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6节

  张沈亮赶在他们之前夹了一个鸡腿放在张奶奶碗里:“奶奶,这鸡腿炖的烂乎,您尝尝。”

  张奶奶放下手里的黄铜烟袋锅子,用筷子夹鸡皮吃:“要我说,什么都没鸡皮香,会吃的都爱吃鸡皮。”

  唐大妞也赶在孩子们前面给张沈飞也夹了一块好肉。

  “今儿能吃肉都是拖老二的福,你们几个,”她拿筷子点点六个儿子,“都得记着你二叔的好,没你二叔,你们连野鸡屎也吃不上!!!”

  几个孩子大的夹着肉往嘴里塞,小的不用使筷子的直接就上手。

  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却还是听话的嚷嚷着:“谢二叔!!”

  “一家人说什么谢?麻溜儿吃你们的饭得了。”张沈飞一块接一块的捞肉吃,根本不跟他们多说。

  

  家里人多,谁要是慢点儿就只能赶上喝蘑菇汤了。他可不傻,不能跟这几个小子耽误工夫。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野鸡的味道是真的好,连带着汤也是鲜美的让人直吞舌头。

  张沈飞前世也吃过不少野味,但自问跟今天的野鸡没法儿比。

  他怕这是自己的错觉,在吃完肉,喝完汤之后,询问张沈亮和奶奶味道怎么样。

  这几个人以为他因为野鸡是自个儿逮的,想讨个奖励。立刻把这鸡汤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只差没说喝了这个鸡汤能就地飞升。

  张沈飞听得直皱眉,得,看来问这俩人是问不出个真实评价了。赶明儿还是跟胖子他们一起品鉴一下吧。

第11章 家风!!!

  老张家炖鸡汤的香味,在这寒冷冬日的清晨氤氲在九十五号院的上空。

  要不说这个年代的鸡好呢,炖一只鸡香整个院。

  张家隔壁聋老太喝着棒子面粥,吃着大腌萝卜,馋的鼻子直抽抽。

  她今年六十五了,四合院里除了张奶奶就数她年纪大。

  再因为她是个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子女的三无人员。平时各家各户有点儿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她端一碗。

  就算对方不端,她拎着拐杖上门聊几句,暗示一番,对方最后也都会因为面子上挂不住,给她一碗。

  但唯有老张家!!唯有老张家!!

  唐大妞那张嘴呦.

  想起自己五年前上门被唐大妞挤兑的样子,聋老太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彻底没了去张家讨要鸡汤的心思。

  她放下棒子面粥碗想了一会儿后,拎起一旁充当手杖的竹竿就去了中院傻柱家。

  傻柱早餐熬的是大米粥,正跟何雨水一起就着小酱萝卜,自个儿烙的葱油饼吃的欢。

  他在轧钢厂做帮厨虽然一个月只有十五万元的工资,但是他爹何大清每个月会从保城会寄回来十万元。所以算下来,他和何雨水的生活水平算是四合院比较高的。

  聋老太进门,并不说自己想蹭饭,反而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只说傻柱一个半大小子带着妹妹生活不容易,要是有什么需要拆洗的衣服被子,只管拿出来,自己挤出来时间帮他弄一下。

  言语间还要踩何大清一把,说他猪狗不如,放着这么好的儿女不要,反而上门去给人当后爹。

  “何大清的苦日子且在后头呢,傻柱子你一定能苦尽甘来,奶奶相信你!!”聋老太满脸认真的样子。

  作为刚失去父爱的“大龄弃儿”,傻柱当即就感动的热泪盈眶:“老太太,自打何大清走了之后,就您跟易大爷对我最好.我何雨柱虽然年纪不大,但我知恩图报,以后能上灶挣大钱的时候,一定对您好。”

  “那啥,您早餐吃了吗?一起来吃点吧?我早起刚烙的半烫面饼子。”

  傻柱说完,又指挥何雨水给聋老太盛粥。

  聋老太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当即坐下,抓过一张饼子就开始吃着。等白花花,黏糊糊的大米粥到了,捧起碗来猛喝一大口。

  真好,虽然没吃上鸡汤,但是吃上了白面油饼和大米粥,也算不错了。

  前院老阎家,

  阎大妈把饭菜端上桌,阎解成忙抢了最大的一个窝头吃着,还要对着正要给弟弟阎解旷喂奶的妈妈说道:

  “妈,今儿后院老张家炖鸡汤呢,咱家啥时候也能喝鸡汤啊??”

  在十二岁的阎解成心中,自个儿家固然不富裕,但也总比老张家强不是?

  阎大妈一边撩开衣襟喂奶,一边看着阎解成,没好气的说道:“我看你像鸡汤!!”

  骂完了老大,又低头呵斥猛嘬紫葡萄的老三阎解旷:“咬的疼死了,妈这是肉不是别的,你要作死啊?”

  阎埠贵拿筷子夹了一根芥菜丝,放在嘴里嚼着,开始教育大儿子,怎么能和别人比吃穿呢?没事儿不能比比学习吗?

  再说了,张家日子那么苦,得了只野鸡不说拿出去卖了,却直接炖了吃,这叫不会过日子。

  “一只野鸡能卖一万五,够买十斤白面或者十八斤棒子面,能吃四天的。可他们一顿就给吃光了。”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他老张家就是不会算计!!!”

  阎大妈忙点点头:“你爸说的对,咱家幸亏有你爸爸的英明领导,要不然能有现在的好日子??”

  “以后你们几个,”她点了点仨儿子,“都得向你爸爸学习,咱们老阎家的家风不能丢!!”

  仨儿子鸡汤没喝上,倒是喝上了“心灵鸡汤”,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点点头。

  老张家吃了几年没有吃过的好饭,一家人红光满面的,张平安带着能跑能跳的几个弟弟去胡同里捉迷藏。

  唐大妞回里屋给老七,老八喂奶。张奶奶也进去,从樟木箱里抱出一堆袜子板,开始给几个重孙补袜子。

  张沈飞他爹活着的时候会一点木工活,所以他们家的袜子板数量比别人家也要多一些。张奶奶把它们都拿出来,在炕上从小到大十二个,一字排开。

  她先是拿了一双张平安的破袜子,选了一块合适的袜子板套上去,再剪布,补底,补,做的一丝不苟。

  一边补着,一边嘟囔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就跟脚上长了牙似的,袜子穿三五天脚后跟就破大洞。

  “要是补的慢了点,孩子出门一脱鞋,前头露脚指头,后面露出脚后跟.人家可不会说孩子,只会说这家的大人真是懒!!!!”老太太说道。

  唐大妞喂着奶也说道:“谁说不是呢?每个月补袜子都得买不少边角布料。”

  别人家补袜子都是用旧衣服剪布用,他们家不行。他们家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是老三,而后老四,老五

  没了旧衣服,就只能去布店买那些布头子或者人家剪下来的边角料。就这,每个月也是笔不小的支出呢!!!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说话,张沈飞收拾好自个儿后,朝着里屋喊一句“我出门了。”就走。

  走到厢房那里,遇到许富贵正在摆弄单位给他配的那辆自行车。

  张沈飞笑着跟他打招呼:“许叔吃了吗?”

  “是大飞啊,吃了。”

  “我家做的鸡汤还有呢,您再去吃两口。”

  “不了,不了,真吃过了。你许婶儿今儿早上给我做的荷包蛋,我吃了一大碗。”

  “哎,那可惜了,我家的鸡汤很浓的,许叔您没口福。”张沈飞说着片儿汤话,越过许家到了刘家门口。

  刘海中刚操练完刘光天,弯腰扶墙握着皮带正在喘着粗气。

  “刘大爷吃了吗?”

  刘海中往张家厨房的位置看了一眼,空气中张家鸡汤的香味似乎还没有散尽,他暗自吞了口口水:“没呢!!”

  张沈飞瞥了刘海中一眼:“没吃赶紧吃去吧,一会儿得去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呢,去晚了可不好。”

第12章 王二姐思夫!!

  啊,这个刘海中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不是,这怎么还区别对待呢??

  跟后院几个邻居打过招呼,张沈飞穿过月亮门就到了中院。

  秦淮茹嫁给贾东旭一年多,现在正怀着孕,挺着大肚子在新装的水龙头那里洗碗。

  看到张沈飞过来,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大飞你们家今儿吃的挺好啊,一大早就炖鸡汤。”

  “,这不是我昨儿去八达岭玩儿,赶巧抓到一只野鸡嘛。嫂子你这没几天都要生了吧?怎么还洗碗,你婆婆呢?”

  说着话,还有意无意的朝着老贾家半闭的窗户看了一眼。

  四合院住户都知道,贾张氏最爱趴在窗户后面侦查院子里的情况。

  果然,他话音刚落,老贾家的窗户就出现了轻微的响动。

  秦淮茹也哀怨的瞅了自家窗户一眼,定了定神说道:“嫂子农村来的,没那么矫情。在我们农村,生了孩子当天下地干活的也有不少。”

  两人站在一起说了几句话,张沈飞打量了秦淮茹肚子好几眼。

  这里头呆着可是继楚留香,白展堂之后的新一代盗圣棒梗啊!!据说诛仙剑都杀不死,得多看几眼!!

  秦淮茹洗了碗之后回家,一进门就被贾东旭给拉住了。

  “秦淮茹,洗个碗跟张沈飞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啊,就随便聊几句。”

  “以后少跟他瞎聊,他那个人老爱跟漂亮姑娘搭讪。”贾东旭哼了一句。

  秦淮茹满脸莫名其妙:“东旭,你说什么呢?我都怀孕九个月了。”

  贾东旭闻言正想说什么,却被炕上纳鞋底的贾张氏抢了先:“怀了孕又怎么样?旧社会时候有些人可就喜欢勾搭揣了崽儿的!据说他们去八大胡同,不揣崽儿的他们都不要!”

  她刚才在窗户后面都看到了,张沈飞往秦淮茹肚子瞅了好几眼,指不定心里在打什么算盘呢!!

  贾东旭在厂里也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而且在他的心中,张沈飞完全可能是有这个变态嗜好的人。

  想到这里,他铁青着脸:“不管怎么样,以后你离张沈飞远点儿!!”

  秦淮茹觉得贾家母子大清早说这个,跟有什么大病似的。但也没有犟嘴,乖巧的答了一句知道了。

  张沈飞出了四合院右拐,没几步就走进了隔壁九十三号院。

  南锣鼓巷九十三号院跟九十五号院格局完全不同,是个带东西跨院的小院儿。

  院子里一共也就住了四户人家,一户是卖爆肚儿的田小枣家,一户是前京剧名角僮筱亭,一户是落魄的八旗子弟索谦。

  还有一户是姐弟俩,姐姐叫春喜,解放前是个妓女。解放后去了教养院改造,回来后被分到了昌平前进织袜厂。她的弟弟叫煤核,目前拜了僮筱亭为师学唱戏。

  别看张沈飞在九十五号院名声不好,可在九十三号院却是个受欢迎的。一进门,就跟索谦打了个照面。

  “三哥,您这着急忙慌的干什么去?”张沈飞问道。

  索谦儿一抬头见是张沈飞,立刻露出笑容:“今儿周末,我答应春喜带她去吃月盛斋的酱羊肉现在得赶紧出门赶公交。”

  春喜上班的地方远,公交车速度又慢,现在去昌平接上春喜,打个来回后正好跟上吃晚饭。

  索谦儿说完,又摆弄着自己的衣领,问张沈飞自个儿今天的夹棉大褂怎么样。

  “别看有点旧,但是正宗的瑞蚨祥料子.”他显摆着。

  他们家祖上那是阔过的,也就是到了他这一辈,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把家业都给造光了。但随便拿出两件老物件,也都是好东西。

  张沈飞夸了几句,跟索谦儿分开,而后便去了跨院找田小枣。

  要不说田小枣是个眼里头有正事的人呢???昨儿张沈飞刚拜托她的事情,她今儿就给办妥了。

  “还是你们院子,前院两间厢房加起来一共三十五平方,就跟阎大爷家对门,一个月房租两万块钱。”

  张沈飞点点头:“挺好,我很满意。”

首节上一节6/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