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78节

  当傀儡这个词在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贺复睿忽然一怔。

  他看着宋启山,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

  “太师……若朕执意传位于三皇子呢?”贺复睿试探着问道。

  宋启山直视着他,淡声道:“德不配位,必遭天谴,做个亲王,未必不是好事,陛下何必强人所难。”

  这话已经说的很直白了,你可以传位,但三皇子必定当不了皇帝。

  这一刻,贺复睿猛然想起当年自己是如何坐上龙椅的。

  是宋启山一手牵着他,把本已经坐了龙椅的贺明言赶下去。

  那时候,老太师只说了两个字:“起来。”

  于是,贺明言就起来了,再没机会坐上这个位置。

  多年来,贺复睿对宋启山,一直心存感激。

  若没有宋启山,他可能早就死在井下,成为无人问津的枯骨。

  心中的敬重,乃至敬畏,让他在想传位的时候,主动把这位活了一百多岁的传奇人物请来。

  可是到了现在,贺复睿忽然明白了。

  自己能当皇帝,不是因为四岁时展现了多么惊艳的本事,而是宋启山不想让贺明言当皇帝。

  仅此而已。

  殷悠宁母子俩,曾试过反抗,但他们失败了。

  宋念丰一个人,在王都城上,挡住了两营兵马。

  万人大军,不敢越过他的刀痕半步。

  宋家的人,拱卫着宋启山,杀穿三千城防军。

  这才有了他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

  如今,宋启山说,三皇子做不了皇帝,要做,只能十皇子做。

  其实他已经收到密报,内阁首辅林奕欢,联合诸多大臣意欲扶持十皇子继位。

  一开始以为是林奕欢自己的主意,现在看来,恐怕也是得了老太师授意。

  贺复睿心里,忽然激起了不满和抗拒之心。

  他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也曾暗中授意杀人全家,更曾御驾亲征,想要开疆扩土。

  只是天不遂人愿,至今为止,大周王朝屡屡战败,未失国土,却把面子丢的七七八八。

  贺复睿忽然想着,大周战败,和宋家是否有关系?

  那位令人敬畏的凉山王,一品大都统,把持兵权多年。

  曾经天下无敌,八王之乱都不能让他退后半步,如今为何胜不过周边几国?

  贺复睿的眼神,逐渐阴沉。

  内心有种冲动,立刻叫来皇宫最强大的禁卫,把宋启山抓起来。

  宋启山感受到了他的不满,以及压抑着的些许杀意。

  表情不变,声音也依然平静:“你太爷爷当皇帝的时候,我曾说过,做皇帝未必就是好事。可他说,这份诱惑,无人能挡,总归要过把瘾。”

  “陛下,您也算过把瘾了。好比人死如灯灭,何必再管身后事。”

  “灭了灯,即便添了灯油再亮起来,还是那盏灯吗?”

  “刚刚熄灭的灯盏,尚有余温。可若被打翻了,打碎了,就真的只能重新换一盏冷冰冰的新油灯了。”

  贺复睿并不是傻子,哪里听不出话里的威胁之意。

  你若听从,余温依然可以护佑后世子孙。

  若不听从,非得和当年的殷悠宁母子俩一样打一场才行,结果只能是人走茶凉。

  贺复睿听明白了,他想反斥宋启山大胆。

  即便你曾救过朕的性命,即便你是权倾朝野的太师,即便你宋家产业遍及天下,你也不该和朕这样说话!

  可是看着坐在那,不动如山的老者。

  贺复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只觉得很憋屈,无比的憋屈。

  自己可是皇帝啊,按理说再有权势的大臣,只消一句话,便能让其人头落地。

  但是面对宋启山,他没有这个自信,甚至可以说一点底气都没有。

  仔细想想,以如今宋家的手段,即便改朝换代,恐怕文武百官也只会拍手叫好,称赞宋家仁义。

  谁会在意他这个皇帝的想法呢?

  或许有,但绝对不多。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真的能把人憋死。

  贺复睿身子颤抖:“太师,您和朕的太爷爷,曾亲如兄弟……”

  “所以我才会和你说这么多话。”宋启山直视着贺复睿,纵使对方已经五十来岁,在他眼里,和当年那个满身伤痕的四岁幼儿毫无分别。

  他已经足够客气,毕竟是贺明才的孙子,还算有些许情谊牵连着。

  若那时候贺复睿也死了,只有让贺明言这一脉做皇帝,今时今日,宋启山绝不会这么多废话。

  该谁当皇帝,就是谁当,没有这么多废话。

  许久后,贺复睿颓然点头:“朕明白了,会拟旨由十皇子继位。”

  “陛下仁心圣德,为天下之表率,当保重身体。”宋启山从怀中掏出一粒小巧药丸:“这是家传珍宝,可延寿月余。”

  把药丸放在贺复睿枕边,宋启山起身行礼:“陛下多多歇息,老臣先行告退。”

第144章 筑基法门

  看着宋启山就这样离去,贺复睿眼中犹豫不决。

  但直到最后,他也没敢喊来宫中的禁卫高手。

  转头看向枕边药丸,良久后,贺复睿拿起来放进嘴里。

  药丸入口即化,精粹的药力强行将他的寿命再次延续。

  天空中雷声阵阵,阴云密布,好似这是不该发生的。

  贺复睿从床上起身,感觉已有了些力气,好像再活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

  但他知道,宋启山说只能延寿月余,那就一定是月余。

  不会多一天,也不会少一天。

  坐在龙榻边缘,沉默了许久。

  贺复睿这才喊来贴身太监:“让十皇子来见朕。”

  他放弃了反抗的想法,无论宋念丰手里的兵权,还是宋启山给的这颗药丸。

  都充分说明,宋家的力量,如今已远超大周皇室。

  王朝想要延续,不是靠自己努力,而是要靠宋家续命。

  否则的话,一天都撑不过去。

  三日后,贺复睿当着朝堂文武百官的面,宣布退位。

  由十皇子贺皓昱,即刻登基。

  内阁首辅林奕欢为首的群臣,对此称赞不已。

  诸多原本有望继位的皇子,非常不满。

  有人想联合大臣进谏,有人暗中想要谋反,还有人要袭杀贺皓昱。

  然而一夜之间,所有声音消失的干干净净。

  进谏的大臣,留下一封辞书,告老还乡。

  想兵变的,率先死于非命。

  一个月后,贺复睿驾崩。

  十皇子贺皓昱成了大周王朝第三位皇帝,由于不通政事,对内阁和宋家的依赖更深。

  甚至迷信上了天象,每每遇到不好决断的事情,便前往祭天台,请大祭司祷告上天,降下指引。

  根据大周国律,大祭司一职,由宋家子弟世袭。

  如此一来,上天如何指引,不言而喻。

  宋家,已然成为大周真正的天。

  

  眨眼时间,八年过去。

  宋家密室中,宋启山手捧三色花,送到了宋念顺嘴边。

  十多年的境界推演,耗尽了宋念顺所有心力。

  他的气血衰败至极,整个人如同即将燃尽的灯盏,面色灰败。

  太玄金乌卷,已经推演到了练气七重。

  但还有第八重,第九重,乃至筑基法门尚未推演出来。

  宋家如今修仙的子嗣众多,宋承岳已经到了练气三重。

  另外有三个练气二重,二十七个练气一重。

  其余人,依然在修仙道路上艰难前行。

  此外,宋念丰和宋承都已经晋升武道十九境。

  一个选择自行感知杀伐之气,另一个则正式开始修行太玄金乌卷。

  至于宋念顺自己,练气七重的境界虽然高深,却也让道伤更加严重。

  宋启山知道不能再等,便从灵田中摘下三色花,供其延寿。

  宋念顺张嘴吃下这株得来不易的奇花,顿时体内生机重新涌现。

  干瘪的皮肉,重新丰盈起来。

  双目更加有神,面色红润,看起来像个没事人一样。

  哪怕不输入灵气探查,宋启山也可以确定,他的寿命当真延长了。

  “雨之果然是个福星!”宋启山感慨道。

  宋念顺吐出一口浊气,道:“这个妹夫确实值得夸赞。”

首节上一节178/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