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410节

  名义上,这些亲王是为先帝守灵。

  但实际上,只是杨广刚登基继位,担心这些先帝遗留下来的宗室大臣们,心怀怨愤,图谋不轨。

  所以,他才下旨让这些亲王留在长安城,以便看管和监视。

  同时,这也是对他们的一道考验。

  现在杨广获得国运加持,又有隋文帝杨坚的遗诏,昭告天下,确立正统之位,已经不需要这些小伎俩了。

  所以,他也就顺势借着这一次起驾返回洛阳,带上这几位宗室亲王,让他们回到封地,继续镇守一方。

  不仅是这几位宗室亲王,杨广心中还有其他打算。

  如今,随着他修为的逐步提升,曾经聚拢在身边的文武大臣,杨广都有了分派出去的想法。

  大隋皇朝……不能只守着九州这一亩三分地。

  “臣等遵旨!”

  诸公没有异议,那三个被点名的宗室亲王,也是顺势出列,恭敬拜礼。

  其中,此前扬言要与宇文成都一较高下的杨远也在。

  他正是杨广提到的唐王,封地在唐州。

  至于另外两人,封地分别是申洲和庐州,皆是在大隋南方之地。

  杨广看着这一幕,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道:“此番各地州府的动乱,诸卿想必都知道一二。”

  “朕人还在长安,洛阳那边的折子,就已经将政事堂的案桌,堆的跟山一样高了!”

  “现如今,各地州府的官员缺额极大,诸卿可有解决的办法?”

  闻言,众人心中一动,面面相觑。

  文帝陵之乱后,徐偃王和宋襄公勾结朱灿、麻叔谋的事实已经败露。

  之后,又发生了各地州府出手,以雷霆之势镇杀府衙内的官员。

  这让许多事情更进一步的曝光。

  大隋官员里面,有人曾经与朱灿、麻叔谋勾结,暗中转为鬼修,修炼幽冥功法,食人而增进修行速度和境界。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各地州府里面,这种转为鬼修,暗中修行幽冥功法的人有多少。

  但现在从杨广话里透露的意思来看,显然这种人很多,已经多到各地州府都压不住,纷纷递上奏折,请求朝廷委派官员前去递补缺位了。

  作为大隋吏部尚书,负责掌管官员选拔和晋升的牛弘第一个站出来,道:“启禀陛下!”

  “我大隋立国至今,不过寥寥几十年,一统南北,也才十几年!”

  “国子监中的学生虽然多,但多是一心钻研学问之事,并不擅做官,治理天下。”

  “若要补上各地州府的官员空缺,只怕不容易。”

  “还需陛下降一道旨意,在天下间招揽有志之士,前去洛阳,面见陛下!”

  “亦或是……请各家各派出人,举荐入朝,吏部会一一筛选,最后呈禀名单于陛下。”

  最后一个方法,是在科举出现之前,历朝历代最为常见的情况。

  毕竟,没有科举之前,能够想到招揽人才的方法,少之又少。

  但后者也是一个极大的弊端,导致朝中官员,多为世家门阀出身,或是名门大派的弟子。

  这就很容易造成朝堂失衡。

  而最为直接的,就是牛弘所说的由皇帝降一道旨意,昭告天下,吸引有志之士入朝。

  这是从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也仍然在盛行。

  但杨广显然不想用这种古老的方式,稍作沉吟,缓缓道:“可还有其他的方法?”

  牛弘抬头望去,眸光幽幽,很是配合的回答:“有!”

  “先帝在时,曾经开创了科举制,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科举荒废,无法盛行!”

  “陛下继位以来,已有继往开来之意!”

  “今次,便可借此机会,重开科举,昭告天下!”

  “这样一来,天下学子可通过各地州府的考试,逐一遴选,最终由陛下亲自面见,给予他们官身!”

  话音落下!

  殿内,众人愕然的望向了牛弘的背影,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许多人事前并不知道科举之事,现在由牛弘提出,自是感到了惊愕和震惊。

  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忍不住皱眉,目光在牛弘和龙椅的方向,来回扫视,似乎在怀疑什么。

  “哦?科举能解决各地州府官员空缺的问题吗?”

  杨广坐在龙椅上,喜怒不形于色,似是浑然不知的道:“既然如此,那此事确实可以实施!”

  “不若就由……”

  然而,杨广的话音未落,忽然有人站出来,打断道:“陛下!”

  “此事不妥!”

  闻言,杨广眸光一凝,扫了眼过去,神色有些异样,淡淡道:“有何不妥?”

  那站出来的官员,乃是一名年轻人,但却身着绯色官袍,显然品级不低,至少也是三品。

  他站出来后,立刻就感到从龙椅上投来的目光,携着无边威压。

  但他又不得不站出来,毕竟科举事关重大,决不能这么轻易就定下来。

  所以,他硬着头皮,深吸口气,沉声道:“陛下,科举之制,在先帝时期并非没有过,可最后却糜烂于泥!”

  “可见这科举并非良策,臣担忧若是朝廷以此策而盛行,会让天下掀起更大的乱子!”

  杨广眯起眼睛,面露沉吟,颔首道:“继续说。”

  那名官员闻言松了口气,拱手拜礼,道:“陛下与诸公皆知,这天下间不乏有散修的存在!”

  话音落下!

  众人心头一动,顿时明白他想说什么了,忍不住皱眉。

  就连牛弘也是瞥了一眼,似是意外,但神色又很平静。

  “昔日南北分裂,九州动荡不安,许多道统传承流失民间!”

  “这些流失的传承,不乏有被人所获,最终踏上修行之路的例子!”

  “而其中能够成为修行者的,无不是万中无一之辈!”

  “科举,乃是面向全天下人的盛事!”

  “这些民间的散修,此前没有束缚,随心所欲,若是闻知科举之事,必会前来参加!”

  “到时候,难道朝廷要将他们全部收下吗?”

  “陛下,散修不明帝威,不识律法,恐难以服从教化!”

  杨广听到这话,忍不住皱了下眉,但却没有开口。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与他所知的历史不一样,这方世界是存在仙神与神通伟力的。

  因此,在九州的民间,确实有许多修行者存在。

  虽然他们因为缺少资源、功法等等,大多修为低微。

  但若是大量聚拢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科举若是一开,无疑是给了一个信号,让他们全部聚集在一起。

  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要知道,自古文人是很难造反成功的。

  为何?

  因为他们没有造反的力量。

  但是,这个观点在此方世界就不成立了。

  那些修为高深的修士,甚至有掌握着调动天地之力的神通。

  想到这,杨广忍不住皱眉,眸光闪烁。

  “此事……确实是一个隐患。”杨广缓缓道。

  他并未思虑到这个问题,毕竟之前只是想着,必须尽快填上官员的空缺。

  而且,科举在他所知的历史里是很成功的,流传千古。

  但没想到,这方世界不一样,就导致出现了偏差。

  若是真的让这些修行者聚集在一起,只怕会酿造出一场大乱。

  此时,殿内站出来的那名官员,倒是暗暗松了口气。

  他心想只要陛下没有一意孤行,那就还有转机。

  而且,看样子,陛下果然与为太子之时不一样,更胜贤明。

  想到这,他心中忍不住一动,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奏禀自己的主张……

  但在这时,牛弘忽然作揖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有解决的办法!”

  话音落下!

  那名官员心头一跳,正要反驳。

  但却听到牛弘开口:“只要设立一个官员部门,让他们负责调查这些参加科举的学子的背景,确认无误之后,再让他们参加科举!”

  “此外,还可让刑部、吏部和大理寺,三方介入,趁着这一次机会,对所有参加科举的人,进行一次户籍登记!”

  闻言,众人忍不住投去目光,若有所思。

  “陛下,数百年的南北分裂之乱,导致天下动荡,天下百姓流离失所!”

  “许多人,流落在外,已经不知家乡是何地,也不知自己来处。”

  “朝廷可以趁此机会,重新登记造册,厘清各地人口!”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殿内众人眼前纷纷一亮,暗暗佩服。

  不愧是吏部尚书,声名传遍天下的大儒,掌管着大隋选拔官员的权柄。

  这一招真妙啊!

  而且,最重要是牛弘似乎早有所料,一开口立刻就给出了解决办法。

  那名官员见状也有些坐蜡,但还是硬着头皮,冷哼道:“牛老如何确定,负责调查学子背景的官员,就不会出现疏忽?”

  “一旦有什么差错,那可是会污了陛下的颜面,也毁了科举之制!”

首节上一节410/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