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警察啊,犯罪技能系统什么鬼 第116节

  门内门外全都在打电话,看着那一个个嘴巴张张合合的样子。

  很难不让人产生误会,估计都以为自己看错了呢。

  这他妈还是国内派处所吗?

  我以为缅北的电闸园区在搞业务呢。

  四十分钟的时间过去,除了赵鹏鹏跟旧镇派处所的一名辅警没弄完之外,其他人全部都问完并且得到回复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

  利国涛推开门走进派处所内,看着江一询问道。

  “没,都说能正常联系上。”

  江一摇头。

  “我刚才在想一个问题,电话接通了,不一定说明人没事吧,会不会是有人冒充?”

  利国涛突发奇想的说道。

  “自己亲生女儿的声音,当父母的应该能听出来吧。”

  江一觉得他多虑了。

  “现在不是有那个ai技术特别成熟吗,别说换声了,好像连人脸都可以ai一键换脸。”

  利国涛开口道:“而且地图软件上,不是有各种语音包,会不会是犯罪分子用换声软件在骗人呢。”

  ai一键换脸......

  行啊,懂得不少。

  不过关于他的说法,江一并不赞同:“犯罪分子没那个胆子的,都抛尸了,要是还敢拿着死者的手机就为了接个电话骗死者家属?没意义的,除非是外出打工了,不然一天不回家就算了,两三天不回家,又是这个年龄段的女生,父母肯定会意识到不对的。而且换声,就算是本人亲自录制的声音,也只是乍一听还行,仔细听的话,区别蛮大的。”

  不过这种可能性就算再小,也不能完全排除。

  江一道:“不过稳妥起见,还是让他们的父母打个视频电话再确认下吧。”

  前后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总算是将这108名女性全部确认一遍了。

  “等于说现在有3个人暂时联系不上,分别是刘翠翠、张金楠、冯一楠。”

  “这三个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调出来,做个对比。”

  “是。”

  经过与法医出具的尸检报告进行了一番对比,刘、张、冯三名女性没有一个符合的。

  身高最接近的一个,体重相差10斤。

  体重最接近的一个,身高差5公分。

  还有一个,那就身高、体重全不沾边。

  “有可能是法医的尸检报告错了呢,继续让他们的父母联系。”

  利国涛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距离尸体被发现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死者的信息还没确认,这个效率不能说慢,只能说离降职不远了。

  滴滴滴......

  这时候,利国涛的电话铃声响了:“养殖公司的电话。”

  “会不会是他们有什么关键发现,接吧。”

  “好。”

  利国涛接通了电话,沉声道:“喂你好白总,我是利国涛。”

  “利队长,你们发现犯罪嫌疑人了吗?”

  “你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案子侦办期间,不能透露太多内容。”

  利国涛有些方面能力不太到位,但这些关键地方,他还是做的挺全面。

  跟白权面对面吧,他还能做个假动作提供点信息。

  这隔着一个电话,他怎么传递?

  总不能故意咳嗽两声吧。

  那就是在把大家当曰本人整了。

  以为大家都是二臂,看不出来是吧。

  “我这边有个重要发现,想要提供给你们!”

  “哦?你细说!”

  利国涛以为是催促他们抓紧破案、降低社会影响的,但一听是有重要发现,他一下子来了精神。

  “我们这之前有个养殖工,年龄挺大的,在这上班好些年了,挺孤僻一个人,天天上班一句话也不说,吃饭也是拿着碗筷自己坐在角落吃饭,前一阵子,突然就说要离职,刚刚我让人联系他,你猜怎么着,电话号码显示是空号!”

  “这人名字叫啥?”

  “外号叫李大木头。”

  “谁问你外号了,真名叫啥?”

  “李大木头原名叫啥?”

  拿开手机,白权扯着嗓子问旁边人。

  “李大木!”

  “利队,李大木头原名叫李大木。”

  “李大木,查一下户籍系统有没有这个人。”

  利国涛马上示意坐在电脑跟前的经验。

  “有,不过8月2日显示已经离世了,洛西县城关派处所开具的死亡证明,说是患了食管癌。”

  “死了半个多月了,户籍没来注销?”

  “这个李大木没有妻子,也没有领养孩子。”

  无儿无女无妻子,自己又是一把年龄,不用说父母肯定已经也离世了。

  户籍信息注销,需要到户籍地派处所进行。

  遇到这种,医院顶多送去火化,随后找个公共墓地埋了。

  大多数医院,都不会操办这些,就算户籍属于城区,可能都不会帮忙。

  更不要说是在乡镇。

  “多少岁了。”

  “60岁整。”

  “也是个可怜人啊。”

  “你说的这人没嫌疑,8月2日就开过死亡证明了。”

  一个半个月前死亡的人,如何去杀害半个月后的活人?

  “8月2日就死了啊,好吧,那可能是我怀疑错人了。”

  “你还有别的线索要提供吗?”

  “倒是有几个怀疑对象。”

  “谁?”

  “隔壁镇上也有几家搞水产养殖的,之前你问我有没有竞争对手,当时没仔细考虑,后来一想,我们这库区发现了死人,那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们生意受到影响了,那肯定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获益。你们警方破案,不都是查最大的受益方是谁吗?那我觉得,弄不好跟这几家水产养殖公司就有关系。”

  “你这一点证据没有,口说无凭,等什么时候有证据了,再给我打电话吧。”

  其实怀疑的方向是对的。

  但是白权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特别不靠谱。

  所以对于他的建议,几乎没有迟疑利国涛便拒绝了。

  案子陷入了僵局,现在要想打开突破口,就两个方向。

  第一,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但是现在,犯罪现场没搜集到任何有用的犯罪遗留物。

  冯刘提供的证词,三个犯罪分子从头到脚报的严严实实的。

  他们就这六七个人,全镇去摸排,不现实。

  第二就是锁定死者身份了。

  然而旧镇户籍登记人口的适龄女性,除了三个还没取得联系之外,其他别的全部取得联系了。

  有可能是那三个其中一个吗?

  利国涛的直觉告诉他,应该不会。

  虽然有尸体,尸体上有头发,正常来说有头发就能去做DNA检验了。

  然而这是对于有前科的人来说。

  正常没有背过案底的人,DNA数据库里,是没有你的个人资料的。

  就算是从你头发中提取到了DNA出来,在数据库中也做不了对比的。

  DN数据库中只有已定罪的罪犯、犯罪嫌疑人、失踪人口等。

  像是没有案底也跟任何关系的普通公民,DNA数据库内是不会有他们信息的。

  就算是你去医院做过类似的检查,但是处于对你隐私权的保护。

  这些检查的内容,只能告知于你个人。

  就算是警方,也无权获知。

  不对全民采取DNA,是因为生物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不过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太贵了。

  DNA采集的话,费用虽然比早些年要便宜,但对比起来指纹采集,价格是呈几何涨幅的。

  现在指纹库已经完全普及了,现在高考、办理身份证,都需要录取指纹。

  DNA就做不到因为人口基数太大了。

  一个人十块钱,十几亿人的采集费用,就高达上百亿了。

  每个人都做,那可是相当一笔庞大的费用了。

  而且DNA不光贵,还费时间,费力气。

  采集十几亿人的DNA,那工程量估计不亚于修一座直达月球的太空电梯。

  死者的头发保留下来的有,但是在库内找不到相同的DNA信息。

首节上一节116/2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