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64节

  “明才不是你亲生的,却终归喊你一声二娘,你却杀光他全家。”

  “今日我便要明明白白告诉你,这张椅子给谁坐,不是你说了算。”

  “你让坐上去的,我偏不让他坐。你不想让坐上去的,我偏偏要当着你的面,让他稳稳当当坐在这里。”

  殷悠宁颤抖着身子,她再狠毒,毕竟是个年迈的老妇人。

  被连扇了两巴掌,又气急攻心。

  好不容易等来禁卫军,结果被宋启山随手杀了个干净。

  直到此刻,她才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毫无意义。

  殷悠宁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宋启山。

  满嘴都是血,癫狂的骂着:“你根本就没想让皇帝让给我们家!你这个伪君子,真小人!你才是真正的窃国贼!”

  “凭什么我儿子不能当皇帝,凭什么你说了算!”

  “贺周知瞎了眼,他一直以为你是亲大哥。他瞎了眼,他瞎了眼!”

  宋启山再次一巴掌隔空扇了过去,打的殷悠宁倒飞出去十数米,直接晕死过去。

  “依照国律,后宫不得干政,你越界了。”

  与此同时,贺明言下意识抬头看了宋启山一眼。

  眼里有些许的恨意,并不是因为做不成皇帝,而是因为宋启山连打了他母亲三耳光。

  宋启山察觉到了,转过头来。

  贺明言连忙低下头,依然是那副懦弱的模样。

  “二皇子殿下,将你母妃送去后宫吧。”宋启山开口道。

  贺明言也不知道他究竟发现了没有,更不敢露出半点怨恨之意,连忙跑过去,把殷悠宁背起来,朝着大殿后方走去。

  宋启山瞥了这母子俩一眼,随后将视线放在下方跪拜群臣身上。

  “新皇要登基,不能如此简单,当昭告天下,走一趟登基大典。诸位起身吧,把该做的事做了。”

  文武百官们这才敢起身,却不敢多看多言语,连忙躬身后退着离开。

  等出了大殿再转身,他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眼前尽是碎肉,铺满了整条路。

  浓郁的血腥气扑鼻而来,不少人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

  有人下意识回过头,看着金銮殿中,仍然站在龙椅旁的那道高大身影。

  明明和他们一样是人,可这些大臣都不自禁打了个哆嗦。

  宋太师,太狠了……

  更有人忽然在心里想着,宁妃娘娘夺权篡位,杀了太子全家,只留下贺复睿这么一棵独苗,是不是太顺利了。

  太子殿下没有任何防备,宫中没有任何消息。

  宋太师来的如此之巧,刚刚好在二皇子即将登基,却又没有昭告天下,坐实这个位置之前到了。

  他们想到了殷悠宁那句话:“你才是真正的窃国贼!”

  “你根本没想把皇帝之位让给我们贺家!”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太师蓄意?”有人想着。

  这个念头刚升起来,便立刻被甩开了。

  不是因为觉得离谱,而是觉得光想一想,自己就离死不远了。

  他们不敢再去想,只当从未有过这样的猜测。

  无论真相如何,总归还是贺家的人当皇帝。

  宋太师似乎真的没有篡权的意思,否则现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何必弄个小皇帝坐在那呢。

  金銮殿里,宋启山目视众多大臣离开,直至再无一人能看到。

  偌大的宫殿,陷入了一片寂静。

  他低头看向龙椅上惶恐不安的贺复睿,道:“走吧,去看看你太爷爷。”

  贺复睿没有任何异议,乖乖的从龙椅上下来,拉着宋启山的袖子迈步。

  一老一少从殿后,进入了皇帝寝宫。

  贺周知的尸体,依然在床上。

  殷悠宁只让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连棺材都没摆。

  已经死去数日的贺周知,闭着眼睛,没有任何生机。

  贺复睿已经自己跪下,冲着贺周知尸首磕头。

  宋启山走到床边,看着了无生息的贺周知,微微叹出一口气。

  三年前,贺周知抓着他的手说:“这皇帝,是你让我做的,总不能不管。”

  宋启山回答道:“莫要多想,都会好起来的。”

  三年后,贺周知驾鹤西去,贺明才因后宫夺权惨死。

  贺复睿磕的脑袋都要晕了,跪在地上又不敢起身。

  宋启山没有管他,只站在床边,许久不说话。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贺复睿跪的腿都麻了,疼的想哭。

  宋启山才抬起手,在贺周知如干柴一样的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

  像是用这个动作代替自己说了什么,又像什么都没说。

  再次叹出一口气后,宋启山让贺复睿起来。

  跪了那么久,这孩子两腿发麻,走不动道。

  宋启山便把他抱起来,一路来到御书房。

  宫女和侍卫们,似乎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见他走来,连忙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进了御书房,宋启山看到放在桌上的国印。

  这枚国印,很多人想要,也有很多人不想要。

  冯国玉把控京都城多年,始终未曾动过。

  宋启山也不会动,他把贺复睿放下,问道:“会写字吗?”

  贺复睿连忙点头:“会,娘亲教过我。”

  “那就给自己拟旨吧。”宋启山道。

  贺复睿听话的摊开圣旨专用的纸张,磨好了墨,却不知该写什么。

  宋启山开口道:“奉先皇帝诏曰,今日顺应天意,登基……”

第135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说一句,贺复睿写一句。

  直至圣旨写完,抱起硕大的国印,盖在上面。

  红通通的国印盖上,宋启山也不去看,只摸了摸贺复睿的头:“从今日起,你就是大周王朝第二位皇帝了。”

  贺复睿抬头看他,似懂非懂。

  他知道皇帝就是太爷爷那样的人物,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王都外,两路兵马汇聚而来。

  掀起的滚滚尘烟,遮天蔽日。

  同安营,西山营,是拱卫王都最强大的两支军队。

  前身是齐开山亲率的前锋营,精锐中的精锐。

  贺周知擅于提拔人才,更不看重出身和资历。

  谁有能力,谁上位,这是从宋启山那学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同安营和西山营的主将,如今都是少壮派,年龄不超过五十岁。

  少壮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所畏惧,更愿意挑战自认为不合理的东西。

  两路兵马来到王都下,只见城门大开,却无人守卫。

  城墙之上,身着黑色大氅的宋念丰,独立于此。

  他的身形如此高大,像一座大山,令人只能仰望。

  岁月在其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

  仅限沧桑的同时,又凝聚了无穷的威严。

  “是凉山王!”两营人立刻停了下来,低呼出声。

  西山营主将,名叫任学悠。

  蓄着两撇八字胡,自诩儒将,曾考中进士,却不愿做文官。

  弃文从戎,一路自小兵到伍长,旗长,百夫长。

  最终做到了如今的五品守备。

  他很傲气,既看不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看不起不通诗词歌赋的武官。

  像宋家这样的地主出身,更让任学悠不屑一顾。

  他始终认为,宋家不过是运气好,却没有足够长远的眼光。

  否则的话,当年怎会将皇帝之位拱手相让。

  多短浅的眼光,才会做如此蠢事。

  但对宋念丰,任学悠依然保持足够的尊重。

  不管怎么说,这位终究是一品大都统,有统帅全国兵马之权。

  任学悠下了马,冲宋念丰拱手道:“下官见过大都统。”

  宋念丰微微垂首,目光越过数十米距离,落在了任学悠身上。

  只是眼神,便让任学悠有了莫大压力,心中不禁暗道:“不愧是凉山王,宋家或许只是运气好,但凉山王征战一生,也非浪得虚名。”

  同安营主将陈听白也下了马,拱手行礼。

  宋念丰不吭声,任学悠只好主动问道:“不知大都统为何在此?王都城防军为何不见一人?”

  宋念丰依然没有说话,任学悠还想再问,鼻尖却闻到了淡淡的血腥气。

  再仔细看向城墙,耳中依稀听到人体和砖墙摩擦的声音。

首节上一节16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