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 第103节

第237章 小鬼子也胆小

第237章 小鬼子也胆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腾田进并没有与温三交过手,他只是看了一些关于温三的资料。对其中某些东西并不是那么认可。在他看来,如果由他来指挥当时的战斗,可能温三的部队早已经被他打垮了。

俊六压制第3师团的进击速度,这让腾田进很是恼火,大敌就在眼前,司令官却不让他进攻,腾田进心里多少有些不爽。

这不是看不起我吗?

第3师团的总兵力也有一万五千多人,只比温三的兵力略少一些。就算他们的战斗力强一些,又能强到哪里去?

按国军的素质,腾田进敢追着两个军的兵力跑。现在却是被强压在浍河边上。反而要观望距离较远的13师团和114师团。

这两个鬼子师团得到的命令到是加速向宿县挺进,只是路程比较远,就算加速,又能快到哪里去?

“末松君,不知你对这个温三的部队怎么看?”鬼子13师团长荻洲立彬特意找到了末松茂治。

鬼子的13师团虽然很大一部分都被温三干掉了。可荻洲立彬当时并不在华中地区,这个师团的兵力被分拆开来了。并没有全部参与首府之战。

“很狡猾,手上的武器装备不弱,战场微操手段更是非常的厉害。”末松茂治对温三的印象非常深刻。

当时三个师团进攻温三,却被他的部队死死挡在防线之外。中途鬼子多次采取进攻,最后都吃了亏。

相对于另外两个师团,114师团的损失最小,因为末松茂治一直躲在后面。不过他也算是真正见识过温三的手段了,对此深有顾忌。

“当时你们三个师团都没有占到便宜,据说还被温三吃掉了一万多的兵力。这个温三到底采用了什么作战手段?”荻洲立彬也想从末松茂治口中获取第一手资料。

毕竟双方很快就要交战了,了解得越多,打胜仗的几率就越大。

“你要说真有什么手段吧,也说不上来。他们善于使用一种威力巨大的地雷,不但能有效杀死士兵,还能对坦克进行爆破……”末松茂治开始仔细的回想了起来。

才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多东西依然是记忆犹新。

荻洲立彬听得很仔细,中间还不时发问。了解越多,它的心里对温三这个人越是担心。

很明显,这是个极难对付的对手。他们不但武器装备非常的豪华,各种手段更让人防不胜防。

“我觉得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行军速度,缓缓推进为好。”末松茂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来。

“嗯,你的想法不错。让腾田进冲前面,我们再择机攻击温三的尾后。最好的办法是将温三的部队围在中间,进行多面夹击。”荻洲立彬想得很美好。

首先冲上去的,只能正面接战。与温三的部队正面战斗,小鬼子还真的占不到多少优势。

让头铁的腾田进主动进攻,以它那个师团去吸引温三,然后自己从背后从容进攻,这不是更好吗?

“可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开徐州的南大门。只要将温三的部队干掉,宿县的守军根本不值一提。”末松茂治立马就同意了荻洲立彬的想法。

能不出力的时候,谁愿意出力呢?何况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温三的部队,没有开战之前,心里已经虚了三分。

鬼子派遣军司令俊六做梦都想不到,13师团和114师团居然会达成这样同盟。原本指望这两支部队全力突进的,结果却是成了慢吞吞的行军。

它们的路线本来就比较远,一旦拖慢速度,这场战事的发展就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温三虽然听不到那么远的鬼子交谈,但是他的侦察兵可是一直监视着鬼子部队的动向,并且每天都会将各种消息及时的呈报上来。

指挥室内,几位团长以及参谋长林良国都已经过来了。

温三先给他们讲了一下最新得到了情报,以及鬼子可能的行动路线。然后才让大家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看法。

“鬼子第3师团一直待在胡沟镇,感觉有些不合理。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浍河的水位并不高,渡河的难度并不大。但它们迟迟不肯渡河,多半是在观望什么。又或者说在等待什么……”

王志兵想了想,第一个发言了。

他的观点立马得到了多人的认可。如果第3师团的小鬼子急于进攻的话,它们早应该在进攻宿县的大路上了。

“它们还能等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等13师团和114师团。周边目前还没有别的鬼子部队,想等也等不到。”林良国得出结论。

“小鬼子这是被我们打怕了,不敢轻易向宿县发起进攻。就它一个师团的兵力,扑过来不是送菜吗!”丁丁猫儿大笑,虽然这话是狂了点,但却是无限接近事实。

“从杨家集到宿县,鬼子两个师团就算全力突进,也要两三天时间才能过来。如果拖拉一点的话,四到五天也是有可能的。”

“小鬼子如果一直不过河,或许我们可以派一支部队过去,守在浍河的对岸,打小鬼子一波伏击。目前的难题就是要先摸清小鬼子渡河的地点。”王志兵立马提出作战方案来了。

总的来说,这个想法没有任何问题。温三手上的兵力不少,分出去一部分,也不会影响部队的作战能力。

“鬼子的渡河地点并不难找,如果我们派出大部队过去,多半会被鬼子侦察兵发觉。能打伏击的可能性并不大。”温三否决了王志兵的想法。

因为地形的问题,大部兵力调动是很难瞒住敌人的。最麻烦是的挖战壕,动静太大,平原上离老远就能看得见。除非当面锣对面鼓的挖战壕,明明白白的告诉鬼子,别想从这里过河。

这样一来,又失去了打伏击的意义和机会。

“我们可以派工兵连出动,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埋地雷嘛。方便又快捷,作用非常的明显。”温三笑了笑说道。

搬到新的根据地之后,刘德柱的团体可是更大了。触发雷的技术也越发的成熟,生产出来了不少。

这次温三就带了一大批出来,这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第238章 针对腾田进

第238章 针对腾田进

温三的安排相对来说更方便快捷,行动的隐蔽性更强。让工兵连晚上摸过去,埋下一批地雷。不奢求消灭大量的鬼子,至少能让鬼子一路胆战心惊,大大降低鬼子的进军速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鬼子的来路上挖陷阱,专门针对鬼子的重装备。不管是坦克还是卡车,只要走到上面,都会瞬间塌陷,掉进陷阱里去。”温三说这话的时候,却是看向了王志兵。

之前他们在主阵地前就这么干过,制作的方法早已经熟悉。普通的士兵踩在上面,并且不会发生塌陷,只针对鬼子的重装备下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鬼子的坦克和重装备一旦发挥不了作用,战斗力方面也会大打折扣。

“这个我们来办,保证让小鬼子一路上乐子不断。”王志兵立马就应承了下来。

鬼子离他们还远,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操作的。

“杨家集两个鬼子师团到宿县之前,也必须得先渡浍河。它们距离浍河还有两天左右的路程,我们完全可以在河对岸挖出一条长长的战壕,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温三提出新的想法来。

在鬼子第3师团眼皮子下面挖战壕确实没啥用,可这边的情况大不一样。鬼子离得老远,就算有前出侦察哨兵,也不可能一下子跑到这么远。

战士们可以大胆的挖掘战壕,在鬼子到来之前,做好伪装。等鬼子渡河之际,给它们来一记狠的。

一条河虽然不至于将两个鬼子师团死死挡住,至少也能很大限度的迟滞行军速度。

温三手上的兵力足够,就算分兵作战,也不存在多大的问题。

“我们的兵力怎么用?”林良国问道。

温三只安排了两个任务,虽然很有针对性,但都是以逸待劳的作战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偏向。

“李白沙的三团前往李家集方向,在浍河边上挖战壕,构筑掩体。同时抽调炮兵团二营配合你们打伏击。最好是在鬼子渡河的时候,给予鬼子迎头痛击。”温三考虑了片刻之后,立马作出了兵力调动。

李白沙这团本来就驻扎这个方向,由他们前出浍河更加的方便快捷。他们也是温三手中的精锐部队,在炮兵的配合之下,又有河道可守,小鬼子没那么容易渡河。

“师长这是准备全力对付鬼子第三师团了?”林良国笑了笑问道。

温三只抽调了三四千人的部队去挡鬼子两个师团,剩下那么多兵力,不可能让他们站在一边看戏。

林良国是知道温三作战习惯的。他留下这么多兵力,明显是盯着鬼子第3师团了。

“据说第3师团新换的师团长腾田进很是狂妄,并不把我温三的部队放在眼里。我估计它们在胡沟呆不了多久,就会强行渡河了。”

“一但我们的安排起了作战,鬼子的重装备多半会趴窝在路上,到时候再收拾这第3师团,难度应该不会太大。”温三还真是这么想的。

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想要一下子吃掉鬼子两个师团,确实很费劲儿。但是对付一个师团,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从兵力对比来看,温三留下的部队与鬼子第3师团相当。但对温三来说,这已经是优势兵力了。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鬼子引诱过来?估计小鬼子应该得到了上层的命令,才会在胡沟镇驻足不前……”林良国担心鬼子拖延的时间过长,产生什么不可预测的变数。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公开放话出去,要在平原上与鬼子部队决战。小鬼子不是崇尚武士道精神吗?让它们拿出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来,不要当缩头乌龟,让国军看不起!”

温三是知道小鬼子尿性的,越是骄狂的小鬼子,越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

它们不是向来牛皮哄哄,一个师团就敢追着国军一个集团军跑吗?温三这是向小鬼子下了战书,以腾田进的性格,必可能一直胡沟镇当缩头乌龟。

一来这样行为不符合腾田进的性格,他们若是连平原上决战的勇气都没有,也可不能成为真正的精锐师团。

“师长高明,小鬼子肯定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我们现在就去埋雷,挖陷阱。”王志兵立马就去安排相关任务了。

“第3师团的鬼子渡河之后,必定会沿大路行动,经过任桥,直抵南庄。再往右走的话,要先渡沱河,沱河的河道更宽,鬼子肯定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我们把优势兵力布置在南庄,这边的地形虽然也还平坦,但对我们来说,还是相对有利。只要抓紧时间,在这边布置两道防线,后面的战斗就很好打了。”

温三盯着地图看了很久之后,选择了最后的决战地点。他要将第3师团的鬼子,全部埋葬在南庄的地界上。

“兵力怎么展开,光是两条防线,还摆不下我们的兵力。”林良国问道。

“一团放在主阵地上,二团和五团分别放在两处侧翼,伺机而动。炮兵团自由行动,自己去选择合适的炮兵阵地。”

温三并不打算将自己的部队限定死了。到时候得根据鬼子的布置,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除了主防线的一团之外,其它部队随时都可能调动,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

炮兵团在平原上架设炮兵阵地,问题就变得更加的简单了。只要能找到小鬼子的坐标,基本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炮兵阵地。

“好,那暂时就这么安排。”林良国也明白,指挥大部队作战,绝对不能教条主义,战场变化莫测,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变化。

“先安排下去,让战士们做好准备,大战很快就会开启了。”温三作了战略部署之后,决定跟着工兵连一起去鬼子河对岸抵近侦察。

他要第一时间掌握鬼子的动向,以及鬼子指挥官的心理状态和战术安排。

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林良国也没有限止温三的行动。

当天下午,温三就跟着工兵连往胡沟镇方向而去了。到晚上的时候,部队已经来到了浍河边上,只要沿河南下,很快就能到达胡沟镇的对岸了。

第239章 鬼子的不同态度

第239章 鬼子的不同态度

温三让工兵连沿河行军,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观察浍河的实际情况,看看这条河到底好不好渡河。

沿途的行军当中,温三看到好几处可以渡河的地点。初春时节,依然是枯水期,可供鬼子渡河的地方是真不少,根本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渡河点。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第3师团的小鬼子,并不是无法渡河,而是它们得到了命令,强行停留在胡沟镇。

温三的部队来到胡沟镇对面的时候,发现小鬼子早已经做好了渡河的准备。有些地方已经架好了浮桥,搭好了路道,只要鬼子高层一声令下,第3师团的鬼子随时都可以渡河。

“选好地方埋雷,多动动脑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温三立马让工兵连行动起来,他自己则站在一边,用心的侦听起来。

没多一会儿,就有小鬼子的声音传入他的脑海之中。

“报告师团长,据最新消息,13师团和114师团行动迟缓,现在还在杨家集附近。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恐怕至少需要五天时间才能逼近宿县。”

“荻洲立彬这两个魂淡,行军如此磨磨蹭蹭,肯定是温三打怕了。根本不敢正面对战温三的部队。”腾田进火气很大。

第3师团被强令停在胡沟镇,就是在等这两个师团快速冲上来,给宿县的守军以及温三足够的压力。

结果这两个鬼子师团并不如腾田进想象中那么积极,反而行事拖拖拉拉。让腾田进非常不爽!

“立刻给派遣军司令发电,让他催促13师团和114师团加快行军速度。如果他们实在怯战的话,就让我们率先对宿县发起攻击。”腾田进连忙给发报员下令。

一边的作战参谋虽然想阻止腾田进的行为,但张了张嘴,却并没有开口。因为他也觉得这两个师团的行为明显是有些怯战了。

首节上一节103/1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