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第54节

  水,为生命之源,万物之根。

  没了水,没有生灵能活下去。

  即便逃难,若是方圆千里大旱,又能逃至哪里,还不是饿死在路上的结果。

  “不过阿爹,附近的水源都快干涸了。”许明巍道。

  “农田山林的果蔬该收割的都已收割,若的确艰难,那药田那边也暂时停止供水,有纱布遮盖,晚上凝结秋露,勉强也能存活。”

  “山林就更加不必了。”

  “还有找人去碧寒潭那边打深井,碧寒潭水位丝毫没有下降,说明那一带地下应该有水脉,运气好能成功。”

  “碧寒潭的水也可以利用,普通人触之会冻死,但一流武者还是能运水下来的,静置一日夜后,烧开也能正常饮用。”

  “是,阿爹。”

  二人都深深佩服许川的智慧。

  经历此次大旱,许川对于大魏皇朝也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们对于各郡县管理不甚在意。

  只要不动摇皇朝根基就行。

  否则,大旱数月,又怎么会无人来解决。

  各县城的求援估计早就雪花片一样飞到了月湖郡城。

  月湖郡城压着这些消息,很大可能是没有威胁到郡城的统治和利益。

  简单来说,县城,郡城的官职,对于黎庶们有很大威慑力。

  但对世家们,威慑力不大。

  “仙武一体,武道只是凑数,大魏皇族肯定以修仙为根本,皇朝官员体系,也只是方便管理地方。”

  许川心中微叹。

  如此一来,对许家来说,是否有人当官意义不大。

  倘若有机缘,许家弟子担任官职没问题,也可以适当为家族谋些利益。

  不担任,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只要许家底蕴足够,地方官府也轻易动不得。

  

  清江县。

  各大世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他们自家打的深井几乎都干涸了,处处寻找水源。

  县衙。

  邬县令和方县尉也都是满脸忧愁。

  “不行,县城都开始死人了,再这样人心惶惶下去,怕是众多世家,豪商都要造反了,真闹大,我们俩估计难逃一死。”

  “方老弟,我们明日走一趟周边县城,邀请诸位同僚一起去郡城求援。”

  “好,就如此。”方县尉咬牙道:“再继续下去,就算世家们不反,我们自己也要反了。”

  “郡城中有诸多修仙之人,可以施展术法,降雨,但各大县城鲜少有修仙者的踪迹。

  郡城的大人物们让我们过不下去,那我们也得让他们难受一番。”

  这也是个狠人啊!

  邬县令看着对面的方县尉,暗暗思付。

  下周一二开始第三轮PK,道友们请助某一臂之力,这两日切记追读下!!!

  周一周二依旧会加更一章以报答诸位道友拳拳助力之心!

第55章 郡城出手,大手笔《二合一求追读》

  “夫君,而今这般形势,阿渊怕是无法与邬家定亲了吧?”

  白静来到庭院,一脸愁容地看着盘膝在一蒲团上的吐纳的许川。

  “的确不合适,那便明年直接成婚吧。”

  许川沉吟少顷,复又道:“让石头替我去县城邬家走一趟,以示诚意。”

  “嗯,就这般吧.”白静似有不甘,又唠叨了句,“这老天爷给闹的,好好的定亲宴,就这么没了,希望阿渊不要介怀。”

  “你这做阿娘的还不清楚他的性格吗?”许川淡淡一笑,“如今旱灾严重,附近十几座县城都在死人,如此环境下,你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夫君你说的也有道理。”白静细细一想,倘若在此种恶劣环境下,许家还大操大办,怕是会引得无数人争相向洞溪涌来。

  “我这便去通知石头一声。”

  白静去了南山院,将此事告知。

  许明巍也没过多犹豫,片刻后就动身往县城赶去。

  县城外不远处有一处难民集中地,旁边不远就是一条河道,只是如今河道多处断流,能找到的水源也是越来越少。

  许明巍路过看到有佝偻老农刮着榆树皮,面容鸡皮似的老妇挎着篮子四处找着能吃的野菜。

  到处都有面容憔悴者,宛若行尸走肉。

  幸好天气最炎热的日子已经过去。

  而今是十月份,万物萧条之季。

  虽然野外可食用之物越来越少,但至少不用顶着炎炎烈日,殊不知何时便被晒晕,无人问津下成了路边一具枯骨。

  像许家还特意种植秋冬两季也能生长的果树直蔬实属罕见。

  清江县如今戒严,禁止大量流民涌入。

  故而身份核查的厉害。

  “什么人?”

  “许家,许明巍。”

  “原来是许大公子,快请进吧。”

  一报身份后,城门口的衙役自然不敢再阻拦。

  到了邬家,跟邬家明言定亲之事取消,邬家也是同意,并未多言其它。

  邬家虽不知许家境况,但自己已是损失不小,根本无心举办什么定亲宴。

  倘若这旱灾持续到明年,估摸着连他们的亲事亦要往后拖延,甚至直接取消。

  许明巍得到邬家准信,便动身返回了洞溪。

  

  七八日后。

  月湖郡,郡守府。

  郡守,郡丞,郡尉,主簿,功曹等有官身的都齐聚在此。

  “看来各大县城真的快支撑不下去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跑到我们这儿来,都说说吧,如何解决。”

  一位年逾花甲的两鬓灰白的老者淡淡地开口。

  他双眸清明,精神矍铄,丝毫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浑浊,只因他是一位宗师武者。

  且他出身常家,在常家地位不低。

  于宗师而言,寿一百二十,此时正值他的巅峰。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

  常郡守转头看向了一位青壮男子,正是杨昭。

  “杨郡尉,我们之中,你最擅长治理,多年前提的管理流民的方案也行之有效,你先说说吧。”

  杨昭微微颔首道:“旱灾乃天象,非人力所及。”

  “应当向朝廷求援,派遣仙官到诸多受灾之地,降下甘霖。”

  “除此外上书提议在各县城增设仙官职位,若旱灾初始便有仙官施法降下甘霖,至少不至于让黎庶们颗粒无收,沦为流民,甚至于饿死路边。”

  “此外,仙官一职可顺便监察各县武官,保证政令通达。”

  郡城主簿眉梢一抬,微微蹙眉道:“那岂非同郡城体系架构一般无二了?”

  “还是有区别的。”杨昭侃侃而谈道:“就像此次大旱,我月湖郡各县民生凋敝,但前不久征兆兵丁入伍的诏令已经下发。

  以往各县都是让大量黎庶充军,至于诸豪商世家都是通过银两购买取消自家入伍名额。”

  “然如今大灾,各个村几欲十室九空,如何凑得齐?”

  “增设仙官,便是为了保证必要时刻政令的通达,真要随意拉一些人丁入战场,导致战争失败,恐怕我等也会被问责。”

  杨昭所述所思十分详实周全,让人眼前一亮,亦发人深省。

  “我同意杨郡尉的提议。”

  郡丞淡淡地开口,他是杨昭大伯,自然挺自家人。

  “那便如此,此次征兵,各家各族有两个以上男丁者都必须有一人应召入伍,只要愿意不设上限。”

  “每多一位男丁,可获得二十斗米和二两银子补贴家人。”

  “三月内务必将人数凑齐。”

  “韩主簿,汝可即刻拟就文书,着令各县官员速归县城,克期完成征兵事宜。至于旱灾水源之困,你与他等说明,且待仙官驾临,自当解决困境。”

  “是,郡守大人。”

  

  半月后。

  一位位仙官从各练气世家中走出前往大魏皇朝各县。

  因为人数不够,又是广招练气散修。

  还着令他们在各县进行孩童们修仙资质的测试,以补充仙官人员。

  按理,各县也都要三名仙官,但目前都能有一位就不错了,只能后续招募或本地培养。

  仙官们以法术或符降水。

  没有旱灾的地区,倒是轻松的很,但月湖郡各县就忙碌了。

  但好在也缓解了一些。

  灾民们得此消息纷纷回到了各自的村庄。

  然这旱灾为虐已逾半载,遍野饿殍枕藉,村村皆是十室九空之象。

首节上一节54/1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