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14节

  甚至报纸也经常刊登优秀的歌曲,有歌词有简谱,非常方便于全国各地学习。

  生怕群众没途径学习,也生怕群众看不懂,反正就是怎么有利于群众学习就怎么来。

  “你说以后只能弹革命的曲子,我就专门挑这些练。等我练好了曲子,我就弹给你听。”

  “到时我就洗耳恭听咯。”他要求娄晓娥练习弹奏的只能是革命歌曲,是为了省得传出这里有靡靡之音的说法。

  “咯咯,你的唢呐呢!”

  “我还没学呢,画画也才刚学。”李铭感觉失策了,不会用,买回来也只能先放着。

  “晓娥,等我有空了,你教我弹古筝吧。”他又感觉传统乐器比较适合装叉。

  “那我就是你的老师了。”

  李铭眼珠子一转,“好呀!娄老师好!”

  “你是不是又在想什么坏主意!”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砰砰砰,

  娄晓娥侧耳倾听,

  砰砰砰,

  “懒得理你。估计福伯回来了,我要去开门。”

  “刚好看看今天报纸上有什么新消息。好多报社明天会休息一天。”

  娄晓娥去给福伯开门,李铭回正房倒好茶水坐等。

  平常多听一些广播,多看一些报纸,才能知道某些风向。

  ‘远射程机车探照灯试验成功!’

  ‘研发出新型半导体超声波测厚仪!’

  ‘春节期间,闽省前线炮兵部队停止炮击三天,以示关怀!’

  这是惯例,年节的时候会停止炮击,比如10月的1号到3号,也会停两天。

  重大节日停止炮击的惯例,一直持续到彻底停止炮战。

  娄晓娥翻着报纸说道:“四五点就要吃饭。午饭后我就不陪你下乡了,我要在家帮忙包饺子。”

  “嗯,你先忙好家里的事。这次就是一些零星的蔬菜,去掉给向阳花的地租1000斤,向阳花帮忙卖的1000斤,没剩多少了。我就是下去过一下账目。”

  “这几天心情不好,我都好几天没下去了,下一季蔬菜的移栽安排好了么?”

  李铭翻看到报纸刊登的新春画报,感觉还挺有趣的,

  “等年初五、初六吧,再采摘一次就开始移栽。我算好了时间的,下一季可以在春分后开始上市,那时候野外新鲜蔬菜还没上市,够我们卖上半个月的高价。”

  “那我到时候下去帮忙。”

  “这次向阳花大队的也在忙着移种,估计没什么人手帮咱们种菜,你要多辛苦一点了。”

  李铭心想,‘你不去也得去。到时候娄家跑路的消息,肯定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人照样不知道。娄晓娥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真的在乡下干农活。’

  ‘过完年,娄家的关系网还没倒台,问题不大。三四个月后,人人都盯着在台面上的人物,都想着上台;也就没人会去关注一个无权无势还默默无闻的村姑。’

  大过年的,李铭让娄晓娥先开心两天,找个夜里嗨皮的时候说,那时候她脑子比较空比较能接受。

  娄晓娥自得道:“你就放心吧,我也是能吃苦的。”

  福妈在院子里喊道:“晓娥,小铭,吃午饭啦!”

  两人应了一声,虽然还不饿,也没耽搁,按时吃饭是好习惯。

  午后一通忙碌。

  ......

  95号四合院,晚上。

  后院许大茂家一片漆黑,估计是上父母家吃年夜饭去了。

  新娶的媳妇马春莲是三年怀两胎,但是许大茂半年还没收获,许父许母对许大茂很是忧虑。

  四合院里,关于许大茂不行的小道消息又一次传遍了。

  特别是街头的蒙大夫被人套麻袋打了两三次后,这一大片的邻居议论纷纷。

  虽然蒙大夫没报案,每次都说是自己走路摔倒的。

  交道口的张所长还是特意派人张贴了一张通告在蒙大夫店门口,警告那些下黑手的人。

  蒙大夫是欲哭无泪,门口有这么一张通告,压根没人上门了。

  许大茂也是不照顾好兄弟的生意了,改去找其他地方寻医问药。

  别说后院,连前院都时不时能闻到许大茂家熬中药的气味。

  四合院后院,刘海中家。

  大儿子刘光齐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了,一家人看起来像是和好如初的样子,围坐一桌吃饺子。

  刘海中单独坐在收音机旁边,听着广播,惬意的吃着饺子喝着小酒。

  ‘...欢聚一堂,共度新春佳节...’

  广播里正播报五万人的联欢晚会,参与人数众多,需要分散到京城各个大礼堂里同时举行。

  刘海中可惜道:“差一点就轮到我去参加这个联欢晚会的。”

  二儿子刘光天有些不信,“爸,您就是一个小组长,怎么轮也轮不到您去啊!”

  “你懂什么!能去的都是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这不是比官的大小。”

  二大妈这个大嘴巴说道:“再说了,过完年,厂里要调整干部的时候,你爸也是可以往上升的。”

  刘光天看向刘海中,开口询问道:“爸,您这是有调动的风声?”

第348章 美滋滋!

  刘海中不置可否道:“别听你妈瞎说。你们也别在外面给我到处瞎嚷嚷。”

  刘光天举杯道:“爸,我祝您高升车间主任。”

  刘海中很是满意道:“这话还差不多。”

  大儿子刘光齐埋头苦吃饺子,对两人胡扯的对话,没去反驳。

  刘光齐挨了一顿胖揍,使劲想也没能想起那几个揍他的是附近哪家的混蛋。

  今天上门就提了两盒点心两瓶酒,等会回去的时候,估计又能把黄瓜香肠什么的顺走一些。

  酒在桌上大家一起喝,点心孩子吃了,其实带东西上父母家根本不会亏。

  以前是纯拿,现在是也要付出一点。

  想到被游厂示众的威胁,刘光齐终究还是妥协了。

  刘海中听了李铭的话,不用管大儿子心里想的啥,只要实际行动是好的就行。

  喝着的酒是大哥带来的,刘光天看到自己大哥最近有拿东西回来了,也是很满意。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也就不足为奇。

  中院易中海家。

  一家三口加上聋老太,也是其乐融融。

  易中海今年半推半就收养了一个儿子,算是补上了人生的一个短板。

  孩子也算乖巧听话。

  一大妈整天乐着,今年准备的饭菜比往年更为丰盛。聋老太也是笑眯眯的吃着。

  中院傻柱家。

  傻柱、何雨水兄妹两整了一桌好菜。

  这个四合院不算李铭,剩下就这两人是最自在的主。

  自己的工资自己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没人管也没有负担,是大院里最潇洒的。

  傻柱喝着小酒,畅聊明年的修房子娶媳妇的计划,也惬意得很。

  何雨水的对象也是家庭条件还可以的,帮自个哥哥出主意也能为她自己的新房做点改进。因为一些原因婚事推迟了,刚好可以改改。

  傻柱瞅了眼被门挡住的中院西厢房,还有个小计划,等妹妹雨水回屋了,他再搞点事。

  中院西厢房的贾家。

  中间一盘清蒸鱼,一盘黄瓜,两盘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一盘辣白菜,还有一碗羊杂汤。

  贾张氏看着一桌子好菜,“今年的年夜饭,是最丰盛的一年了。”

  贾张氏招呼道:“棒梗、小当、槐花,你们可以开吃了。”

  长辈没发话,小孩子不能动筷子。

  这样的规矩此时还是很基本的常识,也是最基本的家教。

  棒梗还是问了一下,“妈,我们真的开吃了哦。”

  这个家到底谁说了算,棒梗还是懂得的。

  秦淮茹开心道:“今晚你们随便吃,别撑着了就行。你们也看到了的,还有豆腐丸子,咸鱼,猪肉,还有好多好吃的没煮。”

  钱,李铭没给,吃的东西倒是给了很多,毕竟晚上的活都是体力活。

  .......

  李铭此时正在保卫科办公室里烤着火,听收音机。

  “句句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

  总政开了一个月的政治工作会议。

  前天开完会,今天才发新闻稿出来。

  刘海中说对了那么一句话,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有所指的。

  “李股长,您这黄豆做的油饼软软的,挺好吃的。我之前还抱怨今晚要值班,嘿嘿,估计其他人又得羡慕死了。”

  李铭解释了一下来源,“我听去过南方的采购员说的,可以这样做着吃。试着做了一下,吃起来感觉还不错,就带来给大家一起尝尝。”

  “听说南方现在还穿短袖?”

  李铭喝了一口汽水,跟冬天喝冰啤酒一样爽,过了今天估计又有一波气运能量到手,美滋滋!

  还真被邻居面条厂的李俊义说对了,值班的时候,李铭不喝酒。

  李铭不紧不慢道:“要最南边,粤省的海边,琼州岛那一片。”

  “有寒潮的话,粤省的北边也是能到0度以下。他们的房子保暖效果没有我们这么好,房间里比咱们这还更冷。”

首节上一节21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