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677节

  事实上,卞城王之所以前来桃止山,很大原因就是那一枚鬼吏印流落在外了。

  因为这是幽冥世界权柄的象征。

  “是,陆之道曾经讨要过,但隋二世拒绝了。”卞城王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把鬼吏印给隋二世吧,本来那东西也不是太重要,只不过是一点点边角的权柄罢了。”东方鬼帝说道。

  “是。”卞城王似乎并不意外,点了点头说道。

  “当然,这肯定会让酆都城有所损失……地府也不例外。”东方鬼帝扶了扶头上斗笠,叹息一声说道。

  说罢,他忽然手腕一抖,手中竹竿便向上一翘。

  那垂于水下的晶丝顿时跃出水面,其上还挂有一团纯白的光芒,被一起拽了出来。

  东方鬼帝一把抓过纯白的光团,随手一阵揉搓,便化作一枚白色的珠子。

  只见其屈指一弹,那枚珠子便飞射而出,直接落入卞城王的掌心。

  “这是……”

  卞城王怔了下,望着掌心上的白色珠子,忍不住皱眉,满心疑惑。

  他凝神望去,只见珠子里浮现出一道身影,赫然是一道魂魄。

  其面容浮夸无比,仿佛一个纨绔子弟,生前应该还是个人族。

  可东方鬼帝为何要将这东西给他?

  “算是一点小小的礼物吧。”

  东方鬼帝轻声说道:“这人有点来历,在九州人族里应该算是个……勉勉强强的皇帝吧,应该能给你有些帮助,对地府的谋划……也能有益处。”

  话音落下!

  卞城王心头一震,猛然看着东方鬼帝,只见这位幽冥世界的大能者开口道:“我知道你们想干什么,但很可惜,我不想掺和进去。”

  “最重要是,酆都城里那一位状况不明,我要镇守桃止山,不能出事。”

  闻言,卞城王陷入了沉默。

  他没想到东方鬼帝竟然会知道地府的谋划……明明对方从未离开过桃止山。

  但转念一想后,他又释然了,毕竟是五方鬼帝,地位和实力深不可测,自然不可能瞒过。

  “秦广王就是因为在谋划这件事,所以才没法管地府的运转吧?”东方鬼帝瞥了眼卞城王,见后者一脸平静,立刻就明白了。

  随即,他叹了口气道:“去吧,放手去做,天庭和佛门的问责,到时候我给扛下来了。”

  “不过,别真的闹太大了。”

  “火云洞只是避世了……但不是已经消失。”

  话音落下。

  卞城王彻底明白,其他几位鬼帝不知道,但东方鬼帝是一定已经洞悉了地府的谋划。

  而且,最重要是,东方鬼帝选择了支持。

  “多谢鬼帝陛下。”

  卞城王郑重的拜了一礼,这一礼是发自真心的,毕竟他从未想过,会获得东方鬼帝的认可。

  “你们也只不过是想寻另一条出路罢了……我没法阻止你们,但只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东方鬼帝摆了摆手,似乎没有做什么,但卞城王却觉察到,自身在飞快的退去。

  转眼间,他便是跨越了万里阴河,从桃止山中飞出,重新回到了舟船上。

  而船上的鬼神们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家阎罗已经去过山中一趟,现在又回来了。

  “……”

  卞城王沉默的抬起手掌,望着那一道白色珠子,里面蕴着一道魂魄。

  这正是东方鬼帝所给予的。

  只是,卞城王有些好奇,这魂魄的主人会是谁,为什么会被东方鬼帝如此看重?

  他心念微微一动,探查白色珠子内魂魄的主人。

  “是他!?”

  没多久,卞城王猛然睁眼,心中大震。

  他已经知道白色珠子内魂魄主人的身份了!

  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一位……难怪东方鬼帝会说,这魂魄主人对地府的谋划会有着大用!

  “有了这道魂魄……”

  “我地府也能像是佛门和天庭一样,插手这一场九州之争了!”

  卞城王深吸口气,手掌紧握,收起那一枚白色珠子,以及其内的魂魄。

第397章 科举

  洛阳城,政事堂。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案牍上,一众文臣们正襟危坐,眉头紧锁。

  一名中年男子轻抚胡须,看着众人苦恼的样子,尽收眼底,却是不动声色,道:“河南府那边的事情,诸位应该都听说了。”

  众人沉默不语。

  中年男子恍若未觉,开口道:“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处理这些僧人。”

  众人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凝重与迟疑。

  显然,他们并不愿意掺和到佛门这件事里面。

  但满朝文武上下,全都知道杨广对佛门的态度。

  君臣一体,这就导致他们根本无法避免。

  更有甚者还知道,杨广曾经有意无意透露过,在水陆法会后废除佛门国教之名。

  而现在,河南府那边传来消息,水陆法会结束,夺下头名的是天台寺的神秀。

  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九州。

  所有人都会知道,时隔多年,在智远大师之后,天台寺再一次夺下水陆法会头名,声名更为显赫。

  但这也让他们感到了为难。

  毕竟,杨广是明确了要借此机会打压佛门。

  可水陆法会结束后,佛门的声势因此更上一层楼。

  要是朝廷在这个时候进行打压……那就是打草惊蛇,明着告诉所有人,大隋要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别忘了,当年杨坚能夺了北周的天命,可是依靠着佛门的帮助。

  而现在时隔数十载岁月后,大隋要翻脸不认人,转过头背刺佛门。

  这说出去名声实在不好。

  “此事本该由崇玄寺处理,为何智真不在这里?”有人皱眉。

  “智真跟随帝驾去了,现在洛阳城中只有我等……”另一人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闻言,其他人一脸古怪,总觉得这里面弯弯绕绕,就像是专门等着他们一样。

  很显然,有人早就算到了一切,就是留下他们在洛阳城,面对后面的狂风暴雨。

  至于这个人是谁……那就不用说了。

  有人忍不住心里暗骂一声,但又很是无奈。

  “可以暂时绕开天台寺。”

  “八寺超然世外,天台寺又是国寺,即便要对天台寺动手,也得等陛下归来,诸位大臣们点头!”

  关键时刻,最开始的那名中年男子看着众人,忽然说道:“在此之前,我们也需要表露出一个态度!”

  “除了八寺,其他停留在洛阳城的僧徒,让洛阳县衙的人,找个由头分别将他们关押到大牢中!”

  大隋尊佛,因此僧徒的地位极高,寻常县衙的衙役,根本不可能敢动手抓僧徒。

  即便洛阳县衙就在杨广的眼皮底下……也是如此。

  但现在,他们要打破这个潜规则。

  “会不会太刻意了?”有人皱眉。

  “本就是故意而为,刻意不刻意,不必在意了!”

  “既然注定免不了打草惊蛇,那索性就一环套一环,等到时候实在避不开,我再出面就是了!”

  那名中年男子见状,直接道破了天机,眸光炯炯,扫过众人,颇具威严。

  众人稍作所后,发现这应该是唯一的办法,当即起身拜了一礼,齐声道:“全依靠山王所言而行!”

  没错,这中年男子模样的人,正是大隋九老之一的靠山王杨林。

  在杨素、牛弘等人跟随杨广的帝驾,踏着龙舟北上之时,这位靠山王却是留在了洛阳城,并未跟着一同前去。

  “此间事了,本王也该返回边关了!”

  杨林看着众人的姿态,忍不住感慨一声,沉声道:“之后,朝中诸多事情,还有辅佐陛下,就全仰赖诸位了!”

  话音落下。

  众人心中微微一动,忍不住多打量了两眼。

  虽说早有耳闻,杨林虽然因为押送皇纲入了洛阳城,但仍然执掌着边关百万大军的兵权。

  而杨广似乎也一直没有提过,任由这位靠山王手上掌着兵权,似乎全然不担心。

  但传闻终究是传闻,没有人敢拿这件事到杨广面前去求证。

  这也就导致杨林是否还掌着兵权……就显得真假不明。

  现在,杨林亲口承认,打破了所有的传闻。

  他仍然掌握着边关百万大军,即便身在洛阳城,也不例外。

  “边关那边听说似乎也出了点问题……”

  有人忍不住皱眉,他与杨林有些交情,因此打听了一下边关的消息。

  自从罗艺谋反,主动引异族叩关,边关就一直不太平。

  这段时间,边关甚至上奏过,请求朝廷调派兵将,加强边关防卫。

  “边关从来就没有太平的时候,如今也只不过是频繁了一些。”杨林摇了摇头。

  他并未将边关传来的消息放在心上。

  作为靠山王,他镇守边关数十载岁月,对边关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刻。

  因此,杨林很肯定,除非是有大神通、大能者出手,否则边关绝不会沦陷。

首节上一节677/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