不但这些伤员甚至有性命之忧。

轻伤战士就更多了,很多人都是草草包扎一下就算了,连药都没有用。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用药,而是药品很重要,要留给那些受伤严重的兄弟。

看到温三过来,战士们脸上都浮起了笑容,他们是越来越佩服这位长官了。至于受伤嘛,行军打仗,哪有不受伤的?

“让老杨头给伤员加餐,增加点油水。”温三能做的只有这么多。战士们生活方面都很艰苦,吃得也很简单。不过看到战士们精神状态良好,他也放心了不少。

看完伤兵之后,温三又将班排一级的干部都召集了拢来。

是时候做战后总结了。

不一会儿,各班排长汇聚一堂,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最近他们打出了多次惊人的战绩,一个个尾巴都翘了起来,有点飘了。

“看来大家的心情不错嘛,哪位先上来讲一讲自己的战术心得?”温三沉着脸看着大家,脸上并没有丝毫笑意。

他这么一开口,众人的声音都低了下来,不敢再乱说话了。要说战术心得,谁比得过连长?让他们上来讲,岂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

“既然你们都不讲,那就只有我来讲了。”温三看压住了手下人兴奋的情绪之后,这才开口讲了起来。

“前后两战,我们都犯了一些相当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你们太过冲动。一兴奋起来,便指挥队伍不管不顾往前冲!”

“我承认,打仗确实要勇猛,关键时刻要敢于往上冲!就算明知要牺牲,也不能后退半步。但是勇猛也要分情况,在我们掌握着绝对优势的时候,盲目冲锋就是愚蠢的行为。你们去看过那些伤兵没有?他们痛不痛?还有那些战死的兄弟,他们难道不应该活下来吗?”

温三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砸在所有人的身上。他们都是一个作战单位的指挥官,战场上怎么使用手上的兵力是他们的权力。一个指挥不当,就会有战士伤亡,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第55章 思想课,战术课

温三没理会大家在想些什么,依旧虎着脸继续往下讲,“很多战士的伤亡都是你们盲目指挥造成的!比如与福原中队一战,李白沙这个排在完成了既定的作战任务之后,本应该立刻撤退回来,而不是继续留在原地与鬼子对攻。鬼子军事素养不弱,那怕处于劣势,他们也会誓死反击。这一战你们这个排的伤亡最大,跟你们没有按计划撤退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这场战斗,高小兵这个排的冲锋显得更加无脑。当时两支鬼子小队已经被我们打残,三面火力合围之下,不管怎么打,鬼子都没有反抗的余地。你们却在这个时候冲上去,给了鬼子杀伤我方战士的机会。你这边一动,也带动了一排二排跟进,虽然提前完成了战斗,但却让多名战士受伤,并且造成一人死亡!这样的伤亡真的合理吗?”温三大声喝问。

他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打仗就会有人受伤,有人死亡;不管谁来指挥作战,都不可能避免得了。但他不希望那些明明可以不受伤、不牺牲的战士在指挥员错误的指挥之下,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伤亡。

每一个战士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并不是各部反映上来的冰冷伤亡数据。他们的背后有自己的家,更有可能是一家的支柱,是一家人的希望。

死在战场上确实很光荣,但是他们背后的家,很可能因此就垮了。父母老无所养,孩子幼无所依,妻离子散,家不成家了。

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惨剧!

如果可以不打仗,温三甚至不想来到这个年代,好好当和谐社会的社畜不好吗?

列强发动的战争让国人无从选择,不反抗就会成为亡国奴,成为被人随意鞭挞、奴役的羔羊。

在温三喝问声中,所有人都低下了头,犹如醍醐灌顶,他们的骄傲,可是建立在战士们伤亡的数据上得来的。

“想想你们身边死去的战友,和正在受伤痛折磨的兄弟,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吗?你们的指挥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要学会动脑子,而不是一味的猛打猛冲,用战士们的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温三再次发言。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来了。大家在冲锋时候,总是一涌而上,战士们站得密密麻麻,鬼子想不打中你们都难。不知道你们注意鬼子冲锋时的表现没有?他们都使用了一种叫着散兵线的作战方式。”

散兵线算是三三制战术的前身。作为合格的穿越者,温三是知道这个很重要的步兵战术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各种战术都被放到了明面上。三三制战术并不是多么神奇的东西,网上随便一查就能找到。这门战术最早就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成熟于立国内战,之后更是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之中,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抗战时期,当时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掩护,经常以密集队形冲击鬼子的坚固阵地,从而产生严重的人员伤亡。针对这个情况,有高级将领提出了在中高级指挥官战略上注重集中优势兵力原则上,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三三制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配合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倒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

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好几百米宽的战线,不但能增加火力覆盖面积,增大作战效能,还会明显降低士兵的伤亡率。

温三担心自己光凭嘴巴讲,好些人都听不明白。干脆让大家围成一圈,他在地上直接画图指导。这么一来就非常的直观了,不管是单个士兵的站位,还是三人之间的配合都一目了然。

各小组之间如何掩护,如何进攻,条理清晰。看得一堆排长班长们都是一愣一愣的。这些东西,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都不知道连长是怎么想出来的。

可作为战场上的老兵,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个三三制战术的好处。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冲锋,士兵的伤亡肯定会大大减少,并且还能增加作战效能。后面的战士开枪,也不会误伤到前面的战友。火力方面也得到了保证。

“连长,你这个三三制战术感觉比鬼子使用的散兵线作战更厉害。”老万思考了好一阵之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

他们都见识过鬼子散兵线冲锋的方式,只能算是有些三三制战术的雏形,完全没有温三讲得这个仔细,合理。

“嗯,这算是鬼子散兵线战术的加强版。我研究了很久,才想出来的东西。”温三很不要脸的窃取了前辈们经过大量实战总结出来的实用战术。反正都是用来打鬼子的,就不客气了。

“这套战术所有指挥员都要记牢,然后贯彻到自己班排之中去。以后那个排要是再用一窝蜂似的密集冲锋,那你这个排长就不用再当了。把位置让给有能力的人。”

温三强硬的实施这一战术,没有商量的余地。他知道一些人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这样那样疑虑,但这些都不重要。这可是在大量实战之中总结出来的战术,只要坚持下去,它的好处自然就体现出来了。

见温三态度坚决,各班排长都开始动手,想办法将这套战术的记录下来,然后到自己的队伍中去实施。这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三五几天就能完成的。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以后班长以上的干部,要定期进行文化学习。斗大的字认不到几个,怎么理解上级传达下来的命令?”温三又借机增加了一项学习内容。

队伍之中文盲太多,战术理解能力急需提高,不识字怎么行?

第56章 连夜撤离

在温三的督促之下,各班排立刻开展三三制战术练习。温三更是亲自下去指导战士们如何进行站位,以及三人之间如何进行进攻,掩护和支援的角色转换。

这基本就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运动形态,需要把握的是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地形条件灵活变动。三人一组,组与组之间又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三组成员组合起来形成战术队形,三个战术队形即是一个排的基本冲锋队伍了。

理解这东西并不难,三人之间的配合也比较简单,可组与组之间的配合,就需要时间来练习了。战术队形之间配合,难度又增加了一些。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练习,才会初步形成默契。

温三知道这是急不来的,他们也没有时间进行长期练习。将基本概念灌输下去之后,以战代练,时间长了,战士们慢慢就掌握到这套战术的精髓了。

这前几天休整没有想这个来,确实有些失误了。好在这次的战斗他们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现在开练,还来得及。

就在温三连队热心练习三三制战术的时候,有好几个鬼子摩托车队已经渐渐的向他们这边靠了过来。

包括腾原大队在内,两个大队的兵力在快速的压缩他们划定的范围,逐一排除一些可能藏人藏兵的地点。

入夜时分,温三脑子里突然就听到了鬼子的说话声。

“我们跑大半天了,摩托车的油都快烧干了,还没找到支那军队的去向。也不知道那支部队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管他们藏到哪里,最终都有被找出来的时候。指挥部给我们划定的区域已经搜索过半,我不信他们还能跳这个圈子去……”

“我们有两个大队的兵力进行合围,支那军不可能跳得出去,除非他们根本不在这个划定的圈子里面。”

“那不可能,这个范围可是由指挥部和情报科根据掌握的情况划出来的。别质疑他们的专业水平。”

听到两个鬼子不停的说话,温三瞬间站了起来,快速往外跑去。

结果他刚跑到一半,王麻子就从外面回来,“连长,我们的警戒哨兵发现外面有鬼子的摩托车在活动,很有可能是在搜索我们这支部队。”

“有大股鬼子出现没有?”温三更担心的是这个。

他们已经两次作战,消灭了三百多鬼子,这次过来搜捕他们的兵力至少都会是以大队为单位。

“暂时还没有,不过鬼子在附近上瞎转,指不定就会找到这边来。”王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有鬼子跑过来,至少说明这一区域已经进入了鬼子的视线范围。

听了王麻子的汇报,加上鬼子自己的谈话,温三稍微放心了一点。但他明白,如果自己的部队一直藏在这里不动弹,真有可能被两个鬼子大队包了饺子。

“不行,等鬼子摩托车离开之后,马上转移部队。正好趁天黑突围,鬼子大队很可能会驻守在关键路口,只要自己足够小心,完全有机会跳出鬼子的包围圈。”温三当即下了决心。

这个寺庙是不能待了。

然而就在温三刚刚作了决定,便听到外面的林子里传来了几声枪响。

“糟糕,肯定是鬼子摩托车跑过来了。”温三再次往外面跑去,他很担心自己的战士没有解决掉那鬼子,反而暴露了自己。

首节上一节24/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