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升级祖宅开始 第134节

  宅院外部署了整整一营兵马,每隔半柱香会有人出去告知无事。

  若没人告知,便会立刻冲入府内。

  辛四表情未变,拿起桌上的图本,捏开罗怀瑾的嘴巴,塞了进去。

  “你先死了再说。”

  一掌拍下,本该柔软的图本,硬生生捣碎了罗怀瑾的喉咙,从脖子后面血淋淋的探出来。

第116章 太监不能当皇帝

  府外兵马冲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是满地残尸。

  演练战舞的精兵,拱卫在辛四身边。

  木刀和木盾被敲碎了外壳,露出里面明晃晃的刀刃。

  为了这一天,辛四准备了很多年。

  从杀死楚湖山,亲眼看着罗怀瑾上位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

  想爬的高,不需要杀太多人,只需要把坐最高的那个人杀掉就够了。

  所以七年前,他让人从京都城“流出”战舞图本。

  三年前,“意外”得到图本,开始为罗怀瑾演练战舞。

  那时候的木刀,是真的木头。

  两年前,木刀换了三次,仍然是真的木头,罗怀瑾并未有所怀疑。

  直至昨日,木刀换成了真刀。

  罗怀瑾死了,西北王死了,所有在场的人,除了辛四和身边精兵外,全都死的精光。

  当年楚湖山的三岁幼儿,让人一刀砍了脑袋。

  如今罗怀瑾的孩子,也是一样。

  辛四不会留手,他比谁都清楚留下一个祸根意味着什么。

  面对冲进来,面色惊骇的卫士,辛四负手立于前方。

  他的面色和声音,都很平,很淡。

  却给人一种已把握全局的自信。

  “我手下的七个营,不出半个时辰就能攻到这里。你们想为了罗怀瑾而死,还是跟着我享尽荣华富贵?”

  率兵前来的那位守备,咬牙切齿道:“辛四,你竟敢以下犯上,罪该万死!”

  辛四直视着他,道:“罗怀瑾已经老了,他失去夺得天下的心。”

  “那又如何,这不是你反叛的理由!”

  辛四淡声道:“为何不是呢?我要夺得天下,更要打进京都城。罗怀瑾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

  “最后再问你们一遍,究竟是与我站在一起,谋取荣华富贵。还是我们在这里拼一场,看看究竟谁能站到最后!”

  数十精兵敲碎了盾牌上的木质外壳,他们目光凶悍,持刀而立。

  罗怀瑾已死,自然有人动摇了,但是不多。

  在那位守备大喝一声后,卫士们冲杀过来。

  一场更加血腥的战斗,就此展开。

  十数日后,宋念丰接到暗探送回的情报。

  辛四密谋杀死了西北王和罗怀瑾,与罗怀瑾的卫营大战后,身受重伤。

  他手下的七个营,占据了淮州。

  同一时间,七个副都统被袭杀,死于非命。

  这七个都统手下兵马加起来,足足有十万人。

  加上辛四手里的两万人,已经掌控罗怀瑾麾下大半力量。

  剩下的几个副都统见势不妙,有人选择投诚,有人选择带兵突围。

  同一时间,西北王庭最有希望夺得王权的二王子被暗杀,数名掌握实权的王子受伤。

  西北王庭就此内乱,各部互相讨伐。

  得到情报后的楚岚舟,不禁感慨:“这辛四听说是个太监,没想到竟有如此胆略,以一人之力,灭了两位王。”

  楚岚舟又看向宋念丰,郑重道:“大人,此人心机谋略极深,怕是比罗怀瑾难对付的多,不可不防。”

  这一次,宋念丰的决断很快。

  “立刻召集各营将领前来!”宋念丰命令道。

  楚岚舟又惊又喜:“大人这是要攻打哪?”

  “把西北王庭占据的边境城池攻下来!”宋念丰道。

  楚岚舟心中大喜,只是不等说话,便听到宋念丰又道:“然后直接挥师北上,讨伐辛四!”

  楚岚舟愣了下,攻打边境重镇,颇为消耗精力。

  到时候粮草,士气,都需要重新整备。

  不做停留,便去攻打辛四。

  舟车劳顿,对方却是以逸待劳,岂不是徒增难度?

  楚岚舟道:“大人要取边境重镇,合情合理。但之后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一阵子,待粮草和兵马恢复,运送到位,再说攻打也不迟。”

  “没那么多时间。”宋念丰摇头。

  楚岚舟更是不解:“大人为何突然如此着急?”

  先前无论罗怀瑾背刺楚湖山,还是西北王攻占边境,宋念丰都没有表现的很急迫。

  楚岚舟一直以为,这位凉山王并无争夺天下之意。

  可现在却又急着去攻打辛四,究竟为何?

  宋念丰沉声道:“因为他是太监。”

  楚岚舟听的愣住,因为是太监?

  这话何意?

  虽说太监做皇帝,确实未曾听说过,可这并不是一个恰当的理由啊。

  宋念丰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他可以坐视任何人夺得天下,唯独不能是辛四。

  太监没有子嗣,绝不能当皇帝!

  否则王朝无法延续,谁知仙人是否会立刻来收割?

  宋启山和他说的意思已然明确,下一个王朝,须争取更多时间。

  哪怕如千年前的赵国一样,弱到让天下人耻笑也无妨。

  这里面的真相,自然不能和楚岚舟说,也没必要说。

  翌日,凉山王出兵,直指边境四座重镇城池。

  一封八百里加急信件,送到了平山王贺周知手中。

  “请贺叔即刻回临安县,父亲有要事相商。”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贺周知正坐在府中批示公文。

  一身盔甲的贺明才从外面进来,先是行礼,然后才道:“爹,唤我来有何事?”

  贺周知抬头看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的贺明才,身材魁梧,已经是副都统了,领兵数万。

  娶了两个老婆,各生两个孩子,都是儿子。

  性格脾气较年少时收敛许多,虽还是火爆,却已练得几分沉稳。

  贺周知道:“我要回临安县一趟,安排下。另外我走后,这里的事情暂且交予你应对。”

  “您要回临安县?”贺明才听的眼睛一亮:“可是宋伯家里有什么事?要不然我也跟您一块回去。”

  他被接来已有十多年,和宋承那些晚辈多年未见,平日里只能书信来往,很是想念。

  贺周知瞥他一眼,道:“若是不怕你二娘惹出事来,你回去也无妨。”

  贺明才听的讪笑一声,想想自己那位脾气刁钻,蛮横不讲道理的二娘,还是算了吧。

  娘亲于佩兰性格宽厚,不喜和人计较,总被二娘殷悠宁欺负。

  只是贺周知一直说家和万事兴,充当和事佬,才没闹出太大风波来。

  现在殷悠宁的孩子也二十岁了,在贺周知的严厉教导下,还算懂些道理。

  但殷悠宁对这个孩子期望极高,或许因为夫妻俩都太严厉的缘故,名叫贺明言的二儿子总是唯唯诺诺,没点男子气概。

  惹的殷悠宁更加生气,要再生一个,结果连生两个都是闺女。

  再想生,已经年纪大了。

  要知道,贺周知自己都近七十岁了。

  虽说练习桩功数十年,更有火灵芝相助,武道修为也只堪堪达到第八境。

  好在身子还算硬朗,看起来倒像五十岁左右的样子。

  安排妥当后,贺周知喊了于佩兰过来。

  得知要回临安县,于佩兰高兴的很。

  “这么多年没见他们一家,也不知如今可变了模样。倒是我,已经显得老了。”于佩兰说着,摸了摸满是皱纹的脸颊。

  于佩兰也练过一段时间的混元无极桩功,但她资质不行,加上年纪又大,对武道更是毫无兴趣。

  每日就是读书,写字,有点上瘾。

  桩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想练出门道几乎不可能。

  至于殷悠宁,贺周知并未传授桩功。

  殷悠宁对这门桩功,同样没什么兴趣。

  用她的话来说,不过乡野村夫家出来的武道功法,能有多好,不练也罢。

  二儿子贺明言倒老老实实每天桩功一个时辰,从不落空。

  此次回临安县,贺周知并没有带上殷悠宁母子俩,把他们都留在了平山城。

  只带着于佩兰,在数百护卫簇拥下,朝着临安县而去。

  多日后,贺周知刚进入秋谷城势力范围,便见宋念守早早在那等候。

  今年已经四十三岁的宋念守,满是成熟气息。

  走上前来主动行礼:“侄儿拜见贺叔。”

首节上一节13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