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当日杨广出关后,陈公公提及崇玄寺碰上的麻烦。
作为管辖九州所有寺庙的崇玄寺,如今却是在水陆法会召开之际,被八寺之中的三家,狠狠落了面子。
换做是谁,都会很想知道,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事……”
“若是诸位想知道详情,可入宫去见陛下。”智真神色平静的道。
“贫僧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陛下。”
第336章 忠孝王,大限将至
听到智真的话,在场众人心头顿时跳了下,若有所思,盯着这位崇玄寺的寺令,忍不住心里泛起了嘀咕。
这位出身天台寺的高僧,什么时候对宫里那么言听计从了?
虽然大隋尊佛和崇佛,甚至以佛门为国教,更是册封了天台寺为国寺。
但其实,二者之间的地位,并非是相等的。
大隋尊佛,可不代表佛门就尊大隋。
在大隋之中,僧徒的地位极高,甚至有时候比一些勋贵都高,也因此做出过许多僭越的事情。
只是,碍于僧徒的地位崇高,即便是府衙都不好对这些僧徒和寺庙动手。
尤其是出身的寺庙,势力越是庞大,僧徒地位越是高。
而像智真出身天台寺,又成为了崇玄寺的寺令,地位更是尊贵的几乎没边了。
以往在政事堂中,除了伍建章能仗着九老之首和大隋宰相,以及忠孝王的爵位,压一压智真,其他人都有些束手束脚。
他们原本还以为,智真这是仗着身份,眼高于顶,瞧不上其他人。
但怎么现在看起来,这位天台寺的高僧,更像是早就有依仗,所以才不跟他们混迹在一起。
对此,伍建章和杨素等人,面无表情,一点都不意外,似乎早就知道了此事。
但伍建章仍然盯着智真,沉声道:“如今我大隋正是蒸蒸日上之际,国力鼎盛,但仍内有许多隐患,不宜大动干戈。”
“律院、密宗和禅宗,都并非是寻常的佛门势力,而与之发生矛盾和冲突的茅山宗,亦是传承了千年的道统。”
“他们之间发生碰撞,可不是一件小事。”
“具体事宜,政事堂可以不过问,也可奏禀陛下,问询详情。”
“但是,崇玄寺管辖天下僧徒与寺庙,发生这样的事情,理应给出一个交代,以安抚所有人。”
“这不是你轻飘飘一句话就能揭过去的!”
闻言,在场众人沉默不语,但心中却都颇为赞同伍建章所说的话。
佛道两家发生冲突,而且还是正值在水陆法会召开期间,已经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与注意。
如果在这个时候,作为管辖天下僧徒和寺庙的崇玄寺,没有办法展现出一个姿态,或是一个态度……那就会间接导致,扶持崇玄寺起来的朝廷,也跟着受到影响。
“阿弥陀佛。”
“贫僧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将自己摘掉,只是,这件事并非我崇玄寺一家出面,就能完全化解。”
智真轻诵一声佛号,迎着伍建章锐利的眸光,叹息一声,若是其他人来问,他大可不必理会。
但是,伍建章不行。
崇玄寺的大门,几天前还被律院那个年轻的僧人堵着,导致崇玄寺官员进出不得。
后来,一夜之间,那律院的年轻僧人就离去了。
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智真却是知道,是伍建章出面请了天台寺出手,暂时化解了律院和崇玄寺的冲突。
这是崇玄寺欠伍建章的人情。
所以,伍建章开口问出来了,智真再不情愿,也得回答。
听到智真所说的话,众人眉头一跳,正要开口之际,忽然就听到伍建章淡淡道:“是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南方世家吗?”
话音落下。
在场众人心头猛然一震,若有所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其中有几个人,甚至皱起了眉头,面面相觑。
智真挑了下眉,没想到伍建章会一语道破天机,点头道:“没错,正如忠孝王所说,佛道之争,历来都不是什么小事。”
“尤其是这一次相争的,还是三宗和茅山宗这种传承与历史久远的道统。”
“按理说,崇玄寺管辖九州所有寺庙和僧徒,碰上这种事情,确实该出手的。”
“不管是制止还是打压……但唯独这件事上,崇玄寺没有立场去干预他们之间的争斗。”
说到这里,智真也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挑明了。
此事,还要从源头说起,也就是南方道门与佛门之间的恩怨渊源。
从佛门势力兴起,一直到被大隋封为国教,香火鼎盛到了极致,声威不断,开始挤压道门的生存空间。
最后,道门为避锋芒,不得不缩在南方之地,宛若一条丧家之犬。
如果硬要说,佛门现在就是正午时分升起的太阳,而道门就是日落的夕阳。
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可偏生,就是在道门这处日落的夕阳里,又崛起了一个强势的烂陀寺。
这让道门本就走下坡路的势头……越发不可控了。
于是,作为如今道门扛旗者的茅山宗,就在这个节骨眼,前来了洛阳城。
但这一次水陆法会,烂陀寺并未派人前来。
可大隋的南方,不只是有烂陀寺,还有其他寺庙。
就比如八寺中的律院、法相寺和禅宗。
这三家寺庙,全都是在南方之地扎根,并且在不断挤压着道门最后的生存空间。
因此,在看到茅山宗竟然在水陆法会召开之际入洛阳城,这些扎根南方之地的寺庙和佛门势力,立刻觉察出了不对劲。
然后……事情就发展到了佛道两家的冲突。
牛弘听到这里,忍不住皱眉,出声问道:“就算是这样,崇玄寺也不该毫无作为吧?”
“这两边看起来,也顶多就是将恩怨从南方之地,延续到了洛阳城内,崇玄寺就算出面制止他们,也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崇玄寺管辖天下寺庙和僧徒,若是出面的话,很轻松就能化解这一场争端了。
当然,化解过程中,崇玄寺难免可能会偏向另一方。
可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至少,不至于像是现在这样,毫无作为。
智真摇了摇头,轻声道:“牛老忽略了一点,南方道门虽然在逐渐衰弱,甚至被佛门逼迫到了这般地步……”
“但是,南方道门并非没有依仗的。”
闻言,牛弘眯起眼睛,忽然想到伍建章刚刚提到的事情,心中一动,忍不住道:“南方世家派人介入了?”
智真颔首,又摇了摇头,道:“不是介入,而是南方世家,本就是道门能龟缩在南方的依仗。”
话音落下!
众人终于恍然明白过来。
难怪,道门式微到了这个地步,龟缩在南方之地后,仍然能坚持这么久。
看来并不是道门底蕴仍然深厚,而是有人保住了道门的传承与香火。
只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佛门和道门……等等!
众人神色微凝,似乎终于反应过来,忍不住眉头紧锁,倒吸一口凉气。
一位宗室大臣眯起眼睛,沉声道:“若是崇玄寺在这件事上介入,那就是代表朝廷,而道门的背后是南方世家!”
换句话说,这是朝廷跟南方世家的博弈!
“有几个世家,站在了道门的身后?”伍建章皱了皱眉。
智真摇了摇头,缓缓道:“忠孝王应该问的是,有几个世家,没有站在道门身后。”
闻言,众人心头都是一惊,忍不住看向智真,咽了下口水。
这意思是……南方世家几乎都在支持道门?
可是,为什么?
“传承!”
就在这时,一名宗室大臣沉声道:“南方道门的传承,大多与世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们之间……很难说清楚,究竟谁是主,谁是辅。”
闻言,众人投去目光,看见那名开口的宗室大臣后,顿时了然。
开口之人,赫然是宗正寺的寺卿杨笠,也是先帝杨坚排行第九的族中兄弟。
此外,他也是宗室之中,少有曾经在战场上执掌兵权的统兵大将,在宗室之中的威望颇高。
就在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杨素也开口了,沉声道:“没错,南方世家跟道门的渊源很深,这两者搅和到一起,我倒不是意外,只是很好奇。”
听到这话,众人这才想起来,杨素跟南方还有过一段渊源。
曾经,开皇年间,江南发生过一次叛乱。
当时正是杨素领兵前去平叛。
在场众人里面,要说跟南方世家和道门、佛门打交道最多的人,那就是杨素了。
伍建章挑了下眉,问道:“好奇什么?”
“好奇陛下为何要与茅山宗接触,还想要扶持道门起来。”杨素淡淡道。
话音落下。
众人立刻明白,杨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都是大隋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自然知道杨广此前曾经透露过消息,有意重新组建道院,扶持道门起来,与佛门来一场鹬蚌相争。
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何杨广会选择茅山宗。
毕竟,南方的道门势力,并不是只有茅山宗一家。
至于为何要扶持道门……其实他们彼此心照不宣,都知道缘由。
“水陆法会在即,你要现在深究这个问题,陛下也不会给你任何答复的。”伍建章眯起眼睛。
“我当然知道,只是在这政事堂随口一提罢了。”杨素瞥了一眼,神色随意。
但事实上,像他这样地位的人,又怎么可能是随口一说。
有人皱了下眉,怀疑杨素正是因为水陆法会召开在即,所以才点破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