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都是他也不认识的,亦或是所知,也不过停留在表面上。
这时候……就突出了回乌山土地神的重要性。
回乌山土地神很感激杨广将他重新唤醒,有问必答,没有任何隐瞒。
也正如此,在这短短两天时间里,杨广对这个世界的仙神……终于有了真正纹理清楚的认知。
……
山南道。
作为大隋皇朝版图疆域中,所划分十道之一,山南道下辖若干州府和郡县,靠近十万大山,与蛮族和山族等,有着密切的接触。
因此,山南道的百姓,也是除了边军之外,为数不多,与异族打过最多交道的人。
山南道,位于终南太华之南,故而得名。
其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之山。
整个山南道所在,统辖荆、襄、邓、唐、巴……等数十个州府。
今湖北大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终南以南,河南北岭以南之地,皆为山南道所辖。
其中,山南道的首府之地为襄州,又被称为‘襄阳’。
襄阳乃是千古扬名的府城,历史悠久,更是九州之中,鲜为人知的洞天福地。
即便是在整个九州来说,也是难能可见之地。
因此,襄州也是吸引了不少人前去,促进了襄州的繁荣茂盛。
虽然与扬州、洛阳城和长安城等无法相比,但已是山南道之地,最为繁华的地方。
而此时,离着襄州仅有一条官道之隔的唐州。
府衙之中,现任唐州刺史愁容满面的端着一杯热茶,吹着飘出的温热茶气,忍不住叹声。
“帝驾踏入山南道的消息,已经是三天前!”
“但现在,三天过去了!”
“各处要道都没有任何消息!”唐州刺史满头白发,叹息一声道。
“你们说说,帝驾这是去哪了?”
闻言,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没有说话。
这里可是山南道,属于大隋的腹地。
帝驾到此,自然不可能会遇险。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帝驾主动停留在了某一个地方,隐去自身踪迹,不让任何人洞悉。
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们是唐州府衙的官员,也不敢乱说话。
“大人若有心真的想知道,不妨去信一封,问一问洛阳城的政事堂!”
一个老者缓缓睁开眼睛,凝视着坐在首位上的唐州刺史。
其人一把年纪,语气却是很冲,脾气火爆。
“此事本官自然早就想到,已经去过信了。”
“但奈何洛阳城那边回复:‘陛下行踪,无可奉告’!”
唐州刺史摇了摇头,无奈道:“这让本官如何办?”
他的身形壮硕,看着像是一座山岳。
此刻坐在首位上,就隐隐给人一股强大无比的压迫感。
众人闻言,忍不住纷纷投去目光,有些惊疑。
他们之前还以为,这位刺史大人只是想借着这件事,迫使他们低头。
但现在看,似乎真的是不知道帝驾的行踪。
“诸位不必如此看着本官!”
“本官若是真的有心想收拾你们,也不会留你们到现在!”
“终究唐州还需要你们,协助本官治理,本官也还不至于对你们赶尽杀绝!”
唐州刺史见状,忍不住翻白眼,神色不善。
众人顿时讪讪的收回了目光,但心中却没有半点轻松。
不久前,因为麻叔谋、朱灿之事,各地州府都进行了一次肃清行动。
在这过程中,不乏有身居高位者,成为了被肃清的对象。
唐州位属山南道,四通八达,颇为便利。
也正如此,府衙之中,不少官员都与麻叔谋、朱灿同流合污。
就连暗地里转修了幽冥功法,成为鬼修的人……也是不在少数。
因此,在肃清行动之中,唐州府衙那些成为鬼修的人,几乎全被肃清了。
而动手之人,正是此刻坐在首位上,与他们唉声叹息的唐州刺史汤闻院。
同时,这也是一位修为无比强大,出身名门之后的修行者。
山南道仅有三位,达到了炼神返虚境的真修。
第265章 大隋国运
九州,又被称为最古之地、中原和神州等等。
实际上,九州就是上古时期的人族先贤,划分了人族生存和活动的九个区域。
随着时间流逝,一代代相传下来,这九个区域就被称为‘九州’。
时至今日,九州早已经不只有九州了。
在前朝的时候,九州曾经一度被称为‘十二州’。
因为有些州在统辖者的发展下,逐渐从一州之地,划分出了三个州,甚至是好几个。
而到了大隋皇朝这一代,治下疆域广袤,重新厘定了天下之地。
遥想当初,前朝末年之际,天下大乱。
彼时,九州已经增至十几个州,所辖一百多个郡,无数县府。
此后的二百多年内,前朝秩序崩塌,南北分裂,各地各代,统治混乱。
一直到杨坚横空出世,以大隋代北周,天下间已经增至数百州。
于是,杨坚为了平息这种混乱,于开皇三年,废天下诸郡,改变了持续数百年的天下局势。
在开皇九年,杨广扫灭南陈之后,杨坚昭告天下,统一了南北,结束持续了数百年的南北分裂之乱。
而在完成一统南北后,杨坚也随之下旨,重新厘定天下,划分各州府、郡县。
从此,天下划分十道,所辖各地州府和郡县。
地处山水之间的山南道,就是大隋十道之一,所辖超过三十座州府。
而在这三十多座州府之中,有着三位炼神返虚境的真修坐镇。
唐州,位于山南道之中,州刺史汤闻院便是三大炼神返虚境真修之一。
也正如此,在此前的肃清行动中,唐州没有任何伤亡。
所以被抓出来的官员,以及修行幽冥功法的鬼修,全部被汤闻院镇压住了。
有敢反抗的人,当场就丢了性命。
所以,即便出了肃清之事,只要汤闻院还是唐州刺史,城内便不会有任何动乱发生。
毕竟,在这唐州之地,一位炼神返虚境的真修,足以镇压一切。
“其实,下官觉得大人应该不必太过多想。”
一名府衙官员稍作沉吟后,开口道:“下官觉得,许是帝驾在前来的途中,看见周遭山景,从而流连了一会儿。”
“这才会迟了路程,未必就是对我等和唐州有什么意见。”
话音落下。
在场众人纷纷附和道:“是啊,我觉得也是这样!”
“没错,大人不必太担心,陛下定然不是疑心大人的所作所为……”
“这话说的在理,我山南道的景色还是不错,陛下久未在外行走,一时流连忘返,也是常理!”
……
众人三言两语之间,轻飘飘就将事情揭过去了。
但坐在首位上的汤闻院,却是没有一点轻松的意思。
他皱紧了眉头,脸上是与体型完全不符的愁眉苦脸,暗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谁知道是不是陛下对我的处事方法有意见……”
事实上,此事要细究起来,与不久前各地州府的肃清行动,不无关系。
因为杨广提前有密旨,传达各地州府,言明了鬼王藏于幕后,与麻叔谋、朱灿等,勾结官员之事。
所以,那些接到密旨的人,早就准备好了肃清行动。
等到出手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手软,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但是,山南道这边的情况特殊。
那些修炼了幽冥功法,成为鬼修的人,汤闻院是一个都没有留,全部杀了。
可与麻叔谋、朱灿有勾结的人,他却是没有下手,只是将他们抓了起来。
若只是如此,倒是也没有什么。
偏偏汤闻院也没有将这些人……押送前往洛阳城,而是扣在了唐州府衙大狱里。
这就让人不得不猜测,汤闻院到底想要干什么了。
于是,在长安城向唐州府衙通告,帝驾将临之后,汤闻院就拿出了近乎谄媚的态度和热情。
可谁料到,一连过去几天,唐州府衙连帝驾的影子都没见到。
这让汤闻院如何不着急。
“可千万不要是在路上出事了……”汤闻院眯起眼睛,心中有些不安。
虽说如今天下已定,太平安详。
但去岁一年各地频频发生动乱,就连洛阳城都有些动荡。
这些汤闻院可都是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