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37节

  “就这摘花生的活,因为下乡要走十多二十里路,学校也只安排了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去。”

第218章 这能不好么?

  李铭说道:“三大爷,您这说的对。年纪再小点的去了乡下也劳动不了什么的,而且一路上顾都顾不过来。”

  董大爷一进院子就问道:“你们看今天的报纸了没有?”

  阎埠贵回应道:“今天我的课比较多,还没时间看报纸。”

  李铭很给面子的捧哏问道:“董大爷,您这是有看到什么重大新闻了吗?”

  李俊义也凑趣道:“董大爷这么讲,那肯定是有重要的新闻。”

  董大爷也没卖关子,说道:“报纸上说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减少了4成,市里面要开工建设京密引水渠二期工程了。还真被老阎说对了,今年的旱情挺严重的。”

  吴名接话说道:“这就要开工建二期了啊。60年冬天,引水渠一期工程的建设我还历历在目。”

  李铭好奇道:“吴哥,你还去参加过一期工程的建设啊?”

  吴名解释道:“我没参加。当时全市抽调城市基建、水电工程及商业系统职工去参加建设,你嫂子单位当时也组织人手参加了,我只是去给你嫂子送衣服。”

  “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大呀,有好几万人参与!工地上车水马龙,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高音喇叭播放着革命的歌曲。工地上的人们都在争分夺秒,一派繁忙的景象。听说,他们晚上还挑灯夜战。最后只用了四个多月就建成了100多里的引水干渠和一大堆灌溉渠。”

  阎埠贵补充道:“广播里也播了,好些学校的学生还去参加劳动了,京城的各大文艺团体还去工地慰问演出,鼓舞士气。”

  吴名追问道:“董大爷,报纸里有说这回二期工程是什么时候开工么?”

  董大爷回忆了一下,说道:“下个月的10号,对就是10月10号。这回也是准备组织好几万人施工,还是部队跟机关单位的人去修引水干渠,引水渠各水闸等建筑则由沿线公社组织社员参加修筑。”

  巧合的是,后面经现代科学仪器测绘得知,京密引水渠的路线,南段与元代郭守敬开凿的‘白浮瓮山河’大体相重合,中段两者大致是平行,而且水口位置大体相当。

  相隔了七百年的历史重逢,也是古人智慧与今人的一场对话。

  李铭感慨道:“大冬天的可不好挖啊,地都上冻了。”

  董大爷说道:“农忙结束就马上开工,这算是及时的了。上面领导可能也是想在明年6、7月农忙之前完工。”

  李俊义笑道:“京城各大院校的学生这下有事情做了,估计又得轮流上工地去劳动。”

  李铭也乐了,说道:“劳动最光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是挺好的嘛。三大爷,咱们院下周清理下水道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么?”

  阎埠贵说道:“都安排好了。装土的工具有点不太够,等会我跟一大爷二大爷一起去隔壁几个四合院借。我们多准备一些畚箕、铁皮桶来装。下周大家就可以一起动手,不会因为没东西装土而站旁边闲看。”

  李铭细问道:“你们三位大爷一起去借,这是您建议的吧?”

  阎埠贵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三位大爷集体跟左邻右里借工具,其他院子不热闹起来才怪,即使没有谢大嘴那样的人传话,也把95号院要组织下水道清理的事情大力传播了。

  阎埠贵想把动静搞大的意图也就达成了。当然,其他四合院跟不跟就不是阎埠贵所能决定的了。

  李铭当然不会这样明讲,说道:“要是借回来的数量不对或者是东西坏了,一个人也说不清呐。这么周全的决定,肯定是三大爷您想出来的。”

  阎埠贵满脸灿烂说道:“还是小铭你想得透彻,二大爷他一开始就没理解。等会儿是跟人家预先问一声,下周六再借工具。既不会太突然又省了保管的麻烦。”

  吴名老婆出来洗碗,问道:“三大爷,下周街道的会来多少人帮忙?”

  “还不清楚。也不能指望街道的人,院里的事情还得靠咱们自己。”

  傻柱正巧从外面回来,大声说道:“三大爷,您这是在给谁做思想工作呀!”

  阎埠贵没理会傻柱的调侃,反而好奇问道:“傻柱,你这是上哪儿提溜回来这么多饭盒?”

  傻柱扶着自行车,车上带了四五个饭盒,开心说道:“今晚去人家饭馆那露了两手。这是带回来给雨水当宵夜的,等会她下班回来刚好能吃上。”

  在水池洗碗的吴名老婆夸道:“傻柱,不错啊!外面好吃好喝,还记得带点回来给雨水。”

  “多新鲜呐,我自个的妹妹,我肯定得照顾好。”

  兄妹两人十多岁的时候就相依为命,两人的感情是可以的。

  何雨水的上下班时间跟大部分人是错开的,周末又要出门谈对象,她在四合院里的存在感也就不高。

  傻柱跟前院众人点头招呼,也没停留,直接回中院他自己家。

  李俊义羡慕道:“这年头,还是厨子好啊,手上有功夫到哪都是吃香喝辣。”

  阎解成小声说着怪话:“嘿,在厂里,都是领导吃啥他吃啥,领导没吃他先吃,这能不好么?”

  吴名不在意道:“不许带走还不许人家吃点么,厨师、后厨都是好岗位。就是部队里,也是训练表现优秀的才能进炊事班。”

  李铭好奇问道:“嗯?还有这么回事?”他对炊事兵的映像还是‘炊事班的故事’里的那群菜鸡。

  吴名详细说道:“炊事班的负重也不低,做饭家伙都得他们背着挑着,而且那两口行军大锅,可不好背着走。到了地头他们还得快速挖好无烟灶,埋锅烧火做饭供应餐食。没点能耐还真干不好炊事班的活!”

  董大爷又懂了,说道:“部队的伙食可比地方上好多了,定量标准定的高高的。”

  吴名说道:“部队的伙食好,可不单单是定量的缘故,他们是自己养猪、种菜尽量实现自给自足。”

  李铭随意闲谈说道:“说起养猪。前几天我看杂志介绍,有研究所从国外引进几种纯白色的猪种,长肉快。我跟科里提了一嘴,我那科长说猪也有地域区别,还会水土不服,我是长见识了。”

  “养猪也是技术活,会养的人,猪长得好长得快,吃的还少。不会养的,那猪是特别能吃,但是既不长肉也不长膘。”

  “做啥都得有技巧,就说最简单的车间搬货,也是需要巧劲,省了力气还不容易受伤。”

  闲聊的话题经常就是这么跳脱的。

第219章 三横压着两竖

  昨晚,三位大爷上门借工具,在周边四合院还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只要能顺利的清理下水道,不影响他家装修施工,对于院里人想怎么搞事情,李铭是持放任无所谓的态度。

  今天上午的训练,李铭有点无精打采,不是星期天还要回轧钢厂加班的缘故。

  而是因为这一次的气运能量搞事好像失败了,这就让他产生了一些挫败感。

  刘海中、阎埠贵两人对待学校教育的态度还是有明显区别。

  阎埠贵家还是希望阎解放能拿到毕业证书,然后再考虑下一步具体怎么安排,他们家不着急阎解放的工作,打算过了年再看情况。

  李铭这回针对阎埠贵、阎家人的几次蛊惑,除了让大院里的家长们更关心自家孩子的学习,对阎埠贵家还没产生实际的影响。

  还好,他从傻柱这边找补了回来,这让他欣慰没有白帮忙。

  早上傻柱在出门之前上东厢房致谢,下周要在食堂请他跟治安股的三人,同时还贡献了千缕气运能量。

  许大茂的那份气运能量,应该是还要等厂里领导的签字流程走完,厂里发布公告后才有。

  小世界一时半会也升不了级,李铭也就不着急。

  厂里厂外,他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马蹄疾了就容易出些岔子。

  下午,他提前一小时结束了当天的训练,因为他晚上有治安巡逻的任务。

  在轧钢厂的公共浴室梳洗了一下,他回到了小四合院。

  娄晓娥挽着他的手,边回内院边说:“你教我的打背包,我已经学会了。”

  “是‘三横两竖’的么?”

  “那当然了,等会你自己看嘛,三横压着两竖呢。”

  “等会没空,我等下吃完饭就要去交道口治安所。”

  李铭又接着附耳轻声说道:“我半夜再来看?”

  “你明天可是要去拉练。”

  “就是走几步路,累不着我。”

  两人已经来到内院,娄晓娥白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没拒绝,他就当她是同意了。

  随便吃了顿家常便饭,带上了福妈打包好的豆腐泡,李铭骑车赶到交道口治安所。

  “李股长来了。”

  “李股长好。”

  ...

  问候声不断,他是笑脸应对,点头不断。

  “张所,今天晚上还是你啊。”

  “今晚是教导员带你们,我这等会就下班休息了。你别找了,教导员还没回来,还在分局那边。”

  李铭停止了东张西望,笑嘻嘻问道:“张所,牛副所长的培训还没结束啊?”

  “他估计得国庆之后了。所以下周还是我带你们。”

  “下周我那四合院组织清理下水道,到时候我可能会晚点到。”

  张所长诧异道:“清理下水道,这可是少见。谁组织你们清理?”

  “大院的邻居自发组织起来的,街道办的王主任还跑我们院座谈来着,说是到时候会派人来帮忙。”

  张所长接过李铭递来的烟,询问道:“你们院的人还真是敢想敢干的,一天时间能弄完么?”

  “还真不知道,暂时安排就一天时间。”

  “要不,我也支援你一些人手?”

  李铭奇怪道:“张所,所里哪来的人空闲着的?”

  “不是所里的人,是那些犯小错误的人。劳动教育还不够格,就是普通的劳动改造一下。”

  “是比较好的是吧?”

  “就是比较好,犯了一些小错,单单批评教育又太轻。那些不好的人,犯严重一点的错误,我们都是把他们安排到西北去了。”

  “被送到西北去了,那想再回来可就难了。”

  张所长抽了一口烟,说道:“基本上不可能回来了。”

  稍微不好,犯事就直接送走,没有第二次犯事的机会。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是非常有威慑力的!

  普通小地方的治安那必然是很好的。

  至于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是非曲直,那就太多了,说不过来。

  “那我先谢了,我也替我那院里的人感谢所里的大力支持。”有免费的劳动力,还不用管饭,不用白不用。

  李铭又想起一件事,说道:“张所,最近我不是参加了好几起案子嘛。”

  张所长疑惑问道:“是有啥事情吗?”

  “就是咱们治安局好像有好些案子没破,一直积累在那边,而且基本也没有破案的希望了。”

  张所长点头无奈道:“是的,有些案子比较难。这也没办法,不是不想破,是真破不了。”

  “我最近看到的报刊杂志上面报道,咱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基因,就跟指纹一样。现在还没有技术能够识别出来,但是以后技术升级了肯定可以识别。就比如上次的精斑的检测,以前也没这技术。”

  “所以咱们的侦查员、技术员勘查现场的时候,采集、保存证据就很关键了。保存到了证据,起码还有破案的希望。”

  张所长追问道:“你的想法挺好的,但是我们要怎么在现场寻找到这些证据呢?”

首节上一节137/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