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乃可喜可贺。
只是,玄青道人脸上,却没有任何欣喜之意,反而依旧愁容满面,哀叹一声。
“唉”
“师弟你这又是为何?”
长青子不解?
对于他们这种层次的修士来说,月余就有精进,已经算是小奇遇了。
“师兄,你不懂!”
“我那小徒儿,天赋太逆天了。”
“我怕教不了。”
“教几次,他的剑法境界就超过我这个当师傅。”
“倒反天罡,这可怎么办?”
一想到方恒堪称变态的天赋,玄青道人就愁容满面。
徒弟天赋太变态,他这个当师傅的,压力山大啊。
听到这里,长青子哈哈一笑。
“师弟,你若是觉得教不了,师兄我可以代劳啊。”
“滚!”
“这可是我的宝贝徒弟!”
“你休想觊觎!”
玄青道人直接翻了个白眼,回绝了师兄的“好意”。
……
礼部。
礼部尚书陶守正、两位侍郎以及诸位礼部官员,正在商议方恒的封号和食邑。
他们首先商议的便是食邑地点。
因为郡王的封号,是跟着食邑地点走的。
比如说,食邑在广陵,那么便是广陵郡王。
若是在河东,那便是河东郡王。
只是,食邑的地点,却不好选择。
一般来说,有十大道庭背景的皇子,食邑会被封在膏腴之地,七十二郡核心之地。
像方恒这般,不背靠十大道庭的皇子,食邑地点,会差不少,一般是靠近边疆。
只是方恒献上圣皇稻,龙颜大悦。
礼部众人,不是傻子,他们都看出了元初帝心情大好,肯定要重赏方恒。
食邑的地点若是差了,他们必然会吃个挂落。
商议了两天,礼部众人,还没有商议出个结果来。
就在此时,苏公公来到礼部衙门。
“传陛下口谕。”
“臣等接旨。”
礼部尚书及一众官员,纷纷下跪。
“九皇子忠勤体国,才德兼备,封食邑为岱山秘境之东。”
听完元初帝的旨意,礼部尚书众人,甚至还来不及谢旨,便纷纷露出惊愕的表情。
册封食邑在皇室秘境中?
这算是……打压?
陶守正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陛下不是明明龙颜大悦,怎么隔了两天,又要打压九皇子了呢?
食邑在皇室秘境,这……恐怕会让九皇子寒心。
“诸位接旨吧。”苏公公催促一声。
“臣等接旨!”
众人接旨之后,苏公公清了清喉咙,淡淡说道。
“陶尚书,册封食邑于岱山秘境,这是宁妃娘娘向陛下求来的。”
苏公公一点拨,陶守正顿时明白了。
原来是九皇子,自己要求的。
那就说得通了。
走出礼部衙门,身后的小黄门,颇有不解。
“干爹,为什么要主动提醒陶尚书他们?”
“你不懂!”
“九皇子现在是简在帝心,册封食邑在皇室秘境,不说明白,杂家怕陶尚书会错意。”
“今后去九皇子府传旨,不得托大。”
“九皇子真这么受宠?”小黄门颇为吃惊。
“何止是受宠!”
“一飞冲天啊!”
第25章 十二阶仙根,琉璃蟠桃
九皇子府。
苏公公带着几名小黄门,从正大门走进来。
身后的小黄门,手捧檀木盒子,盒子中盛放着圣旨。
“九皇子接旨。”
“苏公公稍等,孤这就去拜香案。”
方恒吩咐府内下人,摆放香案。
府内上上下下,上百号人,目光全都集中在檀木盒子中的圣旨上面。
谁都知道,这是册封郡王的圣旨。
从今日起,他们的主子,就是郡王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腰杆都能挺起来。
片刻后。
香案摆放完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统御万方,恩泽四海,德被苍生。
兹有宗室贤良,功勋卓著,忠勤体国,德才兼备,堪为社稷之栋梁,黎民之表率。
今特颁恩诏,册封九皇子方恒为东岱郡王,封地岱山秘境,食邑万户。
赐金册宝印,仪仗车马,以示威仪。凡郡王礼仪,皆依制而行,不可僭越。
赐俸禄岁银万两,粮米千石,绫罗绸缎若干,以资日用。
尔当恪守臣节,忠君爱国,勤勉政务,安抚百姓,勿负朕之厚望。
钦此!”
“儿臣接旨。”
方恒接下圣旨,对着皇宫的方向,行了大礼。
母妃的枕头风,还真是好用。
岱山秘境的封地,终于册封下来了。
苏公公宣读完圣旨后,语气一顿,接着说道。
“郡王殿下,陛下还有口谕。”
“着九皇子领内务府司农院郎中,统筹圣皇稻培育,以观后效!”
“儿臣接旨!”
方恒接旨,不过脸上的表情,有些惊讶和诧异。
司农院?
内务府中,有这个部门?
“苏公公,这司农院是怎么回事?”
“内务府七司三院中,并没有司农院吧。”
苏公公微微颔首,笑吟吟地说着。
“殿下,司农院是陛下今日设立的,专门培育圣皇稻的部门。”
“殿下担任司农院郎中,可见陛下对殿下你信任有加呢。”
“那选种司呢?”
“陛下的意思是,司农院负责培育,选种司负责销售,两不相干。”
苏公公一番解释,方恒弄清楚了父皇的想法。
生产和销售分离。
相互制衡,不能让任何一方坐大。
帝王心术,莫过如此。
不过,在圣皇稻培育初期,自己这个发明人,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在担任司农院郎中一职的同时,插手选种司,并非难事。
但等他高升之后,后续的司农院郎中,没有他这么高的威望,也就指挥不动选种司了。
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