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特型演员不能当影帝? 第515节

  而这一届,还真没拿捏他的人选。

  几个导演虽然也入围过三大,或者得过奖,履历上没法跟他比;唯一一个算厉害的,还是伊朗导演,外来的和尚在白人世界,资历上要低上很多。

  还有几个就是演员,这个更不敢得罪;另外两人则是摄影师和作家,这个陈瑾猜测,很有可能是主办方主席的人。

  是的,为了保证奖项不至于成为评审团主席的“私人癖好”,各大电影节的主席,也会在每一届评审团之中,安插自己的心腹。

  人选差不多在3-4人左右,起到可以左右奖项投票的作用。

  这样既给足了评审团主席的面子,又不至于把电影节的权威性打掉,这是圈内都知道的一些公开秘辛。

  “这个欧洲的演员,应该也是!”

  “那就只剩下主席迈克李,伊朗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还有2个演员!”

  杰克吉伦哈尔、夏洛特甘斯布!

  前者主演过《断背山》,是美国好莱坞知名影星,而后者是戛纳影后,英国著名的女演员,出演过《简爱》和《女性瘾者》,在欧洲挺有知名度。

  “有难度啊!”

  这四个人,陈瑾一个都不认识。

  哪怕最好的情况,柏林电影节的现任主席迪特科斯里克亲华,他一心想把奖项颁发给《金陵十三钗》,但也不一定能左右到这个奖项。

  因为这四人,也可以决定奖项归属。

  除非,这中间还有2个人,确定投上《金陵》2票。

  那得奖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

  当然,这是陈瑾预想的最好情况,也就是迪特科斯里克想把奖给张一谋。

  事实上,这也是很难的。

  虽然老谋子在国际上名气很大,电影得奖绝对是实至名归,但怎么说,也是好久没在柏林冒泡了;说句不好听的,欧洲的电影人都换了一茬又一茬。

  话事人都是下一代,哪怕主席迪特科斯里克也是新千年刚刚上任的,你张一谋牛逼,那也是过去式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既视感。

  “成员之一的吉伦哈尔,倒是可以找找关系!”

  《断背山》的主演,导演李桉跟张一谋私下关系很不错,几年前《色戒》能拿到威尼斯金狮,多亏了当时担任评审团主席的张一谋,投上的宝贵一票。

  当然这一票也不是白投的,老谋子女儿张沫要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需要纽大知名校友李桉的推荐信。

  所以这个私下里的交易,就是你投我一票,我帮你把女儿弄进纽大。

  看,这就叫公关。

  “这才只有1票啊!”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陈瑾查着这个评审团中“唯一外人”的履历,其他人都是白人。

  一查不知道,这个伊朗导演很有来头。

  两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得主,柏林金狮,戛纳评审团……除了威尼斯没入围过,柏林和戛纳属于常客。

  有点评审团常务副主席的节奏,应该是很有话语权的一位。

  “要是搞定了这家伙,得奖的概率应该很高!”

  别看是个外来和尚,奖项就说明一切;他要说我看好《金陵十三钗》,评审团主席迈克李肯定得给三分薄面,再加上柏林话事人迪特的看好,他安插的3-4个傀儡,随即也会附和。

  这样说不定,其他人冲着张一谋的面子,就直接投了。

  他是有左右奖项这个能力的。

  其他评审团成员要么资历不高,要么傀儡,演员也怕得罪导演,但他可以发话。

  这就是“常务副”的威力。

  “迈克李不知道老谋子认不认识?”

  陈瑾跟张一谋发了条信息,问了下评审团成员的情况。

  人在帝都的张一谋刚刚睡醒,看着手机上跳出的短信,显然知道陈瑾在打的什么主意。

  “我跟他不熟,电影节见过几次!”

  “不过,明年的魔都国际电影节,会有关于他的电影主题展,艺述英国单元!”

  “要不,我帮你跟上影负责人打个电话问问?”

  在以前,这种事张一谋肯定是不会上心,因为有张卫平。

  电影的公关等等,都是通过他去操办,这个人结交人脉是个高手,唯一的缺点就是抠门,不舍得砸钱。

  不过他公关的路子是很正确的,就是找说得上话的。

  譬如电影节拿奖,他不会找评审团成员,而是直接找影视公司负责人。

  资本方跟电影导演、演员都有合作,看在“金主爸爸”的份上,这些评审肯定会有让步。

  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但就因为不舍得砸钱公关,很多时候都搞砸了,老谋子也没能拿几个奖。

  再之前,70-80年代,那是因为影片质量真的过关,外加北电跟三大的融洽关系,当时国内引进了不少欧洲电影,还有学习资料等等,所以属于蜜月期。

  这才有了华夏第四、第五代电影人电影节的纷纷崛起。

  可随着新千年互联网的发展,外加电影业的蓬勃,商业电影大行其道,使得三大电影节越发的“重要”!

  这种重要,就是流量和资本。

  电影业需要三大来包装艺术,所以导致了三大背后的商业运作越发频繁。

  公关也在那时候应运而生。

  身为见证过三大这种变化的张一谋,可太清楚这背后的交易。

  所以陈瑾说要让《金陵》拿奖,他也没反对;而且,《金陵十三钗》跟他以往拍的电影都不同,这部影片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际上,看到大屠杀。

  最好,在日本贴脸输出,直接上映。

  为此原本的时间线,他带着张卫平去了好多电影节,就是为了把《金陵》的日本发行权卖掉,希望找一个靠谱的买家。

  “张导,麻烦吗?”

  陈瑾有些不太好意思,说好了他来处理公关业务,到头来还是得靠老张的面子。

  因为他知道张一谋这个人,轻易不怎么去求人。

  这是张一谋的性格。

  “不麻烦,正好前几天上影那边跟我电话,想让我担任明年的评审团主席!”

  “……”

  这就是江湖地位啊!

  陈瑾瞬间感觉,自己这2年虽然名气很大,但电影圈的人脉,是真没结交几个。

  好不容易拿了个威尼斯影帝,其实认识的人也不多。

  这圈子,还是得多结交点人的。

  有时候确实能派上用场,当然老谋子这种不太喜欢结交的,是凭借自己的辉煌履历,很多人都会来巴结他,这水平又是另外一个段位了。

  目前的陈瑾,肯定是属于多注定结交别人为主。

  “还有伊朗的这个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我跟他也很熟!”

  “亚洲的导演经常来我们华夏的颁奖典礼……”

  好了,陈瑾真不想多说啥了。

  事实上张一谋要是擅长公关,这些年他应该会混的更好;三大不可能拿不到奖的,很多时候是他自己不愿意,而张卫平这家伙又不靠谱,所以才感觉越发没落。

  再加上华夏电影也需要他站起来拍商业片,带动国内的票房增长,这就导致了他跟三大渐行渐远。

  其实老头子,就应该多拍艺术片啊!

  你那商业片是真不行。

  但艺术片,尤其是电影画面,是真实力!

  “那您老顺便再跟李桉说说,让吉伦哈尔也投个《金陵》一票!”

  “嗯!”

  张一谋回复完这个信息,就没再发话。

  得,还是得老张出马。

  “那我就好好砸钱吧!”

  陈瑾给陈宿发了条聊聊,让他跟欧洲几家电影公司的负责人联系下,争取找几家,参加《金陵十三钗》的看片会,早点把电影的发行权卖掉。

  这是三保险。

  主办方、评审团、欧洲电影公司。

  这些老牌欧洲巨头,对三大的得奖很有话语权,尤其是mk2。

  贾章柯贾科长三大电影节得奖的背后功臣。

  这是法国最大的艺术片电影公司!

  总部设在巴黎,和三大电影节,尤其是戛纳组委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有猫腻;甚至未来曾经有过MK2的总裁,直接干预戛纳评审团成员的丑闻。

  贾科长、候孝贤、王佳卫跟这家公司都有深度合作。

  特别是王佳卫,他早期的《重庆森林》、《东邪西毒》等电影水平也很高,但总是与欧洲三大无缘。

  一直到MK2成为了他的代理商,立竿见影地《春光乍泄》杀进主竞赛单元,还拿了最佳导演。

  甚至那一届发生了评审团巩利和阿佳妮撕逼的名场面,一度话题超越了那届电影节。

  还是那句话,只要是娱乐圈、娱乐业,不分国内外,桌子底下的交易、公关潜规则永远不会缺。

  认识不到这条规则的人会发现付出了一切也没有回报,那是路子走错了。

  陈瑾当然是懂路子的,所以让陈宿得提前拜拜码头,把这些电影人拉上,提前让他们上船,一起在全世界玩一把大的。

  而且,随着电影业接下来的发展,这些电影公司,越来越能影响到最终的奖项颁发。

  这两年,评审团的主席和成员,还有自己的傲气和癖好。

  再过几年,那其实都是资本发话。

  评审团也成为了独立傀儡。

  就像未来电影界非常出名的Neon霓虹影业,被称为“金棕榈耳语者”!

  17年成立,19年开始戛纳的最高大奖金棕榈,都是他家看好的项目。

  8年拿下6座金棕榈。

  你说背后没点交易,谁信?!

首节上一节515/6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