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太尉挺看好纪缘的。
从最开始,纪缘还未入道之时,就能练就火不能焚的蜈蜂异虫,被他以剑光闸碎。
他就觉得此子具些许灵秀,不过当时只觉得算是一个异儿。
加上年纪跟孙女仿佛,想着指点纪缘拜师玄微教,走上正路,日后好好培育,提携纪缘一把,或许此子真传有望。
后来纪缘在云台道院之中,所做所为,所展现的东西,都没有瞒过殷太尉。
遂很多次,他并不阻止殷瑶儿想跟纪缘交往,爱慕之情,对此乐见其成。
事实上,在云台道院,纪缘闯祸并不少。
之所以毫无大碍,乃至关键时刻,会被“灵鹤法师”指点避灾,夺取大功德,背后都有殷家推动。
包括直接斩杀了灵峰、赵承隐,赵家除了买通裴灵明来寻仇,就再没有找人来寻仇、找纪缘麻烦。
这两个,人家敢在道院扬言把纪缘“抽魂炼魄”,那都是有后台的,根本不怕门规。
也就是纪缘。
换了其它寒门,不说打不打的过,就算打的过,敢去杀他们一下,动他们一根毫毛试试?
抢夺血灵脂,第二天就得横尸街头。
这都是因为顾及殷家对纪缘的看重与照拂。
这些东西,纪缘当时也隐约知道,心头感激,遂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若没有殷家暗中照顾,凭赵家的体量。
就算不派人直接寻仇。
在门内各种为难、卡资源、卡前途、卡功法、卡获得知识地位的门路,卡上升通道,找人刁难这些种种,是绝对少不了的。
对殷家来说。
很简单,这就是一种投资,当然,也不仅仅是投资。
但也是纪缘自己一路的表现,让他们越来越看重。
甚至拜师大衍真人,也未必没有殷太尉在背后推动。
要知道,这索殷温三家,历来子侄世代联姻,索真人跟殷太尉经常是穿一条裤子的。
而多次力劝纪缘拜师大衍的云台院“灵鹤法师”,就曾受过大衍指点,受过殷家恩情。很多时候更是依附于殷家。
这些东西,纪缘心头清楚,双方都清楚,都不必点破。
他对于自己之前的“被安排”,不仅不反抗,反而乐见其成。
修仙未成仙,那也就免不了人情世故,免不了要站队。
有时候,有人看重,才是好事。
更惨的是,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要是没有殷家照顾;当初在云台道院,纪缘也不敢那么胆大包天,说打谁就打谁,说干谁就干谁。
要是没有殷家推动,纪缘在教中也不会那么顺风顺水。
可以说,只要他想,什么东西,其实都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
想要清净修炼,少杂事。一入宗门就被分到顾家势力掌控的腾海峰,啥事都不用干。
想要功德点,马上掌教借着个小功劳的由头,来给他安排藏经执事职位,还是寻常世家都难求清贵职位,不止可以免费学习知识,还能获得大量功德点。
想要竞争真传,马上就有掌教暗中告诉关于仙杏的隐秘,以及在秘境中获得仙杏的关窍。
想要拜师,立即有灵鹤法师不远万里到昆吾,只为了指点他关于拜师的事情和避坑。
当然,这其中有些点和关窍,也都是拜师大衍真人之后,纪缘才真正的琢磨想通。
但直到这次,纪缘确实是真的让殷太尉惊讶了。
不声不响,竟然练就法宝。
可谓十年不显,一朝冲天。
至于之前金阙台决定法宝归属权时,殷太尉其实是暗中力挺纪缘的。
其一就是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昔日的山野小儿了,纪缘一路行来,若说最关注,最了解他的。
不是师父大衍真人,更不是灵鹤法师。
反而是殷太尉,他知道纪缘此子身上有不少的秘密,一直暗中关注照拂,却又雾里观花,越来越觉得神秘,并不真切了解。
其二,就是大教之中,十大门阀,殷、温、索三家,同气连枝。
纪缘是索真人弟子,无论如何,在不触及根本利益情况下,他都是挺纪缘的。
当然,在其余人眼中,纪缘、殷家、索家、还有纪缘不曾接触的温家,早已是一丘之貉。
所以薛广法没让其他人来跟纪缘接洽。
从一开始让殷瑶儿来,到现在让殷太尉来。
都是因为这些,从一开始大家都明白纪缘有后台,不是简单寒门,却也都不点破。
“老太尉,弟子如此,也是有自己的考量。”面对殷太尉的责备,纪缘没有反驳,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他知道。
殷太尉是怪自己现在不该在引起风波,或者,绝不能短时间内再出风头了。
“哼,你向来老成。难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的道理都不懂?”殷太尉转过身去。
这句话,是以传音法说的。
也算侧面告诉纪缘,现在外面有人监视他一举一动,不要乱说话。
纪缘自然知道,从殷瑶儿找来前,他就知道必然有师门前辈在观察,监视自己。
所以压根并不奇怪殷太尉会在自己说出“能快速祭练法器”几个字后,就立即过来。
但纪缘不曾在意这些。
他不动声色,也传音回说:“弟子急切需要筹集一批资源,只能出此下策了。”
诸天万族不知多少强者在觑觎八卦炉,自家现在肯定不能出去。
要想快速证悟神通,修炼法宝,获得资源,只能拿些东西跟昆吾换了。
拿什么换?
当然不是拿炼宝之术换。
而是为教中炼一批法器为资本去换资源支持。
只要趁此将一些法宝和神通证就。
什么风波,什么木秀于林。
纪缘都不在乎。
反正都已经出头了,难道还能缩回去?
而今之后,低调是不可能低调了。
殷太尉自然也是明白这些,他愣了愣,看向纪缘,直接开口问说:“你难道真有祭练法器之法?”
虽然知道纪缘不简单,连他们这些道妙大能,现在都看不透、看不懂,身上秘密极多。
但他始终还是不相信,纪缘区区微末道行,真能研究出某种快速祭练法器之法。
就算有这种法子,也不该由他一小辈创造,德不配位。
“真有。”纪缘肯定的点头。
“你还能炼什么法器?需要什么材料,要多长时间?”
“诚如之前所言,短则三五月,长则八九年。老太尉和诸位前辈、真人不信,可按方准备一份材质,给弟子半年时间,弟子可演示一番。”
说着,纪缘从袖里取出准备好的玉简,递给殷太尉。
殷太尉摇头不已,手一招,玉简入手,漫不经心看了一眼,却是目光一瞪:“什么?你确定只要这些就够了?”
玉简之上,记录的法器,名曰【招风旗】,练成之后,有一重或六重禁制。
功能是召唤一道数尺风气,席卷十里之内,风力可以御起百斤之物。
材质要上品百炼灵铁五斤、千年真珠十粒、灵蚕锦丝十丈、灵液五瓶。
不是纪缘狮子大开口,惊到了他。
反而是纪缘要的太少了。
这些材质,其实也不少,论珍贵,倒也非常珍贵。
但跟一件法器。
哪怕仅是旁门左道级的垃圾不入流法器比。
那也是算不得什么了。
这些东西。
别说练成一件法器,教中就是准备一件法器胚胎,都不止这些了,要是把修炼法器的时间精力也算上,用的资源超这十倍也不算多。
“确定。”纪缘点头,看殷太尉和殷瑶儿表情,心头也是暗暗晒笑。
本以为自己要的够多了。
看他们爷孙这表情。
自己还是要少了。
事实上。真给百炼灵铁五斤、真珠十粒、灵蚕锦丝来十丈、玉液来一瓶。
就这套材料,自家至少可以练成两柄【招风旗】。
但这种小法器只是开胃菜,倒也不必可惜。
这是练成风囊,从风囊禁制真符之中,分解简化出来的简陋版本。
加上【呼风唤雨】神通扎根神魂,可不断从虚空之中汲取大道,不断推演风、雨之道。
这种小法器,小法术要多少种,纪缘就能来多少种。
还有【移山倒海】、【三昧真火】两大神通大道衍生出的小法术、小法器、小法门。
就算一次不成功,有八卦炉在手,给上足够材质,只要多试上几次必然能成就。
当然,这种自创,并不完善,目前仅限于小法器。
为了稳妥起见,纪缘选择了先炼风囊禁制真符衍生的变种小法器【招风旗】。
打算等熟练之后,再逐步炼些其它类型的小法器。
直到不依凭神话图录形制,可以自证自悟法宝之法。
要幡能炼幡、要旗能炼旗、要刀、剑、葫芦,皆可以赋予种种神通。
这才是真正的大道,从神话图录中,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