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宣传科干事开始! 第116节

  “我跟张沈飞同志虽然只见过一面,但看的出,他是个脑子灵活,能干实事的人。

  因为削皮器全身都是用钢材制作,是以为了制作方便,选定的厂址就在轧钢厂后面。

  花姐在心里吐槽着,但毕竟被人抓住了小辫子,无奈只能认怂。

  这么一想,也许自己能去削皮器厂薅一把社会主义羊毛???

  轧钢厂里没秘密,四合院里也没有。

  白洁说服了她爹,在排练结束后,每天辅导贾张氏和花姐打快板。

  他何雨柱是谁??那可是四合院第一狠人。

  “我觉得,我们可以不把张沈飞工作调到削皮器厂,而是在这边的技术部给他挂个名,每个月发一些基础工资

  工资不用很多,毕竟平时他也不用过来坐班。

  “但那酒我手里拢共也没有多少,您说,我是卖给他呢,还是不卖???”

  但如果他有了新的发明,或者改进了削皮器,可以拿到奖金”

  轧钢厂扫盲组众人每天忙忙碌碌,为了十几天后的汇演而努力的时候。

  他并不解释,也不说个中缘由,但言语笃定。

  张沈飞噗嗤一笑:“您以为在菜市场买大白菜啊?还饶给你!!”

  她一走,张沈飞又对贾张氏开刀:“张大妈,今儿秦大爷找我买昨儿傻柱喝的那个药酒。”

  不管什么白菜,小油菜,菠菜,茼蒿,统统拎回家,老太太问起来就说是从李油饼那里顺的。

  与此同时,

  听完温处长的汇报,有领导发出疑问:“现在削皮器厂刚建立,产量小,这么挂靠还可以。

  更何况发明创造这玩意儿,也是需要灵感的。

  四九城人爱吃羊肉,但四九城本地产的羊数量少,而且大尾、毛粗、肉糙、味膻,并不受欢迎。

  所以市场上在卖的羊,都是从口外(张家口以北)来的“南道白头羊”或者是东口多伦(俗称喇嘛庙)来的庙羊,大草原来的滩羊。

第147章 心理阴影!!

  交通不便捷的年代,为了满足四九城人的那张嘴,便有人专门从几个地方往四九城长途跋涉的运羊。

  运羊的根据收购方式的不同,分成几个派系。

  有直接收入大草原,肃甘之类地方呈批购买的,叫“旅蒙客”。

  有到Z家口等地区,集散处买羊的,那叫“京装客”。

  不同派系买了羊,运回来的方法也有区别。最老的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只能赶回来,那叫“赶运”。

  后来有了火车,用火车运输,那叫“押运。”

  不管怎么运,保证羊的鲜活是第一要素,死羊不值钱。

  吃完饭,田小枣去洗碗,张奶奶拉着孙子开始安排他明儿小年的计划。

  阎解放乖乖低头吃饭。

  阎大妈本来就快到生理期控制不住脾气,听到仨孩子都在闹,心中一股无名火冒出来,直接就拍了桌子。

  又猛吸了几下:“秦淮茹,是傻柱家在吃涮羊肉??”

  看到儿媳的脸色,贾张氏似乎也觉得自己这话说的不太合适,连忙找补。

  贾东旭投出去的稿子一直石沉大海本来心里就不爽,听到老妈涨张沈飞志气,灭自己威风也怒了。

  拎着羊肉,张沈飞又去买了冻豆腐,鸭血,豆腐皮,还有其他一些涮菜。

  秦淮茹抱着黑不溜秋的棒梗喂奶,孩子那黢黑的脸盘子和雪白的大灯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今她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说话腰杆儿直着呢!!

  很快,薄如纸,荤素相间的羊肉片便掉在案板上。

  张家铜锅里的袅袅白烟从烟囱里飘出去,带着肉香顺着门缝蔓延,飘荡着四合院前院的上空,而后是中院,后院。

  合着就我不要脸呗???

  还好有大儿子在,才算是让自个儿夫妻俩有个念想。

  贾张氏骂够了,鼻子忽然一吸。嘶!!羊肉味儿。

  贾张氏夹了一口白菜:“我不去,上门找人要吃的,那不是要饭的吗?我可干不出那么下贱的事儿!!”

  后院里。

  但也不影响他摆弄着纤细的胳膊,嚷嚷着吃肉,吃肉。

  今儿你这个当妈的在我落寞的时候看不起我,假以时日,等我赚了大钱,看我怎么收拾你!!!

  再说了,就算是我不行,还有我儿子棒梗呢!!!

  我儿子棒梗脚踏七星,怎么也得比张沈飞强!!

  “要不是想着老易和傻柱还在四合院,我真想换个地方住算了.哧溜~”咽下一口棒子面粥,聋老太心酸的想道。

  那些青菜也已经收拾好,还有吃涮羊肉必背的韭菜花酱,芝麻酱,香油,小葱,香菜等等,都弄好摆在桌子上。

  张沈飞欣赏了一会儿师傅的刀艺,掏出一块钱:“师傅,两斤羊肉。”

  大儿子有本事,假以时日,一定比张沈飞强!!

  后罩房聋老太坐在屋里,喝着自个儿做的棒子面糊糊,咽着口水。

  而活羊到了四九城之后,也并不直接进城,而是在马甸的羊店短暂停留。

  “怎么会没有多少?发了工资不是刚给你生活费吗?”贾张氏板着脸。

  “咱家三口人,您拢共给了十二块钱我还嫁妆里头贴了三块钱出来。”秦淮茹咬着嘴唇,委屈巴巴。

  从铜锅里夹出一筷子羊肉,裹上满满的芝麻酱送入嘴里,满足的享受着。

  “可不咋的?要我说啊,这世界上好吃的千千万,但顶好吃的,还得数涮羊肉!!!”张奶奶吃饱了放下筷子,装了一袋烟又开始抽。

  “吃吃吃,就尼玛的知道吃肉!你们爹妈就这一身骨头,要是不嫌弃,你们就把我们敲骨吸髓好了!!!”

  以前傻柱家有好吃的,他妈可总是鼓捣秦淮茹去要的。

  “我说东旭,你写那东西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话赶紧找个班儿上去,甭在家耽搁时间吃白饭!!!”

  一个月她拢共才十八块钱工资,不给十二难道给十五吗??

  那可是三十斤肉啊!!到时候六个人一分,一人五斤!!!

  “五斤大肥肉!!那过年不就不用买肉了??”秦淮茹和贾东旭一听,顿时高兴了。

  “不是,怎么又是白菜??天天吃白菜,就不能换个花样儿?”

  从关外或者大草原来的羊,在马甸修整,育肥。一到两个月后,变得膘肥体壮,便由羊行的“把头”负责贩卖。

  张沈飞当时说的是一等奖三十斤肥肉,二等奖十五斤,三等奖五斤。

  阎解旷吸着干瘪的N头不吱声。

  看到张沈飞回来,

  田小枣一边接过肉和菜去厨房收拾,一边赶他赶紧去洗手。

  想骂儿子骂儿子,想说儿媳就说儿媳。

  说完,低头又看向在嗦葡萄的阎解旷:“冤家!!你马上三岁了,还吃呢???”

  一尺多长的大刀,磨得雪亮可见寒光,在叼着卷烟,满脸唏嘘胡渣的切肉师傅手中游刃有余,

  当她和牛二花,戴二壮等人私下里讨论过了,就奔着第一去!!

  “哦。”贾张氏眼中闪过一抹落寞,不敢再提去要肉的事情。

  “妈,家里生活费没多少了,还得留下点儿过年用现在真没钱置办改样菜。”

  老张家,

  张沈飞,张奶奶,田小枣还不知道他们大雪天的一顿涮肉给四合院其他人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从始至终,一家之主阎埠贵也没说一句话。

  贾张氏一听,老大不乐意了:“十块钱不少了!!!

  你们也可着四九城看看,谁家的小辈儿都是靠老家儿养活的???”

  闻着张沈飞家飘出来的肉味儿,想着他欠了自个儿三百,啊不对,还了俩月了。

  中院,贾家。

  再想起今儿四合院邻居们说的话,第八百次的又开始嫉妒张老太的好命。

  看看我跟老三,没能改善生活,天天吃窝头就咸菜。我们这才叫惨呢!!!”

  三个人坐在饭桌前的时候,四合院里又飘起雪花。

  甭看她平时说话泼辣,可也是要脸的!!!

  退一个瓶子能得五分钱呢!!该省就省,该花就花。

  自打张老太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她一颗心简直像是被放在了火上烧。

  那TM的她不白上班了吗???

  老阎家。

  贾东旭心中不爽,故意激她:“妈,你跟张沈飞关系那么好,他家吃涮羊肉,您去要一点儿呗。”

  “甭天天看着别人挣钱就不知道自己算哪根葱。人大飞是凤凰,你就是个野鸡,你也能跟人比???”

  贾张氏骂完了儿媳妇尤不过瘾,又开始拿儿子开刀:

  老三阎解旷虽然还小,说不出太大段儿的话,还窝在老娘的怀里吃奶。

  没上班的时候,一个月三块钱养老钱,上了班一个月还是三块钱养老钱。

  张沈飞买了香蕉和广柑,那价格,嘿。要是回家告诉老太太,又得吃一记烟袋锅子。

  别人家这么大的孩子早就断奶吃饭了,偏偏他们家这个天杀的见天儿抱着大腿要吃奶。

  买完水果,便去了东安顶出名的一家羊肉床子买肉。

  见她一手豆腐,一手鸭血过来,老太太喊着让张沈飞去把剩下的菜都给端过来。

  张沈飞一路到了东安市场,正值隆冬,但这里依然热闹非凡,水果店里有全国各地来的稀罕水果。

  等张沈飞洗过手,田小枣已经把豆腐,鸭血之类的都切好。

  想着他欠了自个儿二百九十九不还,却天天在家吃香的,喝辣的,易中海一颗心都在滴血。

  要是不够???自个儿想辙儿!!!

  一句话引得婆婆连摔打带挤兑,秦淮茹把头深深的低下去,再不吱声。

  刘海中闻到张家的猪肉味儿,忍不住又开始呵斥二儿子和三儿子没用,就是废物。

首节上一节116/2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