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卫平含笑抿了一口茶水:“这块试金石的强度可不低啊,就看他能不能啃下来了。”
一阵微风吹过,对战表最上面一页被翻了过来,露出下面一页的选手资料。
周涛,男,1963年1月出生,参加过三届全国少儿围棋大赛,最好成绩止步于16强。
比赛区,裁判在重申了比赛规则后,宣布正赛正式开始。
“周涛,请多指教。”
“秦浩,开始吧。”
秦浩直接从棋盒里抓了一把棋子放在棋盘上。
周涛皱了皱眉,对秦浩的“傲慢”有些不满,犹豫了一下,从棋盒里捻出一枚棋子:单。
猜错,秦浩拿到了执黑先行的权利。
“点三三。”
面对秦浩有些怪异的先手,周涛选择了近身肉搏:“四之三,贴!”
主席台上,陈祖德跟聂卫平一直在观察着秦浩跟周涛之间的对局,前面三十手,双方下得都很快,但是过了三十手后,周涛落子的速度明显变慢,到了五十手之后,陷入长考的时间就越来越多。
陈祖德对聂卫平道:“看样子这孩子对围棋的理解比我们想象中要强上不少。”
落子速度跟棋力其实没什么直接联系,但进入中盘阶段,还能做到几乎不假思索的落子,要么是对围棋一窍不通,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足够信心,很显然,秦浩是后者。
果然,也正如陈祖德跟聂卫平所料,到了120手左右,周涛就满头大汗的选择了弃子认输。
等裁判将棋局记录下来后,宣布第二盘开始。
陈祖德跟聂卫平就找到裁判要来了这盘棋。
“这孩子的棋,杀气好重。”
“我现在有些同情周涛这孩子了,今年是他最后一年,却碰到了这样的对手。”
聂卫平皱了皱眉:“你说这孩子的棋是跟谁学的?”
“跟谁都不太像,不好说。”陈祖德摇头道。
“而且,你发现没有,这孩子虽然开局都是下在点三三,但是每一盘定式都不一样,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用什么定式。”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定式,咱们没见过。”
就在陈祖德跟聂卫平研究秦浩的棋路时,他跟周涛的第二盘棋也已经结束了。
周涛双目通红,眼眶含泪,万分不甘地将一把棋子放在棋盘上。
“我认输。”
在裁判宣布获胜晋级之后,秦浩正要离开,却被周涛叫住。
“小孩,你今年多大了?”
“再过五个月十岁。”
周涛闻言惨笑:“不到十岁……难道我真的没有天赋?”
秦浩想了想,放弃了安慰对方的打算,围棋这条赛道不是天才根本就走不通,对方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还只有这个棋力,说明他不适合吃这碗饭,还不如就此改行,说不定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获得更好的机会。
作为第一位晋级的选手,也引起了不少场外教练、老师的关注,但是他们问了不少人,都对秦浩这个名字很陌生,就更不要说对他的棋风有什么了解了。
京城电视台的记者看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找到秦浩。
“能简单做个采访吗?”
“嗯。”
“小朋友你叫什么,今年多大?是第几次参加全国少儿围棋大赛?”
“秦浩,还有五个月满十岁,今年是第一次参赛。”
“哇,这么小年纪就能进入48强,真是了不起,那小朋友对这一届比赛有什么展望吗?”
“拿到第二名吧。”
记者疑惑的问:“为什么是第二名,不是冠军呢?”
“第二名的奖品是电视机,我们家正好缺一台。”
记者:……
第1050章 被大魔王支配的恐惧
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结束比赛,记者也开始采访其他选手,特别是一些原本就小有名气的选手。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说起了秦浩要拿亚军把电视机带回家的“豪言壮语”
这下秦浩可就彻底“出名了”。
在这个获得冠军,也要把荣誉归功于集体的年代,这已经不能用“狂”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嚣张。
上海头号天才种子选手,只有12岁的钱宇平就表示,如果他在下一轮遇到秦浩,将会让对方这一届比赛止步48强。
选手、教练、老师也都听说了有这么一个狂到没边的选手。
有时候秦浩在招待所还会碰到有人喊他“第二名那小孩”,语气里多少有些嘲讽的意味,对此秦浩不以为意,别的孩子整天在招待所努力提升棋力时,秦浩利用休息时间把京城的逛了一遍,还给林栋哲买了一个魔方,不过临行前宋莹给他塞的二十块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24强赛,吴越跟王阳都惨遭淘汰,能够闯进24强的对手都是硬茬子,这倒也符合刘宏的预期,不过吴越跟王阳还是哭得稀里哗啦,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讲,这样的比赛确实略显残酷。
而秦浩依旧是在中盘强势击败对手,顺利晋级12强,而且这一轮的对手还是一位京城本地小有名气的天才少年,这也让此前那些想要看秦浩笑话的人,意识到秦浩或许真的有获得第二名的实力。
比赛结束时,陈祖德冲聂卫平低声道:“你说这小子该不会真的为了一台电视机,闯进决赛然后故意输掉吧?”
“很有可能,你看他的表情,像是在乎别人看法的样子吗?”聂卫平眼神飘向秦浩所在的方向。
陈祖德顺势看了过去,看到刘宏正在安慰哭得跟泪人一样的吴越跟王阳,而秦浩站在一旁的树荫底下,百无聊赖地靠着一棵桃树眯着眼打盹。
“这孩子还真是有个性。”陈祖德摇头苦笑。
这点聂卫平深表同意:“就跟他的棋一样。”
说到棋,陈祖德正色道:“这小子的棋力确实很强,前150手至少是国手的水准,就是不知道他官子阶段的能力怎么样。”
“年轻一辈这些孩子里,或许也只有钱宇平、芮乃伟跟马小春能跟他有一战之力了。”
聂卫平手里折扇一收,正色道:“接下来就是12进10的小组赛了,他们四个必然会被分到一组,到时候是真金还是样子货,就一目了然了。”
12强之后会进行抽签,六人一组,组内逐一对战,战绩最差的一名淘汰,剩下的10强将会获得进入中国棋院少年班的资格。
之所以没有采取一对一淘汰的赛制,主要也是为了考验棋手的综合能力,毕竟每个人的棋风都不一样,难免会遇到相克的,积分制完全靠硬实力了,可以看得出来,中国棋院对这次选拔还是很下了一些工夫的。
秦浩跟马小春再度分到了一组,这让胡海洋很是郁闷,虽说每组只淘汰一个人,可排名靠前的选手是可以挑选下一轮另外一组的对手的,跟秦浩分在一组,等于小组赛还没开始,马小春就先掉了一分。
不过马小春并不在意,他反倒是觉得能够再跟秦浩下一盘棋也挺好的。
第二天,小组赛开打。
秦浩第一轮的对手是个川府孩子,说话都带点川府口音,一坐下就扬言要击败秦浩。
结果,才下到136手,他捏着黑子的手就悬在半空,足足两分半钟都没有落子,然后毫无征兆的哭了起来。
弄得裁判一个劲的朝秦浩看,他印象里,这已经是第三个被秦浩下哭的对手了,其中还有一个小女孩。
陈祖德见状也是摇头不已:“现在这孩子怎么动不动就哭,心理素质也太差了点。”
然而,等到裁判判定秦浩获胜,聂卫平拿来双方的对局后一看,陈祖德就知道自己错怪那个川府孩子了。
“这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也难怪那孩子抵挡不住。”
围棋比赛里最绝望的是什么?是明明棋盘里还有很多位置可以下,但你却发现,不管下在什么地方,你都没有赢的机会。
而且,你明明什么错都没有犯,甚至还下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却还是毫无胜算。
接下来的三轮,秦浩依旧表现抢眼,都是中盘获胜,获得了四战全胜的战绩,马小春同样也是全部获胜,二人并列第一。
另外一组的战况也差不多,钱宇平四战全胜,而芮乃伟由于输给了钱宇平,三胜一败,位列乙组第二。
甲乙两组最后一场比赛,毫无疑问,秦浩跟马小春的对战最具看点,不少教练、老师,还有中国棋院的国手、领导都前来围观。
当然,肯定不能近距离围观,而是在附近找个高处观望。
陈祖德跟聂卫平也不例外。
一旁的王汝南见他们两个只顾着窃窃私语,调侃道:“你们什么时候对后辈棋手这么上心了。”
陈祖德跟王汝南曾经一起下放过,关系很好,于是笑骂道:“说得好像我们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一样,你这是要给我们开批斗会啊。”
“这可是强强对决,说不定就是决赛的预演,值得一看。”
聂卫平比二人小了十几岁,算是晚辈,平时跟陈祖德关系好,私底下嬉笑怒骂,公开场合还是保持了恭敬的。
“开始了,看棋,看棋。”
赛场中,秦浩跟马小春相对而坐,猜子结果是秦浩执黑先行。
依旧是标准起手:点三三。
马小春立即对应一手:星位。
双方开局之后下得都很快,几乎是不假思索,自从上次接连输给秦浩两盘之后,马小春就一直利用空余时间研究秦浩的棋,这次他也是有备而来,开局的五十手,他已经过了很多遍。
观战的陈祖德冲聂卫平笑了笑:“这俩人杀气都很重啊。”
聂卫平含笑点头:“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马小春好像憋着一股劲,难道之前他们有什么恩怨?”
很快双方就过了五十手,进入中盘阶段。
马小春落子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秦浩依旧还是不假思索的落子。
在附近观战的都是懂棋的,教练也好,老师也好,还有中国棋院的国手们,都不禁为二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棋力感到不可思议。
“这批孩子现在都这么厉害了?”
“好家伙,就这前面七十手,要不是提前知道,我肯定以为是在全国围棋竞标赛上。”
“后生可畏啊,我不如他们。”
聂卫平冲陈祖德笑了笑。
“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到压力?”
陈祖德意味深长的道:“他们就算再厉害,成长起来起码也得五年之后,再过五年弄不好我就退役了,反倒是你,正值当打之年,小心后浪把你这前浪给淹没了。”
“怎么,这就服老了,不像你风格啊。”聂卫平压根不接招,继续调侃。
陈祖德笑骂:“少装蒜了,你现在心里应该很慌了吧。”
二人相互调侃之际,秦浩跟马小春的对局已经进入中盘尾声。
150手,秦浩的黑子落在:六之十的位置。
马小春的脸色瞬间大变。
观战的人群反应两极分化。
“这是不是一手败招?”
“怎么会下在这里?头昏了吗?这不是把左下角全部让给白棋了吗?”
“扯淡,你们懂不懂棋啊,这明明就是一招妙手,一旦白棋的精力被左下角牵制住,中盘这块就可以把黑棋左右两边两条大龙连接起来,到时候白棋就只剩下左下角那一小片,其他三路都被牢牢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