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首富,亲自给顾客开车门? 第45节

又探头探脑朝着苏家小院瞅了瞅,确认了苏白没在院子里。

这才笑呵呵地走进苏家小院。

“主人家在不...新年好啊...”

听到声音,苏父苏国良从客厅走出来,还不等苏国良说话,董三斤就笑道。

“大哥,我来乡里走亲戚的,结果手机没电了,可地儿还没找着,您看这大过年的...”

下一秒,听到声音的许金凤从厨房里探出头来。

“哪个村的啊,这都到饭点了,来,吃了饭再走,给你找根充电线把手机充上,下午给你指路...”

在农村,你可能端着碗要不到钱,可你要说蹭一顿饭,估计能从龙国最南方,蹭回东北去。

更何况是许金凤这种典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呢。

“那怎么好意思呢...借我根充电线就行。”

“有啥不好意思的,听你口音,东北的吧,东北人都好客,咱南方人也不差。”

“哈哈哈,那感情好,这是遇到好人家了,太不好意思了。”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董三斤都抬脚跨门槛了,同时心里乐开了花。

苏总,这次可不是我赖着不走啊,是你妈执意要留我吃饭来着。

大过年的,你好意思赶我走?

没这道理。

在苏父的热情迎接下,董三斤笑呵呵地在客厅沙发落座,环视了一圈苏白家的装修后没说话。

倒是苏国良,给董三斤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好一顿忙活。

老两口显然都不知道。

今天董三斤来给苏白拜年,那可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今天这一顿午饭,可是要吃掉他们儿子三十个亿。

按道理,苏白这三十亿,花在蓉城也是花,花在宜城也是花。

但如果苏白真把这三十亿投在宜城,那徐少常那儿咋交代。

拿头交代啊。

苏白还在楼上忙着接电话呢,一个上午手机就没歇过,到了苏白这个层次,尽管苏白都算低调的了,但人脉也宽得离谱。

从蓉城到首都,从国内到国外,各行各界,忙着给苏白拜年问好的数不胜数。

想想也是,假如你手机里存着苏白的联系方式,感觉平时不好意思打扰的话,大都会通过春节这个时间点,才能和这位千亿老总说上两句话。

苏白在忙,倒是苏白的大哥,苏震,先抱着孩子从楼上下来了。

“妈,豆豆的玩具枪充电器呢,我给他充会儿电...”

正说话呢,路过客厅的苏震余光瞥见客厅里还有人,下意识一扭头,看清了董三斤的样子后,差点把怀里的豆豆掉地上。

“董..董书...”

“诶诶...”

董三斤正研究遥控器呢,听见有人喊,猛地抬起头来,看清楚是苏震后,立马抬手打断。

“过年没上班,叫董叔...”

作为高中校长的苏震,喉咙里疯狂咽唾沫,缓了好几秒后,才从脸上挤出笑容。

“董叔。”

董三斤笑着点点头,看向苏震怀里的孩子。

“这是你家公子?咋的,你们家还有大年初一揍孩子的习俗?”

此时的豆豆正在苏震怀里,红着眼睛显然是刚哭过。

不哭才怪,被三叔苏白莫名其妙安排了一顿家教补习,简直天都塌了。

“来来来,董爷爷这儿有红包。”

说着话,董三斤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

见状,苏震立马放下豆豆,笑着催促道。

“快去,给董爷爷拜年。”

“我才不去呢,红包我有,不稀罕。”

苏震牙都快咬碎了,看着不争气的儿子,恨不得一巴掌扇墙上。

“听话儿子,这红包,可...真不一样啊...”

第054章你不知道东北银最好面儿?

苏白拿着手机下楼的时候,远远就听见,餐厅里一片其乐融融。

听声音,这是有客人?

纳闷的苏白刚走进餐厅,就看到父亲苏国良旁边,正坐着一个熟悉的人影。

当看清对方的面孔后,苏白下意识停住脚步,紧接着转身就走。

“妈,我去二伯家吃。”

而落座的苏震看到仓惶离开的苏白,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一边是高了自己好多好多个级别的大领导,一边是自己千亿身家的亲弟弟。

谁都惹不起啊。

而许金凤和苏国良,到现在都还没觉出味儿来呢,听到苏白要走,许金凤立马就嚷嚷开了。

她骂人可不挑日子。

“大过年的蹭啥饭,家里不够你吃啊...”

说完,貌似觉着哪儿不对,又笑着看向董三斤。

“三斤兄弟,你看看我这嘴,就没把门儿的,不是说你,别介意啊。”

“我家这老三,打小被我惯坏了,你别见怪。”

自称董三斤的董鑫笑着接过苏国良递过来的筷子,看向被许金凤叫回来的苏白,脸都快笑烂了。

“没事儿,你家这老三,我一看就像个有缘人。”

此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当闲人的苏震,听到董三斤这句“有缘人”,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确实有缘,不过是另一个元。

有元人。

听说上次董三斤在弟弟的办公室磨了一个多星期,逼得苏白没办法了,硬是在宜城花了十多个亿投资建厂。

而这一次,董三斤更是招呼都没打一个,大年初一来家里堵苏白。

估计苏白不花个几十亿,是打发不走这尊大佛了。

要不然,苏白现在的表情能有这么难看?

回到桌边的苏白脸色郁闷,看着坐在对面的董三斤,一个头两个大。

董三斤来干嘛的,他比谁都清楚。

无非就是为了大米卫生巾工厂后续的那三十个亿投资。

要是放在当年,在蓉城招商口的时候,为了这三十个亿,他董三斤还犯不着大过年的上门堵人。

可此一时,彼一时。

蓉城两千多万人口,两万多亿的GDP,自然家大业大,财大气粗。

可宜城不一样,宜城才几百万人口,GDP也才两千多亿。

单是苏白这三十亿砸进去,GDP都能硬砸起来1个百分点,这还是不计算乘数效应的前提下。

他董三斤能不心动?

看他今天这架势,是明摆着要从蓉城嘴里抢肉的节奏啊。

...

尽管不情不愿,但午饭后苏白还是把董三斤请进了自己的书房。

书房的陈设也十分简单,书柜里也没放着装杯用的大部头,而是塞满了几个侄儿侄女爱看的课外书。

就连苏白的书桌上,都放着孩子们玩完了没收的象棋棋盘。

泡上一壶茶,两人干脆就对座下起了象棋。

苏白开局拱兵上前,压根就没有防守的打算。

“如果你是想要大米卫生巾那三十个亿,那我是真没办法。”

“实不相瞒,老徐专门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回宜城以后防着你这一手。”

官场讲究一个定气,到了董三斤这个位置,很难让他一惊一乍的。

显然苏白直接开口拒绝,早在董三斤的预料之中。

要是苏白一上来就同意了,估计他还会觉得有猫腻。

“这老徐,忒不仗义了,好歹在蓉城共事一场,居然在背后防着我,寒心...寒心呐...”

苏白默默倒茶。

为啥防着你,你心里没点数?

董三斤伸出手指在桌上点了点,端起茶杯后,眼神盯着棋盘。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去年我们宜城官方公布的就业率,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实际上嘛,你都懂的。”

抿了一口茶后。

“很多我们宜城在外工作的娃娃,被裁员的裁员,被优化的优化,在大城市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回宜城老家来...”

“可大城市都这样了,我们宜城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说着话,董三斤声音开始变得落寞。

“前两天我去市中心逛了逛,这段时间多了很多摆地摊、卖小吃的年轻人。”

“我找了个贴膜的摊位,摊主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

“一聊才知道,人家姑娘大学毕业了半年多,兜兜转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寒窗苦读十二载,好不容易大学毕业,结果因为找不到对口专业工作,只能干底薪一千八的销售,连生活都不够开支你敢信?”

“逼得姑娘没办法了,只能回老家来,一边摆地摊贴膜,一边在家里自学考公。”

首节上一节45/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