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抬下颌,指尖卷着发丝绕圈,眉梢随眨眼轻轻颤动,鼻尖微翘透着傲娇。
“笑话,就我这条件,肯定是你倒贴上来的,我顶多就是面对你的美色诱惑没把持住而已,犯了点大部分男人都犯过的错误。”
苏君一脸臭屁的解释两句,结果说完后自己率先反应过来,他一下跟某位国际巨星差不多了。
不知道是好是坏。
此话一出,文泳珊顿时语塞,盯着苏君看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结论。
“你这脸皮绝对是防弹的。”
一行人在新锦江大酒店汇合,郑晓龙和苏君凌晨的飞机回京城,文泳珊连夜出发去横店探班。
至于孙丽,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不用担心组委会方面,你就当代表郑导去探班,珊珊会跟你一起去。”
苏君明白孙丽的顾虑,开口给她递了一个台阶,他们不想参加庆功宴的原因相同,看在郑晓龙的面子上,苏君帮上一把也无可厚非。
沪圈也是娱乐圈中比较顶尖的一个圈子,文泳珊需要一些自己的人脉。
“可以,你和小文一起走吧,正好邓超在剧组,好好待几天,就当散散心,释放一下压力。”
郑晓龙沉默片刻,同意苏君提出的方案,这种场合真没什么意思,特别是看着不如自己的对手接受大家恭喜,无异于一种折磨。
找个正经借口,出去躲躲挺好。
对于苏君和郑晓龙的好意,孙丽没有拒绝,她确实非常不想看到宴会上那些人或同情、或嘲讽的表情。
“好,谢谢郑导、苏总。”
道完谢的孙丽看向文泳珊,脸上浮现一抹笑容。
她知道要怎么拉近和苏君的关系了。
四人碰头完毕后,相继离开,在庆功宴正式开始之前,他们已经远离酒店,孙丽和文泳珊的车辆都开驶出市区了。
庆功宴的气氛很好。
不好也不行,穿着黑西装、中山装的组委会成员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和咖位符合标准的明星、知名度足够的制作人打招呼。
他们需要让这些人知道谁是他们的伯乐,谁将奖项颁发给他们。
有了这层关系在,他们要是开口让那些获奖者帮忙,大概率不会被拒绝,利益链条就是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随着奖项的开办时间越来越长,利益网络就越来越大,组委会成员的地位就要越来越高。
没人会做无利可图的事情。
什么叫我不在圈里,但我的面子非常有用,这就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也是每年会有那么多好演员去演一些狗屁不通作品的原因,明知道项目不是好项目,他们迫于欠下的人情,只能捏着鼻子上了。
人情债自古最难还,再大公无私的人也会有不能拒绝的人。
组委会的一个老者逛了一圈,他总感觉里面少了几个人,还是今天颁奖典礼的重要人物。
“郑导和苏君为什么没在?没人去通知他们?你们的工作是怎么做的?”
训斥了几句年轻人后,老者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继续开口。
“还有孙丽怎么没在,不给她奖项是因为她还有进步空间,公开和组委会对着干,她是要干什么?年轻人一点沉稳劲都没有。”
老者发了半天牢骚,等他全部说完,气消了一些后,年轻的工作人员才敢开口解释。
“苏总和郑导有事需要回京城处理,现在应该已经上飞机了,托工作人员向您表示歉意。”
工作人员的语气非常无奈。
类似苏君和郑晓龙这样身份的人,他们拦不住、也不敢拦,只要他们不明面上跟组委会撕破脸,就没人敢对他们说三道四。
就像是现在,老者的表情僵了片刻,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这两个人都不是他能随便拿捏的,沪圈和京圈一直不对付,不打起来就算是互相给面子了。
“孙丽呢?她对评奖结果不满?”
听见老者的问话,工作人员暗自撇撇嘴,软柿子确实捏起来比较顺手,但这次可能不一样。
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工作人员不想再刺激老者了。
“孙丽被郑导委托去探班了。”
“苏总带来的文泳珊跟着一起,孙丽不太好拒绝,她们已经连夜出发,孙丽让我跟您说声抱歉。”
事情做的天衣无缝、人情世故的方方面面也考虑到了,老者只能冷哼一声,再次表示不满后,向远处走去。
现在的年轻人做事越来越不地道。
……………………………………
上海飞往京城的航班上
苏君靠在头等舱的座椅上,他总感觉自己忘记了什么事,还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
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后,苏君索性暂时放到一边,记忆一点都不深刻的事情应该不重要,以后慢慢想就好了,反正在他的处理范围之内。
飞机落地京城的时间是凌晨两点,苏君回家睡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去公司上班。
没办法,《大唐剑圣:裴》立项以来第一次正式的讨论会,导演、制片人、编剧、美术、摄影、灯光、特效、道具、服装、场务、财务,这些头头脑脑都会到场,一起计划电影的拍摄过程。
张艺谋和苏君必须出席,没有他们两人的首肯,整个项目必定会停滞不前。
《大唐剑圣:裴》的成本在二亿一千万,先期的服化道和特效模型搭建就已经烧进去三千万,还有40%的资金暂时没有到账,所以暂时能够动用的资金只有一个亿左右。
这么大的一个剧组,仅仅每一组的头头,就有数十个人,他们凑在一起,各执己见,就跟开锅了一样。
此时此刻,苏君的头非常大。
苏君有些后悔了,刚才拿的说的还是欠考虑。
“大家不论部门、不论想法,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可以说,矛盾和争端就放在这间屋子中解决,出了门不允许互相针对。”
随着苏君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就没消停过。
“特效部分的开支太大了,电影开篇第一幕重点剧情就是主角单人迎战奚部的一个骑兵小队,地点是在主角上学的一个中型村落。”
“预算表我们财务审计了好几遍,特效组能解释一下这一部分600万的特效费用是怎么得出来的吗?”
财务组的中级会计师率先发难,他是金乌影业的嫡系,肯定要帮金乌影业尽可量的省钱。
一段时长不过十分钟的特效画面,竟然需要600万的制作费用,如果承办方不是异色特效,会计师绝对要把账单拍在对方脸上。
如此明目张胆的贪污,不能容忍。
异色特效的特效组长看了眼苏君,发现他没有反对后,直接将自己脚下的一大摞资料拿上来,堆在桌子上。
“这段画面虽然时长不长,但是对于特效的要求非常高。”
“身法、剑气、特写,还有奚部骑兵军魂意志合体后的最终一击,在特效要求最高的时候,每一秒会被分成43帧,一般的时候都在28帧到30帧之间。”
“根据项目书的要求,电影特效一定要是国内、甚至国际前沿水准,这里需要付出的人工、设备成本很高,远超你们的想象。”
“有上千帧的复杂特效帧,每一帧的制作时间都是数天时间,还是我们运用大数据和简单AI才做能做到的最短时间。”
“单单这一部分的特效工作,我们就要动用三十人,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旦出了问题,某些特效片段需要推倒重来的话,时间和成本都会进行重新计算。”
“…………………………”
特效组长说了很多技术名词,很多人都没听明白,但是他们都知道特效非常重要、非常费钱,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跟普通武侠电影不在一个维度上。
张艺谋对特效的了解不太多,他更喜欢在情节上下功夫,所以这种事情还要苏君下决定。
这些人又吵吵了一段时间,每个组都希望特效组能稍微削减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放在其他方面。
如此一来的话,不仅能削减预算,还能加快电影上映的速度。
“咚咚咚”
苏君敲了敲桌子,让所有人都要静一静,特效的相关情况他了解,有些话必须要放在前头。
将近一分钟,整个会议室才终于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苏君身上。
“《大唐剑圣:裴》的卖点就是高武世界。”
苏君双手放在桌子上,一双锐利得眼神扫过所有人,几乎没人敢和他对视,纷纷低头进入沉默状态。
“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何为高武?”
“高武不是玄幻、不是魔幻、不是奇幻、更不是传统的仙侠,你们以为像拍电视剧一样,给演员吊上威亚,多想一些比较帅气的套招,再配点五毛钱特效就行,我们要考虑的更多。”
“这是国内第一部高武电影,也是高武系列的开山之作,我们不是只要拍好一部电影就可以,而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武体系,起到一个标杆作用。”
第240章 炸弹炸了!
自从特效组长发言结束后,苏君就接过了会议的主持权。
2012年还没有“高武”的具体概念,导致剧组的大部份人都分不清“武侠”和“武侠”的具体区别。
在苏君看来,《全球高武》才是真正对“高武”概念的一个全方位阐述。
距离《全球高武》的面世还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苏君需要在《大唐剑圣:裴》这部电影中为所有人建立一个特点鲜明的高武世界。
大概的设定之前都说过,苏君没有重复一次的必要。
在填充“高武”这个概念的过程中,苏君借鉴了《大奉打更人》和《神话版三国》中的一些设定,但没有全部的生搬硬套,他将两种体系中的优点、适合电影展现规则的设定结合起来,做了一版高武世界的全新设定。
《大奉打更人》中武夫体系就是苏君用的框架。
十品之上不再是超品,而是符合古代社会背景的五仙体系,同时将剑气这种传播范围最广的力量展现方式加入其中,并且要作为最重要的一种特效手段。
至于《神话版三国》,苏君从其中提取了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一个设定。
士兵内气相连、形成兵团军魂、制造出大规模洗地aoe伤害,补全了《大奉打更人》中没有大兵团作战的体系设定。
大唐是一个军功至上的朝代,大规模作战肯定存在,裴就曾在北方当过一段时间的军队高级指挥官,所以想要拍好故事就要做好拍摄军团作战大场面的准备,这一点是他们绕不过的。
苏君说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个全新概念的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他能做的只不过是简单说明一下。
在苏君讲述的时候,整个会议室不断响起笔尖摩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
没办法,“高武”的概念太新了。
坐在苏君旁边的张艺谋之前同样不了解武侠和高武的区别,他听了很长时间,终于是听出了一点门道。
苏君大规模填充概念就是为了后面重视特效做铺垫,用高武世界的宏大世界观来堵所有人的嘴。
剧组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苏君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剧组盯着,张艺谋需要操心拍摄问题,没时间给其他不理解特效比重如此大的人做思想工作。
所以苏君需要在根子上,一点一点将这些人的意识掰过来。
随着时代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剧情片的市场会被逐渐压缩,特效和剧情并重的片子才是真正的主流市场。
苏君一直在将金乌影业向这个方向上发展。
《四大名捕》是尝试,《诛仙》是主推,《大唐剑圣:裴》和《盗墓笔记》就是巅峰。
以后,这类片子会越来越多。
金乌影业要是不在侧重特效这条道路上走稳,早晚也会被未来的影视寒冬所影响,走上一条和其他制片公司一样的衰落之路。
苏君一直说到口干舌燥才停了下来。
和旁边的张艺谋对视一眼,得到对方的肯定才继续说下去,苏君在概念和思路上绝对没问题,整个编剧圈都没有比他更强的,但在电影内容的把握上,苏君肯定没有张艺谋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