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爷实诚人啊,我这就找人把评论顶上去。”
评论都有了,周明昊肯定要让这几句话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站起身就向外面走去。
后面几天是票房爆发期,争分夺秒将电影的口碑炒上去才是正经事。
周明昊大呼小叫的声音从不办公区传来,坐在沙发上的苏君也开始行动起来,将早都准备好的文案发了出去。
大尾巴狼,算是他的独创词语。
“大尾巴狼是一种比较夸张的形象比喻,假装正经、装模作样、明明心怀不轨却装作正直样子,这些都适用。”
“当然,也指爱摆架子、装腔作势的人,带有调侃或讽刺意味。”
苏君看着没什么太劲爆内容的文案,犹豫了一下,在后面加了几个字。
嗯,@冯晓刚。
明天就是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大部分人下班后都会出去找乐子,没有几个人会早睡。
所以说活跃在网上的人非常多。
苏君的动态发出后不到半分钟就出现评论了,这些人的打字速度苏君是望尘莫及,如此手速,想来是不缺女朋友。
“大尾巴狼,这个比喻非常棒,就跟我们公司那些傻逼领导一样,明明狗屁不懂,还要装作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
“这个词太有针对性了,不会是苏君专门给冯晓刚准备的吧?”
“喜大普奔,冯导又有新外号了。”
“小钢炮、护舒宝、大尾巴狼,冯导的外号越来越多,可以尝试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应该叫:外号最多的导演。”
有些网友真的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把苏君的原文发到冯晓刚的微博下面,不仅@了冯晓刚,还号召网友们将这条评论顶上去。
美其名曰,我们不是内容的制造者,只是内容的搬运工。
冯晓刚:“我呸!”
一直以来半点亏都不吃的冯晓刚陷入了沉寂,成了骂不还口的封建小媳妇。
没办法,现在和苏君在网上对骂他们占不到半点好处,只会平白给《泰》增加热度,妥妥资敌行为。
随着时间推移,《泰》的口碑开始发酵,各种评论也多了起来。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人妖表演是只能看表演吗?有没有其他项目,我刚发了一个月工资,想去见识一下泰国的风土人情。”
“同问,我就是宣去开开眼界,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说的很有道理,人总要经历一些不一样风景,为了不留遗憾,我已经定了明早的最早的一班飞曼谷的飞机,去帮兄弟们探探路。”
“兄弟仗义,最好搞一个详细一点的攻略,我有个朋友想看看。”
“熟悉的味道,无中生友系列。”
“话说我现在马上去搞一张刘亦妃的照片,是不是意味着也有可能和王宝强获得一样的待遇。”
“兄弟几个菜啊,喝成这个样子,给个地址,我免费去打醒你。”
“这仨人太搞笑了,我已经开始期待第二部了。”
“葱油饼竟然也能做到上市,那我现在转行还来不来得及,烤冷面的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
“电影非常精彩,我还自学了一招泰拳,打算今天晚上就跟家里的母老虎battle一下,让她看看什么叫做男人,要是12点的时候还没有更新微博,兄弟们记得帮我打电话报警,起去晚了很容易出人命。”
“跟《泰》相比,《太极1》跟屎有什么区别,果然看电影还得看金乌影业出品的。”
“小品王安利的电影,虽然我还没看过,但必须要夸一句,马上就买张票去看一遍。”
“加一,正在去买票的路上。”
“加一”
“……………………”
韩三平看着一连串的加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宣传和营销还得看苏君这些年轻人,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不过正好给了他一个思路。
拿起手机,在里面找到一个很久都没拨通过的电话号,直接打了过去。
“是我,有个忙需要你帮一下。”
“《泰》的新闻和赵大爷的评论都看了吧,我想请你照着写一个,就当卖我一个面子。”
“就发在微博上吧,那上面年轻人比较多。”
“我有时间安排你和苏君见面,华亿迟早出事,还是金乌影业靠谱,苏君从来不买向华强的账。”
“嗯,我会替你邀请苏君出席《西游降魔篇》的首映礼。”
“就这样。”
浅浅几句话后,韩三平心满意足的放下电话,苏君能请动赵大爷站台,他请周星驰出面,这次应该算是打了个平手。
其他人的要求周星驰都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韩三平的不行,他能在内地安安稳稳的拍电影都是依靠韩三平的庇护,否则早都被不甘心的向家打击报复了。
帮一部电影写个评论,这种小事韩三平开口周星驰就要做到,否则一个忘恩负义的帽子必定扣在他脑袋上。
放下电话的韩三平合上电脑,深深的叹了口气。
“人情债真难换。”
苏君用一个月的时间将《环太平洋》所有的事情理顺,还帮忙再一次压缩了成本,韩三平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他知道又欠了苏君一个人情。
金乌影业在《环太平洋》中只占了一成份额,苏君根本没责任帮忙处理剧组的事情。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苏君干很多事了。
要知道《环太平洋》成功后最大的受益者是他韩三平,不是劳心劳力的苏君。
时间过的很快,六小时的时间顶多能拍两到三场电影,再加上还有好几部正在上映的电影,《泰》的排片虽说稍有增加,但最终也没有超过20%。
平稳的度过一晚后,10月1日一大早苏君从沙发上坐起来,他昨晚就在沙发上对付了一宿。
“这是中影刚刚发过来的数据,他们看上去比咱们还上心。”
顶着一个鸡窝头的周明昊推门走了进来,手上拎着一兜包子和两杯豆浆,还有一份简单的文件。
苏君一边漱口,一边接过文件。
“中影现在是韩董当家,底下的人肯定不敢怠慢我们,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份待遇持续不了太久。”
“咱们且行且珍惜吧。”
嘟囔两句后,苏君认真的开始阅读文件上的各种票房数据,《泰》的上座率非常高,最后一场的数量也不少,看样子是赵大爷的宣传起作用了。
稍微思考片刻后,苏君打开微博,登陆金乌影业的官方账号。
“六小时1000万,大家懂得都懂。”
顺便@《太极1》官方账号,并附文。
“跳梁小丑!!”
第259章 赚钱其实很简单
华亿
“苏君的眼光和手段一样恐怖,咱们这一局输得很彻底。”
王钟军的脸色稍显不自然,《太极1》和冯德伦辜负了他的期望,里面的那些演员也没有真正扛起票房的重任。
这些人终究是不堪大用,公司的资源不会再给他们了。
果然啊,还得是冯晓刚更为靠谱。
“钟磊,《太极1》的宣传暂时先放一放,你要把精力放到《一九四二》和《十二生肖》上面。”
脑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太极1》完全被《泰》按在地上磨擦,投入再多的宣传费用都是白搭,还不如将钱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冯晓刚的《一九四二》和大哥龙又一力作的《十二生肖》才是华亿未来的重点宣传对象。
“我托关系查到了,韩三平把金乌影业的《左耳》安排在12月20日晚上。”
“这是我从总局查到的。”
该说不说,王钟磊这次的反应非常迅速,做法也很聪明,在所有人目光都放在《泰》身上时,他已经想到了苏君的另一张王牌。
《左耳》
作为苏君口中的另一部用来和华亿打对台的电影,王钟磊认为有必要多增加一些关注。
没办法,《泰》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这次他们没有托人在中影内部进行打探,而是直接越过韩三平的势力范围,去总局打探《左耳》的定档日期。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知道韩三平早在几个月之前就把《左耳》定在了12月20日,消息被封锁的很严密,没几个人知道。
“苏君这次是踢到铁板了,一个韩国小女孩和三流明星主演的电影怎么能和大哥龙相比。”
“一胜一败的战绩不算太坏。”
王钟军点点头,《十二生肖》绝对是华亿的一张王牌,金乌影业的《左耳》对上它绝对是螳臂当车。
只要华亿能扳回一城,他们就不算真正的输给了金乌影业。
不过是互有胜负而已。
“对了,去查一查万达院线的排片是怎么回事,波动太不正常了,其他电影的排片被不断缩减,唯有《泰》在不断增长,苏君说不定和万达做了交易。”
这是很多内行人都不理解的东西,万达院线对《泰》太偏爱了。
仅仅上映一天时间,排片数就一增再增,没给同档期的电影留下任何活路,特别是《太极1》和《白鹿原》,排片量都不足10%了。
“好,我去打听一下。”
跑腿的事情都是由王钟磊亲自出马,公款吃喝玩乐的机会可不多见。
“徐争既然能为金乌影业拍出《泰》这种小成本爆款电影,自然能为我们拍出同样的电影。”
“不是喜欢女人吗,满足他。”
王钟军意有所指,华亿很少自己培养导演和明星,都是挖过来直接用,省时省力、拿来就用,屡试不爽。
“没问题,我对他可太了解了。”
说起朴素无华公关活动,一直兴趣寥寥的王钟磊眼睛立马放光。
就徐争那种见到漂亮女人就走不动路的个性,只要针对性的下几剂猛药,不怕他不就范。
有了《泰》打底,徐争的身价立马会书涨船高,金乌影业和苏君再想牢牢控制他可不容易了,华亿说不定有机会在徐争的下一个项目中插上一脚。
要是《泰》的续集就更好了。
在王家兄弟商量怎么挖墙角的时候,刚刚上映一天多的《泰》还在疯狂收割票房。
截止10月1日下午六点,《泰》正式完成第一天上映,第二天凌晨四点多的时候,票房数据就放在了苏君的办公桌上。
金乌影业的早会上,所有高层破天荒的聚集在一起,夏铭都从剧组赶了回来。
“第一天票房六千七百四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