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短短七年,从小兵爬到千夫长位置的人,不会在这样的大是大非上出现错误判断。
宋启山缓缓吸入一口气,声音不自禁压低许多:“你的意思是,我们将来或与仙人为敌?”
“不好说,未必没有可能。这次两国交战,让我实在看不透究竟为何,背后或有隐情。您常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觉得,理应有所考虑才是。”
宋启山嗯了声,儿子说的很有道理。
出手相助,却遭恩将仇报。
仙人的行事手段,与自己想象中大相径庭。
虽说宋家如今离修仙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但如果未来真要发生所担心的事情,早准备,永远比晚准备来的好。
伸手拍了拍宋念丰的肩膀,宋启山忽然笑起来:“你比想象中成熟多了,难怪能坐上千夫长的位置。”
宋念丰反倒有些诧异:“您怎么好像一点也不担心?”
宋启山摇头道:“你担心,是因为亲眼看到仙人出手,看到他们不合常理的行事。但咱们家与仙人并无利益冲突,就算真要对上,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有备无患没有错,但不要因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恐惧和焦虑。”
宋念丰怔然,随后深吸一口气,道:“爹说的是,是我着相了!”
金阙子的一番作为,让他对仙人产生了本能的畏惧和敌意。
这是不应该的,正如宋启山所说,双方目前并无冲突,又何惧之有呢。
一时计较,还能真一辈子缠着你不放吗。
宋启山又道:“不过他欲毁你根基,这事爹记下了,莫要再跟别人说。”
宋念丰听出了意思,知道若日后有合适的机会,父亲必然会动手替他出气。
虽然和仙人对上,说起来有些令人不寒而栗,但宋念丰此刻却没有半点担心。
他很清楚,论沉稳,父亲才是家里最稳重的那个。
绝不会因为一时的意气之争,去做不理智的事情。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说这些了。”宋启山示意了下里屋,问道:“可想好给那孩子取什么名字吗?”
阿琅至今无名无姓,只有个乳名。
以前可以,现在不合适。
宋念丰道:“家中长孙,自然要由您取名才是。”
宋启山没有拒绝,笑道:“到了他这一代,理应是承字辈。咱们家刚刚起步,正是开拓家业的时候,便叫宋承拓如何?”
这个名字,蕴含着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宋念丰心中明了,点头道:“那就这个名字。”
自此,那个在灵棚里对着王永良尸首,哭的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姓名。
宋家长孙,宋承拓!
不多时,宋念云来了。
她欢天喜地的急匆匆跑来,却又在两步外停下。
望着许久未见的大哥,宋念云轻咬贝齿,道:“我和娘做了七年米糕,最后都让二哥吃了去!你要赔我!”
米糕是宋念丰从前最爱吃的,所以谢玉婉和宋念云每年临近年关都会做一些,可惜每次到最后都进了宋念顺的肚子。
看着虽亭亭玉立,却仍是少女娇嗔的妹妹。
宋念丰问道:“要怎么赔?”
“罚你陪我们多吃些,罚你陪我们过年,罚你不许再离开那么久!”宋念云说着,眼眶已有些发红。
她承袭了宋启山的刚强,却也有女子的感性。
多年未见的兄妹,再次相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只是缺了宋念顺,总显得少了些什么。
宋启山便托人去找江云庆,打听宋念顺跑哪撒欢去了。
消息还没打探到,县太爷卢子桥先来了。
见了宋念丰,卢子桥便快步行来,躬身行礼。
“下官卢子桥,拜见宋大人!”
他的态度恭谨,完全没有半点虚假,两人实打实的官阶差距。
就算千夫长管不到县太爷,该遵从的礼节,也要做到。
看着从前来自己家,鼻孔朝天的卢子桥,如今也要这般客气,宋念云在旁边冲着宋念丰眨眨眼睛示意。
宋念丰失笑,而后拱手还礼。
卢子桥直起身子,满面笑容:“早就听说宋大人要返乡,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好在下官早早备了两份礼,也算赶上了。”
说着,卢子桥从身后师爷手中,取了几封文书。
“宋大人和宋老爷请看。”
对宋启山的称谓,也从宋家主变成了宋老爷,这位县太爷的性子,比多年前圆滑许多。
他展开手中文书,一一介绍。
第一份是固安村宗族联名呈请,也就是几家地主向县衙提交的《改庄名呈文》。
最下面是马家,许家,江家的署名。
理论上,这都是自愿的。
第二份是庄名红契,也就是盖了朱砂官印的地契。
《宋家庄地契》几个字,鲜艳至极。
有了这个,以后去收税,都得找宋家才行。
第三份则是官绘舆图,原本固安村的位置,如今已经改成了宋家庄标注。
卢子桥笑道:“这便是恭贺宋大人返乡省亲的第一份礼,改固安村为宋家庄!不知宋大人和宋老爷,可还满意?”
第56章 吾之下场
改村为庄,是在宋念丰回来前,卢子桥主动提出的。
宋启山当时说要先与贺周知通气,再跟村里几家地主商量下。
然而信件还不知是否送到,卢子桥却直接把庄契和官绘舆图都拿出来了。
宋启山只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卢子桥讨好的不是宋家,而是宋念丰这位六品武官。
仅从身份而言,一位六品武官的家乡,以其姓氏冠名为庄,并无不妥。
但宋启山还是更希望能在各方商量妥当后,再去行事,免得生出隔阂。
然而刚要出声,宋念丰却先开了口。
“卢大人这份礼,令人惊喜,不知该如何回报才好。”
卢子桥哈哈笑着:“宋大人无需客气,此事理应如此,理应如此啊!”
看着和卢子桥三两句,便把此事敲定的宋念丰,宋启山沉默不语。
儿子真的长大了。
此事对宋家来说,自然有很大好处。
且考虑到将来和仙人的瓜葛,越早形成自己的班底,越不容易吃亏。
很明显,宋念丰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会毫不迟疑的受了这份“礼”。
“这孩子……比我更果断!宋家想要发展的更快,需要这样的人主事。”宋启山想着。
宋念守也是类似的性格,不会像父亲一样,会顾忌太多人情。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该商量的事,绝不会多商量半句。
转头看了眼年仅十三岁,便吩咐众人铺设灵堂,行事井井有条的小儿子。
宋启山心里涌出一丝快意,有这两个儿子在,宋家未来数十年,不需要再忧虑什么了。
至于宋念顺,正在为宋家趟一条未来的路,跟宋念丰和宋念守完全不同。
卢子桥又拿出一份官图,道:“宋大人和宋老爷且看第二份礼。”
父子俩抬眼看来,只见官图展开后,只有两处地点标注。
一处是临安县,也就是县衙所在。
另一处,则是“宋家庄”。
两者之间,一条大道牵连,旁边标注了距离,宽度等。
卢子桥笑道:“第二份礼,便是由县衙修一条直通宋家庄的官道!”
这一次,连宋念丰都有些惊讶了。
官道修建,花费巨大。
从县衙到宋家庄,起码数十里路,没个大几千两银子下不来。
村里那条普通的三合路,都花了近千两呢。
若真能修成,宋家庄可就出大名了。
只是县衙哪来这么多银子?
又怎舍得掏这么多银子?
卢子桥自得一笑,道:“这有何难,说是官道,平日里若无公务,百姓也可行走方便。”
“沿途村庄,都愿意慷慨解囊,出银子出力。县衙不过牵线搭桥,实际花费并不多。”
这下父子俩都听懂了,卢子桥是借花献佛。
拿别家地主乡绅的钱,各村的人力,讨好宋千夫长。
说是自愿,实际上有没有威逼利诱,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事宋念丰不好擅自做主,便转头看来。
宋启山心中暗想:“若还是固安村,再大的官道也是无妨。但如果真改成了宋家庄,这条官道,便让我宋家成了众矢之的。”
思索一番后,他开口道:“卢大人好意心领,修路也无不妥,只是官道过于显眼。由我宋家多出些银子,修条宽敞点的普通路段即可,大人觉得如何?”
卢子桥没想到送上门的天大好处,宋启山会主动拒绝。
“宋老爷何须担忧,倘若谁有异议,本官自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