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首富,亲自给顾客开车门? 第291节

永远不要忘记,百年前的那段屈辱历史。

而现在,龙国站起来了,强大了,当年的宵小贼寇们自然不敢再靠近我们的海域耀武扬威。

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

龙国又怎么可能会记仇呢?

记仇是不可能记仇的。

只不过悄悄把大米汽车的出口基地放在连城。

就像是在连城架上了一尊大米牌远程“导弹”基地,妥妥要炮轰全世界,把当年的场子找回来的节奏。

报仇?

怎么能叫报仇呢?

这叫出口。

只不过海防炮里射出来的,是炮弹,是收割人命去的。

而大米基地射出来的,是汽车,是收割钞票去的。

“这么快?”

听到连城港的大米生产基地已经建好,都可以去建家了,苏白诧异不已,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呵,你以为,首都亲自下达的命令,国家级重点战略项目,十多家国字头企业参与,负责人全都签了军令状的,那还能慢了?”

真以为基建狂魔的称号是白来的?

“总而言之,台子给你搭好了,接下来这场戏,就看你怎么唱了。”

好家伙,压力这么大的吗?

现在国内市场的反应都还没出来,你就给我上出口市场的压力啦?

又铲了几铲玉米的苏白,放下铲子后。

“我只能说尽力而为,你也知道,现在大米汽车的销量都还没出来。”

“国内市场怎么样我都不知道,出口市场,我可不敢和你打包票。”

虽然苏白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心里能没谱?

别看销量还没出来,但是却能看到大米汽车的软件下载量啊。

到今天为止,大米汽车的软件下载量,已经突破了一千八百万,软件活跃用户,高达一千两百多万。

市场部门分析,这一千两百万里,可能真正能实现购买的,预计能达到三百至四百万。

在未来的一年内,大米汽车的销量,稳步上升后,应该能停留在年销六百万的区间。

这也是当初苏白为什么要坚持投建三期工厂的原因,现在看来,苏白的预计没有错。

第一年,国内六百万辆,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恐怖了。

出口的话,苏白的预计要少一些,毕竟大米汽车在海外市场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即便有官方背书+固态电池+模块化。

苏白预计第一年出口能达到四百万辆就烧高香了。

这还是西方国家不搞事的情况下。

别觉得这个数字离谱,去年一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两千万辆,这还是龙国市场进入了静默期以后。

今年固态电池的量产,龙国市场注定要进入爆发期,新能源的渗透率也将恐怖增长。

全球新能源销量保守突破三千万辆。

三千万的销量,手握固电+模块化的大米汽车,还啃不下三分之一来。

苏白还是找个班儿上算了。

至于强人工智能?

呵...

谁打牌,一上来就出王炸啊。

就在苏白思考着大米汽车今年国内的销量,到底能不能突破六百万,打破前年极光汽车527万的年销量记录,一举成为龙国汽车龙头时。

突然,水面上的浮漂猛地一沉。

下一秒,旁边传来刘大吉的欢呼声。

“钓到了,三叔你快看,我钓到了。”

“菲菲,快来帮我,这鱼力气好大。”

原来,看着三叔钓鱼的刘大吉,也心血来潮,借了苏白一根鱼竿来钓鱼。

小孩子嘛,玩儿心大,坐不住的,苏白也没多想,随便给了它一根四米五的短鱼竿,给他穿了两颗玉米让他玩儿。

这么短的杆子,这么浅的水深,这要是能钓到鲤鱼,那才见鬼了。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大吉就站在岸边,随便甩了两杆,连三分钟都没有,这就中鱼了?

看着被拉弯的鱼竿,和刺耳的鱼线切水声,苏白看着自己旁边已经被铲光的五十斤玉米。

一脸的怀疑人生。

鱼哥,快切他子线!

第363章我来澄清一下,他们说的全是真的...

这个五一假期,讨论得最多的不是各大景点,而是大米汽车。

这几天来,但凡是对车稍微有研究的,无一都成为了亲戚朋友眼中的香饽饽。

大家争着抢着问,该怎么挑选配置,该怎么搭配才最有性价比。

虽然大米汽车已经火爆成这样,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大米汽车的账。

对于很多人而言,模块化听着虽然好,但毕竟是刚出现的新技术,就像当初的三缸机一样,没有经过时间考验,谁知道后期会怎么样呢。

有人想先吃第一口螃蟹,主动去当实验品,那尽管去吧。

反正我还是求稳,先买老品牌。

所以,尽管像极光和领动这样的大品牌,虽然受大米汽车影响,销量不如预期。

但毕竟经营了多年,还有着自己的一批忠实用户群体,销量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而正当两家车企,都以为自己会平稳度过这段阵痛期时。

意外,终究还是来了。

5月4日下午两点,一名叫“寒冬已至”的网友,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视频。

视频内容是,该名网友原本趁着节假日,高高兴兴带着一家人去领动汽车的4S店选车,在看中一辆车后,网友很爽快的提出了购买意向。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4S店的销售人员听说该网友准备全款买车后,立马就表示没现车了,需要等。

毕竟领动汽车也是大品牌,多年来的口碑一直摆在那儿,再加上有固态电池的加持,虽然销量受大米汽车影响,不如预期。

但经过了漫长的静默期后,买车的消费者茫茫多,选择领动的自然也不少。

得知领动没现车了,原本该名网友也并没有觉得奇怪。

可出人意料的是,就在同一天,这名网友的一名朋友,也前往该4S店买车,而且还是选的同一款。

毕竟不像大米,领动就那么几款,几个选择。

有意思的就来了,当销售听到该名网友的朋友要选择贷款买车后,立马表示有车,而且有多个颜色的现车,当天就可以提走。

最终,这名钱不凑手的朋友,原本只是想贷款五成买车,结果被销售一通忽悠后,直接选择了最低的首付两成,剩下的分五年期还款。

4S店美其名曰,无息贷款,政府补贴,满两年后可提前还。

说得倒好听,可真的等你点头了,一通申请下来后。

马上就是各种名目的其他费用,金融服务费、贷款手续费、综合手续费...

你就说你交不交吧,是你自己同意要贷款的。

不想贷了?

行,我们申请贷款的名额有限,你占用了我们一个宝贵的申请名额,按照合同,你不贷款的话,需要立刻补齐全款购车。

有钱全款买车的人,还需要贷款?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交呗。

谁让4S店,又叫4儿子店呢,不坑你,现在至于名声这么臭?

而在得知事情的一系列经过后,该名网友也是名狠人,立马发布视频,把这件事捅到了网络上,并且在视频中言辞犀利。

【我很好奇一点,那么难的固态电池,我们龙国都攻克了。】

【号称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汽车模块化,大米汽车也实现了。】

【但为什么一众车企,偏偏就是搞不定一个备受诟病的终端销售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嘴4S店的历史了。

千禧年前后,龙国汽车产业尚在起步阶段,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高涨的需求,我们大量引进了进口车。

这一政策,直接催生了两类经销商。

品牌进口商和整车进口商,即早期的2S经销商。

千禧年后,随着国产企业的崛起,这些经销商看中机会开始进行整合。

将销售、零配件、售后、信息反馈四大模块整合到一起,就变成了现在的4S店。

换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就是:汽车经销商。

而所有车企,在面对终端扩张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一旦采用直营模式,毫无疑问则会需要大量资金流铺设线下门店。

而现成的汽车经销商,则为车企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你只负责造车就行,卖车和售后只管交给我们4S店。

所以,龙国的车企打从娘胎出来,就一直就有一个毛病。

只顾着造车,对终端和售后不管不问。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4S店行业的乱象。

而当这名网友将自己和朋友的遭遇发布到了豆音视频上后,立马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共鸣,并火速在网络上发酵。

短短几个小时时间,就冲上了豆音平台的热点视频排行榜。

在评论区内,网友们也是对各自在4S店的遭遇,咬牙切齿。

【早就该整顿了好吧,报价不清晰,不仅销售坑,售后更是坑死人不偿命。】

【尼玛,我老婆开车去做首保,狗曰的4S店欺负我老婆不懂车,忽悠她花了几千清理积碳。】

【17款A6L,带升降显示屏的那款,点火显示屏升不上去了,去4S店让我整个更换要三万多,结果去我朋友店里一看,尼玛是接触不良,朋友几分钟就弄好了,请他吃饭花了三百。】

【我嫂子的新奔驰被钉子扎了,4S售后看我嫂子不差钱,直接忽悠她说补过的胎不能上高速,让她花了一千八换新胎。结果换完了说轮胎磨损不一致,应该全部换,每个加收两百工时费,结果扎了个钉子,花了八千你敢信?】

首节上一节291/375下一节尾节目录