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记忆他是有的。
当时的定彦平就是他帐下大将,两杆铁枪挥舞之际,杀得南陈大军,溃不成军!
定彦平神色一顿,忍不住抬头望去,只觉眼前年轻的隋二世,身形高大,伟岸无比。
正如他昔日看到那位年轻的大隋晋王一样。
雄伟,威严。
“陛下……”
“还记得老臣与陛下同进退过就好!”
定彦平叹了口气,苦笑道:“虽然老臣不愿多做猜测,但是高、罗艺和杨谅等人的遭遇……”
“还是让老臣与其他老人心神动摇啊!”
话音落下!
杨广面无表情,对定彦平说出的话,并不感到意外。
他很清楚,大业元年的杀戮,虽然是震慑住了各方宵小,让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不敢再冒头。
但同时,也必定吓到了许多老臣。
比如定彦平,又比如其他一些隋文帝时期的旧臣。
但与其他人惴惴不安等死不同,定彦平选择了主动退去。
原本他就已经退出了朝堂,在天下各地游历,只保留了一个定南王的王爵。
而现在,定彦平连爵位都要丢掉。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定彦平觉得自己老了。
这一次大朝会上,他看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出现。
朝气磅礴,意气风发。
如伍云召,如罗松,如宇文成都。
天大的英雄也会老。
大隋九老曾经威名赫赫,但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一个逐渐老去的定南王……不应该再占着位置。
既然如此,还不如识相一点。
定彦平都已经打算好了,待得朝廷收回定南王的爵位,他就去寺庙,与青灯古佛相伴,为大隋祈福。
“定南王可是怪朕?”杨广问道。
他是很看重大隋九老的存在。
除了明着造反的安齐王高,以及歪屁股的长平王邱瑞。
其他人……杨广都是以敬重和尊重的态度对待。
比如伍建章这位忠孝王,就被他捧上大隋宰相的位置。
又如镇南王贺若弼和徽州王鱼俱罗等等,都是得到了他的信重。
或是镇守一方,或是独领大军。
他在有意识的缓和隋文帝旧臣、老臣,与他这位隋二世的关系。
同时,也是想让这些老臣融入现在的朝堂。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对于一座庞大的皇朝来说,朝中有老,更是至宝。
“陛下多虑了,老臣并非是不明事理之人!”
定彦平摇了摇头,看着杨广的身形,恍惚想起昔日初见后者的场景和心情,犹豫了一下。
最后,他还是说了些实话,叹息一声,道:“陛下,老臣也不瞒了!”
“其实……老臣的气血已经开始亏败了!”
话音落下!
杨广的眸光微凝,死死盯着定彦平,心念转动,沉默不语。
大隋九老之中,以伍建章年纪最大。
其次是高,然后是杨素,接着是贺若弼和邱瑞。
再来是杨林、韩擒虎、定彦平和鱼俱罗。
其中,除了伍建章因为身负旧伤,大隋一统天下之前,就已经伤了根基,气血早就亏败的不像样子。
高是在仁寿年间,气血开始亏败,直接跌落境界。
除此之外,其他人大多虽然上了年纪,但仍然还能勉强维系气血不败。
比如贺若弼,又比如杨林。
但如今,定彦平却是坦言,他的气血亏败,境界已经不稳。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寿数快到了。
第182章 迟暮的大隋九老
气血,本质上其实就是生命力。
修行者的气血开始衰败之时,就意味着这个人开始走向寿数的尽头。
凡人是有寿数之限,皆以百年为终。
纵然是返虚合道境的修士,也无法打破轮回,长生久视。
百年之数到头,终归要化为一捧黄土。
伍建章、高、定彦平等人,除了伍建章是伤了根基,其他几人都是上了年纪,寿数到头,导致了气血衰败。
杨广凝视着面前作揖拜礼的定彦平,脑海里的运朝录浮现而出。
随即,一道提示跃入了眼中。
【气运点-100】
下一刻!
运朝录开始翻动!
渐渐地,一张全新的面板解析而出!
【姓名:定彦平】
【境界:炼神返虚境初期】
【身份:双枪将,大隋定南王,大将军】
【功法:《摩诘经》(残)】
【命数:立地成佛】
【宝物:绿沉四尖枪,六沉四尖枪,银点花斑豹,八宝大叶驮龙甲,亮银飞龙盔,二龙闹珠冠,金丝踏云靴,慧心禅珠】
【总结:大隋九老之一,少年之时,因出众的资质,身怀慧根,得高僧传授佛门‘金刚力士’的法门。
曾为广陵总兵,遭到陈后主的猜忌被疏远,心灰意冷之下,辞去了官职,回到老家。
大隋伐陈之战中,与靠山王杨林大战一百多个回合,大败杨林,让纵横南北的杨林第一次品尝到了败绩。
年轻之时的修为极强,虽然在大隋九老之中位列第八,但实际上,修为却是九老之中最强的一个。
定彦平身负慧根,若是能斩去世俗,看破红尘,遁入佛门,立地可得大成就。】
杨广眸光闪烁,看着定彦平的面板,若有所思。
在他看到过的所有面板里面,定彦平的面板并不算多么出彩。
但是,若他没有记错。
这是他第一次在解析出来的面板中,看到了功法的字眼。
而且,还是佛门的功法!
“是因为我的修为提升,进而导致运朝录也发生了变化……升级了吗?”
杨广压下心头思绪,看着在面前长拜不起的定南王,沉默了一下,叹道:“先起来吧!”
“此事让朕……”
“再考虑一下!”
若是没有其他的因素,他很愿意让这些老臣安享晚年。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至少不能是现在。
但他还是给了定彦平一个承诺,或者说是一个希望。
……
杨广让内侍陪着定彦平出宫,站在台阶上目送,沉默不语。
大隋九老在逐渐老去和死去。
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春去秋来,万物复生……”
杨广缓缓吐出口气,沉吟片刻,道:“定彦平与佛门有什么关系吗?”
定彦平的面板上,那门显示出来的功法,一看就是佛门的东西。
此外,还有总结那一栏中提到,定彦平年少之时,就得到过佛门高僧传法。
而最重要的,无异于是最后那一段……遁入佛门,立地可得大成就!
什么样的大成就,值得运朝录大书特书?
杨广想不到,或者说不敢想。
在身后候着的内侍上前,恭敬道:“定南王与天台寺的主持智远大师,乃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民间有传闻,智远大师一直希望定南王能够入天台寺,希望能代师收徒!”
代师收徒?
杨广挑了下眉,这倒是有些意思。
天台寺是大隋的国教,乃是佛门在九州的道统传承,源远流长。
其主持智远大师,更是一位只差一步就能修出舍利子,成就果位的人间高僧。
这样的佛门高僧,竟然想要代师收徒,足以说明许多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