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表现的很明白,虽然线条简单,但能看到有丝线凝结成特殊印记,可怕的天劫霎时浮现。
“圆满的圣灵?”
第125章 旧事之中古皇现
在太古时代,蛇山并不是现在的模样,那时它附近有成片的山岭,是一片山脉的中心。
那时这道山岭聚纳天地精气,蕴含了无穷造化,大地之下诞生有一枚九窍石胎。
也不知多少万年前,某个太古王族发现了玄机,动用了无穷人力挖掘山体,遣出高手镇压圣灵。
只是他们的目的并未留在壁画上,齐哲并不知晓,只能猜想是想利用圣灵,也可能是想研究它。
而正因如此他们遭遇了大祸,那个圣灵尚在石胎中就已经圆满,出世就能引动成道劫,让天心印记浮现。
自然而然挖掘的生灵全部身死,即便是太古王族中的不世高手都被翻手拍死,在大地上独留血与骨。
齐哲看着壁画上的种种,发现墙壁上有很多关于圣灵出世后的描写,线条虽然简单却很残酷。
“一场波及了成片星河的天劫!”
而接下来的壁画上就有关于圣灵成道劫的场景,很多星空都被天劫笼罩,声势浩大到无法想象。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一副壁画就让齐哲大惊失色,只因他看到另一个男人出现。
那是一个拥有绝世风采的男人,虽然线条简单却拥有无上气势,像是站立在九天之巅上,比万道都高上一截。
他站立之处连成道劫都不得不避开,在天穹俯视着整个北斗,其威严让圆满圣灵都不得不弯腰。
“当时已经有人成道在先了?!是一位太古皇?”齐哲看着壁画震撼出声。
壁画上的这个太古王族对其俯首,在其头顶刻下一个奇怪的字符,表示了他的身份。
只可惜齐哲不认识太古神文,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字,但大致猜想就知晓这是古皇的象征。
“一位太古的皇,让这个圣灵遗憾落幕吗?”齐哲有些恍然,明白了这个圣灵为何圆满都不出石胎。
它必然是感应到当世有人成道在先,即便自己已经圆满都没有走出,如不是太古王族的挖掘,它会避开此世。
这是一种悲哀,即便受大道赐福,拥有天生的大道神术,但若是有人成道在先,即便是圣灵也只能避开。
“一世成道唯一人而已,即使死去也会压制大道一万年,万年之后才可有人成道.”
不过在壁画上,这位太古皇没有为难这个圆满圣灵,甚至在对方渡劫失败后出手相助。
而随后壁画上就再也没有圣灵的踪迹了,全部是关于这位皇者的描写,记载了很多太古时代的旧事。
齐哲看到了这位太古皇统御诸天坐镇北斗,威慑古老禁区的辉煌过去,历经了数千年鏖战。
这位太古皇确实很不一般,他有些敌对禁区,曾先后与神墟、仙陵、太初古矿中的存在对峙过。
“前半生如此,后半生又如何呢?”齐哲有些默然,选择了继续看下去。
而在齐哲看了上千幅壁画后,逐渐抵达了宫殿的最深处,这里是一座大殿,雕梁画栋间也有壁画留下。
但这里记录的东西却很不简单,齐哲只一眼就有些震撼失神,久久都无法言语。
这里记录的是一场葬礼,很多壁画都表明是那位古皇死了,天地万道都在哀鸣。
那时的北斗天地失色,万里晴空电闪雷鸣不断,天地精气在不断衰竭,连大道都不可被感知。
“这是坐化了?”齐哲有些震撼。
太古皇很少有自然坐化的皇者,至少有一半自斩入禁区,不论再大的心胸都难逃生死逼问。
但不得不说,并非是没有皇者自然坐化,就如原始湖先祖元皇自然坐化,没有入禁区。
也有神皇假死脱身,在一口古棺中默默探索长生路,逆活数百万年,道行媲美红尘仙。
而今齐哲也看到了一位皇者如此,也不知是古史中的哪个人,不过齐哲没多久就看到了答案。
这位皇者有三位亲子为其送行,数不清的族人为其哀悼,整个北斗诸多大族都在行礼。
而在一副壁画上齐哲看到了一口葫芦在半空高悬,它似是有人性,在高空上不断哀鸣,让大道生出感应。
齐哲看到这里只能叹息道:“原来真的是元皇,少数自然坐化的太古皇.”
元皇是数百万年前成道的皇者,具体在哪个时代无人知晓,但其传说却留传了很多年。
主要是他在世时镇压诸天,但死后族人却遭遇大祸,坐化没多久就有两尊大圆满圣前来抢夺帝兵。
如今在齐哲看来这事另有隐情,可能是昔日因果在他坐化后有了显照。
而到了这里,所有的壁画全部被齐哲看完,扫视四周齐哲皱眉道:“没有那一战的壁画留下”
元皇坐化后原始湖一脉遭遇大祸,两尊大圆满圣灵前来抢夺帝兵,一战之下差点灭了这一皇族。
那时有数支太古王族奉命前去支援,但那几支王族也毁灭在那一战中,就此消失在北斗大地上。
齐哲猜想这个王族就是那一战灭亡的太古王族,他们承受了元皇大恩,躲过了出世圣灵的清算。
只可惜他们没有躲过未来,大战之后王族毁灭,已无人可以前来此地刻画记录。
如今太古旧事都在青史灰尘中,观看壁画也只能叹息时光无情,带走了一代皇者,让其后人遭劫。
“古来皇与帝皆如秋叶,凋零者不知凡几,侥幸落入泥潭也成了腐叶.”齐哲连连摇头。
这时候齐哲也开始扫视起古殿中的陈设起来,在古殿走动起来,准备找找是否有宝物。
这片连绵古殿每一座都很华丽壮阔,内部空间非常之大,到处都是灯架玉瓶,每一件都很精美。
而齐哲身处的这座古殿正中有高台耸立,其上摆放着诸多神像,大多都是人身蛇尾的模样。
“怎么这幅模样。”齐哲靠近这座高台,围着神像直打转,眼神中带着古怪。
他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种族,上身为人下身为蛇,绝对有大玄机在里面,像极了神话中的神。
而随着齐哲的打转,他蓦然在高台背后发现一行刻字,其上写到:源天师张林借地求存,多有冒犯。
源天师的刻字有很多,在这处石质的高台背后留下很多交代,直言这里很不凡。
这里曾孕育出惊世圣灵,在太古时代破碎后都被再次重塑,残留的造化都能再造无敌者。
.谢谢老板们的票票。
一两张也是满满的爱和支持啊
第126章 信手斩龙
万年之前,作为第五代源天师的张林也曾有过意气风发时,源术通天战力比诸圣主都强。
困神源,锁龙脉,驱使山川大地,封印诡异不详,在地下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
探索诸多太古旧地,笑傲东荒一时,什么样的险地都困不住他,即便是禁区都敢一闯。
但这晚年的不祥困住了他,他时常浑浑噩噩,而越是浑噩他就越是惧怕,害怕如第三代源天师那样遗祸后人。
于是他到处寻找破局之法,曾深入神墟抱出一对血脉之力惊人的婴儿,希望他们可以助他脱离诅咒。
但没多久他就后悔了,悔恨在浑噩中干了傻事,看着那两个婴儿生起怜心,最后亲手封印了他们的天赋。
直至最后他决定坦然赴死,在刻字中直言这里被他布下了惊世大阵,可以吸引诡异生物将其困在这里。
这一切都是他的布置,他言称若后人持石图来此,就该借此地大阵将他困住,若困不住就直接斩掉。
“若是我被诅咒缠身,生出不祥毛发便不算是人,不用再顾忌血脉亲情.”
这是源天师张林的遗言,那时候的他已经抵达晚年,看到了前来勾魂的第四代源天师吴奕,清楚自己的下场。
他留下最后的血脉温情,就是劝诫后人助他解脱,到了那时直接下手,不要犹豫留情。
“不详.”齐哲看到这里也有些感叹,东荒前后五代源天师,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他们在晚年来临布下了诸多后手,有的为了自保,有的只为对抗诡异,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
第五代源天师被困在紫山中,借无始大帝帝钟庇护都红毛覆体,神志不清偶然才会转醒。
而第五代源天师也直言,这座蛇山下留有昔日这个太古王族的希冀,是该族对于长生路的一次尝试。
“太古时有灵蛇一族,人身蛇尾强者如林,山有蛇心殿有蛇胎!”
这是源天师留下的留言,他说这座宫殿内供奉着一个蛇形石胎,九窍生辉沐浴龙气存在了万古。
他推算这个石胎是一位灵蛇族无上强者所化,是一种另类的长生,只可惜孕育了近两百万年都未曾圆满。
但他到来时那枚石胎已经衰竭,濒临死境,因此他没有多管,任由其躺在高台之上,被诸多神像包围。
他言称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蛇胎只需七千多年就得彻底枯死,就算是为其取来绝世神药续命都无用。
“.身化石胎,这绝对是个强者,大圣都不止!”这一切都让齐哲有些恍然,忍不住有些悚然。
能被一个太古王族供奉在高台上,绝对是他们祖宗一辈的人物,指不定就是太古时的准皇。
毕竟能想出长生逆活之法,尝试以百万年为计的蜕变,就算达不到成道地步,也绝对是准帝境界的。
而这种人物一旦真的复苏归来,绝对非常惊人,无法想象其成就。
想到这里他突然神色一变,古怪道:“他失败了,但好像有疑点啊!”
齐哲想到了先前在山岭中,那个风水师说这里两千多年前有一只大蛇冲出蛇山,为祸一时。
那时有一位高僧从东海归来,路过此地斩杀了那条大蛇,将其打成飞灰。
是什么导致本要枯竭死去的大蛇冲出蛇山,是他最后的不甘让其疯狂,还是另有隐情。
这些齐哲都不知,但他知晓那个斩杀了大蛇的高僧很有问题,能镇压这么一条大蛇,其修为简直无法想象。
“两千多年前,一位拥有盖世修为的高僧”齐哲面色古怪,只觉得对方来头很大。
“释迦.”齐哲轻叹,随后开始在高台附近继续转悠起来,随后更是攀登上去。
这座高台通体石质,能有三丈多高,长宽也有十丈,位居古殿正中,通体花纹看上去很讲究。
此时高台上除了诸多神像,已经没有了源天师所说的那个石质蛇胎,其已经离开这里两千多年了。
在高台的正中,有一大块凹下去的圆形大坑,看上去弧度很圆润,直径能有一丈多。
细看才发现坑里有大约九个小孔,每一个都在不断向外喷涌龙气,只一眼就让齐哲无法平静。
“这是造化地!以整座宫殿聚纳龙气,滋养当初那口石胎,怪不得能造化无敌者!”
齐哲看出来门道,心知这种布置很巧妙,灵蛇一族的强者以龙气滋养蛇胎,必然是要以此化龙。
虽然龙气在大地之下显得很普通,但它是大地龙脉的气息,是结成龙髓的基础,有大道造化在内。
以此来滋养蛇胎,即便无法让其化龙,但也能为其筑基,对任何种族来说都是一场大造化。
“对我来说也一样!”
齐哲神色激动,他即将登临化龙秘境,若是在这里沐浴龙气修炼,简直是一场大造化。
想到这里齐哲没有犹豫,他已入宝山就该享受造化,这座古殿遍布源天道纹,也不会有人能打扰他。
“今日起!闭关!”
齐哲话语间已经冲入大坑中,开始感受那九个小孔中涌出的龙气,惊奇其中龙气有蜕变之力。
这是古殿内蕴的效果,是昔日灵蛇族大圣所留,旨在为石胎提供无上之基,为此将龙脉都化成蛇脉。
“龙脉成了蛇脉,山势被破自然会圆满自己,这是山势的造化,蛇山与灵蛇都想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