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楠生面带和煦的笑容,朝陈瑾微微笑了笑。
这第一印象,就比徐科好了很多。
“施小姐喊我瑾仔就行!”
陈瑾说完朝徐科打了个招呼,徐科做了个手势,虽然陈瑾知道施楠生是谁,不过他还是介绍了下。
“首先恭喜,我听说《金陵》被主办方召回了!”
“这一次,张导又要登顶了!”
施楠生的小道消息果然精通。
别看她是个香江人,但出生在内地,好几年就把工作的重心,从香江开始转移。
徐科的很多待人接物、工作室应酬等等,都由她负责代理。
内地的圈子,她跟内娱的很多公司、经纪都很熟悉。
可以说,她的工作能力很适应内地。
“登顶是不敢想了!”
“能拿个奖已经是侥幸,原本日本人闹事后,我们就没什么心思!”
陈瑾半真半假的说着。
施楠生点了点头:“红毯时我也在,真的是吓了一跳,好在张导的地位崇高,闹事并没有影响评审团对佳作的赞誉!”
“……”
两个人在那寒暄着,还谈到了张卫平,反正字里行间就是拍一些不着痕迹的马屁。
张卫平跟张一谋合作唯一拿的奖还是《山楂》,这也是多亏了陈瑾云云,现在跟陈瑾全面合作,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些话语一般的年轻人听到后,哪怕表情管理再怎么到位,其实也是开心的。
施楠生可比徐科能言会道多了。
“徐导真是娶了个贤内助……”
陈瑾当然也是职业互夸,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商业互吹,又不会损失什么。
可能也清楚陈瑾跟一般的小年轻不同,施楠生终于“图穷匕见”,很直接道:“瑾哥,有没有兴趣合作?”
“唔,当然!”
徐科这几年的电影,还是挺赚钱的。
送钱的勾当,陈瑾不赚白不赚。
“是这样,我先生下一部电影准备拍《狄仁杰》的续集,缺一个合适的男一!”
“我跟我先生在圈子里选来选去,觉得你最合适!”
看出陈瑾好像对这个饼不太感兴趣,施楠生赶忙道:“可以一起投资,把蛋糕做大!”
“这电影的版权应该在华宜手中吧?”
狄仁杰第一部的首映,陈瑾还去参加过;当时正好跟《山楂树》一同入围了前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所以很有印象。
那时徐科就跟陈瑾见过,就是没怎么聊过。
毕竟那时候陈瑾确实是小卡拉米一个,华宜都没把他放在眼里。
“严格的来说,这部电影的版权是跟我工作室同时享有的!”
“所以我们有权利,增加合作方!”
施楠生很是强势的说着。
就是不知道,这话敢不敢再王氏兄弟面前说一下。
“其实,我档期挺忙的!”
陈瑾也没骗他们:“而且,我拍电影有个习惯,喜欢独资,除了一些国资的合作!”
“那应该不太可能……”
施楠生倒是没想到,陈瑾居然会拒绝这么赚钱的项目?
说实话,她压根没料到陈瑾会这么干脆的没同意,这放眼全世界,哪怕好莱坞,其实都是想跟徐科合作的;这徐老怪拍电影口碑一般,但确实挺会赚钱。
就像上面说的,陈瑾也想投资投资赚点外快。
徐科是国内最早上3D的导演,拍大片画面确实牛逼,就是剧情一坨。
即使这样,这几年确实部部大赚,所以给了施楠生很强的谈判信心。
“最多我们三方一起合作!”
“我这里可以多出让一点份额……”
施楠生话说到这份上了,确实看得出她的诚意。
陈瑾笑了笑道:“生姐,合作我其实很想,但接下来这一年,确实档期都排满了!”
“跟徐导合作我肯定很愿意,哪怕不出演,我只出钱也行!”
“但出演的话,我怕耽误了徐导的档期!”
“要不,下一部跟我们电科一起合作一把?”
陈瑾微微笑着,让施楠生和徐科很是尴尬。
不出意外,徐老怪下一部电影,还真没跟华宜合作,而是找的博纳和中影,而且是他进军内地后,职业生涯中最高光的一部影片《智取威虎山》!
这电影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也是把他推向国内商业片第一导演王座的初始。
未来他能拿下《长津湖》的项目,还多亏了这部电影给中影留下的深刻印象。
只是,一部《射雕》又把他彻底打入了绝境。
这家伙,能力忽高忽低,陈瑾还真不一定会盲目合作。
得看项目吃饭!
如果是威虎山和长津湖,陈瑾是绝对愿意的;但……《狄仁杰》,那就算了!
不过,想起前段时间自己被全网黑,陈宿调查的一些结果来看,华宜在这中间好像出了一把力,那这一次,陈瑾得借助徐老怪的手,给他们一点屎尝尝。
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这么好的机会,陈瑾显然不会错过。
对不住了,是你们找上门来的!
陈瑾脑海中思索着一些方案,怎么着这一次,也得让华宜也踩踩雷。
尤其是《狄仁杰》这个项目,是华宜目前很好看的一个IP!
第374章 韦恩斯坦终于坐不住了
两日后,本届柏林电影节的所有电影,都已经首映完毕。
场刊评分也已经全部出炉,德国本土导演菲利格夫的作品《只有风》获得了最高分3.4分,接下来则是法国导演乌苏拉的《姐姐》,3.2分!
《金陵》排在了第四位,而《白鹿原》则是第七。
虽然评分代表不了什么,但评分高低还是对最终的大家有一定参考的。
《白鹿原》跟原本的时间线一致,也被邀请留到了最后。
不用说,肯定能拿到一个奖。
华夏的媒体圈这几天显然热闹坏了,拼了命的在报道这两部电影;要知道,柏林单届电影节有两部华语片走到最后,这是多少年都难得一见的盛况。
陈瑾更是被媒体誉为“电影节福将”,因为有他参加电影节的作品,好像都获奖了。
像《山楂树》、《人生大事》,现在又是《金陵》!
这个规律还是新浪给总结出来的。
更甚至,他带动了华语片入围三大电影节的诸多记录,譬如去年的威尼斯,华语片得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拿到了4个奖;而今年,华语片又拿两个。
什么时候,华语片进军三大可以得奖率这么高了?
这不是福将是什么?!
而和外界宣传的沸沸扬扬所不同,陈瑾这几天待在酒店内无所事事,只能写点剧本,没事跟朱颜曼兹煲煲电话粥。
虽说小日子最近消停了不少,但张一谋跟他还是不怎么想出去,万一这帮家伙记恨在心呢?
小杨还跟他发信息,称酒店楼下确实有不少的生面孔。
所以陈瑾只想待在酒店,安安稳稳把这个电影节渡过了,回国后就太平了;在外面,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谁知道这帮家伙会多么的疯狂?
连自家老大都能一枪干掉,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
731、屠杀这些就是留在他们骨子里的基因,这么多年过去了,祖先做的那些劣迹斑斑事迹选择性遗忘,时时刻刻提防东大崛起。
不是他们不敢再次朝东大发难,而是这个国家已经站起来了,他们压根动不了。
要是跟民国差不多,小日子分分钟还是会侵略过来。
弱肉强食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规则。
所以《金陵》这部电影,算是让这帮华夏留学生操坏了心,他们在海外经常跟小日子交流,当然知道他们的尿性;这些人是真的想让这部电影拿个大奖,所以看上去比主办方还要来的上心。
不过,在颁奖典礼开始前的一天,下午时分陈瑾倒是接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电话。
哈维韦恩斯坦!
那个潜规则好莱坞女星无数的lsp,那个在奥斯卡极度有话语权的操盘手。
哪怕三大电影节,哈维也很有影响力。
他几乎每一届都会参加,因为这是他的兴趣使然和生意,自家公司的疯狂利润就是靠的三大电影节上的诸多低成本电影。
低买高卖,再到北美市场卷钱。
在之前哈维简直无往不利,而且以华夏的影片最为吃香。
欧洲影片这年头拍的都太文艺,日韩电影投资都不太高,唯独华夏的影片,都非常敢砸钱。
张一谋陈恺歌身上他赚的挺多,现在看电科在内地势头这么猛,身为华夏电影的老搭档,哈维显然也得尝尝咸淡。
“chan,有空么?一起出来喝一杯?”
“我在你酒店楼下的咖啡厅!”
这老家伙主动打电话过来,还装作很熟悉的样子,事实上陈瑾连他面都没见过,甚至都没打过电话。
没错,这是哈维第一次,主动跟他电话!
哪怕《金陵》柏林的首映,这家伙都没来参加。
可能是觉得这电影不会火,再加上小日子的几个骚操作,但他当天下午其实就看到了相关的电影报道,把他气的够呛。
一大堆好莱坞舔狗过去捧场也就罢了,毕竟贝尔是主演,他有这个能力召集;可评审团成员悉数到场,这就很微妙了,这是强烈的支持信号啊!
那一刻,长期以往电影节扫片的哈维就感觉到了不太一样。
这部电影……可能要火。
果然,这才几天,整个电影节最热门的影片,非《金陵十三钗》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