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在羞诗炖。”
欧扬诧异得不得了,目光转向海面,却怎么都看不到军舰的影子:“老米在这边的领海是12海里么?”
有一种说法,是老米的领海只有3海里,但那都是老黄历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改成了12海里。
“问到点子上了。”罗晖语调轻快,“不过航行自由嘛,特殊时期,靠近一点情有可原。”
欧扬恍然大悟:“懂了!”
很多人都不大了解航行自由这个说法,简单点讲,老米每一次往咱们家门口钻,用的都是这个借口。
如今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置其人之身,就问老米郁不郁闷就完了。
欧扬还想再争取一下:“那这样,步枪上交,保留手枪可以吗?”
罗晖气笑了:“欧扬,你怎么就这么轴呢?规定就是规定,不能因为任何人而例外,懂吧?”
欧扬沉默,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好吧,抱歉,我知道是我的问题,就是……就是……”
“没关系,不用解释,我能理解。”罗晖安慰,“把我换成你,也一样没安全感。”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终于挂断电话。
转身走回去,欧扬迎上朱、江二人的目光,无力地耷拉着脑袋:“交吧。”
江雨薇感觉交不交枪没什么大不了,痛快地交了上去。
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姓名,登记枪支型号和枪号,连究竟有几发子弹都数得一清二楚。
朱一鸣忍不住道:“用得着吗?收起来不就得了?”
他早就注意到了,其他人交枪的时候,简简单单登记一下就完了,怎么轮到他们几个就这么费事?
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回答:“当然用得着,只要还在老米这里,这些枪就是你们的私人财产,只是集中到我们这里保管而已,什么时候离开米境,才是你们彻底和它们告别的时候。”
朱一鸣不禁莞尔:“你还挺幽默!”
说着把枪放到桌上,发现这是一支只装备老米飞行员的GUA-5A,几个人面面相觑:“这个,能说一下这支枪的来历吗?”
“这个啊,是从老米一架失事的直升机里找到的,和枪一起还有个救生包。”
“时间地点呢?”
“新伊甸园。”欧扬说,“这支枪是在新伊甸园的飞机上拿到的。”
几个工作人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压住心中的好奇,不再询问这支枪的来历。
夭寿,这特么是我们能知道的么?
欧扬交出步枪,不等对方询问就主动回答:“新伊甸园……”
“好了,不用说了!”工作人员赶紧阻止,迅速登记枪号。
欧扬又交出M500和格洛克,最后依依不舍地拔出藏在腋下的43。
枪离手的一瞬间,他的心里空空荡荡,就跟缺了一块似的。
“这么多?”工作人员很是不可思议,很想知道欧扬身上是不是还藏着没交出来的武器。
“这算什么?”朱一鸣一副你也太见多怪的模样,“我们还有巴雷特和大菠萝,可惜,都在路上扔了。”
几个工作人员又懵住了,这几个家伙哪来那么多武器?这是打劫了武器贩子么?
他们没再问,却都把三人组的信息记在心里,交班后立刻打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三人组的情况。
他们了解的情况有限,无法作出客观评判,这种让人头秃的事情,还是交给上面头疼好了。
交出武器后,欧扬等人总算进入营地,不过即使是在隔离区,三个人也是单独隔离。
朱一鸣抱着脑袋,整个人倒在床上:“欧扬,你说你瞎说什么大实话,你看看,把咱们当成危险分子了吧?”
“去你的,枪都交了,危险啥?”欧扬也躺下来,始终有种众目睽睽之下扒光了衣服的感觉。
极度缺少安全感。
“我是提醒你!”朱一鸣强调,“不该说的就别往外说!”
“好了好了,你们俩吵什么,咱们都心平气和的,冷静一点好吗?”江雨薇无奈地叹气,“你们俩都多大了,还跟小孩一样怄气?”
朱一鸣压根儿不承认:“谁怄气了?”
欧扬正要说话,屋门忽然被敲响,三个人瞬间安静下来。
欧扬腾地坐了起来:“谁呀?”
“欧扬,是我!”段书勋的声音。
打开门,除了段书勋,另外还跟一个人。
那人戴着面罩,看不清长相,但露在外面的肤色偏黑,短发,眼睛非常有神,令人印象深刻。
段书勋先介绍了欧扬等人,然后才介绍身后那人:“这位是陆维,上面派来的……小路,有什么话你们自己交流,我就先走了。”
路维非常客气:“您忙您的,甭管我。”
“那好!”段书勋又和欧扬等人打了声招呼,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门关,路维开门见山:“你们好,上面安排我来接你们。”
“接我们?”欧扬怔住,“不是隔离吗?”
“是隔离,但不是你们想的那种隔离,也不是在这儿。”路维说,“我是华佗号上的工作人员,奉命接你们到船上去。”
欧扬一脑门子问号:“华佗号?医疗船?”
用古代名医命名,这指向性也太明显了。
“对,就是医疗船。”陆维点头。
“那是不是还有扁鹊号?”朱一鸣好奇地问。
陆维笑了:“不止,还有李时珍号、张仲景号和孙思邈号,一共五艘,都在老米这边。”
欧扬虽然相信段书勋,可心里多少有点不托底:“我想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陆维说。
欧扬再一次把电话打到罗晖那里,立刻得到罗晖的确认。
得,没什么可说的了,三个人带上随身的行李,跟在陆维身后出了隔离区,登上一架白色涂装,画着红十字的救援直升机。
陆维关紧舱门,直升机立刻起飞。
朱一鸣感慨:“刚到就走,也真是没谁了。”
陆维看了一眼探测器上的读数,一把掀开面罩,露出一张黝黑且精悍的脸。
朱一鸣眨眨眼睛:“你就不怕被我们几个传染?”
陆维笑了,很阳光:“我也是免疫者,戴这个东西不是为了保护我自己,而是为了保护其他人。”
朱一鸣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什么意思?”
陆维脱掉防护服:“咱们在这边有五艘医疗船,但只有两艘承担医疗任务,余下的三艘,都是打着医疗的名号研究幻肺菌。”
三个人多少都有点吃惊,欧扬立即问道:“船上的人呢,都是哪儿来的?”
两艘三级船,三艘四级船是吧?这事他知道!
陆维反问:“你说的是工作人员,还是研究对象?”
“当然是工作人员。”
“都是从国内来的志愿者。”
“自愿?”欧扬肃然起敬。
医疗船不是普通船,只有军方才有这东西,不用问也知道,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东大派过来的。
这么严重的疫情,万里迢迢的赶到这边,什么时候疫情结束,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就算是铁石心肠,心中也得生出几分悸动。
飞机越飞越远,海岸线逐渐消失在视线尽头,舷窗外只剩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
没多一会,一艘大船进入视线,船头挂着己方的旗帜,还能看到甲板上有人活动。
但甲板被彩钢板分隔成一个个小小的方格,一个方格里只有几个人。
陆维主动介绍:“这是一艘二级船,正在接收岸上送过来的人员,等人齐了就往板岛上送。”
“板岛?这什么破名字?”朱一鸣诧异地吐槽。
“就是收留在米同胞那个岛,都说那里是回家的跳板,所以取了这么个名字。”
“噢,这样啊!”朱一鸣明白了,“还挺贴切!”
说话间,一艘从头到尾漆成白色的大船进入视线,它比刚刚那艘船小得多,但船头船尾画着超大号的红十字,左右两侧挂着求生艇,船上还有各种设备,以及停机坪,一看就比刚刚那艘船先进得多。
“这就是华佗号了。”陆维自豪地说,“一会儿降落之后,先带你们检查一下身体,然后再说别的。”
朱一鸣立刻警觉起来:“检查什么?为了研究我们几个做准备么?”
陆维顿时无语,如此清奇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第285章 工作安排
朱一鸣的话吐槽直击痛点,或者说,每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免疫者,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的怀疑。
陆维叹了口气,强忍翻白眼儿的冲动:“研究你们干什么?你们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过,确实也有一些研究需要你们配合,但是研究的短期目的是如何预防幻肺菌,长期目的是治愈幻肺病,和免疫者有关的研究,只占所有研究项目的很少一部分,懂吗?很少!”
“哎哎,你急什么!”朱一鸣没心没肺地笑,“我就是随便问问。”
“我没急。”陆维稳定情绪,“实话跟你们说,咱们这条船上收治了大量感染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
他顿了顿又道:“船上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你们也知道,普通人接触感染者太危险了,就算穿上全套的防护装备,也有可能被感染,所以我们非常需要你们这样的免疫人员参与研究工作……放心,不白干,同工同酬,另外还有补助。”
朱一鸣很是意外:“这么好?”
“没办法,免疫者太少了。”陆维说。
说话间,飞机已经飞到华佗号上空,缓缓降落在飞行甲板上。
甲板上空无一人,三人组在陆维的带领下进入船舱,一边走一边介绍:“船上的规矩,向前的时候走右舷,向后的时候走左舷,走舷梯的时候先上后下,晚上必须走内通道,没有紧急情况不准跑,晕船必须随身带塑料袋,夜里不准上甲板,不然掉海里都没人知道……”
一大堆规定听得三人组头昏脑胀,欧扬斜了陆维一眼,心说这是连装都不装了是吧?
陆维刚刚说的那些规定,都是军舰上的规则,华佗号的身份当场实锤。
进入船舱后,沿着通道走了几分钟,总算见到其他人。
在陆维的陪伴下,三个人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不管常规的还是不常规的,统统查了一遍,连CT和核磁共振都体验了一次。
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江雨薇的问题最小,依旧是内分泌失调。
朱一鸣的情况有点复杂,医生拿到检查结果后,立刻询问他肚子上的刀口是怎么回事。
听说是挨了一枪,还切除部分肠道后,在场的几个医生全都皱紧了眉头。
朱一鸣忐忑地问:“大夫,我没什么事吧?”
医生在刀口上轻轻按了几下:“你没发现手术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确实有。”讳疾忌医要不得,朱一鸣像个小学生似的,老老实实地回答,“刀口里面总是有那种暗暗的疼,不明显,但一直有,再就是刀口愈合之后,总是拉肚子。大夫,我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