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也是下意识站起身,仿佛一名侍从,怔怔的看着这一幕。
“茶香不错。”
那人自顾自倒了一杯茶,品茗了一口,而后点头,称赞道:“不愧是昔日的北周大学士,品味果真一流!”
闻言,李纲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之人,想起最近的传言,心中疑惑越发浓郁。
“为何竟会如此两极分化……”
当年,他为北周的臣子,亲眼见过一位皇帝掌握了权柄后,究竟能多么沉湎酒色,暴虐荒淫。
那是北周皇朝的宣帝,也是后来自称为‘天元皇帝’的人。
其在位之时,骄奢淫逸,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
最后,更是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导致北周皇朝的百官,日日惶恐,心中难安。
一时间,整个北周皇朝都被一层阴影笼罩住。
而在这时,这位宣帝又盯上了叔父宇文宪,忌惮其名声和能力,于是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
李纲曾觉察到,没有屈从,并且极力劝告宇文宪。
但宇文宪并不相信。
一直到被杀后,宇文宪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侄子竟然会杀他。
李纲之后为宇文宪收尸,扶着棺材嚎啕恸哭,大悲之下,突破至炼神返虚境,成为当世真修。
最后,他以自身所修之道撼动北周天命,撞碎了北周一角气运,黯然离去。
后来李纲得知北周覆灭,那位宣帝在杀了宇文宪的第二年禅位,第三年就死了。
没多久,杨坚夺了北周天命,杀了静帝,建立了大隋皇朝。
当时,杨坚曾闻他的名声,多次上门造访,想请他出仕,为大隋治理天下。
李纲有感杨坚杀了静帝,也算是间接替齐王报仇,于是最终答应了出仕,担任太子洗马,教导太子杨勇。
但他没想到,答应杨坚的请求,竟然会让他恍若轮回,见到两个‘熟悉的故人’。
“陛下与当年所见,倒是很不一样!”李纲缓缓吐出口气,一语道破天机。
陛下!?
在旁的林云帆恍若如遭雷击,骤然醒转过来,惊疑不定,望着端坐在亭子里的那人。
这是陛下?
大隋二世皇帝……杨广!?
“先生与当年所见,也是大不相同,消瘦了许多,也憔悴了。”杨广悠然品着茶。
他与李纲并非是初次相见。
记忆里,他还是晋王的时候,就跟李纲打过交道。
这是在杀了猪婆龙之后……杨广才知晓的。
在杀了猪婆龙后,杨广深埋在脑海里的记忆逐渐复苏,也让他知晓了许多以往忘却,而又不曾起疑的事情。
比如大隋皇朝的粮食,又比如文武百官对他的信服等等。
当年,太子杨勇也是自幼聪颖,才情过人,可以说是一位仁德之人。
但杨勇却被另一个人所折服。
那就是当时为晋王的杨广。
彼时的杨广屡立战功,善计谋,多策略,尤擅安抚驾驭部属,知人善任,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都对他心悦诚服,愿为他效力。
这也是为何在杨广表露出‘异样’后,伍建章和牛弘等老臣,会立刻改弦易辙,站在了他这一边。
因为,杨广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位明主贤君。
只不过,后来许是猪婆龙的缘故,他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宛若人格分裂似的,导致名声败尽。
“我只是年纪大了,所以才有此体现,倒是没有陛下的变化大。”李纲摇了摇头。
他当年初见杨广,真的有种见到了昔日齐王的感觉,甚至怀疑后者就是宇文宪转世。
所以,一开始他还对杨广心怀好感,更是动了为其效命的心思。
只是,作为太子洗马,他还是要履行职责。
但谁都没想到,在杨广的光辉之下,杨勇竟然会自暴自弃,放任自身。
在大隋一统南北之后,杨勇几如第二个宣帝,日夜宴请东宫臣子,饮酒作乐。
后来,杨勇被废。
其中缘由颇多,复杂无比。
即便是现在……李纲也认为其中有许多疑点。
而那些疑点莫不是与眼前这位隋二世有关!
“既然知晓我变化大,为何不愿意入宫来见我?”
杨广品着茶,好奇的看向坐在对面的这位大学士。
“当初,宇文化及临走前,曾经来找过你吧。”他缓缓说道。
宇文化及在前往北地赴任之前,曾经上过一份折子,想要举荐一个人,入朝为官。
那人就是李纲。
但当时的杨广还未杀了猪婆龙,也不知道那些深埋脑海里的记忆,所以并未理会。
毕竟,在他所知里面,李纲可是‘声名狼藉’的祸国书生。
“心灰意冷,不愿再牵涉入朝堂中的明争暗斗。”李纲摇头。
当年杨勇被废,李纲也因此被牵连。
虽然凭着他的名声和为人,仍是被杨坚信重,更是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但是,却也因此遭到了杨素等人联手构陷,不得不离开洛阳城。
也是在他离开那一日,在城外遭到了截杀,身受重伤。
关键时刻,宇文化及提前有所觉察,派了人过来将他救下。
但他也因此犯下了人命案件,杨素等人以为找到机会,直接把他拿下,押入了大理寺之中,交给刑部处理。
当时的刑部尚书已是梁毗,为人公正不阿,一点没留情,直接将李纲押入了大牢,等候问审。
李纲当时在大牢的时候,心灰意冷,曾经还生出过寻死的念头。
那时候,曾经有一个人来过大牢探望,并且对他说:“你身怀大才,但性情太过暴烈,应该改改,在牢中好好修身养性,等待日后会有绽放光芒的时候。”
“现在,不必急着寻死,终有一日,会有帝王登门,亲自来访,请你出仕!”
于是,李纲也就放弃了在牢中寻死的念头。
一直到杨坚病逝,杨广登基继位,大赦天下,李纲得以出狱,隐居在洛阳城。
然后,就是今日。
杨广亲自登门找到了他。
一如昔日李纲在大理寺牢狱中,前来探望他的那人所说一模一样!
第307章 铜钱
“若真是心灰意冷,从此不愿再入朝堂,插手天下之事,又为何要在这偏僻之地,设了这么一座学堂?”
杨广品着杯中茶水,悠然自怡,微微眯起眼睛。
他刚过来的时候,注意到了园子里栽种的云烟紫,那是一种在九州之中也有着不小名气的灵竹。
而这种灵竹在长久栽种之下,会自然而然的影响周遭环境。
不只是生灵,还有植物、桌椅,甚至是这片土地,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也正如此,这府邸里的茶水,煮泡出来之后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香味。
刚刚杨广说的茶香不错,可不只是随意的称赞,而是真的这么认为。
“陛下只怕是误会了,这座学堂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只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
“当年,我答应齐王之邀,本是为了一展自身抱负,实现治理四方的理念。”李纲自嘲的笑了下,轻叹道。
他口中所指的齐王,乃是北周皇室那位天纵之才,也是后来被北周宣帝以阴谋诡计陷害杀死之人。
其名为宇文宪,乃是北周末期最为璀璨的一颗星辰,手段过人,才情惊世。
当年有不少人认为,若是齐王能继位,说不定北周皇朝的国运还能多延续几十年,甚至一统南北,也不是不可能。
“齐王也确实是一位英武明主,才情手段,皆为过人,不同凡响!”
“但可惜,他太过重情重义,心慈手软,认为只要以诚待天下,天下人便会以此回报于他!”
“可殊不知,就连上古先贤都曾言,人心隔肚皮!”
“所以,最终齐王也为他的天真付出了代价!”
李纲眼中有一丝复杂,一边回忆,起身来到了边上,凭栏眺望,轻声道:“齐王死后,我为其收尸,举行葬礼。”
“从那之后,我认为北周不再值得,让我继续施展抱负,于是选择离开北周,游历天下。”
“离开了北周后,我看遍了九州之景,到过最偏远的十万大山,见到莽荒原始的异族,也与身无遮拦的百姓同吃同住……”
“这些都使我获益良多。”
李纲收回视线,凝视着坐在亭子之中的杨广,神情有些复杂。
这位大隋二世皇帝,一如昔日他初见的晋王殿下。
年轻俊朗,浑身透着一股强大的安稳,举手投足,流转有一丝难以言语的魅力,双眸深邃,气质超凡。
那双眸子眨动之间,隐隐有威严流转而出。
“所以,后来你又为什么接受先帝的邀请,出任太子府洗马?”杨广问道。
他知道李纲的经历,也知道后者曾经教导杨勇,那个前废太子。
如今,已经死在了他的手上。
“因为,大隋灭亡了北周!”李纲笑了笑,语出惊人。
话音落下。
在杨广身后跟来的众人,忍不住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在民间有着偌大名气的大学士李纲,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答应了出仕大隋。
这可真是令人意外。
“没有其他原因了?”杨广问道。
“自然不是,我答应先帝的邀请,出任太子府洗马,教导太子,也有着自己的私心。”李纲摇头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