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发现,秦浩家的鸡圈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喂的东西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普通的米糠。
“咦,这是什么?”
直到秦浩拿出一个罐头玻璃瓶,从里面往鸡圈倒入一团“泥土”。
“是蚯蚓!”
何家文看着泥土里不断蠕动的蚯蚓被几只母鸡哄抢一空,顿时醒悟过来。
“鸡吃蚯蚓就能多下蛋吗?”张秋芳疑惑的问。
秦浩笑着说道:“鸡蛋绝大多数成分是蛋白质,而蚯蚓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有效促进禽类的生长,也能有效提高禽类的产蛋率。”
说完,又看向何家文:“科学饲养,也是一门学问。”
何家文嘴唇微动:“好啦,我不会放弃学习的。”
此刻,内心多有触动的还有张秋芳姐弟,回去的时候,张秋芳对弟弟叮嘱道。
“秋林,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学,别受学校其他人影响,就算将来高考不恢复,你也不能放弃学习。”
张秋林连连点头:“嗯,我知道了姐。”
用了秦浩的方法后,何家跟张家的几只母鸡相继在一周之内开始产蛋,这也让两家人都十分高兴。
何家欢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妈,昨天三个蛋,今天四个蛋,老五还小,刚好咱家一人一个,咱们做水煮蛋吃吧?”
何家艺也是两眼放光。
然而,刘美心的话却像是一盆冷水给她们浇了个透心凉。
“想啥呢,还一人一个水煮蛋,什么家庭能这么吃,老二拿一个鸡蛋去做个蛋花汤解解馋得了,剩下的攒起来,回头换油、换糖什么的用得着。”
“啊~~~”
第1155章年冬
有了三家养鸡的成功经验,很快巷子里的各家各户都心动了,一个个提着礼物来到秦家,想要弄些小鸡回去养。
周桂兰这时候才醒悟过来当初秦浩为什么要留一只公鸡。
“我就说咱儿子做事情准没错吧,你看这些东西,都是来求鸡苗的。”秦红旗笑得合不拢嘴。
周桂兰含笑点头:“是,我鼠目寸光行了吧。”
“也多亏了咱儿子留下这只公鸡,要不然那小心眼的还以为咱们就只顾自己,不给他们养鸡呢。”
这时候,秦浩跟何家文从外面回来,看着堂屋堆满了各种礼品,光是水果罐头就有好几兜,半开玩笑的问。
“爸,你升官了?都有人开始巴结你给你送礼了。”
秦红旗乐了:“升什么官,这些东西都是街坊们送来求鸡苗的。”
秦浩闻言却是眉头一紧:“爸,这些礼物还是还回去吧。”
周桂兰一听不乐意了:“还回去?为什么?”
“按照政策,养鸡只要不超过五只,就没事。”
秦浩摇头:“你们忘了之前咱们养鸡被举报的事了?”
“这种事可大可小,咱没必要为这点蝇头小利冒这么大险,再说这点东西能值多少钱,咱们不收钱,街坊邻居是不是就欠咱家一个大人情?”
钱债好清,人情债可就难还了,特别是在这种熟人社会,有债不还,那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以后家里再碰到困难,想让别人伸手帮忙可就难了。
“嗯,浩子说得有道理,把东西退回去。”
秦红旗拍板道。
“原封不动的退回去人家面子上不好过去,把这些礼品换一换,按照价值差不多的送回去,就当是礼尚往来了。”
周桂兰这下算是彻底服了:“以后咱家大事都听浩子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秦浩用家里的鸡蛋又孵化了十几只小鸡崽,这回有了母鸡就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让它们自己孵,只要稍微照看一下,别让它们把刚出壳的小鸡崽踩死就好了。
然而,就在这天三家邻居过来接小鸡崽回去时,市场稽查队的人又来了。
“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我们家贩卖鸡苗了?”
面对秦浩的质问。
稽查队的人指着十几只小鸡崽:“这就是证据,容不得你们抵赖。”
“没错,还有这些来买鸡苗的都是人证!”
秦浩冷笑道:“贩卖得有交易才叫贩卖,这些鸡苗我们都是免费送给街坊邻居养的,怎么能叫贩卖?”
“没错,我可以证明,人家就是单纯母鸡孵出小鸡崽养不了,怕违反政策,送给我们养的,哪来的买卖,你们可别冤枉人。”在场的街坊邻居纷纷帮忙解释。
“我也可以证明。”
“你们稽查队整天吃多了没事干。”
稽查队的人见状梗着脖子道:“我们是接到举报才来查证的,你们不要胡搅蛮缠。”
“举报?那你倒是说说,是谁举报的,敢让他们过来当面对质吗?”秦浩心中一动,上次举报还可以说是街坊邻居眼红,可这回街坊邻居都有好处,肯定不会乱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见稽查队不吭声,秦浩继续施加压力:“举报也是要负责任的,要不然大家都随意举报,社会工作还做不做了?”
“就是,让举报的人出来当面对质!”
“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混蛋总盯着咱们巷子。”
在街坊邻居的一致声讨下,稽查队最终还是把举报的人给带来了。
果然,就是汤婆子。
汤婆子咬牙道:“是我举报的又怎么样,我亲眼见到这些人给你们送礼,就算你们没收钱,肯定也收了礼。”
都不用秦浩站出来,街坊邻居纷纷指着汤婆子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只看到我们送礼,怎么没看到人家把回礼,我们送礼单纯就是街坊邻居的礼尚往来,跟买卖鸡苗压根就不沾边。”
汤婆子一听就大叫不可能:“哪有到嘴的肥肉吐出来的,你们肯定是怕受牵联才这么说的。”
“汤婆子,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呢,老秦高风亮节,帮我们孵化鸡苗,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就算是拿到上面去说,那也是要受到表彰的。”
“就是,以为谁都跟你们汤家似的,不是占公家便宜,就是想着怎么整人,人家老秦的思想境界可比你们高多了。”
被街坊邻居这么吹捧,秦红旗一张老脸羞得通红,同时暗自庆幸,要不是听了儿子的,只怕这会儿他就在稽查队的审讯室里待着了。
“又是你,看样子这些年你们汤家压根就没有好好反省,明天我就向党组织汇报这件事!”何常胜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
“我跟你一起。”秦红旗也附和道。
汤婆子如遭雷击,脚下一软直接瘫在地上,嘴里念叨着:“不可能,怎么会没收东西呢。”
“这事跟我爸妈没关系,举报诬告的是我,你们冲我来。”
汤为民挤进人群,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不,这事跟他没关系,诬告的是我,你们要抓抓我。”汤婆子一下扑在汤为民身上。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这时候汤幼民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他恶狠狠的瞪着在场众人。
“你们活该,要不是你们,我爸也不会天天写检讨,我哥也不会找不到工作,你们给我等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杀了你们!”
原本对汤家母子还有些同情的众人,瞬间炸了锅。
“这是汤家老二吧?小小年纪这么阴毒,长大了还得了?”
“你看他那眼神,跟狼崽子似的,说不定长大了真敢杀人。”
汤为民也不可置信地看着弟弟,汤婆子也醒悟过来,赶紧按着汤幼民的脑袋给众人道歉。
人群中,汤为民的目光不自觉落在何家丽身上,不过很快就避开了,此时此刻的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最终稽查队把汤婆子带走,惩罚她扫大街,一连扫了一个月,虽然有大儿子汤为民帮忙,但吹了一个月的冷风也着实大病了一场。
另外,工厂那边也对大老汤做出了处罚,让他连续一个月当着全场工人的面做检讨。
接连折腾了一个月,大老汤也跟着病倒了,汤家老二还是半大小子,老三才四岁,家里的重担就全都落在了汤为民身上,没办法汤为民只能到处借粮借钱,可大老汤平日里得罪的人太多,非但没借到钱还遭了不少羞辱。
这天,一大早,汤幼民起床撒娇,看到一个背影从门口一闪而过,然后家里就多了一个信封。
汤为民打开一看是一叠零钱,加在一起有五块多。
“幼民,看清楚是谁了吗?”
“没,我就看到一个穿着红袄子的从院子外面跑过去。”
“红袄子?”
……
转眼1971年的冬季如约而至,由于养了鸡,攒了不少鸡蛋,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憧憬着过个肥年,大人们手头上宽裕了,自然也舍得给孩子买东西。
不过像何家这种五个孩子的大家庭,依旧只能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今年老大、老二都做一身新衣裳吧。”
刘美心话音刚落,立即遭到了何家艺的抗议:“凭什么?”
“大姐每个月给家里上交三分之二的工资,对家里有贡献,我就不说什么了,可二姐不也没工作在家待业,我俩现在身高都差不多了,凭什么给二姐做不给我做?”
刘美心瞪了何家艺一眼:“这个家你来当好了。”
“瞧把你给能的,一年到头就那么点布票,做两身新衣裳都不够,还是我拿鸡蛋换了点布票凑的,你长得高怎么了?那你也是老三,谁让你不早点出生的,这就是命。”
何家艺更不乐意了:“那我这辈子就只能穿大姐二姐的旧衣服了呗。”
“唉,在咱家还真就只能这样,谁让咱家孩子多呢,你要穿新衣服也行,等你长大了,嫁出去,你男人要是有能耐,让你天天穿新衣服我都不说什么。”
“好,我将来一定嫁个有能耐的男人!”
说完,何家艺冒着大雪就跑了出去。
何家文踩着雪窝子追到巷口,冰碴子钻进布鞋里刺得脚踝生疼。何家艺蹲在槐树下团雪球,眼泪珠子砸进雪里冻成冰粒子。
“老三,你也别怪咱妈,咱家的条件你也清楚,咱妈是怕这个口子一开,老四、老五都闹着要新衣服,咱俩身段差不多,等衣服做好了,给你穿。”
何家艺吸了吸鼻子:“哼,我不是为了一件衣服,我就是觉得不公平,从小到大我穿的都是你跟大姐替换下来的旧衣服,就因为我是老三晚生了两年,家里什么好事都轮不着我,吃亏的事都是我来干。”
何家文苦笑:“老三,我知道你觉得不公平,谁让咱家孩子多呢,只能希望咱妈这回怀的是个男孩吧,要不然说不定还会有老七……”
何家艺哼声道:“那也跟我没关系,反正到时候我都嫁人了。”
“行啦,回去吧,外面怪冷的,你看你脸都冻红了。”
“我不,我去浩哥家。”
“好吧,那咱们一块去。”
二人轻车熟路的来到秦家,刚准备往里屋去,却见秦浩正在厨房里忙活着什么。
“浩哥,又做什么好吃的呢?”
何家艺搓了搓冻僵的手,拉着何家文进了厨房。
拍掉何家艺到处翻找的手,秦浩蹲下身子,用干净的毛笔给几个鸡蛋刷油。
“浩哥,你这是在烤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