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看着孟丹清,笑了笑道:“《电锯惊魂》的James Wan,是不是你们公司的签约导演?”
陈瑾突然问着。
“James Wan?”
孟丹清想了好久才突然反应过来:“哦哦,我知道了,温子仁是吧?”
“对,去年的《潜伏》,他拍恐怖惊悚片是大师!”
陈瑾在北美拍摄期间打听了一圈,都没找到搭上的关系,除非再动用人;不过眼前的孟丹清既然是CAA的核心成员,那肯定是能够找到他的。
关键六大和很多影业拍电影,都是跟CAA合作,让他们物色合适的导演,其实陈瑾也没找错人。
“他是CAA合作的导演,我来帮你问下他今年有没有档期!”
“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瑾没想到聚个餐还有意外的收获,突然看了眼一旁的张沫,不由道:“沫姐,你婚期定了吗?”
之前陈瑾没事查过两个人结婚的日子,好像就是这几天,怎么……没听到动静?
难道《金陵》的档期改了后,产生了蝴蝶效应。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张一谋要忙于电影上映,婚期推迟也很正常。
“正要跟你说呢,大年初六,到时候过来!”
“一定!”
“恭喜恭喜!”
陈瑾嘿嘿笑着,张沫却反将了一军:“你们啥时候啊?”
说完她自己都笑了,陈瑾和朱颜曼兹的年龄,那肯定是离结婚早着了。
“不急,等小朱再拿几个影后再说!”
“我没问你,曼曼!”
张沫开始调转枪头,朱颜曼兹倒也不怵,微微一笑:“我听陈瑾的!”
“切,真没意思……”
“我爸也算是你们俩的媒人了!”
“是,我来敬媒人一杯!”
陈瑾端起酒杯,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直到吃的差不多了,张一谋才开始跟陈瑾说起了《金陵十三钗》的一些事。
第362章 历史,从来没能遗忘过
2012年春节,一共有7天假期。
包括除夕,加新年的六天。
也就是说,《金陵》第一周的上映周期,是大年初一到初七,其中一天还是工作日。
还有初六有一部好莱坞大片上映,堪称最大的竞争对手《碟中谍4》!
这部电影,陈瑾可是看过关于它的诸多新闻。
绝对是劲敌。
无论是口碑,还是电影质量,都是阿汤哥主演电影中最佳的几部之一,放在《碟中谍》系列中,也是排在前列,比123都要来的出彩。
全球接近7个亿美金的票房绝对不是盖的,哪怕在大年初六上映,原本的时间线华夏也是拿了将近7亿人民币的票房。
攀爬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利法塔也成为了影史的一大经典,所以哪怕没有多少宣发,仅仅这些无聊和宣传视频,就足以让国内的无数影迷高潮。
好莱坞电影,现在实在是太难打了,全球通杀。
尤其是《碟中谍》系列这样的IP。
所以,陈瑾不知道《金陵》能不能打过这个恐怖的对手,那前面的六天档期,就变得尤为的重要。
这是《金陵》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一天,应该问题不大!”
“按照预售情况来说,单日破亿是绝对可以的,好一点,甚至可以冲击2个亿的新高度!”
陈瑾朝着身旁的张一谋分析着。
孟丹清适时的笑了笑道:“我算是亲眼见证华夏这个市场崛起的,简直太有潜力了!”
“哈哈,别说你,我拍了30年的华夏电影,都没想过有这么一天!”
张一谋在那笑着,当初他其实对陈瑾把《金陵》放在大年初一,还是非常担心。
因为这个档期没验证过,而且是新年,《金陵》又是这么一部性质的影片,绝对是不讨喜的;可这家伙硬是凭借着春节档的营销,把这预售票房给打出来了。
张一谋不得不感叹,现在的电影市场,真的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这电影还能这么玩?
不宣传电影片花,宣传春节看电影、合家欢?
“华夏的电影市场,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14亿人,这才几千万的群体进院线,张导应该知道以前国内看电影的民众有多少吧?”
陈瑾看着张一谋,张一谋赶忙笑呵呵的摆手:“比不了,那时候电影院的电影都没几部,《地道战》这些一放就放好多年,你按照观影人次算的话,确实几亿人!”
“但票价不一样啊,现在是市场经济,电影票也比之前贵多了!”
这还是老电影人的思想。
“张导,国内民众的可娱乐项目,现在还是太少了!”
“电影算是目前唯一的几个渠道之一,你所说的全民观影,接下来其实也会到来,尤其是春节这个重要的节点,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娱乐一下!”
“而且,国内民众看电影的热情,可比很多国家都要来的热衷!”
因为文化!
九年制义务教育,让很多人喜欢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所以这些群体都是“影迷”。
你不能说从没去过电影院的人,就不喜欢看电影,他们有可能看六公主、有可能看流媒体,真正的观影群体,最起码要5-6亿,这都是蓝海。
而反观欧美的很多文盲、流浪汉,他们是真不会看的。
你再发展,他们也进不了影院。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能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多,人多只是其中一个,主要是文盲少。
隔壁阿三人更多,十年后年均总票房都不足100亿人民币。
宝莱坞一年生产的影片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票房就是上不去,经济是一方面,文盲确实太多了。
因为众所周知,印度就1亿人口,其余十几亿都是低种姓,一辈子走不出家乡的。
“不说这个!”
“我是怕大过年的,看这类型不太好!”
张一谋始终还是觉得,《金陵》放在春节档不好,大过年的让民众看这样的影片,他内心很过意不去。
虽然看似《金陵》的预售很成功,但后续呢?
电影又不是第一天?!
当然,现在的局势已经比他料想中的,要好很太多太多;哪怕全网民众开骂,其实都不会影响这部电影盈利。
这样的预售和宣发,首日2亿,最终5亿问题不大。
总会有人去看的。
也就是说,大年初一2亿票房的基础上,大年初二骂的再惨,其实也有几千万的基本盘。
这是因为营销和张一谋、贝尔等人自带的票房号召力。
但是,张一谋显然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所以才会拉陈瑾过来。
“张导!”
陈瑾又怎么会不知道张一谋的担忧:“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不要跟我说是为了钱,因为当初钱是张伟平投资的!”
“哈哈!”
张一谋笑的拍了陈瑾一下:“你是为了钱?”
“有这方面原因!”
陈瑾是很诚实的:“如果能让全民都知道日本人曾经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恶,顺便把钱赚到手,肯定更好!”
“但我让《金陵》上春节,其实赚钱只占据第二位!”
这是陈瑾的实话。
张一谋点了点头,喝了口茶道:“我拍《金陵》,是因为看了***的这部小说,我觉得它很适合拍成电影,而后当时正好是奥运会期间!”
“我就在想,奥运是一个可以宣传给全世界的窗口!”
“为什么不能在电影上试试!”
张一谋抬起头道:“我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我想让他们的年轻人,知道曾经他们的祖先,他们的国家,怎么样侵略过我们;我想让外国人知道,80年前日本人到底在我们华夏做了什么!”
“钱……是你们投资该考虑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想让你亏钱!”
这番话,陈瑾可以肯定,是张一谋拍这部电影的最真实目的。
绝不是当着他们的面故意这么说的。
“所以啊,那就更应该在春节上了!”
陈瑾咧嘴笑了笑:“这就是我占据第一位的想法!”
“哪怕遭遇民众的谩骂,我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对我们做了什么!”
“况且,骂的肯定是少数!”
“我想,春节他们看了这部电影,虽然会难过,但更多的,是切肤的痛!”
“因为我对我们的电影有信心!”
如果换了《热辣滚烫》,陈瑾还会觉得有愧疚。
营销做的太过了。
但,《金陵》,陈瑾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就是陈瑾一开始的目的。
“再说了,这也只是我们的担心!”
“真到了大年初二、初三,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