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好意思说呢,就你带来那什么菌,差点把我们寝室四个人全带走,弄得我们一个礼拜都只能戴着口罩进出女生宿舍。”谢乔拍着徐林的大腿一通吐槽。
肖千喜也喝了不少,哈哈大笑:“我这辈子就没遇到过那么丢脸的事。”
徐林嘿嘿一笑:“那也不能全怪我,谁知道我爸没给我整熟,我也是受害者好吧,出院我就打电话回去狠狠骂了他一顿。”
说着,徐林忽然一声轻叹:“要说记忆最深刻的肯定还得是王莹,估计她这辈子都不会再吃菌子了。”
“也不知道大小姐在英国那边怎么样。”
谢乔拍了拍徐林的肩膀:“反正在英国肯定没有菌子。”
“哈哈~~~”二人一阵大笑,笑着笑着眼角带泪。
“不知不觉,咱们这都大三,明年下半年就上大四了,还以为大学四年会很漫长,没想到比高中三年时间快多了。”
“是啊,真不想毕业啊。”
最终谢乔跟徐林都喝多了,秦浩跟秦川先是把她们送回寝室,随后才各自回家。
刚回到家,还没关上门,肖千喜就扑了上来,与秦浩一阵拥吻过后。
“你怎么了?”
肖千喜的动作一顿,其实她并没有完全喝醉,跟着秦浩参加酒宴最直观的进步除了英语之外,就是她的酒量,几瓶啤酒还灌不醉她。
“你怎么知道我有心事?”
秦浩轻轻搂着肖千喜柔软的腰肢:“怎么说咱们在一起也这么多年了,我要是这都感觉不到,那不是白混了。”
“哼,算你有良心。”肖千喜轻哼一声,光洁的脸颊在秦浩胸口蹭了蹭。
“你跟王莹联系过吗?”
好嘛,又来送命题是吧。
“MSN上聊过几次,怎么了?”
肖千喜主动搂住秦浩的脖子,轻声道:“我在你客户那里没少闹笑话吧,有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王莹在那样的场合,表现得肯定比我要出色。”
“今天怎么这么多愁善感,就因为徐林提到了王莹?”秦浩疑惑的问。
肖千喜摇摇头:“中午我请谢乔跟徐林吃饭的时候,遇到了杨澄。”
“哦,他跟你说了什么?”秦浩眉头一皱。
“他说,让我把你看好,省得你出去祸害人。”肖千喜纤细修长的手指不断在秦浩胸口画圈,若有所指的道。
“所以,你在外面祸害谁了?”
秦浩暗骂杨澄:你小子给我等着!
“你别听他瞎说,我总不可能招惹他身边那些庸脂俗粉吧?”
肖千喜轻哼一声:“那王莹呢?”
秦浩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大小姐不是都去英国了嘛,我上哪祸害去,你别胡思乱想了。”
“嗯。”
肖千喜虽然嘴上答应,眼里却闪过一丝担忧,她不是傻子,从秦浩顾左右而言他的表现来看,肯定是对王莹有好感的。
虽然王莹去了英国,可她总有回来的一天,扪心自问,如果公平竞争,肖千喜觉得自己并不占什么优势。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王莹又实在太过完美。
这一刻,肖千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
转过天,秦浩并没有跟肖千喜一起去学校,而是直接来到公司,原本他就已经很少去学校上课了,易购A轮融资引起轰动之后,就更不用担心有人卡他的出勤。
反正他每次期末考试都能拿到A+的成绩,北清的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
“艾琳,把杨氏集团的资料整理一份出来,越快越好,谢谢。”
“好的。”
刘强咚有些好奇:“杨氏集团跟咱们的业务好像不搭界吧?”
“以后说不定就有交际了。”
秦浩意味深长的道,易购刚刚上线的时候,杨氏集团就给他下绊子,之所以一直没有动它,一方面是自身实力不足,一方面秦浩忙着易购的发展,没工夫搭理。
结果他还没找杨氏集团的麻烦,杨澄反过来给他找麻烦,那就别怪秦浩不客气了。
刘强咚也没当回事,他这次来是要钱的,毕竟易购刚刚拿到了1.5亿美金的融资,恰好京东物流又继续资金扩展规模。
“不是咚哥,我这刚融1.5亿,你就开口要1500万美元,你可真敢开口啊。”
刘强咚有些尴尬地摸了摸下巴:“那要不1000万美元也行,要不然易购发展那么快,我们这物流配送跟不上啊。”
“想得美,就500万美元,多一分钱都没有了。”秦浩没好气道。
“不是,秦总500万美元真的不够,按照你的要求,京东物流今年三月份开始,对全国所有的一二线城市开放送货上门服务,光是快递员我们就招了1000多,好歹再多给点。”
“行吧,那就800万美元,再多一分钱都没有了。”
秦浩也知道,现在组建物流是个烧钱的活,而且用易购的钱投资京东物流,对秦浩来说也是件好事,能够进一步增加对京东物流的掌控。
之所以这么来回拉扯,主要是为了降低刘强咚的防备心。
要到了钱,刘强咚喜滋滋的离开。
没多久,秘书艾琳就抱着一堆资料走了进来。
“秦总,杨氏集团的最新资料都在里面了。”
杨氏集团的生意涉猎甚广,不过其中最核心的两项业务,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百货商场,其中杨氏地产还在港交所上了市,市值达到120亿港币,杨氏百货虽然没有上市,但全国也有二十多家连锁商场,而且都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
“这小子还真是一出生就拿到了人生赢家的剧本。”
秦浩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既然是上市公司,那就好办了。
“艾琳,帮我订一张去香港的机票。”
“可是,秦总您这两天的行程……”
“帮我推了,或者安排在香港会面。”
“好的秦总。”
其实内地在08年以前,房地产企业普遍日子都不好过,一方面911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巨大,像房地产这种现金为王的行业来说,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内地央行刚刚在10月底发布了加息通告,大量民间资本被吸纳进银行,导致房地产行业融资变得困难。
在央行的加息通告发出的当天,在港股上市所有内地房企全部大跌。
杨氏地产一天跌幅就达到了8%,市值蒸发接近10亿港币。
第991章 谈不上深仇大恨,但气得出了
香港半岛酒店。
“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浩然科技要是有机会来港股上市,IPO的事情还要拜托刘大班了。”
秦浩将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送出房间。
“好说好说,秦总请放心,15亿港币三天之内就能到位,我们花旗银行不论是服务、收费一定会让秦总满意。”
有一半美国血统的刘总经理笑容可掬的说道。
送走刘经理后,秦浩关上房门来到窗户前,望着远处的香港夜景,伸了个懒腰。
这是他来到香港的第三天。
在这三天里,他约见了各大银行的总经理,利用手里50%的浩然科技股份质押,拿到2亿美金的贷款,换算下来差不多是15亿港币,这笔钱就是他撬动杨氏地产的筹码。
截止三天前港股周末收盘,杨氏地产的市值跌了9.3%,市值还剩下108.8亿港币。
内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港股内地房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再加上刚刚颁布的央行加息政策,重拳出击之下,杨氏地产的股价已经摇摇欲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翌日,9点30分,港股正式开盘。
杨氏地产的股价就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不过很快,一些小的抛单就被吃下,对杨氏地产的股价影响并不大。
与此同时,杨氏地产也放出了利好消息,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上显示,杨氏地产第三季度的整体营业额为35亿港币,季度利润达到2.8亿港币,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很快就稳定了市场信心。
接下来的两天,杨氏地产的股价果然逆势上涨,虽然涨幅速度并不算太多,但能够在整体大跌的大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让杨氏地产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一些香港股民开始尝试入手这支股票。
这也直接导致杨氏地产的市值不仅重新回到了120亿港币的关口,而且出现了更上一层楼的架势。
然而,一个礼拜过去,当杨氏地产的市值涨到140亿港币时,香港一些小道报纸上开始出现关于杨氏地产的负面新闻,这些新闻中披露杨氏地产的第三季度财报造假,实际销售额跟利润根本就没有财报上公布的那么多,而且还指出杨氏地产其他一些违规现象。
虽然这些报纸都是一些花边小报,单个发行量并不算太多,但架不住数量多啊,一些股民见状开始产生动摇,信心这玩意是相当脆弱的,说没它就没了,对于小股民来说,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他们提前跑路。
于是,经历了一个礼拜的上涨后,杨氏地产迎来了一波大跌,从最高峰的150亿市值,直接掉到了101亿港币,跌幅看起来还是相当吓人的。
而秦浩早已趁机将手里的15亿港币换做了“筹码”,此前他推波助澜帮助杨氏地产上涨了一个礼拜,再放出小道消息打压股价,就是为了在高位套现,同时再低价抄底。
经过这么一换手,秦浩足足赚了3亿港币,当然他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赚钱,而是阻击杨氏地产。
杨氏地产眼见股价一泻千里,一边忙着辟谣,一边筹集资金随时准备托底。
不过辟谣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港股股民其实对内地企业并不了解,一旦形成固有印象是很难扭转的,何况杨氏地产的财报也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上市公司的财报其实都经不住仔细推敲,不出问题大家都装作看不见,爆出来再想把盖子捂住,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杨氏地产市值跌破100亿港币时,杨氏地产不得不宣布股票回购计划,以此来安定投资人的情绪。
随着杨氏地产5亿港币回购计划公布,杨氏地产的股价的确出现了一波上涨,不过大多数股民依旧采取观望态度。
更加让杨氏地产感觉不对劲的是,五亿港币回购计划完成之后,杨氏地产的市值依旧维持在100亿港币徘徊,时不时的还会跌破100亿港币,这让杨氏地产的掌舵人杨振华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正如他所料,第二天港股开市,杨氏地产的股价就一泻千里,短短一个小时内就暴跌了6%,市场上大量抛单没有人接盘,连带着引起了市场恐慌,大量散户再也没了持币观望的心思,连忙开始低价抛售割肉离场。
仅仅一个上午,杨氏地产的市值就跌破了80亿港币大关,这让杨振华寝食难安,杨氏地产赴港上市就是为了筹集资金的,为此他质押了大量杨氏地产的股份换取现金,一旦杨氏地产的股价跌破安全线,就必须向金融机构补足保证金,否则金融机构为了自身利息,就会进行抛售,那时候不仅杨氏地产不保,他还会因此欠上巨额债务。
事已至此,杨振华只能硬着头皮四处筹集资金回购股份救市。
殊不知,就在这个过程当中,秦浩再度完成了一轮换手,此前的18亿港币变成了25亿港币,之后,秦浩开始在市场上大量买入杨氏地产股票,短短一天时间就超过了5%,按照港股规定,需要进行举牌公告。
此时,杨振华才知道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谁,倒也不是他消息不灵通,而是秦浩对于港股市场来说,太陌生了。
举牌之后,秦浩再无顾忌,开始跟杨振华在股市上争夺杨氏地产的股票。
杨振华一时也吃不准,秦浩究竟是想要争夺杨氏地产的控制权,还是看着有便宜占,所以趁机捞上一笔。
不过,很快,杨振华就明白秦浩的用意了,因为短短两天时间,秦浩手里的杨氏地产股份已经占了总股份的23.2%,已经成为杨氏地产的第二大股东,只要再让他收购6.8%的股份,就可以发起全面要约收购了。
这下杨振华彻底慌了,一旦秦浩发动全面要约收购,他很有可能失去杨氏地产的控制权,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这些年他通过杨氏集团对一些官员家属行贿的事情也将会曝光,到时候,不仅仅是杨氏地产,杨氏家族所有的产业都会受到殃及。
杨振华不得不通过中间人找到秦浩。
“客套话就不必了,杨总约我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杨振华惊讶于秦浩的年轻,同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秦总跟杨家有仇?”
“算是有些过节,深仇大恨倒是算不上。”秦浩轻描淡写的道。
杨振华更纳闷了:“既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要这样针对杨氏地产?”
“因为,我想看看,你儿子杨澄没了富二代这层光环后,还能不能像以往那样高傲。”秦浩说完也不理会杨振华的反应,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