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书 第75节

  不知过了多久。

  “呼……”

  林觉忽的睁开眼睛,吐出一口白气。

  仔细感悟一下,道行增长倒是不慢,可距离忘机子所说的脱胎换骨的‘真人’,还不知有多远。

  山下的人常常尊称道人为“真人”,但其实大多数道人是配不上这个称呼的。

  当时忘机子说得笼统,后来林觉认真请教过云鹤道人,这才知晓,真人这个看似很普遍的称呼,其实原本指的是已经得真得道的人。

  若是上古时候,天上没有宫阙,神仙也住人间,灵法派口中称的“真人”,便是已经可以成仙的人。

  上山就是仙人,在世便是真人。

  可以说灵法派的真人就是神仙,二者其实没有强弱高低之分。

  上古时期,很多大能也被称作真人。

  哪怕是到现在,灵法派的道人,修成真人之后,只要愿意,又没有别的阻碍的话,也完全可以升天而去成为神仙,并且绝不是天兵天将、社神地祇或者神灵侍从这样的小神,若在凡间名声再好一些的话,得个“真君”不成问题。

  可是这样的神仙也不得长久,也难以称得上神通广大,就如此时九天之上的多数神君一样,既神力有限也寿元有尽,古往今来更替不知多少。

  因此在这之上,又有大能与真仙。

  到了现在,符箓派也称获取某些高阶箓职的道人为真人。因为这些道人虽然还在凡间,不过早已完成了修行,名列九天,只等功德圆满,死后自然就会飞升上天,成为神仙,这也是符箓派修士的最终追求。

  “若能修成真人,在这世间,便也有几分逍遥了吧。”

  林觉如是想着。

  只是那不是一个离得近的事。

  “唉……”

  林觉停下休息,也拿出野果来,先分一颗给身旁狐狸,随即慢慢剥皮吃。

  实在无聊,便躺下吹风。

  狐狸跟着他学,竟也躺下。

  山中天地真是广阔。

  直到师妹在下方扯着嗓子叫他。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

  林觉倒也不闲,天天修行做饭,得空之时,将观中齁咸夹口的酸菜倒了,趁这夏秋交际时节蔬菜多,重新做了几坛子。

  又吃了一颗巨灵丹。

  这一颗效用就很差了。

  难怪当时忘机子定的如此规矩,几乎每人都能得到一颗,大多数人都能得到两颗。只因吃一颗效果就很好了,两颗锦上添花,至于第三颗,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罢了,肯定胜于奖励。

  长辈之心啊。

  七月逐渐过去,天气再次转凉一些。

  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清风拂过林梢,已经不见一点热气,哪怕是下午,坐在院中也不热了,反倒在山风吹拂下觉得格外凉爽惬意。

  此时松下便坐着两人。

  一个穿着松垮垮的道袍,拿着酒葫芦,正侃侃而谈,另一个坐在对面,认真倾听。

  两人都没有用蒲团,也没有坐板凳椅子,只随意的坐在地上。

  “传说中的撒豆成兵,是神仙随便抓一把豆子,洒在地上就能变成千军万马,我们哪有那个本事?我们这充其量叫刻豆成兵。

  “便得寻找山中老木灵木,按照法术雕刻成兵,以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祭炼,又得请来残魂赋予它灵智。用的时候丢将出去,心中念咒,落地自然而然就能变成甲士了。其中讲究虽多,大致却是这样。

  “说来是个费时间的活儿。

  “你若想学,我倒有些当年初学时用剩下的木料,现在用不上了,你拿去用就是。免得你去深山里寻,把人家种的给撇了,人家找上门来。”

  三师兄气色不错,心情也好,说着话又灌两口酒。

  林觉做饭的一月,大概是观中几人吃得最好的一月了,道观本来就闲适,没有多少事做,也没有多少烦忧,每天吃饭睡觉修行是头等大事,如今吃饭这一项变得极好了,天不热了睡觉也舒服了,任谁也心情愉悦。

  “那就多谢师兄了。”

  “都是师兄弟,又何必这么客气?就是有些人可就不够意思咯!”三师兄提起酒壶仰头喝酒,叹息说道,“我都是前些日子才知道,有人在榔头山上喝了那山君酿的千日酒就算了,多得了一杯,竟然因为念及妖怪情谊给了狼妖,没有带回来给师兄喝!”

  “当时又不知道三师兄爱喝酒,这不是知道之后,下山便给师兄带酒了吗?”

  “哈哈!”三师兄大笑一声,又说道,“不过除了木料,还得有把精细的刻刀,这却得去山下买,价钱不便宜。”

  “刻刀?”

  “这是个精细的东西,像是理发匠的刀一样,不便宜,一套下来,估摸着得十来两银子。”

  “……”

  十来两银子?

  这倒是把他难住了。

  林觉先前倒是有二十两的银子,只是月初才叫村人带回去、给大伯大娘抵御水害或者改善生活用了,还以为在山上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没想到这才过去十几天,用钱的地方就冒出来了。

  这钱从哪来?

  师父可给报销?

  “怎么?没钱?这有什么?这么大个黟山,这么一身本事,还能被这点难倒?”三师兄摇头晃脑的说,很是洒脱,“山中的野味奇株、药材,再不济偷你二师兄几颗丹药下山去卖,这十两银子不是轻轻松松就来了?”

  “……”

  三师兄哈哈一笑,不再提这些,转而给他讲解一些“刻豆成兵”的浅显道理,讲到兴处,递来酒壶分他一杯酒喝。

  逐渐到了黄昏时候。

  门外忽有敲门声。

  是几个衣着不错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却不敢进来,而是只探进来半边身子,左右张望,像是生怕冒犯了什么。

  听见二人在此讲法,互相对视,都觉奇异,随即才小声问道:“敢问二位道长,这里可是浮丘观?”

  “正是。”

  林觉与三师兄对视一眼,二人都站起了身。

  “居士请进。”

  “可是来上香的?”

  “哎呀!是浮丘观就好!是来上香的,是来上香的,也是来请道长们下山相助的!”当先一名男子快步走来,说道,“我等都是黟县人,听说前些日子有贵观的高人在黟县抓了妖精,追回了银钱,如今妖怪又开始作乱,我等是特地来请道长帮忙的!”

  其余男子也跟在后面,快步走来,大多面容都有些憔悴,怕是被折磨得不轻,此时走到这里,眼中又充满希望。

  林觉听着不由有些惊讶。

  城中消停了那么久,还以为已经没了妖祸,又或是齐云山的道友们已经到了城中、除了妖怪了呢,没想到隔这么久,居然有人找上门来。

第66章 剪刀峰上的道友

  “又有人丢钱了?”

  林觉走上前去,皱眉问道。

  “根本就没有停过!”当先那名中年商人焦急说道,“以前还好,装个铁皮箱子,那些妖怪就偷不了了,如今就算装在铁皮箱子里,第二天早上也会被钻出一个洞来!倒是那些开布行又有本事把钱运出去的商人赚了一大笔!”

  “不止是偷钱呢,前几天有人不信邪,晚上喝了浓茶,设了机关,就是不睡,结果第二天早晨,干脆死在了自家屋里!”另一个商人说。

  “还是原先的鼠妖吗?”

  “我等也不知道啊,都在迷糊间。”商人神情焦急,却也恭敬,“听说黟山上有神仙,浮丘观的高人更是本领高强,我等这才特地问过来,只求真人们能够下山,替我们除掉妖怪,找回银钱。”

  “几位莫要担心!”三师兄也走上前来,对他们说道,“若真是鼠妖作乱,那贫道可以说,几位是找对地方了。”

  “真人有办法?”

  “不敢说一定能找回银钱,因为银钱可能已经被搬走了,也不敢说能除尽鼠妖,不过总能除掉一些。”三师兄是听过城外黟县的事的,“那天城中的是我家七师弟和小师弟,之所以我家七师弟敢说再有这种事就来找我们这种话,也是有原因的。”

  “那就太好了!”

  众多商人对视一眼,都很高兴。

  只是一想到三师兄说的“不敢说一定能找回银钱”,心中高兴便又多了一层阴霾。

  “虽说找回银钱是越快越好,不过此时天色也已经很晚了,山里走不了夜路,何况几位善信远道而来,也疲惫了。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便请几位善信在观中客堂暂住一晚,我家小师弟煮的饭颇为好吃,等明天早上,我们一早就下山。”

  “那太好了!感谢真人!”

  “善信请!”

  三师兄先是看向林觉,露齿一笑,那神情分明是在说,你那刻刀的钱不就来了吗?

  “师弟你去煮饭,我带几位善信去天翁殿上几炷香,之后还要去剪刀峰,请剪刀峰上的道友相助,到时候我和你,我们两个下山走这一趟。”

  “是……”

  剪刀峰上的道友?

  林觉一时却想不起来。

  虽说黟山中有很多高人隐士,又有很多妖精鬼怪,三十六大峰七十六小峰几乎每座峰头都有精怪占据,只是寻常人就算去了也遇不到,然而剪刀峰和浮丘峰是紧挨着的,林觉砍柴之时,也常砍到剪刀峰去,怎么不知有什么高人隐士?

  倒是偶尔听见有野猫叫。

  林觉一边想着,一边去煮饭。

  这样也好,相对于和人打交道,他还是喜欢自己独自行事。

  今天上午七师兄出去玩耍,捉了一笆篓的杂鱼回来,正好能烧一锅。本来若是没有客人,这么一锅杂鱼用浓油赤酱的办法做出来,就是筷子沾了点汤汁都能够下一口饭,里头多放一点佐料也能够下饭,一锅也就够吃了,不过既有客人来,自然就要多做一点。

  怕是今年最后一批鸡枞,煮一锅蛋汤,再切一块咸肉,加上山笋煮锅山笋刀板香。

  林觉的米饭也和师兄们做法不同。

  师兄们是加水一锅煮,简单便利,林觉则是将米煮至半熟,随后放在筲箕上沥干水,戳几个洞再蒸,熟后自然松散粒粒分明,光吃饭都好吃。

  吃饭时分成两桌。

  道观道人们坐一桌,善信坐一桌。

  几个商人都很意外,在这深山之中,道观里居然有这么好的吃食,意外之下自然也很感激。不过此时他们的心思大多都在道人们的交谈上面。

  “这次就由我带小师弟下山去走这一趟吧。”最擅长斗法的三师兄主动请缨。

  “嗯?小师弟也要下山?”

  “我和他说好了,我带他一起去。”三师兄说道,“我已经去剪刀峰上和四姑奶奶请示好了。”

  “小师弟这个月的饭还没煮完呢,怎么又要下山?”四师兄皱眉说道,“不如小师弟留在山上做饭,让七师弟和你下山去。”

  “还是让小师弟留在山上做饭,四师兄跟你一起下山去吧。”七师兄说。

首节上一节75/6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