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无论如何感知,他都发现自己根本看不透谢玉婉的境界。
忍不住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境界?”
“我啊?”谢玉婉谦逊道:“我不喜武道,隔三差五的练,如今境界比他们低的多,也才第十境。”
齐开山听的倒吸一口凉气,第十境?
也才?
这说的是人话吗,怎么听不懂?
他这些年也通过各种方法,弄回来一些所谓的天材地宝,增加修为。
但至今为止,也不过武道第九境。
虽说不算多厉害,却也已经满足了。
毕竟以他的资质,正常情况下能达到第六境或者第七境就算顶天了。
而谢玉婉,一个农家女子,却比他还要高一个境界!
齐开山不禁咽了口口水:“你们都吃的什么天材地宝,竟如此厉害!”
“有一种名为火灵芝,对修为增进很有好处。”谢玉婉道:“一会给你拿些,带回去就是。”
贺周知跟着笑道:“你不是吃过么,上回给了你两片。”
以前宋家还没能把火灵芝大批量种出来,产量极低,优先维持自家所用。
现在产量已经上来了,不但可以给贺周知,还给许家,马家,李家都能供应少许。
齐开山这才注意到,许宁安那些晚辈的修为,一个个最低都在武道第六境以上。
满院子人,就连年纪最小,年仅十三的林奕欢,都有武道第八境。
齐开山已经看傻了,他这次回来,以为自己是衣锦还乡。
哪怕这里已经没有亲人,却还有宋启山这样的老熟人。
可现在看来,哪来的衣锦?
在宋家院子里,自己更像衣衫褴褛的流民,根本不值一提。
等宋念云,宋念守等人都过来见了面,修为一个比一个高深莫测。
齐开山人都麻了。
贺周知虽然对宋家实力的提升,也感到震撼,却不像齐开山反应这么大。
一来身份地位高,经历的事也多,早已把心境锻炼的超出常人。
另一点则是因为,他一直坚信老大哥非同凡人。
小小的村庄,困不住这样的人。
如今看来,果不其然。
宋家虽还在庄子里,但影响力早已扩大的不知多少里了。
把秋谷城和宋念丰手里的加一起,宋家足足控制了十座城池!
更已得知,宋念丰准备攻打边境几座重镇。
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十座就会变成十四座!
这样的实力,就连自己也难以企及。
贺周知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若宋家想要天下,他便尽心尽力辅佐。
时至如今,贺周知依旧认为自己当初的想法没错。
若大哥能身居高位,这天下必定会被治理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好。
从秋谷城和四县发展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
过来拍了拍齐开山的肩膀,贺周知笑道:“莫要发呆了,大哥一家有多不简单,你当初离开临安县前就该知晓才对。”
齐开山沉默半天,一个字也没说。
他知晓?
他知晓个屁!
武道第五境或者第六境,虽然也算不错,可是和十五境完全两码事。
一百个武道第五境,也未必能出一个十五境。
这个境界,甚至传说能跟仙人过过招!
随后,秋谷城知府周廉安,同知林青川,临安县令杨瑞文悉数到场。
他们自然是冲贺周知来的,平山王三个字,可是相当有份量。
拉着大受震撼的齐开山坐下后,院子里摆开了几桌宴席。
能坐在这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最次的,也是附庸宋家的许家,马家,李家掌权人。
宋家的产业越来越多,这三家能帮的忙也就多了起来。
宋念守一直控制着提拔的数量,偶尔还会从外乡人中提拔几个。
免得以为被提拔的永远只能是他们三家,产生懈怠之心。
坐在首位的,自然是宋启山,左侧是贺周知,于佩兰,右侧是谢玉婉。
贺周知本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即便同辈中人已经难见,却依然很有归属感。
端着酒杯,说了一些发自肺腑的感慨话语,博得一阵拍手叫好。
可能今天来的大人物实在太多,除了宋家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显得有些局促。
即便是林青川父子俩,也是如此。
他们知道宋家很有本事,也知道和平山王贺周知的关系。
但知道归知道,亲眼所见又是另一码事。
看着和宋启山谈笑风生,一口一个老大哥喊着的贺周知。
再看看坐在右手第五位,表情不大自然的父亲林青川。
林雨之忽然想起多年前,父亲曾和他说过。
能与宋家接亲,对林家来说,或是天下最大的机遇。
那时候他还不太能理解,宋家虽有些本事,可自家也不差啊。
直到现在,林雨之陡然明白,父亲说的没错。
天下王者,宋家有两个。
自己作为宋家的女婿,何等荣耀?
转头看着身旁宋念云,再看看在晚辈那桌的儿子林奕欢。
林雨之不禁笑出声来。
宋念云看他一眼,问道:“笑什么呢你?”
林雨之道:“就觉得能娶到你,真是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宋念云听的笑出声来:“呆子。”
一场宴席,气氛融洽之至。
直到酒足饭饱后,仍有许多人自发来这里,看看当年那个烂赌鬼的儿子,如今的平山王究竟长什么样。
当然了,烂赌鬼的儿子,已经没人敢喊。
所有人的眼神,都充满敬畏。
宋启山笑着示意,道:“当初你说要考功名,怕人笑话年纪大,如今再看呢?”
看着院外那些人崇拜,敬畏的眼神和表情,贺周知点头。
若非宋启山那番话,他可能真的很难鼓起勇气去参加科举。
年少时的自卑,让他根本不敢轻易去做没把握的事情。
“倒是多亏大哥提点,否则即便去了,也未必能得到赏识。”贺周知道。
“只能说温大人慧眼识珠。”宋启山问道:“听说京都城被冯国玉攻破后,温大人便投诚于他,如今可还有消息?”
“托人打听过,冯国玉解散了六部,又不准人随意离开。温大人于八年前,便去世了。”贺周知道。
宋启山沉默下来,想起那位怀才不遇的温县令,当日来到宋家初次拜访,何等威风。
自己更因为他的拜访,收获了一笔额外吉光。
温修文是因为他的建议,才会主动辞去县令一职,却也因此有了进入六部的机会。
就连贺周知,也因为这件事才能平步青云。
否则按部就班的老老实实发展,未必有掌控平山城的机会。
就算有,也会被拖上好几年。
如今温修文已经故去,却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宋启山不禁叹气道:“越来越多的故人离去,真觉得时间过的太快。”
“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求死得其所,这不是大哥说的吗。”贺周知道。
“能不死,又有谁想真的死呢。”宋启山道。
“若能长生不死,那恐怕只有仙人才能做到了。”贺周知笑着道。
说着,他看了看四周,然后低声问道:“念丰让我回来找你,究竟所为何事?”
这里自然不是说话的地方,宋启山道:“不着急,等明日拜祭过你爹娘再说。”
如此,歇息了一夜。
翌日。
贺周知去拜祭了爹娘和爷爷奶奶,亲手烧了纸钱,再结结实实磕三个响头才起身。
风儿卷着纸钱余烬,飘扬至半空,久久不曾落下。
几座坟头已经重新修过,高大,气派,用砖墙围了起来,更有专门的守墓人看着。
这自然是宋家的手笔。
“多年来,全靠大哥帮忙,让我少一件需要挂念的事。”贺周知由衷道。
“你我何须如此生分。”宋启山道:“走吧,带你看看如今庄里的模样。多年没回来,怕是认不得路了。”
“这倒是。”
贺周知跟着他并肩前行,一路看着宋家庄的庄民劳作,休息。
欢声笑语,在这里从来不缺。
贺周知看着看着,便忽然道:“看的久了,便不想回去了。这庄里,比我府邸有趣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