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07节

  “在这政事堂内明争暗斗,若是传出去了,成何体统?”

  话音落下!

  苏威挑了下眉,没有说话,只是又继续端起了茶碗,继续品茗。

  而不远处的智真见状,也是收起了锋芒,没有继续针对鸿鹄寺。

  但是,其闪烁的目光却是隐隐在诉说,他并没有打算就此善罢甘休。

  “此事确实非同小可,这些僧人从域外而来,经过边关,引起了边军将士的不安!”

  此时,几乎一直作为背景的靠山王杨林,罕见的开口,从大袖里拿出了好几份折子,摆开放在案桌上,说道:“边军那边递上来了六份折子!”

  “全都是与这些僧人有关的!”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投去目光,打量着桌上杨林摆出的一份份折子。

  坐在上首的伍建章此时随意的拿起了其中一份折子,打开后扫了两眼,顿时脸色变得怪异起来。

  边军的折子,与朝堂和各地州府官员的折子很是不同,几乎一眼就能认出。

  因为,边军将士大多并无出彩的文采,自然遣词用语之间,就显得很是莽撞和直接。

  比如伍建章手上的折子,就是来自胜州的总管。

  胜州与其他州府不同,那里几乎与边关贴在一起,站在城门楼上去远眺,就能看到仿佛高耸入云的黑色长城。

  其他人见伍建章看着折子的内容出神,忍不住也纷纷探手,拿起一份份折子打开查看。

  随后,这些来自边军将士的折子,便是在众人之间传阅了起来。

  “边军的主要职责,乃是镇守长城,防备异族叩关,入侵九州!”

  杨林看着案桌上的几份折子被一众文武大臣传阅,也是缓缓说道:“因为水陆法会的缘故,许多佛门僧人为此过境而来!”

  “但他们之中大多没有通关文牒,边军将士自是不能放任他们进来……”

  听到这话,众人终于反应过来,这是为边军将士来说话的。

  不过,没有通关文牒是怎么回事?

  众人忍不住投去目光,望向了鸿鹄寺的寺卿苏威,这若是真的,那就是鸿鹄寺的失职了。

  “别看本官,通关文牒需要玉玺盖印,陛下不在,你们谁能盖印?”

  苏威喝茶的动作顿了下,没好气的抬头,看着众人又齐齐投来目光,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

  这倒真不是他在推诿,而是鸿鹄寺做事,对外就是大隋皇朝的脸面。

  一言一行,几乎就是代表着大隋皇朝的态度。

  若是一个不慎,很可能会引发出惊人的事态,导致局势失控。

  所以,苏威作为鸿鹄寺的寺卿,所行就是一个字:稳当。

  只要有任何风险的事情,他就绝对不可能去冒险。

  “可鸿鹄寺也不该什么动作都没有,放任边军将士,为难这些前来参加水陆法会的僧人!”

  这时,智真又一次开口,仍然将矛头对准了苏威和其背后的鸿鹄寺。

  很显然,这并非是他突发奇想,而是早已经准备好的一柄利剑,就是为了刺伤鸿鹄寺。

  但可惜,苏威作为从三品的文武大臣,早已经见识过不知道多少风浪,怎么可能轻易被掀翻。

  “鸿鹄寺可不是什么都没有做,那些被边军阻行的僧人,在通禀之后,只要能拿出象征西域佛国的证明文书,再在鸿鹄寺中进行记录,便可被放行!”

  苏威随意的瞥了眼,淡淡道:“这件事,本卿已经上奏给了陛下,得到了允许!”

  话音落下!

  众人的神色各异,但智真却是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挑了下眉,双手合十,默默诵念了一声佛号。

  随后,一众文武大臣也是默契的岔开了话题,继续议论水陆法会的章程。

  在此期间,他们也是有些猜测,这一次的水陆法会,或许会引来佛门某位菩萨或是佛陀的关注。

  对此,众人心中也是有些明悟的。

  究其缘由,原因还是在杨广的身上。

  大隋皇朝崇佛和尊佛,这已经是国策了。

  而且,为此还册封了佛门为国教。

  也正如此,昔年的隋文帝就为此曾经持戒出家,成为了佛门弟子。

  这件事当时还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毕竟,九州历史上,从未有一位帝王做到这一步。

  哪怕是将时间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这也是为何,佛门在大隋皇朝中,有如此崇敬的地位。

  但是,如今杨广登基继位已经一年多了。

  不管是对佛门的态度,还是延续隋文帝时期的传统……杨广都没有做。

  这几乎忽视和不予应许的态度,已经引得不少人惊疑。

  所以,这一次水陆法会,佛门很可能会为此派出一位菩萨,甚至是某位佛陀,进入九州,亲自面见杨广这位隋二世。

  到时候,势必又是一场风波。

  ……

  “崇玄署,官署名,隋初置,隶鸿胪寺,有令一人。”《二十四史》

  “……炀帝时废,唐复置,掌道观、寺庙等事……开元中,以署隶宗正寺,表示尊老子为唐室始祖之意。”《二十四史》

第303章 诸佛齐聚大雷音寺

  九州之外,西牛贺洲。

  一座庞大无边的灵山,高耸入云,一眼望不到尽头,也看不到山顶的景象。

  它坐落在西方大地的最深处,恢宏与磅礴,广袤无垠。

  即便放眼三界,在无数洞天福地与圣山仙境中,这座灵山也是享誉盛名。

  而它的名字也正是‘灵山’。

  这里是佛门的至高圣地,也是佛经中所言,一切渊源流传的起始之地。

  山顶处,云霞蒸腾,一座座寺庙平地而起,宏伟高大。

  寺庙之中,不时能看到一名名僧人,神情肃穆,低头不语,缓慢行进。

  这一幕很是瑰丽,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庄严和祥和。

  享誉盛名的佛门至高之地,即便是在浩瀚无垠的西牛贺洲,灵山的悠久与强大,也是名传三界。

  这是真正强大与无可动摇的最顶级道统。

  一座高耸庞大的门阙屹立在山巅,八根巨大石柱,粗大无比,矗立在门阙之前。

  在那上面刻着一条条神圣威严的天龙,古意沧桑,有一种莫名的佛意流转,彰显底蕴。

  毫无疑问,灵山是神圣之地,是很多僧人心中的起始之地,朝圣的尽头。

  从久远无比的岁月之前,就不断有人跋涉山水而来,只为来到灵山脚下,仰望这座佛门的至高之地。

  灵山之中,有许多佛陀、菩萨和罗汉留下的寺庙。

  这些寺庙就像是他们的道场,只要能抵达灵山脚下的僧人,通过考验后,便有机会,能够加入这些寺庙,成为侍奉诸佛们的僧徒。

  除此之外,寺庙之中还有诸佛们留下的感悟,记载了他们对于佛法的理解和心得。

  这才是一个道统真正的底蕴。

  嗡!

  忽然,在那山巅最深处,八根天龙石柱撑起的巨大宫殿,宛若寺庙似的,从里面腾起大片的烟霞。

  伴着一尊尊宏大的身影浮现,隐隐像是要挤压整座宫殿,耸入了高天云海之中。

  但下一刻,整座宫殿响起了威严无比的诵经声。

  随即,整个宫殿开始升高,仿佛变得与天地一样浩瀚,广袤无垠。

  轰隆!

  而在此时,宫殿外面的云霞渐渐散去,露出了一块横亘数万里的匾额。

  在那匾额上面,镌刻着玄奥无比的梵文,赫然是四个大字大雷音寺!

  “为何此时召集我等……如来!”

  几乎与天地一样浩瀚的宫殿之中,一尊尊宏大身影,在这大雷音寺之中显化真身。

  嗡!

  一刹那,整座宫殿开始响起诵经声,震动了灵山。

  他们身上流露出的气息极为宏大,震撼人心,仿佛是古老无比的大神通降临。

  灵山之中,许多僧人有所感应,忍不住跪拜了下去,虔诚无比,朝着山巅处的大雷音寺顶礼膜拜。

  成片的光雨洒落,让所有僧人仿佛陷入了顿悟之中,肉身与灵魂,全都被净化了。

  “人间的水陆法会即将召开,按照佛门与人族的约定,这一代的九州之主,将会成为佛门弟子,受戒出家。”

  一朵朵金莲盛开,萦绕而结成巨大的莲座,一尊宏大的身影盘坐在其中,散发出的威势,直冲九霄云上,震动天地。

  仅仅是这股威势,就比之刚刚更盛,恐怖无比。

  这便是西方大地上的灵山之主,佛门无数经书中记载的如来佛祖。

  而环绕在整个宝殿中的一道道身影,便是在三界中流传有无数传说,西方大地上的三千佛陀。

  同时,他们也是西牛贺洲中,三千佛国的国主。

  一位位显现出真身,降临大雷音寺的佛陀,面面相觑,沉默无比。

  终于,良久之后,有一位佛陀开口了。

  “听闻人间出现了变数,这一代的九州之主,还会遵循约定吗?”

  “自然,佛门仍然是九州的国教,没有人能拒绝。”如来说道。

  “即便是九州之主。”

  听到这话,旁边另一位佛陀眯起眼睛,轻声道:“既然如此,那便由本座前往……”

  “别忘了九州是谁的地盘。”一名手持金刚杵的佛陀忍不住提醒。

  听到这话,诸佛立刻便沉默了。

  他们可没有忘记,数千年前的那一场旷古绝今的惊世大战!

  而佛门又在那一场大战之中……损失了什么!

首节上一节507/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