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紫菜蛋花,主食是米饭。
光是闻到饭菜的香味儿,三个人就食指大动,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他们都快记不清,上一次好好吃饭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段书勋热情地招呼:“哎,这边条件有限,除了土豆就是圆葱,实在没什么好东西,大伙别见怪!”
“不见怪不见怪,吃这么好,有什么见怪的!”闻着熟悉的味道,朱一鸣肚子里咕噜噜乱叫,满满地给自己盛了一大盘。
欧扬和江雨薇也好不到哪儿去,等到一口家乡菜送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味蕾上绽开,仨人感动得差点没哭出来。
从来都没想过,普普通通的家常菜这么好吃!
没办法,实在是太想这一口了,搞得其他人全都探头探脑地往这边看。
狼吞虎咽地吃了个七分饱,三个人才放慢速度,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朱一鸣满足地拍拍肚皮:“哎,也是咱们运气好,出来遇见的第一个城市就有咱们的办事处!”
段书勋微笑回应:“不是运气好,是每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米国城市,都有咱们的办事处,你们去了别的地方也一样。”
三个人头顶同时冒出问题,惊诧地看向段书勋。
“每一个城市都有?”欧扬有点不敢相信,“老米愿意?”
老米一天到晚防这防那,怎么可能允许东大的办事处遍地开花?
段书勋吃了口茄子:“老米当然不愿意,但是老米愿不愿意重要吗?”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欠揍呢?
江雨薇也问:“这得派驻多少人啊?你们就一点不担心感染?”
“没事,我们的防护做的非常到位,除了个人防护装备,车上和室内也有相应的防护设备。”说到这里,段书勋指向角落,“看那边!”
三个人一齐转身,却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一台和空调外机非常相似的设备。
“那是什么?”
“是孢子的过滤器,同时也是探测器和报警装置。”段书勋喝了口汤,“办事处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老米安装和维护这些设备。”
他自豪地说:“老米的城市能坚持到现在,全靠我们的产品支撑!”
三人组顿时恍然,原来是因为这个!
欧扬立刻追问:“那收集到的孢子呢,都哪儿去了?”
“沙莱顿还不是疫区。”
欧扬一拍额头:“抱歉抱歉,我这是在疫区呆习惯了。”
“没关系,不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段书勋说,“收集到的孢子,少量灭活之后用于科研,绝大多数都是集中起来,密闭之后高温销毁。”
欧扬更好奇了:“这么大的城市……我是说,和沙莱顿规模差不多的城市,一天得收集多少孢子?”
“几十公斤吧。”
“这么少?”
“不少了,这东西比棉花还轻,几十公斤就不少了。”段书勋放下筷子,餐盘里空空荡荡,“基本上,所有的安全区域都用我们的设备,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创造产值260多吨。”
“吨?”朱一鸣又迷糊了。
有用吨来衡量产值的吗?
段书勋赶紧解释:“我说的是黄金。”
“我去!”朱一鸣懵了,“二百多吨黄金?这是多少刀啊?”
“没多少,也就一千多亿米刀。”段书勋笑容矜持,“米刀贬值贬得厉害,要是按疫前的币值,没一千吨也得有八百吨!”
这是凡尔赛吧?肯定是凡尔赛!
一千多亿米刀呢。
好家伙,真是太不起眼了,老米一共才多少黄金储备
“不是,老米就甘心让咱们把钱赚走?他们就没仿制同类产品?”朱一鸣疑惑地问。
是个人就知道老米什么尿性,这么大的利益,哪有拱手让出去的道理?
“有,但价格高,产能低,完全没有竞争力。”段书勋明白朱一鸣想问什么,继续解释,“而且米国乱成这样,米宫有的是求咱们的地方,根本不敢得罪东大,更不敢用盘外招。”
“能详细说说么?”欧扬问,“你也知道,我们刚从疫区出来,这段时间基本上与世隔绝,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变化。”
“当然没问题。”段书勋还不清楚三个人的具体身份,但是能让大使馆主动打招呼,身份肯定没那么简单,所以他也想和三人组搞好关系,“用黄金结算是因为米刀贬值,而米刀贬值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我能提个问题吗?”朱一鸣弱弱地问。
“问就是了。”
朱一鸣不好意思地笑笑:“米刀贬值为什么会导致经济危机?”
欧扬和江雨薇也露出好奇的神色。
欧扬知道经济危机,可更深层次的东西从来没了解过,江雨薇则是完全不关心这方面的事,只是说到这儿了,才生出几分好奇。
“这个啊,怎么说呢?”段书勋有点挠头,“米刀是全球货币,国际结算都得用这玩意,米刀一旦贬值,物价就会上涨,成本畸高,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大概就是这样吧。”
“噢!”朱一鸣点头。
虽然还是不太懂,可又像听明白了。
欧扬强不到哪儿去,但他知道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公司裁员,失业率上升之类的。
历史书上说过,大萧条时期,领取救济的老米排成长队什么什么的,不就是失业导致的么?
段书勋继续:“因为米刀贬值贬得太厉害,各国不约而同的抛售米债,搞去米刀化,又加剧了经济动荡,以米刀为基础的国际结算体系彻底崩溃,而且是无法挽回那种。”
“毫不夸张地说,老米的影响力已经降到最低点,欧元和软妹币强势崛起,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但是老米为自保打出黄金这张牌,勉强算是缓了一口气,否则这个国家早就撑不住了。”
欧扬纳闷了:“老米有那么多黄金?不是挪用其他国家的黄金了吧?”
虽然老米用米刀收割全球,但老米的消耗也大,应该没那么厚的家底吧?
他曾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小伙伴都把黄金储备存在米国,所以,用黄金结算确实惹人怀疑。
“不知道,反正咱们的黄金都取出来了,结算金也从不拖欠,至于挪不挪用不关咱们的事。”
“其他国家没意见?”
“谁知道老米还有多少库存。”段书勋嘿嘿一笑,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别的地儿要么不敢来,要么被老米拒绝,但是咱们的账……老米还不、敢、赖!”
第270章 垄断与竞争
“啊舒服!”欧扬大字形摔在床上,夸张地叫出声来。
柔软的床、温暖的被,安全的屋,每一样都是在疫区里难以获得的享受,如今重新拥有,他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
朱一鸣把脑袋埋在被子里,使劲蹭了蹭,浑身上下透着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舒畅:“哎,说多了都是眼泪,搁疫区里那么长时间,咱们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什么叫失而复得,这就是了。
“谁说不是呢!”欧扬既唏嘘又感慨,“你说人这东西,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朱一鸣从被子里探出脑袋:“你又有什么人生感悟?”
“贪心不足呗!”欧扬翻身换了个更舒坦的姿势,“平时习惯的人啊,东西啊,总是觉得理所当然,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突然发现,哎哟,我从前怎么不知道珍惜呢?”
朱一鸣眨眨眼睛:“听你这意思,怎么跟失恋了似的?”
“去你的,我说的是那个么?”欧扬翻了个白眼,“我说的是这床,这被,还有这屋子!”
“那倒是。”朱一鸣赞同地点头。
和疫区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不过欧扬并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哪怕这里是自己人的地方,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存着几分警惕,因而始终把配枪带在身边。
特别是43。
除非离开米国,他才会交出配枪。
然而他自己,不说不明白,习惯了面对各种危险之后,需要多久才能重新适应平静的生活,若有机会返回国内,会不会出现创伤障碍之类的玩意。
回想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他总是想着合不合法,会不会惹来麻烦什么的,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没多长时间就把所有的顾虑统统抛在脑后。
为了活命,不论杀人还是放火,他什么都干得出来,如今安宁下来,反倒有点不大适应。
欧扬一阵胡思乱想,越琢磨越睡不着,干脆起床来到窗边,拉开窗帘注视窗外。
办事处的建筑不算高大,窗外的视野很窄,看不到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只有三五点灯光驱散些许黑暗,点缀着寂静的夜晚。
欧扬静立片刻,心底的不安慢慢平复
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抄起手机,拨通罗晖的电话,一连响了几声之后,对方才接起电话:“欧扬?怎么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遇上什么问题了吗?”
罗晖的声音低沉沙哑,透着无法掩饰的疲惫。
欧扬看一眼已经睡下的朱一鸣,低声道:“没事,我们已经到了办事处,和你报个平安。”
“没事就好。”罗晖松了口气。
“没事吧你?”欧扬问,“听着声音不太对。”
“没事,就是有点累,回头好好睡一觉就好了。”罗晖说。
大使馆的事务太多,包括罗晖在内,所有人从早到晚连轴转,说不累是假的。
欧扬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老罗,我想给家里打个电话,方便吗?”
罗晖叹了口气:“明天我帮你申请一下,应该没有问题。”
“好,那我等你的消息。”说罢,欧扬挂断电话,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有戏剧性,疫情爆发前,欧扬不仅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还能发视频,哪怕分处东西两个半球,也能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
后来虽然和家里断了联系,但在疫情扩散后,国内运营商第一时间宣布,所有在疫区里的通讯设备全部无限期续航,哪怕欠费也不停机。
再后来,这项服务扩展到所有在米人员,不论是否身在疫区。
数不清的在米人员因此受益,及时联系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
可谓功德无量。
可电话不停机,却不是所有通讯基站都能正常运转,人在疫区,哪怕有电话都没机会拨打。
另外,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网络业务全部单方面中断。
不是不能上网,而是无法和国内联系。
欧扬曾和罗晖谈起这件事,他觉得既然疫情已经扩散,就该一五一十地把真实的情况反馈回去,而不是掩耳盗铃,搞什么单向网络。
只有家里知道真实的疫区是什么样子,普通人才会有足够的危机感,继而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疫情的冲击。
然而罗晖告诉他,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局势。
在米同胞太多了,已经确定平安的人员倒是没什么,跟家里联系就联系了,可是那些残疾的、被困的、遇难的、下落不明的同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