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识别万物,但信息是错的 第218节

  你不知道,我们这些赶尸人常年居住在这乱葬之地,又成天与干尸打交道。多多少少,身上都有深入骨髓的暗疾。

  这样的暗疾,早已不是普通的药石所能医治。我前几日答应你,一齐进乱葬林冒险,便是知道自己活不过几年,想要临死前给回龙村留一笔财富的缘故。

  如今这一碗人参汤,过去的暗疾已去,我除了还能多活一二百年外,还有希望搏一搏筑基后期了。”

  余老头也叹了口气,跟田林道:

  “我这个外甥,资质说不上有多好。但他能在回龙村成为族长,又能搏出筑基中期的修为,足见他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只可惜,他生在回龙村,是回龙村困住了他的脚步。”

  田林不在乎冉老头的过去有多么悲伤,他也共情不起来,因而拱手跟冉老头道喜:“如今有了人参汤,道友苦尽甘来,可喜可贺。”

  到了这时候,余老头终于问外面的老妇道:“丧服准备好没有?”

  那边老妇进了屋子,取来两套丧服。

  余老头接过丧服,一套递给了田林,一套递给了冉老头。

  听余老头跟田林解释道:“千师娘娘的祭神之礼,一向不许外人观摩。所以道友需要穿上我余家人的丧服,来冒充一下我余家人。”

  田林点了点头,他知道丧葬学中,有很多认衣不认人的规矩。

  手里的这套丧服,一定是余老头家,某个兄弟生前穿过的衣服。

  这衣服留下了其气味,余家的祖先英灵,余家祭奠的鬼神,会根据这个气味来判断对方的身份。

  此时三人出门去换丧服,屋外久候的一帮小孩儿呼啦啦跑进了正屋去抢冉老头和余老头的空碗。

  余老头的还好些,碗底和筷子上都有人参汤留下的油渍。

  只有抢到冉老头那副碗筷的孩子忍不住骂道:“他娘的,碗里怎么全是口水?”

  偏房和田林换丧服的冉老头老脸一红,他怕田林笑话他,赶忙说话分散田林的注意力:

  “各村其实都有祭神活动,但余家的祭神活动不一样。千师娘娘毕竟是上等神,对凡人是有回应,能下发法旨的。”

  田林听言,问他道:“那么乱葬之地又是如何划分神灵等级的?”

  冉老头一时语塞,道:“乱葬之地还不是丧葬地之前,有正封的神灵都是上等神。但后来乱葬之地上建立的王朝覆灭,这里变成一片死地之后,神灵的等级划分就乱了,这事儿我修为太低,所以知道的也不多。”

  外屋余老头没有换丧服,因为他本身就穿的有丧服。

  等了片刻后,他终于等到田林和冉老头联袂走出来。

  “我已经跟村正说过,他也答允了让二位观礼。

  只是观礼之时,切忌靠近,切忌多言,也切忌乱动。”

  田林点了点头,余老头才忧心忡忡的带着两人出了门。

  此时一群余家村的男丁全都聚集在了村口小道上,而村子里竟无一个妇人、女童出现。

  各家此时大门紧闭,门口都放着线香。

  冉老头注意到田林在打量各家门口的线香,由是跟田林道:

  “三支香平头奇的,便是平安香。平安香有祈祷平安的意思,也有观察是否危险的意思

  倘若三支香中,忽然有一支燃速极快,变得比其他两支要短,那就代表有大祸临头邪祟上门了。”

  田林听言,问冉老头道:“我记得我宗门长老点燃平安香时,道友说我宗门长老的平安香别有不同,那是什么说法?”

  冉老头道:“贵宗的那位高长老,不像是问道宗的长老,倒像是湘西宗的长老。那一手平安香,早已超出了平安香的本意。

  平安香本来是插在棺材前,赶尸人用来观察棺中的尸体有没有诈尸所用。

  但那位高长老,却用平安香来强求平安,使一帮诈尸的行尸,全部变成沉睡的死尸。”

  田林想了一会儿,终于摸懂了冉老头的说法。

  这似乎有种倒因为果的意思

  平安香会因为沉睡的尸体没有诈尸,所以一直保持三支香齐头并进的引燃。

  但高长老,却是用齐头并进引燃的平安香,强行让诈尸的尸体沉睡。

  “我们这位高长老,在门中修炼的五门左道里有一门就是丧葬学。所以她这手烧香术能炼的如此出神入化,却也不足为奇。”

  田林胡说了一句,已跟着余老头到了村口。

  他们两个作为外人,没有硬往人堆里挤。

  而是跟着其他男孩儿一样,排在了末尾处。

  小孩们聊着闲天,前面的大人们也在扯着闲话,但并没人说如何祭拜千师娘娘。

  就在田林觉得百无聊赖时,村南处有个中年人跑了过来喊道:“不好啦,村里又有人上吊死啦!”

  人群中,有大人说:“这可如何是好?短短一个月,已经吊死三十个人了。”

  又有人说:“我就说,不要得罪狐神,如今狐神报仇来了。”

  “怎么办?”

  “当然是去请千师娘娘了。”

  这帮人对话利落,说到死了人和去请千师娘娘时,表情都平淡无比。

  田林起初还看不懂他们在搞什么,到后来看一些人从储物袋里掏出唢呐后,这才明白他们现在是在‘请神’。

  而方才的一段对话,不过是请神之前的一段表演程序而已。

第234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

  唢呐声一响,余家村的丁壮们在村正的带路下急忙忙朝着不远处的山谷走去。

  田林和冉老头同余家村的那些男童们混在一处,也跟在一群大人身后,进到了山谷之中。

  山谷中有一条溪流,溪流是从谷中深处的山洞里流出来的。

  田林注意到,山谷自谷口处开始,不断有断裂的铁链从石壁中伸出,耷拉在山谷两壁之间。

  这些个铁链,上面还有阵纹刻画。

  或许很早之前,整个山谷被人布成了一个大阵。

  只是这大阵后来又被人摧毁,以至于铁链断裂。

  那么大阵建立的因由是什么,又是何人将这大阵破坏的呢?

  一群人到了山洞的洞口,余家村的村民全部分作两排守在洞口处,只留村正和八个筑基修士的老头进了山洞之中。

  过不多时,山洞里响起村正的声音喊道:“请千师娘娘!”

  田林灵识探入,只见黑漆漆的洞中,八个直连山洞的粗铁链,被八个老头分八个方向狠狠一拉。

  随着铁链绷直,一口红色的如同棺材一样的大轿,从古潭中被拉起。

  一阵哗啦啦的水流声后,那密封的大轿轿厢终于脱水而出。

  轿厢之上苔藓遍布,精致的轿厢雕刻上布满了绿植。

  八个筑基修士,一面吃力地拉着铁索,一面从储物袋中取出铁铸的大立柱来,在棺材一样的轿厢下面,搭成了‘井’字的轿杆。

  八个人抬着密封的大轿,随着村正喊了一句‘奏乐’,全都抬着大轿走出了山洞。

  这次唢呐不响,响起的是洞口打鼓的人。

  前方唢呐和鼓队开道,中间是八个村民抬着千师娘娘的大轿前行。

  而最后,则是田林等还有一帮余家村的孩子跟随。

  一行人出了山谷,敲锣打鼓的往余家村走。

  但人在中途,一帮余家村人又恰遇上了行尸抬棺。

  冉老头同田林都对视了一眼,两人多少都有些惊讶。

  短短几天时间,两人撞上了两次行尸抬棺了。

  这事儿虽然在乱葬之地每年都有,可却从没有如此频繁过。

  行尸抬棺,死者生前少说也是金丹强者。

  而且至少也是乱葬之地的大家族,才能有百尸送葬这样的排场。

  “是胡家!”

  有余家村的村民道:“怎么办,胡家老祖去世,我们给不给他们让道?”

  余家村的村正听言摇头:“我余家虽然比不得胡家,但哪儿有让千师娘娘给胡家让路的道理?继续赶路。”

  他说完话,仍让‘吹打’继续前行。

  这边余家村的人每进一步,那边的行尸就抬着红棺后退一步。

  终于过了一里多地,村民已抬着大轿到了余家村时,那边胡家的行尸队伍才得以重新上路。

  田林心里明白,行尸全无意识,怎么可能给余家村的村民让路?

  无非是大轿里的千师娘娘,迫使得那些个行尸,还有行尸红棺里的行僵不得不让路罢了。

  若自己能有这么一尊神像,岂不是在乱葬之地里,如入无人之境?

  田林心里这么想着,也跟着冉老头到了余家村千师娘娘的娘娘庙里。

  从古洞中请千师娘娘回村,虽然途中遇到了抬棺的行尸,但所幸没有起什么波折。

  事情到了这一步,祭神的事儿可谓就进行到了一半了。

  村正舒了口气的同时,笑着跟人道:“现在是要请千师娘娘落轿了,让所有人排成两排,轮番给千师娘娘上香。”

  有村老开始安排人按照年纪排队,而这排队的人中,自然不包括田林和冉老头这两个外来者。

  他两个人因此得以看着八个抬轿的老人,将大轿放在了石台上。

  其中一个老头揉着酸痛的肩膀,看着大轿道:“说来奇怪,这大轿才放在水潭里不到两天,怎么就这么多的绿植苔藓了。

  而且,这分量似乎也不太对劲。”

  村正的笑容一滞,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

  这时候一个村老从储物袋里拿出木刀,轻轻地刮开大轿上的绿植和苔藓,一口陈旧的木轿浮现。

  木轿当然不是普通的木头,但上面的纹字已经被泡的烂掉了。

  这大轿形制上和千师娘娘的大轿相同,但上面的纹字图像却全然不同。

  田林和冉老头凑了过去,一帮村老废了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将大轿上的绿植和苔藓清理干净。

  只见大轿上除了古怪的纹字外,还有一幅幅孩提的图像。

  “这,这好像是乱葬林里的那口大轿!”

  一个村老说完,有些不确定的看着村正问:“族长,您还记得咱们年轻时去的那个乱葬林吗?”

  村正脸色十分难看,道:“怎么会不记得呢?我没有记错的话,那个乱葬林原本是个村寨,与我们余家东西相望。

  而这口大轿,本来是那个村寨的大轿。大轿里的神像,也是他们供奉的神灵。

  可惜后来那个村寨的人都死光了,于是村子成了乱葬林。而大轿,也遗落在了村子里,神像无人供养。”

首节上一节218/3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