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稷 第266节

第336章 乱局

  陆行舟猜得到战局可能会这样演变,但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刚刚猜到情况打算提醒瓜妹回来,瓜妹就已经被困了。

  恰好京中的布置也差不多了,枯坐干等也没意义,还不如尝试去接应。

  当然,说给老盛的好听点,去北疆,让老盛安心。实际陆行舟自己跑去战场上有个蛋用,他真正要去的是北疆与天霜国交界处,接应司寒。

  北疆是战争,还是超品带队的超大规模战争,个人很难做到什么事。

  而霍家手头的军队可不是自己能使唤的,还要落入有求于霍家的境地。

  但他不是没有其他兵可用了……至少天霜国在对付妖族之事上还是属于人类联盟,并且此时司寒在天瑶圣地的扶持之下听使唤,尤其愿意听他这个圣主面首的使唤……

  陆行舟已经通过苏原这边玉符传讯,让司寒调集精锐直奔北疆战场,为了避免被大乾认为来夹击的,他带个人赶过去接应即可。

  带的人是霍璋。

  霍璋现在被解职都没起复,本来还指望着顾战庭这一战用得上他这个北疆宿将,能带他出征。结果这仗走势居然是这鸟样,他压根就来不及等到什么起复的圣旨,霍行远赴援都没法带他去。

  但霍璋久居北疆,人面广得很,哪哪都熟。司寒的军队有他交涉,沿途就不会出岔子,道路也有人带。

  面上则是给霍璋一个立功起复的机会,倒把霍璋震撼得不轻。

  飞往西北交界的空中,霍璋还在问陆行舟:“你真带挈我立功?”

  陆行舟“嗯”了一声,没有太多应酬他的心情。

  他抬霍璋一手,除了霍璋在这事上真有用之外,还隐含恶意的,只不过当事人不会觉得是恶意抬起霍璋,自然会和霍琦撕起来,是最阳谋的挑拨,当事人就算明知道你的用意也只会感谢你。

  他态度冷淡,霍璋倒也不计较,笑道:“可以,陆行舟果然比霍琦那些人靠谱多了,还记得兄弟。”

  陆行舟笑笑不答。

  霍璋没话找话道:“你对这事怎么看?陛下会出事么?”

  陆行舟摇头:“不会。”

  超品哪有那么容易出事,何况他是在自己的城池,不是陷入别人的布置,那就更不可能出事了。

  如果顾战庭只是想要走,没被预先结阵布置的话,龙倾凰不可能拦得住,妖族便有万马千军也无济于事。之所以还一直拖在那里,一定还有别的想法。

  但他的想法,此刻京中可不知道。

  龙倾凰作为妖皇可不是只会打架的……便是那些官员妖化的事和她没太大关系,她也不可能没有妖族探子潜伏京师,其中说不定也有部分爬了些位置、或者收买过人奸,这都是必然存在的事情。

  否则当初陈羽怎么那么容易被抓的?这边前脚用陈羽名字,后脚陈羽就被抓了,简直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而这些潜伏的妖族或人奸,一定会趁着这个时间在京师搞风搞雨,鼓吹顾战庭被困的事情,煽动恐慌。

  甚至有可能尝试策动晋王之类的去摄政。

  从此前的交集来看,晋王不怎么聪明,又自以为是得很。总觉得在沈棠放逐、齐王被废在家的当下,他就是太子了似的,做事高调得要命,手伸得很长,浑然忘了顾战庭还没立他当太子呢。

  在陆行舟心中这蠢货和霍家那几个坐一桌的,他会怎么做很难说。

  陆行舟离京之前见了一批官员,御使萧亭就是其中之一,这批人是沈棠的人,此前说要赴京之时沈棠特意给的名单。

  他们面上可不是沈棠的人,面上可全投靠的晋王。

  陆行舟要他们帮忙一起鼓动,看晋王会怎么做。

  如果这货真的蠢得会有上位之心,那就好玩了,不费力就能报之前降魔域刺杀之仇,还能帮棠棠铲除一个对手。

  而且霍行远虽出征,霍琦他们可还在京呢,他们和晋王走得那么近,一家子都要被牵连,这复仇可比什么都效率。

  很难指望晋王蠢成这样,试试看吧,反正不用成本。

  路途遥远,飞到大乾与天霜国西北交界处,已经过了一天多。司寒率众也正抵达不久,见陆行舟带人飞来,迎了上前:“陆公子,天霜国正魔两道尖端力量大多在此,一品三四名,二三品合共上百,听公子安排。”

  左右影月宗长老们,与寒岚宗等受过陆行舟夜听澜恩惠的,都躬身行礼:“见过陆公子。对抗妖族,义不容辞,悉听公子吩咐。”

  陆行舟扫了一眼,连冰狱宗凌奇轩等人都在,见到他也都很是尊重:“见过陆公子。”

  陆行舟点点头,也不多虚套,指了指霍璋:“这次这位霍璋公子带队引路,都跟我们来。”

  霍璋如坠梦里。

  你才是天霜国国主吧?

  振臂一呼,能汇聚整个天霜国正魔两道这么多力量也就算了,姑且认为是司寒作为国主威望高。可他们都对你这么客气尊重是什么情况?

  瞧那态度简直指哪打哪。

  这支力量要是能用来复仇霍家,霍家要被犁几轮都有余了……可笑霍琦那些人还把他当从小欺负的贱种看待,从这势力看,谁特么才是贱种啊?

  一行人浩浩荡荡东赴战场,霍璋熟门熟路,不走外围妖域一望无垠的旷野,直接从内部自家大乾边线进去了。

  “走外面固然一马平川,但难说会不会遇到妖族部落,徒生事端。”霍璋很熟稔地介绍:“从这边绕过去,到战场附近的话会先抵达后方的归元城,那是前线后方负责法器符丹药等物的供应基地。据说妖族有力量绕过了前方防线袭扰后方各城,如果是懂行的,那多半会选择把更多力量放在进攻归元城,摧毁补给。”

  陆行舟道:“既然是后方供应基地,那驻军应该也多吧?”

  “供应基地可不止这一个,这个相对还算比较低端的用具,所以驻军倒不算多……但还算是比较精锐,如果有不错的将领率领,开启城防大阵配合,应该能顶几天。但是城主……呵。”霍璋笑笑,没多说,只是道:“希望顶得住吧,至少撑到我们来援,家父率众救援的首要目标不会是这城。”

  归元城城主是他一手提拔的人,给他孝敬了不少。但霍璋心知肚明,此人能力不行,贪财怕死。

  以往这种脑满肠肥的城主贪点就贪点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遇上这次的硬战,霍璋表示很蛋疼。

  真要是被破了城,搞不好还要追溯他提拔这种人的过失呢。

  虽然他自己就是贪财怕死的人之一,但好歹能打一打嘛。

  此去还有一两天的路程,希望就这么点时间能顶得住。

  …………

  此时的京师也乱成了一锅粥。

  顾战庭以往亲征也不算少了,就算十年前那一战之前,也多次亲征,被围困失联之类的事件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以往不会出什么岔子,因为那时候有国师稳定人心。

  只要夜听澜在,大乾人心和他顾战庭在的时候没啥区别,谁都不敢妄动一根手指头。

  但这一次没有夜听澜了,可以说是顾战庭自己作的。

  主持工作的是相国裴清言,裴清言人望虽高,但与顾战庭本人或者夜听澜相比,那显然差了很长的距离。

  夜听澜可是连皇家老怪们都能镇得住的存在,裴清言在他们面前能说什么话?他甚至都没法对晋王太过强硬。

  顾战庭失联两天了,霍行远急匆匆率众北上。

  京中流言四起,说皇帝被围困的也有,说已经被妖皇重伤的也有,甚至还有不知哪来的流言说已经死了。

  镇魔司四下出击,也只逮捕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闲汉,谣传的源头查不出来。

  毕竟是个人都在传谣。

  其实盛青峰知道谣传最离谱的源头在哪,那他妈就是陆行舟干的。

  别人谣传也就传几句话。这种编一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说顾战庭和龙倾凰怎么激战一百回合,最终被一招龙战天涯击落万丈深渊云云,说得跟亲眼目睹似的,文采飞扬。这种破事要说不是陆行舟干的,盛青峰能把杯子吞了。

  指不定执笔者还是京师某才女呢。

  这种小故事的流传度可想而知,不到半天整个京师人人都能念两句战斗描写。

  并且盛青峰还知道,谣传能流传得这么广,也不仅仅是小作文的功劳,背后有推手。

  推手来自晋王府。

  晋王借由这个势头,在试探?

  疯了吧你?

  这让盛青峰怎么抓人,除了抓几个闲汉聊表镇魔司在做事之外还能干什么?

  比盛青峰更焦头烂额的是裴清言,朝堂之上吵得一塌糊涂,无数人围着他要个说法:“裴相,陛下既然命你秉政,一定是有完整的交待。此时此刻不应再瞒,陛下若有什么安排,裴相应该说出来,以安人心呐!”

  裴清言表示顾战庭有个屁的安排。

  虽然顾战庭私下里一定有安排,但这个安排多半属于不可告人的那种,至少不可告他裴清言。

  留下来的旨意只是:不管发生了什么,裴卿稳定时局即可。

  你什么都不说,凭什么稳定,靠老夫一张嘴吗?

  裴清言气得差点撂挑子,只能甩下一句:“陛下无恙,镇远侯这不才刚刚赴援吗,你们急个什么?各司其职,静待佳音即可。”

  “可是裴相,陛下一日不归,群情一日难安。至少要有人代为监国秉政,以安众心吧?”

  这话谁说的,唯恐天下不乱是不?

  裴清言愤怒转头,就看见御使萧亭笑眯眯地在说:“该不会是裴相打算长期监国吧……”

  教养良好的裴清言都差点爆起粗来。

  他认得这是晋王麾下笔杆子。

  这晋王打算干什么!

  

  PS:求月票嘤嘤嘤~

第337章 群狼撕咬

  裴清言真的很难想象晋王在做什么,难道真以为你父皇这就要死了,你直接上位了?

  且不说超品哪有那么容易死,就算真要死了,你急什么?等死讯确认了你再上也来得及啊!

  现在朝凰公主顾以棠还在被放逐、齐王顾以恒还是被贬为庶人的处境里,其他几个皇子都未成年或刚刚成年,假设皇帝真驾崩了,别人拿什么和你顾以诚争?群臣公推也只能推你、皇家老怪也多半只会选择你,就算国师有意见也鞭长莫及,你稳坐钓鱼台的事儿。

  正常做法是协助稳定朝野人心,就算有人想推你上位都要赶紧把对方捂嘴才对,趁着这种时候大大捞一笔声望,以示公心。

  你现在急着这么做是干嘛呢?作死吗?

  殊不知顾以诚挺冤枉,他虽蠢倒也真没蠢到这个份上。盛青峰查到晋王府里帮谣传推波助澜的推手,其实是龙倾凰收买的人奸暗中干的,不是顾以诚下令干的;而这边萧亭当众为晋王张目、指责裴清言是想揽权不放,这更是萧亭自己故意的。

  当然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之所以各方势力都跳出来搞事,无非是因为顾以诚自己没做好。

  他还真在一些人的鼓动下有点犹豫来着。

  “殿下切莫犹豫,非常时行非常事,这绝不是僭越之举,而是展示殿下理政之能的大好机会。殿下您想啊,陛下始终不立太子,便是还在观望,否则朝凰公主失踪、齐王被废,成年皇子就您一个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不立太子?听说陛下很喜爱楚王……”

  “陛下修行超群,寿算绵长,随便再等个十年二十年的对他来说都很随意,那几个未成年的皇子便大有成长的空间。比如吴王这两年好像展现出了不俗的修行天赋……”

  “此刻殿下看似再无抗手,焉知将来?朝凰公主与齐王早就是过去,殿下当着眼未来啊。”

  “此时更应该趁着机会,向陛下、向群臣,展示出殿下能够稳定时局统领群伦的印象,陛下看在眼里,舍君其谁?”

  还别说,一句一句的还真有那么三分歪理,说得顾以诚颇为心动。

  当然他身边也不全是心怀恶意的乐子人,真正忠诚于他的智者还是有的,在边上驳斥:“尔等都是什么妄言?别说殿下还不是太子,便是真太子,趁乱干这种僭越之事也是触怒君心!殿下不可听他们胡说八道!”

  “你才是妄言!按你这么说,你倒是想个办法帮殿下当太子啊?”

  “你……”

  “该不会说等十年后诸王长大吧?殿下,我看此人是别家派来拖住殿下的……”

  得,真卧底说别人卧底,偏偏顾以诚听着哪方都有道理,实在难以下定决心。

首节上一节266/2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