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21节

  显然,他也对猎场如今的现状很是苦恼,但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这猎场属于皇帝的财产,能进出这里的人,全都是皇室宗亲或是勋贵,没有一个人是他这个小小的内侍能惹得起的。

  但如今猎场圈养异兽太多,若是有一日突然暴动起来……那可就是一场灾难了。

  毕竟,这猎场就在皇城之中。

  “为何如此?”杨广皱了下眉。

  他没记错的话,因为大隋民风彪悍,猎场之中的围猎、巡猎等活动,还是挺受欢迎的。

  甚至有一些军中将领,乃至朝中的文臣,都会在心血来潮之下,到猎场寻觅狩猎的感觉。

  而且,这些异兽被猎杀之后,所取下来的皮、骨和血,甚至是肉,都是好东西。

  其中的皮和骨能送到军器监,用以打造各种兵器和宝甲。

  而血和肉能送到太医院,让太医院的太医出手,炼制成各种丹药,增进自身修为。

  “陛下,是因为自您登基继位以来,朝中内外,频繁动荡,无论是皇室、宗室还是勋贵们,人人自危,无暇前来猎场寻乐……”

  在杨广身后的王翼见状,连忙上前,低声在杨广耳边轻声道。

  闻言,杨广这才反应过来,凭栏眺望,沉默不语。

  这么说来,自他登基继位以来,大隋皇朝已经对外出兵好几次了。

  每一次都是动辄几十万的大军。

  也亏得这方世界似乎是由于他的缘故,早在之前就已经引进了海外的稻种,并且还不是一般的稻种,以至于粮食不缺,人口增长迅速。

  如今,大隋皇朝的人口早已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了。

  “这猎场荒废在此,未免有些可惜,待得明日朝会,朕会跟百官提起此事,看看要怎么解决。”

  杨广凝视着猎场,眸光闪烁,心中却是有一丝紧迫感。

  他知道,这种情况绝不是偶然。

  很可能洛阳城和长安城,乃至其他各地州府都是如此情况。

  而这反应出来的……就是大隋正在步入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趋势。

第311章 皇和天命,佛与西游

  皇城猎场的荒废,让杨广心中生出了一点紧迫感,他一直在关注各地动向,心中想着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霸这些转世仙神。

  因为,在原定的隋唐轨迹之中,李家满门就是大隋皇朝最大的敌人。

  若非如此,杨广也不会一边着紧李世民等人的动向,一边小心试探。

  而在荆州的遭遇,也是让他心中有了一点底气。

  “紫微和金翅大鹏鸟,虽然会在被逼到绝境之下复苏过来,但有着长城压制下,在九州大地上掀不起什么风浪!”

  杨广背手在后,在皇城猎场看守的内侍恭送下,带着宇文成都等人往皇宫走去,心中思绪在不断涌动。

  他此前一直在关注那些转世仙神,倒是有些忽略了就在身边的情况。

  比如,朝中文武百官对如今天下的看法。

  虽然大隋立国才短短几十年,但却已经有了很稳固的基础,拥有完善的朝堂体系和架构。

  只要按部就班,有着隋文帝杨坚打下的基础,以及杨广此前定下的一项项国策,大隋皇朝的国运必能长久悠远。

  在这个可以看得见的未来盛世前景中……文武百官还有必要去折腾吗?

  或者说,在他们眼中看来,大隋皇朝会有什么危机存在?

  杨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所以,从头至尾,其实只有我一个人在对抗那些转世仙神……”杨广眸光闪烁,隐隐有一丝孤寂感涌上心头。

  不过,这一丝孤寂感只存在了片刻,转瞬便被他抹去了。

  作为大隋皇朝的皇帝,他不能任由自己沉沦在任何情绪之中。

  “接下来要改变一下方针,必须将所有人都绑到对抗转世仙神,甚至是……更远大目标的船上!”

  杨广深吸口气,随即又想到了文帝祭结束之后,他在长安放出风声,要重开科举之道。

  这或许就是一个开始。

  “科举,是为朝廷从天下学子之中,选拔大才,入仕为官,为皇帝治理天下。”

  “也可凭此,达成从下至上,针对朝堂文武百官的换血!”

  杨广眼眸垂下,心中暗道:“若是一切顺利,我可以从其中挑选出与我一道之人!”

  想到这,杨广顿时有种急切感,恨不能立刻就重开科举,让天下的学子大才,全部入他的怀抱之中。

  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下来,要开科举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

  他首先还要平息因为科举从而躁动的各方势力。

  “牛弘、杨玄感他们已经回到洛阳了吧?”杨广忽然开口。

  在身后亦步亦趋跟着的王翼、刘仁恩等人闻言,顿时怔了下,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听到了一个声音回答。

  “回陛下,牛老和杨大人已经在半个月前,就回到了洛阳,并且与忠孝王、越王、靠山王一同主持政事堂的事务。”

  众人闻声望去,发现出声回话的人,正是杨广身边的内侍陈公公。

  后者是内侍省的内侍监,为所有内侍之首,自从入宫之后,一直跟随在杨广身边,可谓是杨广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在这一点上,或许只有宇文成都能压住陈公公一头。

  “嗯,政事堂那边如何?”杨广问道。

  这话若是问别人,或许还真不一定能答出来,但陈公公却是可以。

  究其缘由,乃是他作为内侍监,手底下有着一支很神秘的内卫,后者是杨广遍布朝中内外的耳目和眼线。

  在此之前,内卫一直是交给了千牛卫统领。

  但后来,出了亳州城的事情,千牛卫严重失职,内卫便从此被剥离了出来,被杨广交到了内侍省。

  准确的说,其实是交到了陈公公的手上。

  “回陛下,诸位大臣听闻帝驾将归,很是勤劳,日日点卯,从不有一丝懈怠。”陈公公面无表情的说道。

  显然,内卫监察百官,确实是掌握了朝中的一举一动,哪怕杨广还未回到洛阳城,却已经掌握了洛阳城中发生的一切。

  “倒是挺聪明,看来也是怕死啊!”杨广挑了下眉,并不意外。

  在他离开洛阳城之后,朝中有大臣借此机会,以自身手中掌握的权柄,进行了一些谋私行为。

  这件事……杨广心知肚明。

  别看他不在洛阳城,表面上又似乎不关心朝中之事,但其实文武百官的动向,全都在他掌握之中。

  而大臣们的私心之举,在杨广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若是换做之前,他是绝不会容忍这种事发生,一旦查实,立刻便会下狱,直接问斩。

  但现在,杨广的想法稍稍有些改变。

  杨广眸光闪烁,心中对此事有了决断,随后继续问道:“最近洛阳城可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话音落下。

  众人都是怔了下,随即几乎本能的望向了陈公公,他们一直跟随帝驾在旁,可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陛下,随着水陆法会的即将召开,各地寺庙,以及域外的佛国都派出了使节。”

  陈公公语气不紧不慢,像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说着内卫得到的消息:“这些使者和代表,全都是得道的高僧!”

  “因此,这段时间洛阳城几乎是天天都有高僧讲法,洛阳百姓或是慕名,或是闻声,都会前去聆听佛法高深。”

  大隋皇朝崇佛和尊佛,自然而然,也就导致百姓们礼敬佛法,不少百姓甚至还是佛门的信徒。

  这一点,杨广心中也是清楚。

  但真正听到……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域外的佛国?”

  杨广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忽然问道:“八寺这一次可有派人前来?”

  闻言,陈公公不假思索的道:“回陛下,八寺之中,除了天台寺为东道主,并无任何动作,其他七寺派出的僧人,都是最先赶到洛阳城的。”

  “谁安排的他们?”杨广又问道。

  “八寺的僧人,都是崇玄寺将进行安排,至于域外佛国的使者,因为情况有些复杂,则是由鸿鹄寺进行招待。”陈公公恭敬的答道。

  虽然佛国也是隶属于佛门的一支,此次派出的使者,也是僧人,但毕竟佛国是以国为名而存在的。

  这一次,他们派出使者前来参加水陆法会,名义上是参会,实际上却是西牛贺洲诸佛国与大隋皇朝之间的外交会面。

  因此,大隋皇朝这边是由鸿鹄寺出面,与这些佛国派出的使者打交道。

  也正如此,此前在政事堂中,苏威才会那么怼崇玄寺卿智真大师。

  毕竟,这对鸿鹄寺来说就是‘无妄之灾’。

  这跟鸿鹄寺此前安排各国使节可不同。

  前者是一桩麻烦,后者是鸿鹄寺的职责。

  “鸿鹄寺……哦,朕想起来了,之前苏卿曾经上过折子,请求朕下一道旨意给边军,让他们放开一点限制,让关外被拦住的僧人入关。”

  杨广听到鸿鹄寺的名字,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之前在返回洛阳城的途中,他确实收到了苏威通过政事堂递上来的折子。

  而折子的内容,正是由于水陆法会的缘故,九州之外的佛国、寺庙,纷纷闻声而动,前来洛阳城参会。

  但这些僧人没有通关文牒,就被边军拦在了边关外。

  这也是杨广的疏忽。

  他一直没有重视过水陆法会,这一佛门盛事,也就忽略了通关文牒的事情。

  苏威作为鸿鹄寺的寺卿,自然是看出了这一点,但作为臣子不可能直白点出皇帝的过失。

  所以,苏威在折子上提议,这些所有过关僧人,全部由鸿鹄寺进行身份登记。

  登记完了之后,也是由鸿鹄寺发放文书,允许他们在水陆法会召开期间,在九州境内活动。

  在此期间,若要来往各地州府,需向鸿鹄寺和沿途州府禀告行踪。

  这一点,得到了杨广的认可,并且在折子上批了个‘可’字。

  当然,他批这个折子的主要原因,还是苏威提到的其中一点,引起了他的兴趣。

  “水陆法会是佛门盛事,表面上是佛门之内的僧人们,相互讨论佛法,推动佛门在九州的传播……”

  “但实际上,这其实是佛门对佛法东传的进一步行动!”

  “而这些来往九州的僧人,背后牵扯的佛国……或许就是大隋皇朝需要警惕和防备的佛门势力!”

  杨广眸光闪烁,他可没有忘记在原定的轨迹之中,那取代了大隋皇朝的‘大唐’会做什么。

首节上一节521/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