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少平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大了,也稳重了。“
萧明远眼眶微红:“十年了,你们终于回来了。“他转向那些目瞪口呆的弟子们,“还愣着干什么?这是咱们书院的创始人傅院长和南宫院长!“
弟子们慌忙行礼,眼中满是好奇与崇敬。对他们而言,这两位传说中的院长就像书里走出的仙人一般神秘。
进入书院,傅少平和南宫皖发现这里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完善许多。原本简陋的练武场扩建了三倍,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藏书阁变成了两层的木楼,窗明几净;弟子宿舍整齐排列,少说能容纳百余人。
“这些年辛苦了。“南宫皖轻声道。
萧明远摇头:“若不是师父师叔留下的功法和资源,书院不会有今天。如今我们有正式弟子六十八人,外院学生百余,在方圆百里也算小有名气。“
听到这些数字,傅少平心中微动。当初他和南宫皖不过是一时兴起,收留了几个流落街头的孤儿,没想到如今竟发展至此。
“师父师叔的房间我一直留着,每周都让人打扫。“萧明远领着他们穿过回廊,“想着你们总有一天会回来。“
回廊尽头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一株老梅树立在院中,枝干虬劲。这是当年他们亲手所建,一砖一瓦都浸透着回忆。
推开门,屋内陈设简单却温馨。书案上纤尘不染,床榻上被褥柔软,甚至连傅少平喜欢的那把藤椅都还在老位置。
“你们先去休息,晚膳时我来请。“萧明远体贴地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两人。南宫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风雪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院中的梅树上,映出淡淡的金红色。
“真的回来了。“她轻声道。
傅少平站在她身后,双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后悔吗?放弃修仙界的名利,回到这个小书院。“
南宫皖回头看他,眼中满是温柔:“名利如浮云。这十年我们见识了太多尔虞我诈,还不如教几个孩子来得实在。“
傅少平点头。他们的修为早已达到可以开宗立派的程度,各大门派也曾抛出橄榄枝。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回到这个最初的地方。
晚膳时分,书院热闹非凡。听说创始人归来,所有弟子都聚集在膳堂,连几位年长的教习也赶了过来。傅少平和南宫皖被请到上座,面前是简单却丰盛的饭菜。
“这些都是书院自己种的菜,养的鸡。“萧明远介绍道,“按照师父当年的规矩,自给自足。“
席间,那些第一批弟子如今已是书院的骨干纷纷上前敬酒,讲述这些年来书院的发展。有人提到当年南宫皖教的剑法至今仍是书院必修;有人回忆傅少平讲解心法时的耐心细致;还有人说每逢年节,大家都会为两位院长留出座位,期待他们归来。
听着这些,傅少平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原来他们当年的无心之举,竟在这么多人心中留下了痕迹。
夜深人散,傅少平和南宫皖漫步在书院的后山。雪后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
“明天开始,我们重新接手书院如何?“南宫皖突然问道。
傅少平挑眉:“萧明远做得很好,我们突然插手.“
“不是插手。“南宫皖摇头,“是帮忙。我看得出来,他虽然不说,但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可以分担一些,比如你负责功法传授,我管剑法指导。“
傅少平笑了:“你倒是安排得妥当。“
“十年江湖,我们学了那么多,不传下去岂不可惜?“南宫皖仰头望着星空,“况且,我有些想念教孩子们练剑的日子了。“
星光下,她的侧脸线条柔和,眼中闪烁着傅少平熟悉的坚定。他忽然明白,对南宫皖而言,教导他人或许比独自攀登仙路更有意义。
“好。“傅少平点头,“明天开始,我们就是真正的书院院长了。“
翌日清晨,傅少平早早起床,来到书院的藏书阁。推开门,木质的气息混合着墨香扑面而来。书架排列整齐,各类典籍分门别类,比他离开时丰富了许多。
他随手抽出一本《基础心法注解》,翻开扉页,上面写着“萧明远整理“几个小字。再翻几页,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示出整理者的用心。
“师父。“
傅少平回头,见萧明远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叠新书。
“这些是我这些年收集的一些功法残本,想着等您回来鉴定。“萧明远将书放在桌上,“有些地方我看不懂。“
傅少平拍拍那叠书:“一起看吧。“
师徒二人坐在窗前,一页页翻阅那些残破的书册。傅少平讲解其中的精妙之处,萧明远认真记录。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与此同时,练武场上,南宫皖正在指导一群少年练剑。
“手腕放松,剑随心动。“她纠正一个女孩的姿势,“不是用力就好,要感受剑气流转。“
女孩点头,重新摆好架势。南宫皖站在她身后,轻轻扶正她的肩膀:“对,就是这样。“
不远处,几个年长些的弟子偷偷观望。其中一人低声道:“听说南宫院长的'落梅剑法'独步天下,不知我们有没有机会学。“
仿佛听到他们的议论,南宫皖转头微笑:“想学落梅剑法?先把基础剑式练好再说。“
弟子们惊喜交加,练得更加起劲。
就这样,傅少平和南宫皖重新融入了书院的生活。傅少平每天上午在藏书阁整理典籍、解答疑问;下午则给高阶弟子讲解心法奥妙。南宫皖则负责剑法传授,从最基础的招式开始,一步步引导弟子们领略剑道的真谛。
日子如流水般平静地流逝。偶尔有附近的村民前来求助,两人也会出手相助,驱个邪祟、治个伤病,渐渐地,“青松书院有两位活神仙“的说法在乡间流传开来。
某个春日的傍晚,傅少平在书院的后山发现了一片野茶林。他采了些嫩芽,回到院中亲手炒制。南宫皖来时,茶香已经弥漫了整个小院。
“尝尝。“傅少平为她斟了一杯。
南宫皖轻啜一口,清香沁人:“好茶。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江湖十年,总得学点东西。“傅少平笑道,“除了打架斗法,也得会些生活之道。“
南宫皖捧着茶杯,望向远处的山峦:“这样的日子,比打打杀杀舒服多了。“
傅少平点头。他们曾见识过修仙界的繁华与残酷,也曾站在力量的巅峰俯瞰众生。但最终让他们感到满足的,却是这简单的一盏茶、一堂课、一群求知若渴的弟子。
夜深人静时,傅少平常常独自在书阁整理古籍至深夜。这晚,他正埋首于一册残破的阵法典籍,忽然听到轻轻的脚步声。
“还没睡?“南宫皖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甜汤。
“马上就好。“傅少平接过甜汤,温热从指尖传来。
南宫皖在他对面坐下,随手翻开一本笔记:“萧明远这些年记录的修炼心得?很详尽啊。“
“他是个好院长。“傅少平喝了口甜汤,暖意直达心底,“比我们称职多了。“
“是啊。“南宫皖微笑,“不过现在有我们帮他,书院会更好的。“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在书院的屋瓦上,如同铺了一层银霜。远处传来守夜弟子轻轻的脚步声,一切宁静而安详。
傅少平忽然觉得,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不是无止境的攀登,而是在攀登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些能留存于世的东西,比如这座书院,比如这些弟子,比如他与南宫皖共同建立的这个“家“。
“明天我想在后山开辟一片药圃。“南宫皖突然说,“教弟子们认药炼丹,毕竟修仙不只是打打杀杀。“
傅少平点头:“好主意。我可以在旁边种些果树,夏天弟子们练功累了,也好有个乘凉的地方。“
他们相视一笑,默契如初。江湖十年,变的是修为与见识,不变的是彼此的信任与那份共同的初心。
月光下,书院的轮廓安静而坚实。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授功法的地方,更是傅少平与南宫皖在这浩瀚仙途中,为自己也为他人建造的一处港湾。在这里,修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追求,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修行;道侣之情也不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是共同守护一方净土的平淡相守。
晨光微熹,青松书院的广场上已聚集了十余名弟子,个个精神抖擞,背弓挎箭,腰间别着短刀。傅少平正逐一检查他们携带的装备,手指在弓弦上轻轻一拨,发出清脆的颤音。
“张河的弓弦太松,李燕的箭羽有破损。“傅少平转头对站在一旁的南宫皖说,“这帮孩子,平时教的东西都忘到脑后去了。“
南宫皖嘴角微扬:“第一次外出狩猎,难免兴奋过头。“她走向那群窃窃私语的弟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记住,狩猎不是游玩。山林中有野兽,有陡坡,有不可预知的危险。今天你们学的不只是如何射箭,更是如何在野外保全自己、照应同伴。“
弟子们立刻安静下来,眼中兴奋的光芒里多了几分认真。年龄最小的林小虎紧张地摸了摸腰间的匕首,南宫皖走过去,蹲下身替他重新系紧腰带:“匕首要固定在这个位置,紧急时才能迅速抽出。“
傅少平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十年前那个剑出无情的南宫皖,如今竟能如此细心地照顾一个孩子。他拍了拍手:“所有人,分成两组,一组跟我,一组跟南宫院长。日落前必须返回书院。“
第693章
晨雾尚未散尽,两支队伍已沿着不同的小径进入书院后方的苍茫山林。傅少平带领的小组里有六名弟子,其中包括紧张得手心出汗的林小虎。
“停。“傅少平突然举手示意,蹲下身指着一处潮湿的泥土,“看这是什么?“
弟子们围拢过来,只见泥土上有几个浅浅的凹痕。林小虎眨了眨眼:“脚印?“
“不错。“傅少平点头,“是野兔的足迹,还很新鲜,说明它刚经过不久。“他手指沿着足迹方向移动,“看它步伐的间距和深度,能判断出它当时的行进速度和体型大小。“
弟子们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傅少平继续引导:“狩猎之道,七分靠追踪,三分靠射艺。学会读懂这些自然的讯息,比百步穿杨更重要。“
与此同时,南宫皖带领的另一组正穿行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她示意弟子们停下,指向不远处的一棵老松:“看到树枝上的痕迹了吗?“
弟子赵明眯起眼睛:“像是.被什么东西蹭过?“
“是野猪。“南宫皖轻声解释,“野猪喜欢在树干上蹭痒,留下这样的痕迹。另外.“她弯腰从地上拾起几根毛发,“它们的毛发粗硬,颜色偏黑,很容易辨认。“
“那我们是不是要追过去?“一个弟子兴奋地问。
南宫皖摇头:“野猪是山林中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尤其是有幼崽的母野猪。我们今天的目的是观察和学习,除非必要,不要主动招惹它们。“
她招手让弟子们靠近:“现在,所有人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只听。“
山林一下子安静下来。起初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渐渐地,弟子们开始分辨出更多声音远处溪流的潺潺,头顶鸟儿的啁啾,甚至还有地下虫豸爬行的。
“狩猎者首先要学会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南宫皖的声音如同耳语,“你们的脚步要轻,呼吸要缓,目光要锐利却不突兀。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惊扰猎物的情况下靠近它们。“
时近正午,两支队伍在一片开阔地汇合,准备休息。傅少平从背囊中取出干粮分给弟子们,南宫皖则检查了每个人的状态。
“林小虎的手腕有些扭伤。“她向傅少平低声道,“可能是拉弓姿势不对。“
傅少平点头,走到那孩子身边:“手伸出来。“他握住林小虎的手腕,轻轻按摩几下,一丝温和的灵力渗入筋肉,“狩猎不是逞强,觉得不适要立刻说出来。“
林小虎红着脸点头。其他弟子围坐在草地上分享各自学到的知识,气氛融洽而热烈。傅少平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第一次随师父进山的情景。那时的紧张与兴奋,与这些孩子们何其相似。
休息过后,众人决定合作追踪一群鹿。傅少平负责解读足迹和粪便,判断鹿群的去向;南宫皖则教导弟子们如何利用地形隐蔽接近。
“风向很重要。“傅少平指着一段挂在腰间的细绳,“鹿的嗅觉极其灵敏,必须保证我们处于下风处。“
就在众人全神贯注追踪时,意外发生了。林小虎过于兴奋,独自向前冲了几步,不小心踩断一根枯枝。清脆的“咔嚓“声在山林间格外刺耳,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蹄声和哼叫他们惊动的不是鹿群,而是一群正在附近觅食的野猪。
“后退!慢慢后退!“傅少平立刻挡在弟子们前面,同时压低声音警告。但为时已晚,一头体型硕大的公野猪已经发现了他们,蹄子刨地,獠牙闪着寒光,显然是准备攻击。
“上树!快!“南宫皖厉声喊道,同时拔剑出鞘。弟子们惊慌失措,有几个年纪小的甚至忘记了如何爬树。野猪已经冲了过来,傅少平迅速结印,一道无形的气墙在众人面前竖起。
“砰!“野猪重重撞在气墙上,震得傅少平后退半步。气墙出现了裂痕,而更多的野猪正从灌木丛中冲出。
南宫皖剑光如练,却不是攻击野猪,而是斩断了几根粗大的藤蔓。“用藤蔓缠住它们的前腿!“她向弟子们喊道,“不要慌,按我们平时练习的来!“
或许是平日训练有素,或许是危急关头激发了潜能,弟子们竟真的冷静下来。张河和李燕迅速拾起藤蔓,按照南宫皖教过的绳结打法,在树木间拉起一道道绊索。野猪群冲来时,有几头被绊倒,攻势顿时大乱。
傅少平趁机引导弟子们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南宫皖断后,剑光在身前织成一张银网,阻挡任何试图追击的野猪。直到确认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她才最后一个离开现场。
回到安全地带,林小虎已经哭成了泪人:“对、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傅少平蹲下身与他平视:“知道错在哪里吗?“
“我不该擅自行动不该不听从指挥.“
“还有呢?“南宫皖补充道,“在山林中,任何冒失的行为都可能危及所有人的安全。今天若不是大家配合默契,后果不堪设想。“
林小虎的肩膀抖得更利害了。傅少平拍拍他的头:“记住这次教训就好。现在,擦干眼泪,我们还有半日的行程。“
这次意外反倒让弟子们更加团结和谨慎。下午的追踪过程中,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互相照应。太阳西斜时,他们终于成功猎获了两只野兔和一只山鸡对初学者而言已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就在准备返程时,赵明突然惊呼一声:“院长!快来看!“
众人循声赶去,在一片隐蔽的岩缝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几株通体紫莹莹的植物,叶片如云朵般舒展,根部粗壮,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紫云参!“傅少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可是难得的灵药,市面上千金难求。“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泥土,“看来野猪群无意中成了我们的引路人,它们拱开这片土地,才让这些隐藏的宝物显露出来。“
南宫皖立即指挥弟子们在周围警戒,同时协助傅少平采集药材。她手法娴熟地用特制的木铲挖开泥土,确保不伤及根系。
“这几株至少有百年药龄。“傅少平低声对南宫皖说,“足够炼制一批上好的培元丹了,正好给即将突破的弟子使用。“
回程路上,气氛比出发时更加欢快。不仅因为满载而归的猎物,更因为这次意外发现的珍稀药材。弟子们轮流背着装紫云参的特制木匣,个个神情郑重,仿佛肩负着什么神圣使命。
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傅少平和南宫皖走在队伍最后,看着前方那群叽叽喳喳的弟子们。
“没想到第一次带他们出来就有如此收获。“傅少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